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48章 河首平汉王

三国:季汉刘璋 第448章 河首平汉王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48章 河首平汉王

长安,灞桥。

“愿侍中此去一路顺风。”大司马,行车骑将军事刘璋,于长安灞桥之上,端起一杯酒水,向着天使刘艾致别,告慰刘艾几番来到长安的辛苦。

刘艾举起酒盏,同刘璋对饮了一杯,他眉目间露着笑意:“大司马,且请止步,送到此地,艾已是深感厚意,感怀在心,再接着送下去,艾却是难承厚意。”

“也罢,就送到这里。”刘璋应下了刘艾所请,他抬起手来,折断一根柳枝,递到了刘艾的手上。

他这番操作是经典的折柳送别,《诗经·小雅·采薇》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于是乎杨柳有了离别之意,加之柳字发音与‘留’相仿,用作离别时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艾伸出双手接过刘璋递来的柳枝,而后他稍一拱手,倒退了几步后,就此告别了刘璋,翻身骑上侍从牵来的马匹,径直向东去了。

刘艾飞驰而去,刘璋并没有立即折返回长安,他驻足原地目送了一会。

待刘艾远去,背影几近不见,刘璋方才收回远眺的目光,他登上马车坐稳之后,发出了一声命令:“回长安吧。”

“出发。”都尉马岱,忠勤的执行着刘璋的吩咐,他顺着刘璋的意思督促车驾动身了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就此向着长安城而去。

返回长安的路上,适逢其会,一场春日的小雨落下,滋润起了关中大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坐在马车上的刘璋,伸出手感触着这略带陡峭春寒的细雨,念想起了杜甫的诗。

建安元年已经过去了,如今是建安二年春,今时所下之雨,自然就是杜甫诗中的春雨了。

在略有略无的春雨之中,刘璋一行抵达了长安的衙署,仆役们知趣的递来了雨具,遮风挡雨,将刘璋迎入了衙署。

“春雨贵如油,这场春雨一下,关中今年的收成当是不错了。”主簿、京兆尹荀攸望着门外淅淅沥沥的春雨,面带笑意的感喟了一声。

刘璋闻言点了点头,只是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莫名的叹息了一声:“可惜关中人口经过这些多年的战乱,十不存一,田地荒芜,无人耕种,不然若是有足够的人口,将关中抛荒的土地复耕,也不枉上天降下这一场春雨。”

听到这话,荀攸眉目含忧的点了点头,关中沃土,号曰天府,土地都是上上之田,可惜关中少人,再多的良田,没有了足够的人口,也只得抛荒。

“近来有不少在荆州的关中流民,听闻到关中安定的消息,由荆州往关中而来,据武关守将递来的情状,每日通关之人,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一月之内,有数千人之众。”

荀攸说起了一桩喜事:“明公,以此度之,今年之内,当有数万在荆州的关中流民返回关中,藉此可充实希少的关中户口,不使土地荒芜,良田长满野草。”

“传令从武关到蓝田这条路上的一众县长,告诉他们须得好生安抚返乡的流民,不可欺凌羞辱,若是有什么差池,吾决不轻饶。”刘璋听到这一桩消息,他思忖片刻后,下了一道命令。

“诺。”荀攸点头表示记下,这里他继续说起了他处的喜事:“自从明公颁下号令,凡赶赴关中的流民,得授田、发赐耕牛一事,由潼关、蒲坂奔赴关中的黔首流民,每日也在百人左右……不消数年,关中当人口滋生,户口倍增。”

“夫举大事者,以人为本,有了人才有了做大事的资格,没有人,大业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可往而不可及。”刘璋向着荀攸袒露心迹,同时语重心长的向荀攸嘱托道。

“公达,安抚流民,使彼等乐于留在关中,此事卿可多上上心……如今关中户口稀薄,人丁匮乏,多多招抚流民,滋生人口,乃是第一要务。”

“明公不言,攸也是懂得,但请明公宽心,安抚流民一事,臣下决计不会有什么错漏。”荀攸拱手称道。

“有公达在,吾心自宽。”刘璋淡笑道。

议论完了流民一事,刘璋转头看向贾诩,贾诩如今为他所倚重,典掌机密,参与军国大事,不少军情贾诩都将为他参详一二:“凉州的情形,文和可知晓了?”

一开口,刘璋就扯到了凉州,明眼人都知道,他这位大司马,如今在军事上的第一要务就是夺取凉州,断绝后顾之忧,毕竟他后面东向以争天下,不可能在凉州留下什么隐患,牵扯去他争霸的精力。

“略阳、陈仓、天水各处递来的文书,臣下皆已经都阅览过了。”贾诩点了点头,表示凉州的情形他都知悉了。

接着上面的话,贾诩分析起了凉州的局势:“由诸多消息可以得知,韩遂在去岁年末袭杀马腾之后,如今是独霸陇右,无人可制……现下韩遂正在向四方遣使,招诱凉州的羌氐,以及结交凉州的豪杰,欲汇合凉州的各色逆贼,一起抗衡明公。”

“羌胡氐人之辈,或可多为韩遂招诱,毕竟羌胡氐人贪于财货,韩遂只需多出金银,加以放纵羌胡肆虐州郡,羌胡当是会听其号令,从其征讨。”

“然。”贾诩转折了一下:“凉州豪杰,多是明事理,知时务者,听闻过明公的威德,知晓我大军的武功,豪杰们念及宗族妻小,心存忧惧,就断不会接受到韩遂的招诱。”

久在凉州,对凉州事务知之甚详的贾诩,淡然的笑道:“是故韩遂将自弃于荒野,同羌胡厮混,合羌胡之众以为用,或许韩遂能汇聚起一大批乌合之众,可乌合之众见利方进,不利则会四散,与明公相抗,无异于朽木对利斧也,为明公破之必矣。”

“文和知悉凉州内情,所言甚是在理。”主簿荀攸附和了一声,对于凉州的韩遂,他并没有放在眼里,毕竟韩遂号为凉州名士,可所行卑下,所言粗鄙,此固一匹夫尔。不过虽是看不太上韩遂,但荀攸还是保持着谨慎的心态,因为不管怎么说韩遂都是在凉州厮混多年,于陇右之地可谓是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拔除,且凉州局势波诡云谲,汉人、羌胡、氐人,诸多势力杂陈,一个不慎,说不定会有所折损。

于是荀攸补上了一句:“韩遂之军,虽是乌合之众,可还需小心应付……胜者有大胜小胜,大胜以不战屈人之兵,无所折损,小胜则流血漂橹,胜了也没什么可喜的。如今关中元气不足,若得小胜,折损太多的士卒,则为不美也。”

“嗯。”刘璋点了点头,表示他记在心里了,对于接下来的凉州之战,他自是不会硬碰硬的去打,而是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厮杀混战,能通过计谋、策略解决的问题,那就通过计谋、策略去解决。

不过所谓事情十有**不如人意,如果真有需要打硬仗、咬嚼头的时候,刘璋也不会畏惧退缩,此外不打上一二场硬碰硬的小规模战斗,只怕凉州之地难平矣。

毕竟凉州之人以武勇为先、教化在后,不打趴下几个看不清形势的凉州愣头青,其他的凉州豪杰恐会小觑了蜀军,以为蜀军的战斗力不够看。

“不管如何,且等到夏收之后。”刘璋发出了定论,连年征战,虽是蜀地富庶,可也支撑不起了,须得收获一季的粮食,方能支撑他去征讨凉州。

而今方入春,夏收还有数月,刘璋须得等上一段时间,他也只能等待,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再强悍的军队都会不战自溃。

如历史上多的是粮草被劫,大军不战自溃的例子,三国的官渡就是一例,一场乌巢的大火,终结了袁绍的野望,断送了极有可能的袁家天下。

……

陇西郡,郡治狄道县。

韩遂立身于狄道县的城头,他的眉目间含着浓郁的忧色,似是化不开的积雪,累积着,难以消融。

良久,韩遂叹息了一声,他扫了一眼挂在城头的马腾、马铁、马休父子三人的人头,口中发出的叹息之声更甚了些。

时光荏苒,严寒不再,韩遂也从去岁年末袭杀马腾、独霸陇右的快意中脱离了出来,杀了马腾,他虽是一家独大了,可也招了不少凉州豪强的忌讳。

凉州豪强担心落得和他的结义兄弟马腾一样的下场,对他是阳奉阴违,表面上和气融融,私下里忌惮无比,不答应也不拒绝他的会盟邀请,只一味地推脱,导致现在引兵前来助阵的凉州豪强数目远不及他的期望。

‘我做错了吗?’韩遂有了一丝的悔意,不过很快,这一缕悔意就消失了,他目光坚定,冷笑着朝挂在城头的马腾的首级说道:“马兄啊马兄,不杀你,今朝你若是反复,私下里投效刘璋,挂在城头的就是我的头颅了。”

对于加害结义兄弟马腾一事,韩遂心中全无悔意,也没有什么羞愧的,毕竟他知悉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他觉得他诛杀马腾,是一件做的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而这件事情就是马腾被杀、狄道城陷后,马超、马岱、庞德等人,向东往关中,投效归顺到了刘璋的麾下,为刘璋所接纳,且听间细所言,马超得授伏波中郎将,庞德得拜平羌校尉,皆是得到刘璋的拔擢重用,尤其是马岱,为刘璋收为中军校尉,典守中军。

‘手软不得,还好我杀的早,马腾狗贼死的不冤。’韩遂对于马超、马岱、庞德等人在刘璋处被宠命优渥一事,当时听间细讲述的时候,他是冷汗直流,身体发寒。

毕竟马超、马岱、庞德等人被刘璋接纳,就足以说明马腾和刘璋之间有着说不清的关系,而马超、马岱、庞德等人得到刘璋的重用,更加说明马腾和刘璋之间的关系匪浅,不然刘璋何以如此宠命优渥马超、马岱、庞德等人。

而如今他把握先机,提前拔掉了马腾这一枚钉子,去掉了身边的隐患,这是一件大喜之事,尽管他因为此事失去了一二人望,可人望和性命相比,实是不足为道。

“将军,前往枹罕的使者回来了。”韩遂的心腹谋士成公英登上城楼,向着韩遂禀告道。

“宋建怎么说?”韩遂带着一缕期望,向着成公英发问。

身在枹罕的宋建甚是为韩遂所看重,毕竟宋建自中平元年作乱凉州,至今已有十余年了,其人造逆日久,于枹罕根深蒂固,据传麾下有骁卒万人,兵精粮足,实力雄浑。

若是宋建愿意领兵前来襄助,韩遂对于抗衡大司马刘璋一事就更加的有信心了,而宋建参与的几率,韩遂自认还是很大的,毕竟唇亡齿寒,他没了好下场,宋建当是也没有好果子吃。

对着韩遂期望的目光,成公英面色沮丧,他摇了摇头:“宋建言他居于枹罕,安乐一方,陇右之事与他无关,不愿意领兵前来襄助。”

“嗯?!”韩遂讶异了一声,期望落空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受,片刻的讶异后,他双眉吊起,面色愠怒道:“真是匹夫尔,刘季玉将征伐凉州,枹罕岂能置身事外,我若败亡,他宋建还能在枹罕安座,称孤道寡,为河首平汉王乎。”

“竖子不足以谋也,亏我还以他为凉州豪杰,如今看来不过是一竖子尔。”

韩遂大发雷霆,怒喷起了河首平汉王宋建,他没想到宋建竟是这般的目光短浅、志向狭小,在陇右即将倾覆于刘季玉之时,宋建还妄图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这如何可能?听着韩遂的动怒之语,成公英心中不免一叹,他起初也以为宋建会来助阵,但没想到宋建这般苟且,不仅自己不来助阵,也一兵一卒也不曾派遣过来。

“将军,恐是这次去的使者言辞不利,是故未能说动宋建,英请命出使,前去枹罕为宋建说明利害,引枹罕之兵前来助阵。”成公英想了想,他拱手向韩遂请缨道。

“唯有拜托先生了。”韩遂点了点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