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17章 封王之议

三国:季汉刘璋 第417章 封王之议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17章 封王之议

长安。

起初,国贼董卓迁都长安,但并不以长安为居所,而是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建起了一座院邸,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人则称郿坞。

因此长安城不为董卓所重视,由着董卓麾下的凉州士卒祸乱,加之董卓受戮之后,蟠踞长安的李傕、郭汜二贼小有不睦,就提刀引弓厮杀于长安城内。

而兵灾之下,往往伴随着火灾,过往之时,长安城内每每有烟柱腾空而起,经月不息。是故当刘璋攻克长安,于长安城头俯瞰城中,但见是一片断壁残垣,少有保全完整的屋宅。

然如今离刘璋攻下长安已一月有余,长安城内经过刘璋委任的长安令张既一通收拾,过去的残砖碎瓦、断壁残垣被清理一空,零零散散的也起了几座屋宅用于刘璋麾下文武居住。

当然,官廨作为第一优先级,是最先被大起的屋宅。毕竟刘璋理政、京兆尹荀攸办公、长安令张既做事,都得需要一座官廨才行,不然众人怕是得于空地上商议政务,多少失却了一份体面。

而今的官廨之内,刘璋汇集文武,商议起了一桩要事,那是从许都传来的消息。

前面功曹张肃受到刘璋所遣,担任使者,携带进贡的方物和李傕、郭汜的首级前往许都,向天子献宝,表以刘璋这位宗亲对大汉的忠诚。

近来身在许都、尚且未曾归还关中的功曹张肃,遣从人间道而行,赶赴到了关中,向刘璋递上了一条消息,即是由曹操领衔,诸多汉臣请命,天子允诺,以刘璋为蜀王、督雍、凉、益三州军事。

“蜀王!?”

刘璋玩味的念叨着‘蜀王’二字,脸上是不可捉摸的神色,他既是觉得好笑、也是觉得有些可气,要知道,他和曹操无冤无仇,没想到曹操竟是这般坑害于他。

“卿等之意如何,蜀王之封,吾是受之,还是拒之?”

刘璋率先开口,向着堂下一众文武出言询问道,虽是他心中大抵有了一个定论,但他还是想听下众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信,多听听麾下文武的各种言论,有利于他打开思路。

此外,刘璋可以通过商议这桩事情,摸清一二麾下文武的心思,俗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身为主君,自当知晓手下人的心意,这有利于他把控权力,统率文武。

“明公,蜀王之封,受之无疑也。”校尉李休开口道,他前面被刘璋留在桃林塞寻觅潼关的筑城所在,如今已经寻觅到了一处善地,眼下回到长安向刘璋覆命,却是赶上了刘璋聚齐文武,商议蜀王这一天大封赏的事情。

“明公前者驱逐米贼于汉中,今者诛杀李郭于关中,于朝廷社稷建有大功,天下无人能及。若不得封王,则非优待功臣之道也……曹孟德领衔上表,此番好意,还请明公勿有迟疑,就此受之。”

李休一开口就是肯定的态度,且是十分的坚决。说起来,李休以前作为米贼张鲁的军司马,为刘璋所擒后,归降了刘璋,当时李休就有奉举刘璋为王的话头,只是为刘璋所拒。而这个时候,在朝廷有意嘉赏刘璋的功绩,以刘璋为王的时候,李休发出肯定的声音,也是情理之中。

随着李休的一句话,不少人出席,发出附和的声音,这些人都望着刘璋更进一步,他们也好跟着一起飞腾,至于封王一事所带来的影响,这些人却是少有考虑。

与会的文武很多,既是有赞同的声音,也就有了反对的声音。

“不可,若受王爵,其祸不小。”从事郑度扬声发言,往校尉李休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郑度阐述了缘故:“今者天下大乱,宇内纷争,割据州郡者,不可胜计,明公若受王爵,有类木秀于林,堤高于岸,将为天下诸侯所忌惮,一言一行,皆为诸侯们所关切,到时,必然是风摧之、浪袭之的局面。”

言罢,郑度将矛头指向了那位领衔提议给予刘璋王爵之位的大将军曹操:“曹孟德此人,度有所闻之,昔日汝南名士许劭有言,曹孟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其人心性奸诈,行事尤为毒辣。”

郑度用最卑劣的心思去揣测着曹操这波操作的本意:“愚意曹孟德此举,当是欲间害于明公也,予明公以王爵,使明公招摇于天下,为天下所忌害。”

“若明公受之王爵,恐为祸先,辞之无疑也。”一席话说到最后,郑度诚恳的向着刘璋进言道。

作为一名历史上在刘备攻取益州时,向刘璋献坚壁清野之计,被刘璋拒绝并罢黜的人物,郑度的心思大抵是有些阴暗、狠毒,他不相信、也不敢去信曹操会这般好意的把控天子,给予刘璋王爵之赏。

曹操于其中定然是怀着满满的恶意,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曹操有意让他的明公过分招摇,招来各地诸侯的忌讳和惮意,幸是被他郑度看穿了,没有落入曹孟德的奸计之中。

关于郑度的这番言语,刘璋不做肯定,也不做否定,他只挥手示意,让郑度入席安坐,他打算再听听其他人的看法,尤其是席间两位一等一的谋士,荀攸和贾诩对此事的态度。

“公达、文和,卿二人意下如何?”

被刘璋点明的荀攸和贾诩二人,贾诩默不作声,他伸出手,示意荀攸这位在刘璋麾下,比他这位新晋谋士所任事时间更长的人先说,其次贾诩自认官职、权柄不如荀攸,自当谦让后言才是。

荀攸见贾诩这番举动,他没有跟着谦让一二,而是就此出席言道:“攸昔日在雒阳之时,曾经和曹孟德有过一二交情,对曹孟德的为人心性算是有些了解,就王爵一事,以攸可断言,曹孟德之意,实是包藏祸心,非是好意也。”

荀攸淡淡的摇着头:“王爵之赏,必然闻于天下,当是会招人忌恨……如冀州袁绍、淮南袁术、此辈素来有不臣之心,闻之心生不喜,将有害于明公,此外荆州刘景升,眼下虽是同我等盟交,但闻知明公受王爵之赏,多半外然之而内忌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