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03章 蜀王

三国:季汉刘璋 第403章 蜀王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03章 蜀王

‘要钱将军!’

当听到这一绰号时,列席的曹洪顿然面色开始泛红,并且在瞬息之间一张脸涨的通红,像极了火炉里遭高温炭火焚练的钢铁,他是怒上心头,顷刻红温。

可就是心头不管有多大的怒气,憋着有多么难受,曹洪也只得咬着牙忍下来,盖因张肃的话是阴阳怪气,没有直言他是‘要钱将军’,且还夸奖他忠勤王室。

他不仅不能去责怪谩骂蜀地使者张肃,反倒还得向张肃致意一二才是待客之道。

然而此刻的曹洪如何也做不出向张肃致意的举动,他只在想着,怕是不消数日,许都内外,皆知张肃给他的称号为‘要钱将军’,他的名望可是要跌落谷底了。

要知道,他之前虽是贪财,但还未曾有如此不屑的称号,如今蜀地使者张肃这一顿夹枪带棒,讽刺他为‘要钱将军’,而后再传扬出去,他怕是少不了被人身后嘴碎几句。

因是如故,听闻到张肃夸赞自家忠勤的曹洪,他只端坐席间,并未因张肃的夸赞而出席谦虚一二、或是向张肃致意什么。

曹洪安座稳如泰山,死命的按纳着心头的怒火,列席的其余人等却是也在按捺情绪,只是他们所按捺的是憋不住笑的痒意,无他,列席众人对张肃给曹洪安置的‘要钱将军’的称号,都觉得是再妥帖不过了,不过他们不好发笑而已。

此时上首的曹操却是按捺不住,他抚掌欢笑了起来,眼泪都快挤出了几滴,同时他口中言道:“这要钱将军的称号,安在我家子廉头上,确乎是有些不太……妥当……,我家子廉忠勤王室,宿卫宫苑,是日以继夜,向来不以财货为念……是响当当的廉贞君子……”

曹操一边说着,一边不时发出笑声,这段话他说的极是欢快。

随着曹操都按捺不住笑意,列席的众人,如荀彧、程昱等人,这些文士用袖子掩面轻笑,而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一则与曹洪关系密切,二则又是统兵的武将,自是放肆的大笑了起来。

见着众人的姿态,加上听着曹操的夸赞,曹洪的脸更红了,只是他眼下的脸红不是因为怒气,而是因为羞惭,他的为人和廉贞二字可是一点关系都扯不上,不然张肃说许都流言称他为‘要钱将军’,他也就不会因此勃然大怒,实是张肃戳中了他的痛处。

曹操一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夸赞了一番曹洪后,他还不忘着人背书一二,他点起了名:“妙才、子孝,尔等觉得我说的是与不是。”

“大将军说的是,子廉素以‘廉贞’扬名,谯郡父老子弟见了子廉,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夏侯渊应声作答,他搬出了谯郡的父老子弟,作为曹洪为人‘廉贞’的证明。

“对,对,对。”曹仁抚掌应和道:“子廉不仅很‘廉贞’,还十分的大方,上次我家中用度不足,向子廉借了五十匹绢布,子廉可是连欠条都没打,还说不够再去他家搬呢?”

一直闷不做声,听着众人调侃话语的曹洪,在听到曹仁的话后,他顿时坐不住了,压制住起身的冲动,他朗声道:“子孝,你莫不是糊涂了,我借给你的五十匹绢布,欠条明明白白的打着呢……对了,还有每月的息钱,你上个月的还没给我呢……我可是看在兄弟的面上借你的,你莫想赖掉,旁人若想借,我可是一毛不拔,一分一厘也不给。”

丢脸事小,亏财事大,曹洪像是一只急了眼的兔子,直直的瞪着曹仁。

曹洪的话有如惊涛一般,席卷一去,顷刻间堂上堂下,顿然哄堂大笑了起来。

张肃也有些忍俊不禁,他未曾料到,这位有着贪财之名的曹洪,竟是不顾颜面,也要为自家的借款严正声明,真可谓是古今第一好利之人。

“子廉。”曹操也是为曹洪逗笑了数刻,好不容易压下笑意的他,唤了曹洪一句,压制住了想上前同曹仁争辩借款一事的曹洪,而后他向着张肃言道:“功曹,方物一事就此揭过,来,你我再饮一杯。”

曹操轻飘飘的将蜀地方物被夺一事揭过,向着张肃致意道。

“大将军,请。”张肃微笑致意,饮下了一杯酒水。

张肃这边先发制人,将了一军,曹操一方自是投桃送李,在曹操的一个眼神示意下,程昱抚着胡须,淡然发言道:“功曹,蜀地缘何多年不曾上贡,且闻故益州牧刘君朗,自入蜀之后,于蜀地造作舆车千乘,似有不臣之心,此中情状,还望功曹为我解之。”

张肃放下手中的酒杯,对于这些责问,他早已是想好了应对的言辞:“蜀地久不上贡,盖因米贼张鲁割据汉中,断绝谷道多年,加之李傕、郭汜作乱,蜀地使者不得觐见天子,何得上贡方物。”

“至于故益州牧造作舆车一事。”张肃语气转为低落了起来:“故益州牧造作舆车,乃是为了从贼寇手中解救天子、奉迎天子大驾入蜀所造,是为天子所造,非为己也,只奈何故益州牧胸怀大志,却是二子受戮、中途殒命,致使李傕、郭汜造逆多年,日月为乌云所蔽。”

言说到了这里,张肃的语气转向振作:“今者我主继承故益州牧之遗志,克定米贼,荡定关中,枭首李傕、郭汜二贼,使故益州牧于九泉之下得以安息,由此可见故益州牧和我主之忠良也。”

“不知程君还有何惑事,我当一以解之。”张肃一副向我开炮的模样,言语虽是平淡,可言辞却是十分的犀利。

“原是如此,朝廷有故益州牧、大司马充作外藩,真是一件幸事也。”程昱表面服顺,但语气中多少有一二点不善。

这时曹操接过话头,他顺着张肃的自夸道:“大司马刘季玉如此忠良,又为朝廷安集关中,诛杀李傕、郭汜这两个国贼,真可谓是功盖寰宇,天下无人可企及也。”

“是故朝廷清议,大司马刘季玉这般的大功,非王爵不足以封赏,议以封为‘蜀王’,以示朝廷的公正和恩赏。”

曹操话里话外说是朝廷议论,但他的语气却是十分的确定,已然是一副朝廷已经决定了,就由刘季玉当任蜀王的措辞。

这便是汉家大将军,总览朝廷,政由己出。

‘捧杀?’张肃在听到‘蜀王’的封赏时,他第一时间并不是为之欣喜,而是瞬间激活了防御的态势,一眼窥破了面前的大将军曹操的真实意图。

虽说他的明公刘璋,不管是当前的实力,还是目前的威望,以及为朝廷立下的功勋,都当得起一个王爵的赏赐,但王爵毕竟不同于列侯,一旦受封王爵,势必引来天下诸侯的鹰视狼顾。

所谓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在天下诸侯皆为列侯、臣子的时候,他的明公刘璋猝然登上王爵的位置,诸侯们自是一个个都不情愿,也必然会对刘璋生出忌惮的心思来,这对刘璋的大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张肃面色淡然,不悲不喜,他只依礼谦逊了一句:“王爵之赏太过清贵,我主实是不能担之,我当上禀天子,劝谏一二,还望大将军也为之说项。”

客套话是这么说的,但张肃知道,授予刘璋‘蜀王’一事,肯定是出自面前这位曹大将军的手笔,这位曹大将军把控朝廷,恩威自出,实是方便的紧。

‘有定力。’见到张肃没有失色,列席的郭嘉于心底赞了一声,逢着平常使者,听到王爵的的恩赏,说不得就面露喜色,再谦言一二,而张肃却是无有风波的谦逊了一句,可见张肃是窥破了‘蜀王’的陷阱。

有如此的臣子,那位大司马刘季玉想必也会推辞朝廷授予的‘蜀王’一职,不使自身成为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

只可惜,郭嘉眉眼一弯,露出狡黠的笑意,他所出的这条‘捧杀’的计策,不管大司马刘季玉接不接受,都将引来宇内群雄的忌惮,而且说不得,天子那里也会担忧起他这位行事仿佛高皇帝的同宗。

天使一出,携带王爵之赏往关中一去,他的这条计策就成了。

此阳谋也。

“大司马功盖寰宇,为国讨贼,王爵之赏,理当受赐。”曹操对张肃所言,让他劝谏天子的话置若罔闻,他只是咬死了‘王爵’的赏赐。

处于天下之中,四境之内皆是敌手的曹操,处境不可谓不难,北有鹰扬河朔的袁绍,南有虎踞江汉的刘表,西有腾云起雾、有似真龙的刘璋,东有路中悍鬼袁公路,以及反复无常的吕布。

曹操虽是把控朝廷,掌有天子,据有天下大义,但要想争雄宇内,就不得不尽量使自己不落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他才好腾挪转移、有所喘息,而今四面皆敌的情况下,他就需要有一个能为他吸引火力的诸侯。

此时此刻,抵定关中的刘璋实是一个不错的靶子,用以吸引宇内群雄目光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尤其是如今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河北袁绍。

曹操知道,袁绍有不臣之心久矣,他昔日同袁绍一同起兵反董,谈到事情不辑,当如何应对的时候,袁绍言:‘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这是汉光武帝刘秀争雄天下的路子,先据有河北、河东之地,由北向南扫清群雄,一举夺得天下。

即是如此,如今有一位仿效高皇帝刘邦的路子,自汉中而出,席卷关中的刘璋跳了出来,事情就变的有趣了起来。

‘一有高皇帝刘邦的身影,一循汉光武刘秀的脚步,双雄相争,当有渔翁得利也。’

曹操有意在关中刘璋和河北袁绍之间做一个中间人的身份,尤其是他手中把控着天子,可以假借天子的名义做一些裁决的时候,刘璋和袁绍多少都需要仰看他的面色。

而在刘璋和袁绍相争期间,他将扫平中原大地的隐患,淮南的袁术、徐州的吕布、泰山的群贼,一一剪除平定掉,据有中原,伺机而动也。

虽是他的地利不如河北的袁绍、关中的刘璋那般形便,得以阻三面而守一面,然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天下,日后莫知所属也。

第二日,朝堂大会,公卿一以出席。

大将军曹操,金印紫绶,衣着却是朴素的紧,没有富贵的模样,但一股子英豪之气,教目光所对上的公卿无不垂头低首。

就连上首的天子刘协,他藏着冕旒后的目光,扫到曹操的身影之时,亦是忌惮无比。

“陛下,今有大司马刘季玉克定关中,安集三辅,扫清关中的凉州群贼,且诛杀了李傕、郭汜等大奸大恶的国贼,其人功勋之高,臣以为无以赏之,当赐以王爵,方可使天下之人信服。”

大将军曹操的马仔议郎董昭率先出言,而他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这是先到关中为王上吗?’国舅董承面色不顺,话虽是议郎董昭所言,但他知道这肯定是席位最前的大将军曹操的意思,就着曹操意要赏赐刘璋王爵一事,他想起了昔日楚怀王起兵反秦时许下的承诺-——先到关中为王上,如今刘璋先据关中,就当授予王爵一职。

“董议郎所言甚是,请陛下俯准。”

“董议郎所言在理,请陛下俯准。”

又是几名曹操安插在朝堂内的臣子出言,应和着议郎董承的话。

待到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董承就见到席位最前的大将军曹操施施然出席道:“请陛下俯准。”

如果说前面几位臣子还有请求的语气,大将军曹操则是半点都无,近乎是一种命令的态度。

至于有没有臣子反对呢,在曹操心腹之人枣祗把守殿门的情况下,殿内众人又是一时间骤然听闻到这个消息,竟是无一人出席反对。(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