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89章 屯田

三国:季汉刘璋 第389章 屯田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89章 屯田

建安元年,八月末。

‘农者,国之根本也。’刘璋在翻阅这段时间来海量的军需辎重消耗的总册时,他不由感慨了一句。

当下,刘璋虽是拿下了关中,诛杀了李傕、郭汜二贼。

可关中户口薄少、耕田稀疏,加之兵灾的影响,所能提供的赋税少之甚少,况且关中初定,兵灾方靡,这个时候若是派下吏去征缴赋税粮草,只怕对对刘璋收揽关中民心不利。

因是如故,刘璋自汉中发兵起,到拿下长安,再到追阻截杀李傕、郭汜二贼,军需供给、辎重所取,无不是俯仰于巴蜀之地。

而从巴蜀之地转运粮秣到关中,需要跋涉山川大江,道路崎岖难行,更不必说有些地方甚至于是没有道路,惟有山间开凿的栈道可以通行,是以粮秣转运,极为的艰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粮草辎重的耗费,以免给巴蜀带去太大的压力,不使巴蜀之民沸反盈天、不承令旨。

所以刘璋眼下所开展的军事任务,除却遣甘宁、文聘去袭取关陇道、略阳等要地,就再无其他的军事行动了,他此刻偃鼓息旗,与民休息了起来。

只是考虑到来日的陇右之战,刘璋不免有所忧愁,自关中仰攻陇右,所需的兵力、粮草、辎重,只怕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到时候若是再从巴蜀转运,恐是巴蜀之民难以支撑,会出现民夫逃亡的事情来。

一念至此,刘璋放下了手中的粮草总册,他向主簿荀攸说道:“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在刘璋一句话说完,顿了顿的时候,荀攸已然是明白了刘璋的意思,他点了点头道:“明公说的极是,屯田之策,确是先代之良式也,昔日孝武皇帝开拓西北,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和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且耕且戍,戍卫与垦耕并顾,避免自中州长途运粮,解决了边地守备军队之需,如此方得一举安定西域。”

“明公之意,莫不是想于关中屯田,用以足食足兵?”主簿兼军师中郎将荀攸借着前面的话头问上了一句。

“然也。”刘璋重重的点了下头,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他才说一句话,荀攸便可举一反三,诚快事也。

“今者我军中所需辎重粮草,无一不是俯仰于巴蜀之地,可巴蜀僻远,粮草转运辛苦,虽是可支撑一时,却不可支撑一世,总不至于后面兵发陇右,东进中原,还要依托巴蜀转运粮草,只怕到时候巴蜀之民,当沸反盈天了。”

刘璋道出了他的顾虑,接着点明了当下关中的情况:“如今关中之地,先是逢着董卓造逆,后世李傕、郭汜作乱,士庶流离,生民耗尽,眼下是处于地多民少的情况,且其地往往无主,是以我意,将荒地收为官有,分配给士卒耕种。”

“如此一来,士卒不至于因为没有战事就闲暇下来,四处惹是生非,有所不利,二则屯田所出,可以用作补给军需,三则不使关中无主的良田荒芜,肥力散尽,化作下等之壤。”

刘璋条条款款的讲起了屯田的好处,封建时代,农业就是根本,种田就是国家的第一等大事,也是他放在心头记挂的事情。

荀攸点头称意,他称赞道:“亦战亦耕、兵农合一,此策上利国家,下利士卒,当即施行也……后面臣下去同诸曹商议一番,给出一个细则承给明公细览。”

“好。”刘璋出言表示了同意,作为君主,他需要把握的是船舵,也就是他这艘大船前进的方向,至于细节上的问题,他自是不会事必躬亲,那样太过繁琐劳累了。

诸葛武侯怎么死的,刘璋可太清楚了,诸葛亮夙兴夜寐,凡军杖二十以上必亲览,食不过三四升米,吃的少,却又用心太过,以至于星落五丈原,为后世留下了遗憾。

因而刘璋自然不会去效仿诸葛武侯,他也没有诸葛武侯那般的才具去掌控一切,他只有定下施政的大略方针,至于具体怎么实施,细节上的把控,他便交给了麾下的臣子。

有臣子不用白不用,况且臣子所做的事情,就是为君主搜残补阙,使君主的政策没有大的遗漏。

商量完了屯田的事宜,刘璋向荀攸感慨了一句:“今早收到雒阳间细递来的文书,果如卿言,天子大驾驾临雒阳,关东诸侯皆是翘首观望,唯有兖州牧曹操当机立断,引兵前往雒阳护驾。”

对于曹操出兵雒阳一事,刘璋没有什么意外的,这件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历史又重演了一遍而已,他只是借着这个事由,去和荀攸谈论起关东的事情罢了。

闻言,荀攸淡淡的言道:“昔日汝南名士许劭有言,曹操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若是太平之世,曹操说不得是一名能臣,可如今逢着天下大乱,加之天子在手,曹操恐是会幻化成奸雄一个。”

“是故曹操名曰护驾,但以攸看来,只怕其人实则是有挟天子之意。”说到这里,荀攸不由为天子刘协的命运生出一声叹息,才脱狼巢,又入虎穴,刘协的命中,却是注定为人所操控,不得自己。

刘璋抚着手中的玉如意,感受着玉如意的温凉,他淡淡笑道:“荀卿之叔,有王佐之才的荀文若在曹操身侧,说不得会匡正曹操,不使曹操化作奸雄,而是成为一名汉室的能臣呢?”

“人心似水,何其深也;民动如烟,何其乱也。”荀攸摇了摇头,他否定道:“如曹操者,若是一朝得势,翻然腾空,非是我叔荀文若所能制衡也。”

荀攸很悲观,他和荀彧多有书信往来,他知道荀彧心存王室,荀彧前番弃袁绍往依曹操,便是因为袁绍内有不臣之志,无匡扶汉室之心,于是荀彧才寻得曹操,打算襄助曹操对抗袁绍,不使袁绍逞凶得志。不过在荀攸看来,曹操比之袁绍,虽是势单力薄,没有袁氏那般的声威显赫,可曹操的心思难猜,恐是其人也是内存不臣之志,就算曹操没有,怕是曹操的麾下文武,也会推着曹操走上不臣的道路,而到了那个时候,他叔父荀彧又当如何自处。

“事无定论,须得日后才有结果,曹操是能臣还是奸雄,未可知也。”知晓答案的刘璋,给出了一个观望的口吻。

荀攸点头表示认可,但其实他心中有了定论,若是曹操得势,他的叔父恐怕结局不是很好,毕竟他叔父和曹操在某些方面,不是同道中人。

“青徐、淮南之地,近来地处淮南的袁术贪于徐土,发兵攻打徐州,徐州牧刘备引兵在盱眙、淮阴据之,两方相持一月有余,各有胜负。”刘璋扯起了他的同宗刘备。

“只是刘备有所不防,他的后路生忧也。”刘璋顿了顿,续而接着说起青徐的情况:“刘备安排留守下邳的张飞,同故徐州牧陶谦的旧将曹豹发生了冲突,曹豹率众自守,并引吕布偷袭下邳,击破张飞,俘虏了刘备的妻小,如今刘备军士溃散,不得已转军海西,可谓困顿至极也。”

刘璋一边说着,他一边心中有些感慨,自平原相任上走到徐州牧一职的刘备,初据大州的情况下,刘备对局面的把控没有那般的强力,以至于骤得骤失,在徐州牧的位置上还没有坐热,就被吕布袭取了徐州,还需要磨炼一二,才有了日后的汉昭烈帝刘备。

谈及青徐、淮南,距着关中千里之外的事情,荀攸面色放松,他一针见血的分析道:“徐州之地,无险可依,且刘备初临徐州,恩信未立,是故徐州非刘备所能守也,纵使没有吕布,也有曹布,早晚徐州为他人所窃取。”

“卿言是也。”刘璋应和了一句,徐州之地,四通八达,而刘备根基卑浅,断乎难以据守下徐州,北有泰山之贼,南有袁术窥伺,西有曹操、内有吕布的情况下,刘备要想守住徐州,比登天还难矣。

……

天水郡,安狄将军韩遂的驻地。

“马超神勇,若非彦明,我不得敌之也。”韩遂朗声夸耀着阎行,他对武勇超群的阎行是越看越喜爱,论及武力,他军中无一人是阎行的敌手,而敌军中神勇的马超,也唯有阎行能敌。

面带英气的阎行闻言后,他谦逊的道了一句:“岂敢承将军如此见重……马超虽勇,不过一莽之夫也,军中多有能对敌者,非某一人之敌也。”

“彦明何须谦卑,男儿当倨才自傲,方不愧为男儿也。”韩遂微笑着摇了摇头,他的话虽如此,但他对阎行谦卑恭敬的态度很是满意,他可以夸奖下属,但下属不能居功自傲,以至于凌迫他这个主帅。

有才华、有武勇、为人又是谦卑,韩遂念及他待字闺中的女儿,不由升起了招婿的心思,他想和阎行结成一门亲事,如此这般,或可让阎行死心塌地的追随于他。

只是韩遂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往来通报消息的信使,递来了一则消息,顿时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信使于堂下单膝跪拜,拱手言道:“禀将军,据斥候探得,蜀将文聘,引兵据住了关陇道,蜀将甘宁,引兵拿下了略阳,如今蜀军已经深入陇右矣。”

“那位刘益州不是正引兵同李傕、郭汜相持于关中吗,关中的战事已经结束了?”阎行面色惑然,他向着信使问询道。

信使闻声作答:“自关中传来的消息,说是蜀军已经拿下了长安城,李傕、郭汜引兵北遁,却是为蜀军衔尾追上,被困在了黄白城中,朝不保夕矣。”

“难怪。”阎行自言自语的喃喃了一句,也唯有关中的战事有了一个明朗的结果,蜀军才有余力对陇右进行攻伐,不然蜀军断乎不会在关中战事还没有一个结果前,就贸贸然对陇右下手,这战事最怕的是两线作战,难免会出现一面不支的情况。

韩遂闻言震怒道:“李傕、郭汜怎会如此无能,以李郭二人麾下的凉州精卒,加上关中诸将李堪、候选、程银、梁兴的助阵,如何这么快就失了长安,引兵遁逃。”

韩遂很是愤怒,胸膛跟随着他的怒气一鼓一鼓的,他对蜀军涉足陇右,并且是拿下了略阳这一处要地的讯息,感到了一阵后怕,蜀军既是拿下关陇道和略阳,就说明蜀军有攻略陇右的企图,这对欲要割据陇右的他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信使听着韩遂夹带着明晃晃怒气的话,他不由身形缩上了一缩,待韩遂讲完,他方才开口解释道:“禀将军,听闻是关中诸将李堪、候选、程银、梁兴等人,与李傕、郭汜有所冲突,导致本是盟友的两方竟是在长安城内大打出手,交兵竟日,露出了极大的破绽,是以被蜀军攻取了长安,而后李傕、郭汜不得已引兵遁逃而去。”

“真是一群匹夫,大敌当前,竟是不去和睦盟友,反倒引兵相攻。”韩遂作为纵横凉州多年的豪杰,他的养气功夫还算得上精深,在方才动怒之后,他很快止住了怒气,这个时候他吐槽了一句李傕、郭汜,以关中诸将李堪、候选、程银、梁兴等人。

“将军,蜀军即是拿下了关陇道和略阳,就足以说明,那位刘益州得了关中,尚且不满足,还有窥伺我陇右之意……当今之计,须得今早铲除马腾,而后返身拿回略阳,不然凉州之地,早晚为蜀军所略。”阎行拱手进言道。

这是显而易见的情势,关陇道作为进入陇右的一条要道,略阳作为陇山诸道的汇聚要地,若是说蜀军拿下关陇道和略阳,对陇右没有任何企图的话,只怕是鬼都不信。

“卿意与我同矣。”韩遂先是点头道了一句,而后他直直的叹了一口气:“可恨那马腾,为刘璋遣使诓骗,自认为得以坐上了凉州牧的位置,一意与我交兵,可现在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