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86章 尘埃落定

三国:季汉刘璋 第386章 尘埃落定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86章 尘埃落定

自黄白城一路向南往长安而去,天使刘艾见到的是这样一副场景,每到一处,本地的父老士庶,必然是倾巢而出,迎接着蜀军的到来。

各地的父老们每每出迎,都是携着牛酒,捧着美食,向着蜀军递上,惟恐招待不周解他们于倒悬的蜀军,其中尤以大司马刘璋最得人心,关中父老竟是跪于道路两旁,高呼‘万岁’,向着刘璋致上最诚挚的心意。

‘万岁,万岁。’骑在马上的天使刘艾往道路两旁呼喊着万岁的黔首士庶望去,但见这些人所言皆是发自肺腑,面色真诚的叩拜刘璋。

‘纵是天子,也不曾有如此的待遇,能如此的得人心。’刘艾在收回扫向道路两侧的目光后,他于心底感慨了一句。

这里刘艾升起了一阵异样的心绪,昔日王莽篡汉,汉统几绝,幸有光武帝横空出世,一扫宇内群雄,光复汉家天下,而如今逢着天下大乱,诸侯林立,其间能澄清寰宇,致天下于太平者,将许何人哉。

这个问题,刘艾以前没有答案,但如今他觉得他得到了一个答案了,只是这个答案的正误,还需时间来验证。

“彭君,你是如何出仕于大司马帐下的?”刘艾向着身边的彭羕问上了一嘴,行路难,行路难,在于路途之上没有人排解寂寞,须得有人言谈欢笑才行。

其次刘艾也想从刘璋帐下诸多文武的口中,得知关于刘璋更多的往事,以此拼凑出刘璋的为人和品性。

彭羕闻言,他来了兴趣,这个话题他可是太愿意谈了,他咳嗽了一声,清理了下喉咙,随即微微扬起头颅,目光向着远处望去,一双眸子显得深邃且幽远。

“那时候羕还很年轻,当然了,现在也还是年轻。”彭羕先是谈笑了一句。

“当时我在郡府里担任书吏,由于我才华出众,为郡府里的同僚所嫉妒,那伙子同僚们就借着我沉沦下僚的几句感怀之言,故意放出谣言,言说我不敬明公。”

“后来呢?”刘艾追问了一句,他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

“后来不知被谁将这件事递到了明公案上,于是明公就招来我和我的同僚当庭对峙,明公何等贤明,自是不会为小人所诓骗,三五下就拆穿了我那些同僚的丑陋面孔,同时发现了我这枚璞玉,一路将我拔擢到了兵曹的位置。”

彭羕说到这里,不免有几分得色,他感慨道:“若不是明公慧眼识人,说不得我还是在郡府里做书吏,当然了,做书吏也没有什么不好,每日只是传递文书、清闲的紧,但是兵曹一职对我来说,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刘艾点头称意,他循着彭羕的过往,继续问道:“听说彭君曾经追随大司马南征北战,无论是南中之地,还是汉中之战,皆是身处其间,可否为我一叙。”

“侍中既是愿听,我当倾囊告之。”彭羕面带微笑,准备向侍中刘艾好好讲述一下刘璋的辉煌过往,当然,还有他的光辉事迹。

这边彭羕同刘艾相谈甚欢,那边中军的刘璋,正同他的功臣张绣交谈着。

“据张任所递上的战况文书,李傕乃是张卿一力诛杀的,不意卿之武勇,乃至于此也。”刘璋言笑晏晏,他夸耀着张绣。

叔父张济故去,领着残兵败卒投效到刘璋帐下的张绣,一贯是谨小慎微的作态,虽是他认为刘璋不介意他凉州将的身份,可他自知作为一名凉州出身的将领,加之他的叔父张济以往做出过威逼天子、迫害公卿等恶劣事迹,他自当收敛心性,不做多求,好生保全自己,不使叔父绝祀。

是故面对刘璋的夸赞,张绣拱手谦逊道:“张将军所言有些过了,同李傕一战,乃是张骁骑指挥得宜,绣不过是趁其间得建一二功勋尔,算不得什么。”

“卿何如此谦虚,非是武将之风也。”刘璋大笑了一声,他伸出手拍了拍张绣的肩头:“大丈夫行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就得接着,安得托言其他,做妇人状。”

被刘璋拍着肩头,张绣神色顿然有些恍惚,这一贯,唯有他的叔父张济会拍击他的肩头,同时夹杂着赞语,或是说他长高些,或是说他武力见涨。

这一下,为刘璋拍击肩头,让张绣不由找回了昔日他叔侄二人其乐融融的镜象。

“明公说的是……能为明公除去李傕,是绣的运气。”张绣在刘璋收回拍击肩头的手掌后,他拱手低头回了一句,向刘璋袒露着他的忠心。

“也是你自己的福气,我前面已有明令,得李傕、郭汜者,不论生死,皆赏千金、封侯,等回了长安,千金、封侯的嘉赏便当赐下于你。”刘璋的语气有着一诺千金的势态。

张绣闻言,他连忙推脱道:“明公,绣为明公麾下将士,自然竭心尽力,为明公效力,诛杀李傕一事,是绣的本分,谈不上嘉赏不嘉赏的。”

“卿这是打算不要千金、封侯的嘉赏?”刘璋用手摩痧着下巴的短须,他意味深长的问了一句。

“正……”张绣将要答话,肯定他的态度,却无端的被人插了一句嘴。

“阿绣,你这是要明公失信于天下吗?”贾诩顾念着张济旧日的情谊,他点醒了一句张绣。

“这……绣自然不愿明公失信。”张绣无有迟疑的道了一句。

刘璋又拍打起了张绣的肩头,他近乎攘着张绣,向张绣言道:“大丈夫行于世间,信义最重要,就像我以往发往关中的檄文,说是定然要诛杀李傕、郭汜二贼,那李傕、郭汜二贼就是上天入土,也要为我所擒所杀。”

“前者檄文又有言,有获李傕、郭汜者,赏千金、封侯,而如今卿诛杀李傕,那便当领千金、封侯,若是推脱,一则非大丈夫倜傥之意,二则教我失信于天下也。”

“明公教诲,绣自当深思。”感受着刘璋的亲待,张绣嘴角泛起了一抹笑色,他拱手领命道。

贾诩见着这般其乐融融的景象,一贯淡然着面色的他,也不免嘴角泛起了一抹笑意,作为张绣的叔伯辈,以往多曾受到张绣的敬待,他把张绣是当做自家子侄的,而张绣能得刘璋看好,他心中也是多有抚慰。而刘璋,他同样的面露笑意,此刻他又收获了一名忠心耿耿的猛将。

行行复行行,在凉州贼寇被荡平的当下,从黄白城到长安是一片坦途,不数日,刘璋就引军回到了长安城外,他没有急着入城,而是依旧驻扎在了城外,他须得做下一件大事,然后再进入长安城。

至于这件大事,便是第二天的一场盛大的法场活动。

刘璋会同他麾下文武,站立在点将台上,当日头慢慢升起,行至半空之际,刘璋一声令下,凉州贼郭汜从囚车里被解到了法场之上。

而法场的周遭,是前来围观今日行刑的关中父老,长时间受到李傕、郭汜欺压和凌辱,乃至于破门灭家的关中父老,在数日前听闻到那位益州牧将要明正典刑郭汜的消息后,他们早早的就赶到了这处长安城外的法场,静候着郭汜的行刑。

当郭汜自囚车中被解出,一步步被押解到法场之上的过程中,对郭汜恨之入骨的关中父老们,纷纷向着郭汜投去各色物件,有将树枝当做箭矢抛掷的,有将石头当做兵器甩向郭汜的。

更有甚者,竟是想冲破蜀兵并排而站所制成的人墙,念着用拳头、用脚,殴打到郭汜身上,给郭汜带去痛楚,不使郭汜痛痛快快、舒舒服服的受刑。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刘璋见着下方法场周遭的情形,他不由轻声念叨起了曾经学到的诗作。

当文字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文字便有了生命,也就有了活力,这一刻,文字不再是硬生生的文字,而是活灵活现的东西了。

李傕、郭汜二人横行关中,肆行暴虐,不将关中父老的生死放在一眼,只一味的逞凶兴暴,是以李傕、郭汜从关中父老处得到的回报,便是同等的凶暴。

群情激奋,恨意滔天,似是将要把郭汜淹没了一样。

长安令张既、新丰令韦康,在点将台的二人,像是被场下关中子弟们的情绪所感染了,二人的脚步轻微的向前踏去,然后又收了回来,这个时候,若不是顾忌着身份,他们也想下场向郭汜掷去飞石。

哪怕扔石头这种行为对他们来说显得幼稚,但快意是真的快意。

这里正在被押解上法场高台的郭汜,他见着场下皆是恶狠狠、死死盯着他的关中子弟,那一双双眸子,有若一群暗夜之中明晃晃亮起的狼眼,若不是有值守法场的卫兵阻着,只怕下一刻,他就要被这些人撕成肉末了。

“刘益州,小人愿降,还请留小人一命。”郭汜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爆发出了极强的求生欲,他高呼着已经是大司马、行车骑将军事的刘璋,向着点将台上的刘璋求饶道。

可刘璋处自然不会有什么回应,他只冷漠的看着郭汜一步步被押解到法场的中央,静候着正午的到来,当太阳升到中天、阳气最盛的时候,便是郭汜的死期了。

‘明年的今天,便是你的忌日。’刘璋见着郭汜被押解到了刽子手前,见着郭汜的身子被按压下,郭汜的头颅被伸了出去,郭汜黑黝黝的脖颈暴露在刽子手的目光中。

当事情到了这一步,郭汜知道再也无法挽回了,今天就是他的死期,就是他殒命的日子,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他同常人一样,回顾起了过往。

盗马贼出身的他,由于武勇过于常人,得到了相国董卓的拔擢,一步步高升,他这一路走来,都尉、校尉、将军、开府,甚至于在相国董卓遇害之后,反攻长安,得以把持了大汉的朝廷和天子。

出身卑浅的郭汜,回顾起了过往煊赫的时光,那段时光是那么的美好,那时候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整个关中都是他的游乐场,堂堂的大汉天子,也得见重于他的想法。

可快活的时光过的是那么的快,郭汜短短数秒之内,仿佛是度过了一生。

接着一把虎头大刀被插在了郭汜的眼前,打断了郭汜的追思,至于这把虎头大刀的落下,是刽子手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他需要饮下一壶的烈酒,这个时候,他自然是需要放下拿在手上的虎头大刀。

虎头大刀被刽子手磨砂的有如明镜,郭汜从刀背上看到了自己的模糊影像,此刻他的披头散发,面容枯槁,断然不复旧日凉州豪杰的英姿。

也唯有这个时候,郭汜想到了他将近的死期,他的泪水顿时从眼角滑下,心中升起了对死亡的恐惧,连带着他的面色,变的惊惧失态。

“不要,不要杀我。”心中破防的郭汜,他竟是苦苦哀求了起来。

可连喊了数声之后,郭汜知道,他的哀求并没有任何的用处,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他的苦苦哀求,并没有换取来同情,而是换取来了台下围观士庶的嗤笑,那一声声轻快的笑意,直直的插入了郭汜的心中。

“李傕,你害苦了我啊。”郭汜念叨起了李傕,这个时候郭汜还不知道李傕已死,他只道李傕已是得脱生天。

是故郭汜谩骂了起来,若不是李傕弃他而去,他如何会遭到麾下叛变,如何会遭蜀军生擒,沦落到如今将要被明正典刑的结局。

日头一步步望着中天移去,在关中父老的期待中,日头抵达了中天的位置,这个时候,作为围观群众的关中父老,纷纷止住了言语和交谈,一个个屏息凝神的盯着行刑台上的郭汜,等着郭汜的人头落地。

刽子手高悬着虎头大刀,在虎头大刀落于地上的虚影不偏不倚的时候,他知道日至中天,当行刑矣,他不做迟疑的落下了手中的虎头大刀。

随着虎头大刀的落下,一颗大好的头颅跟随着落下,郭汜的人头落地也,再跟随着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快之声,那是关中父老心情愉悦,发自内心的大笑。

刘璋见着郭汜的头颅落地,以及欢呼雀跃的关中父老,这个时候他露出了开颜,关中之战,彻底的尘埃落定矣。(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