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67章 间之可也

三国:季汉刘璋 第367章 间之可也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67章 间之可也

长安城外。

刘璋在亲卫士卒的簇拥下踏入了关中军头李堪的营寨之中,他从传令官的口中知晓了战事的详情——军头李堪在前营被破后,仓惶之下逃窜到了后营,欲趁隙逃得一片生天,但不妨被正在攻打后营的校尉娄发所射杀。

如今李傕、郭汜在城外设置的这座由军头李堪坚守的营寨,一则营寨被下,二则军头李堪授首,今日的这场战事可谓是功德圆满,没有一丁点的缺憾了。

只是刘璋心中还有一二点遗憾,他遗憾李傕、郭汜竟是能稳坐城中,对李堪的生死毫不在意,自攻打城外营寨的战事开始到结束,一点儿消息动静都没有。

他本打算通过攻打李堪据守的这座营寨,逼迫城内的李傕、郭汜出战,兵力占优的他有把握,能在攻打城外营寨的同时,去和李傕、郭汜决一雌雄,一战定关中。

但是李傕、郭汜默不作声,直到营寨被破、李堪授首,长安城内都不曾发出一兵一卒,不给刘璋野战破敌的机会,这不免让刘璋有些失望。

毕竟虽然刘璋拥有霹雳车这样的攻城利器,但面对大汉帝国的西京长安城,还是有点不够看,尤其是李傕、郭汜找到了霹雳车的应对之法,把毡布垂挂在城墙上,用以抵消飞石的冲击力。

是以,长安城不易下也。

‘李傕、郭汜,久在军中,乃是宿将,非庸人也。’刘璋没有因为一时的优势对李傕、郭汜产生轻视,在同李榷、郭汜的对敌中,他探出了李傕、郭汜才具的深浅。

踏入李堪营寨的刘璋,见到了甘宁和娄发上前。

辅汉中郎将甘宁拱手行礼后,他朗声言道:“不负明公所托,营寨已下,李堪授首,今日之战,足以令长安城内的李傕、郭汜震恐。”

“大善。”刘璋双手展开,一手握着甘宁,一手拉着娄发,他从不吝啬溢美之词:“今日之战,兴霸先登破寨,乃头功也,子初射杀李堪,功其次之,就于此寨中置酒欢饮,庆其功也。”

拔除了李傕、郭汜在长安城外的钉子,将李傕、郭汜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了长安之内,使李傕、郭汜仅余孤城一座,对战事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进展。

虽是未能逼得李傕、郭汜出战,但今日之战的成果,也是极为巨大的,刘璋将心头的一二点遗憾之情抛之脑后,他专注起了眼前的事情。

入夜。

李傕、郭汜没有安歇下来,二人在城头吹着夜风,并拉长目光眺望着城外的营寨,之前李堪据守的营寨,如今为蜀军所占据,且是一片灯火通明的场景,不用想,那位益州牧刘璋当是在摆席庆功。

偶有丝竹之声传入李傕、郭汜的耳中,叫二人心中不成滋味,毕竟谁也不愿意见着敌手欢悦的一幕。

这里李傕后悔了。

李傕后悔没有早点出兵,他不妨李堪竟这般的无能,连半柱香的时间都未曾拖延住,便教蜀军破了营寨,更是丢了自家的性命,若是早知道如此……

诶……李傕一念至此,他知晓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无法挽回了,于是心中唯有一声叹息。

李傕后悔,他的同伴郭汜心中却是无一点悔意,有的只是对军头李堪的不屑,他对丢了性命的李堪极是不忿,认为李堪无能至极,偌大一个营寨,竟是连半刻钟的时间都未曾稳住,就算是一头猪,也没有这般无能。

李傕心中的悔意像是一阵风般,不一二刻便席卷而去,他抬头举目,望向晦暗的星空,今日月色不显,只有几颗星辰闪耀,是故夜幕掩映之下,于一片黑暗之中,蜀军营寨中的灯火才会这般的显眼,让他知晓蜀军在欢宴庆功。

瞧着四野昏暗中,唯独明亮的蜀军营寨,李傕升起了一个念头,他在想,是不是可以趁着蜀军今日大胜,就此引兵夜袭蜀军营寨。

毕竟俗语云:骄兵必败,而蜀军现下便是骄兵。

然而李傕心中夜袭的念头升腾而起,旋即就落了下去,他想起了昨夜郭汜夜袭蜀军营寨的事情,郭汜夜袭不得,反倒大败而归,并损了一员猛将高硕。

前车之鉴,他当慎之。

不过李傕转念一想,他忽觉今夜若是夜袭的话,或许、可能是一件可为的事情。

他望着天空上最亮的星星,心中念头翻腾,一则蜀军未必能料到他会连续两日夜袭,二则蜀军连番大胜,自是心中懈怠,对他们不以为意。

李傕的面色随着他的念头转变,或是皱眉思索,或是舒展着,或是神色有些揪然。

夜袭,还是不夜袭?

数息之后,李傕心中有了定论,他放弃了夜袭的念头,无他盖因蜀军中有个对他了解非常深刻的人——贾诩!

关于贾诩这位凉州智者,李傕向来多有一二畏惧之心,毕竟贾诩的智谋深远,非他所能企及,他担忧贾诩猜到了他的计谋,早已做好了应对,挖好了坑就等着他跳。

“笑吧,笑吧,刘璋小儿,看你能再笑几时……”

正当李傕深思之时,他身侧的郭汜在听到蜀军营寨传来一阵缥缈的欢声后,顿时心态有些爆炸,似是破了大防,口中愤愤了一声。

一句谩骂之后,郭汜像是泄了气的皮球,面色瞬间松垮了起来,局势如此的不利,胜机似是渺渺,他眼下除了能挣得一二口舌上的痛快,还能做得了什么呢?

心中郁郁,面色萎靡的郭汜,于城头之上,对着月色藏匿、繁星无几的夜空,深深的长叹了一句。

一声长叹后,郭汜朝着李傕言道:“稚然,你说我们还有机会回到凉州吗?”

作为张掖郡出身的郭汜,念叨起了久未归去的故乡凉州。

李傕听得郭汜丧气的话,他面色有些不虞,只是眼下局势危殆,他们只余孤城长安一座,这个时候正是要同心协力的时候,他也就不好驳斥郭汜了。

于是李傕开口言道:“只需击败了刘璋小儿,雍凉之地,任由我们纵横,想回凉州随时都可以。”

郭汜闻言苦笑了一声,连番打击下,他没有以往的雄心:“这位刘益州着实有些门道,不同于旧时的关东联军也……”

郭汜将关东联军和刘璋进行了对比:“往日我们追随董相国进军雒阳,那些公卿世家不服,联军来攻打我们,可关东联军虽是势大,可人心不齐,内部倾轧严重,十分力用在我们身上只有三分了,且他们麾下将士,除了一个孙坚,其余皆非我们敌手,因此我们能同势大的关东联军争横一二。”

“可如今这位刘益州。”郭汜面色郁郁,他的语气很是低沉:“军力胜于我们,麾下将士骁勇善战不逊于我们,见事知机、运筹帷幄之能,也是远迈我等……”

“更不必替关中人心向之,关中的父老子弟纷纷馈粮于蜀军,举关中之地都在为蜀军摇旗呐喊,天时、地利,我们都不如也。”

李榷眉宇拧做一团,他对郭汜的话很是不喜,可郭汜说的大抵是眼下的事实,是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一时间,他却是无法反驳。

就在李榷思索怎么振奋他这位同伴情绪的时候,郭汜移动脚步,贴近了李榷,压低声音言道:“此外,稚然你可有瞧见,在蜀军攻破城外营寨,并将李堪的首级于城下宣示之时,侯选、程银、梁兴这几人面色复杂,瞥向我们的目光似是不虞。”

“这人和之道,我们怕也远逊于蜀军矣,我所忧者,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恐会生变。”郭汜摇了摇头,李堪授首,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心生不虞,他们的内部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李傕点了点头,李堪同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情好谊深,如今李堪因为他们的出兵拖延导致丧命,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有些情绪是正常的。

而且有一处,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未曾当场发作,这一点让李傕心有戚戚,事出有反必有妖,说实话,他眼下不太放心侯选、程银、梁兴等人。

不过李榷对侯选、程银、梁兴等人还是抱着信任的态度,毕竟侯选、程银、梁兴等人自己于一方之地作威作福惯了,八成是不愿意投到刘璋麾下当狗,虽是李堪授首,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有些不虞,但若说侯选、程银、梁兴等人会反叛作乱,他是不太信的。

至于李榷为何能有这样的信心,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侯选、程银、梁兴等人的妻小,皆在他的把控之中。

他前面借着兵事凶险,同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商议,将各自的妻小聚在了一起,由着他从弟李应、李桓守着,这便是他拿捏侯选、程银、梁兴等人的杀手锏。

因而李榷摇了摇头了,反驳郭汜道:“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妻小还在我们手里呢,况且给刘璋去当狗,哪里比得上威福一方、自擅权威来的痛快。”

“不过也还是须得小心些,我即着人加强对他们妻小的把控,不让他们的妻小随意行走。”李榷虽是心中有七成对侯选、程银、梁兴等人的信任,但三分不信之下,他决定还是做一些事情,有备才能无患。

这边李榷、郭汜商讨起了侯选、程银、梁兴等人,那边侯选、程银、梁兴等人也聚在一起商讨起了李榷、郭汜。

在屏退左右,并由心腹之人把守帐外后,侯选率先发言,他单手握拳,大力锤击着案几,愤愤道:“实是可恨之极,李堪受攻,李郭二人却托言其他,不及时发兵救援,致使李堪殒命。”

“李堪之死,李榷、郭汜二人不得辞其咎也。”侯选将李堪授首的原因推到了李榷、郭汜的身上。

“谁言不是呢?”程银面色不虞,或者说,自蜀军宣示了李堪的首级后,他的面色一直都不太好看:“李堪驻军城外,同长安城是掎角之势,可李堪受攻,李郭坐守观望,这犄的什么角,成的什么势?”

梁兴比较稳重,他开口言道:“李堪的死是同李郭二人脱不了关系,可也有李堪未能坚守营寨的因素在,当时李榷是点头同意发兵了,只是不妨营寨已破、李堪已死。”

“哼。”同李堪关系较好的侯选冷哼了一声,他语气极是忿然道:“说到底,还是李郭二人没有早点出兵,袭扰蜀军,不然蜀军何得一心一意的攻打李堪,营寨又哪里会这么早被攻破,李堪又怎会因此殒命。”

一言至此,侯选的言辞无忌了起来:“这次李榷、郭汜冷眼旁观,害死了李堪,下次说不得就轮到我们了……相助李榷、郭汜这样的不义之人,倒不如投效刘益州去……”

程银闻言眼色一亮,他正待发言,可那边梁兴领先开口了。

“慎言。”梁兴压低声音,眼神四扫道:“莫要忘了,我等妻小还在李榷的手里,得接回妻小,才能做其他打算。”

侯选声音放低,但语气依旧不平,他以最阴毒的心思揣测着李榷、郭汜:“难怪前面李榷托言什么兵事凶险,让我们将妻小安置在长安城内,由他出精兵护着,我们还道他是好意,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们……”

“倒也不是吧。”程银道了一句,他借着事实反驳了一句:“虽是我等的妻小由李榷麾下精兵把护着,可妻小也是来来去去,不禁行走的。”

“那是之前,现在只怕不得了。”梁兴摇了摇头,似是看穿了一切。

城外的蜀军营寨,一场宴席已然结束,这场宴席只是简单吃个饭,饮上两杯水酒,倒也没有尽兴畅饮,毕竟如今正值战事。

刘璋于宴席结束后,他留下一众谋士,商谈起了军情。

“今夜倒是无事发生,看来李榷、郭汜吃上一堑,也是长了一智。”参军彭羕笑着道了一句,只是这样一来他心里就有些失落了。

“李榷、郭汜非是庸将也。”刘璋点头,旋即他向着贾诩问询道:“李榷、郭汜坚守不出,长安便不易下,贾卿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可助我早日攻下长安。”

“如今之计,当可间之。”贾诩高深莫测的回了一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