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32章 论功行赏

三国:季汉刘璋 第32章 论功行赏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32章 论功行赏

第32章 论功行赏

益州牧州牧府的议事大殿中,文武汇集。

今日居于上首的不是刘璋,而是正在宣读诏书的张肃,刘璋正带着益州一众文武拜于阶下。

“兹刘季玉者,为人温仁,名著益土……”

“故委刘季玉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跪拜在下首的刘璋听着这文绉绉的诏书,内心松了口气,总算瓜熟蒂落了。

有了这大汉朝廷的官方认证,他就是切切实实的益州牧了,虽然前些日子他已经是手握益州牧的大权,但没有朝廷诏书,名不正言不顺。

大汉四百年天下,积威甚重,天下服之久已。

就连黄巾之乱,口号都只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起兵的动员方式靠的是封建迷信、鬼神之说,而不是为了反抗大汉朝廷的暴政,就这一点,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形势存在根本上的不同。

秦末陈胜、吴广起兵反抗秦朝是天下大义,但张角起兵反抗大汉并没拿到大义。

秦末那种宇内沸腾,无人不反,关东处处烽火的情况,在东汉末年并没有出现。

东汉末年除了一些不知所谓的蟊贼,如在枹罕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建,就只有一个让刘璋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出那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的袁术敢自立称帝。

其他宇内的群雄,跨有河朔的袁绍,鹰扬荆襄的刘表等人,虽然行为和言语上对大汉朝廷或多或少有些不敬的地方,但总归还是认可朝廷,不敢如同秦末一样自立为王,视朝廷如无物。

这一点,从出身阉宦的曹操,本来不过是袁绍阵营的小弟一枚,在成功将大汉天子刘协迎接到许都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扯着朝廷的大旗,日子越过越红火也可见一般。

刘璋虽然对他前身软弱的性子看不太过去,但有一点,在他被推举为益州牧的时候,前身的要求非常靠谱,他一定要朝廷的诏书,不然就不肯继位。

被推举成为益州牧和被朝廷任命的益州牧,有着天壤之别。

被推举的人权力来自手下的人,且必须视这些人为恩人,但有了朝廷的诏书,他继任益州牧,恩威就来自朝廷。

就像明末,福王在驻守江淮的高杰、黄德功、刘良佐等军事实力派和马士英的拥护下,登上帝位,建立弘光政权。

拥有了定策之功的江北四镇,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南京的天子放在眼里,致使弘光政权旋起旋灭。

现在有了朝廷诏书的刘璋,治中从事王商和帐下司马赵韪的推举之恩,就看刘璋认不认了,他要是厚着脸皮不认,那也没什么关系。

“使明知朕意。”在张肃说完这五个字后,诏书就算颁布完了,他走到刘璋跟前,谦恭的双手举着将诏书递给刘璋。

刘璋接过诏书,单手举着,走到上首坐下。

待刘璋坐定,益州文武齐齐跪拜而下,口诵:“拜见使君。”

君臣之分已定。

自今日始,刘璋就是这大汉十三州之一,益州的州牧了。

新君上位,是时候该论功行赏,大家开心一波。

“王卿。”刘璋看向面色清癯的王商。

王商作为益州士人的领袖,自然应该排第一位,更何况,举荐刘璋出任益州牧,王商出力不小,虽然他手里现在有朝廷的任命诏书,但他脸皮没那么厚,这份举荐的恩情还是会认。

王商向前跨出一步出列,拱手道:“请使君吩咐。”

“有别驾一职,还请王卿出任,甚勿推辞。”刘璋对王商这位治中从事给出了益州别驾的职位。

别驾一职,是在刺史、州牧巡察时作为前导,另外有着辅佐刺史、州牧的职责,在州府中为总理众事务之官,是州牧众属官之长。

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州牧同车,别乘一车,故名别驾。

王商有些感动,对比由于遭到过蜀人叛变而不信任蜀人的刘焉,宁愿将别驾的位置空悬也不让蜀人坐上这个位置,刘璋大大方方的任命他为别驾,这一如此位高权重的职位。

他拜服而下:“商领命,拜谢使君。”

刘璋点了点头,然后他盯上了头须皆白的董扶,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董公,王卿出任别驾,治中之位空缺,还请董公出任。”

董扶有些疑惑,他今日出席不过是为了见证刘璋担任益州牧,没想到刘璋会任命他为治中,他已经退休很久了。

他出列推辞道:“使君,我已老朽,无能无力也。”

“诶。”刘璋摆了摆手,不接受董扶的推辞,激励道:“昔日姜太公七十犹能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功立业,创下大周八百年之基业,百里奚七十,也还能辅助秦穆公,称霸诸侯。”

“我观董公精神矍铄,气势不减当年,如何言老。”

“姜太公和百里奚不过七十,我已八十多了,况且我何德何能,能比得上先贤。”董扶还是推辞,他这一把老骨头可不想折腾了。

刘璋继续肯定道:“依我之见,董公的才干,不下于先贤,气血犹能胜之。”

“暂请董公位居治中,他日若有人选,即让董公致仕。”他加了一句话堵住了董扶意欲再度推辞的样子。

刘璋也是没办法,手下人才太少,能搬到治中位置上的人还没有,王商从治中升任别驾,治中一职空缺着不太好看,刚好董扶有名望也有能力,就让董扶这老头暂且在治中位置上发挥下余热。

董扶的人品也可以相信,历史上诸葛亮询问过蜀人秦宓关于董扶的为人,秦宓回答:“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治中的职责是主官吏选举,正好需要董扶这样的人。

最后就是刘璋的一点小心思,董扶这种人还是忙一点公事好,不然到处望气相面,捧出一堆的大贵之相,那就不太好了,他有点怕了这个老神棍。

别驾和治中的人选已经搞定,该任命武职了。

拿到监军使者官位的刘璋,对武职的任命权大大增加了,监军使者是天子派遣监督军务的使职,代表着天子的威权。

他看向站在武职处的几人,开口唤道:“赵司马,杨司马、高司马。”

一口气喊出刘焉任命的三个司马,司马的工作是负责辅佐刘焉管理军队的职务,同为司马,但三个司马的轻重却是不一样,其中以赵韪位份最高,他是同刘焉一起入蜀,又是力主推举刘璋的人。

他早已想好了几人的职务:“三位司马当俱为中郎将,仍统旧部。”

“赵中郎将辅佐我及先君,功勋最著,宜加和德二字于中郎将前。”

刘璋给出了赵韪对推举他出任益州牧的回报,提拔赵韪为中郎将,并在前面加上和德二字,以示宠命优渥,待遇非凡。

“谢使君,臣等领命。”赵韪、杨怀、高沛三人跪拜而下,表示谢恩。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刘璋和善的看着跪拜而下的赵韪。

主要需要恩赏的都恩赏了,至于其余人等,大小各有恩赐。

都有,都有。

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