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81章 换俘二

三国:季汉刘璋 第281章 换俘二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81章 换俘二

上庸的牢狱。

难得饱餐一顿的文三,感受着自腹中处传来的饱腹感,顿觉通体一阵的舒爽,他很久没有吃饱饭了,也很久没有吃到有油水的东西了,牢狱中的猪狗食和狭小的空间近乎摧残了他的意识,令他越发变的呆滞恍惚。

一顿大餐后,神色略微振奋的文三朝蒯祺问上了一句,问起了他眼下最关心的事情:“蒯县令,你说襄阳那边什么时候会派人来赎我们?”

“不知道。”蒯祺摇了摇头,他望了一眼牢狱中惟一透着光亮的小窗,眼神中透着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只可惜自小窗而射入牢狱中的那道光,直如泡影一般,可触而不可及。

快一个月了,自蒯祺失陷房陵,而后被转运到上庸的牢狱至今的时间,一个月的牢狱之苦,世家子弟出身、一贯雍容华贵的蒯祺身心备受折磨,他和文三一样,同样关心着襄阳方面什么时候来赎回他们。

作为襄阳大族蒯氏的子弟,蒯祺自信襄阳方面,在他叔叔蒯良和蒯越的运作下,肯定是会派人来赎买他的,可具体等到什么时候,他却是不知晓的,只能默默的等着。

“应当是要到年后吧。”文聘插了一句话,话语中虽是有猜测的成分在,但语气却是十分的肯定。

“文都尉何以有如此的推测。”蒯祺正色的问道,入狱以来,他见着文聘居于牢狱,却是不同于他和文三,文聘神态自若,形态自然,仿佛不是在牢狱之中,而是自由之身,此等的修养他是相当佩服的,隐隐的,他对文聘很是敬重,因此文聘的话很自然的引起了他的回应。

文聘不假思索,应声作答:“蔡中郎将连番兵败,以至房陵失陷,这个时候刘荆州的脸色只怕不太好看,心中恐是盛怒,当此之时,襄阳那边应该是秣马厉兵,以图来年再战,洗刷今番战败的耻辱……因而我等被俘之人,一时间难以被放到台面上,就算蒯县令的两位叔叔有心遣人赎回我等,也会稍等上一些时日,等到刘荆州怒气减消后,然后再侧击旁敲为我等说项。”

“有理。”蒯祺赞同了一声,他若有所思的抚着下巴的胡须,未经打理的胡须乱糟糟的,像极了他的心情。

思虑片刻后的蒯祺长吁一声,他顺着文聘的思路猜测道:“也或许襄阳那边不打算赎回我们,而是想着后面攻伐上庸时,顺手解救我们,这样比起赎回我们,可以让刘荆州面上更好看些。”

“那要等到何时?”文三这一声有点响亮,他受够了牢狱中的日子,只想着早日解脱,可听文聘和蒯祺一阵分析下来,他似乎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可以解脱了。

如果照蒯祺的猜想,襄阳方面是打算攻伐上庸时顺手解救他们,文三料定以荆州的战力,虽说士众人马远胜于张鲁一方,可是以西城、上庸、房陵三县,有着四塞之地的险固,攻守之下,天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文三一声响亮且惊慌的询问后,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颓唐的坐在地上,面色落寞的望着自小窗射入监牢的那道光柱。

文聘略微晃动着脑袋,他语气平静的回复着文三的问话:“脱困之日,未可知也……我等只能静待。”

……

长兄如父,作为张卫的兄长,张鲁于今日张卫大婚之际,自是辛苦的操弄了一番,前前后后的忙活,凡事都是亲眼亲手的布置和盯着,不使张卫的大婚有什么差池。

到了夜间,作为新人的张卫和申公之女入洞房之际,张鲁没有闹洞房的心思,他有些累了,同时作为天师道的师君,闹洞房也不符合他的身份,只送着张卫和申公之女进了洞房,他这位兄长便回到自己的住宅歇了下来。

可身为主公,张鲁难得片刻的安宁,想歇却是歇不了的,他刚安座喝上一口茶水,那边功曹阎圃就到了他的面前,手上拿着一封书帛,向他禀告着间细递来的消息。

首先是汉中方面的情形,汉中作为上庸之地的上游,自汉中顺汉水而下,有破竹之势,对上庸的威胁是最大的,也是张鲁最为担忧的一面。

功曹阎圃言谈恰恰:“据我天师道在汉中的间细所言,刘璋自拿下汉中后,一则是置主簿黄权为汉中太守,休养生息、出榜安民,二则是令官吏严厉盘查汉中的天师道信徒,对我天师道的祭酒是格杀勿论,鬼卒则是加以劝诱,让鬼卒放弃对天师道的信仰……”

“可恨。”张鲁打断阎圃的话,他愤恨了一句,在官府的强力打压下,他苦心在汉中传播的天师道只怕要式微了。

不过张鲁这里给自己鼓了一口气:“民间黔首、士庶百姓,皆是苦今生而乐来世,故而虔信我天师道,就算刘璋小儿打击镇压,汉中天师道的火种也是不会熄灭的。”

张鲁诵起了五斗米道典籍《老子想尔注》中的经文:“太**积,炼形之宫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托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身不殆也。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

又念道:“道人行备,道神归之,避世托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俗人无善功,死者属地官,便为亡矣。”

所谓“行道则生,失道则死”。乃言行道之士的死,是假象,他们经过太阴之宫,然后再投胎做人。而无道之人,死则归于地官,地官意指大地之神,是人死之后复归于土的意思,是真正的消失了。

身为天师道的师君,张鲁给信徒灌输了一种理念,那就是无道之人是没有来世的,只有修仙道的人才有来生。当然来生也并不是道教的终极追求,道教的终极追求在于长生。

依托着这种‘行道则生,失道则死’的话术,在恐吓信徒的同时,给信徒带来希望,来世的希望,张鲁可以断定,汉中的天师道信徒明面上或许会假装放弃对天师道的信仰,但私底下必然还是如以往一样虔信天师道。

听着张鲁的豪言壮语,阎圃的面色却是没有因为张鲁的话而振奋,反而为之一暗,正如张鲁所言,黔首百姓虔信天师道,乃是苦于今生,对来世有所希冀,这股念头很强,不是轻易能磨灭的。

但这股信念可以转移到其他的教派上,非止于天师道也,就如刘璋现下所作的一样。

阎圃将手中的书帛递给张鲁,言语苦涩的说道:“师君,刘璋于汉中立城隍庙,我教信徒多有改信者,长此以往,恐是天师道不存于汉中矣。”

“城隍庙?”张鲁面露疑惑,其中夹带着丝许惶恐,他虽是不明城隍二字的意思,但他对刘璋的诸般手段是有些畏惧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