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7章 军正

三国:季汉刘璋 第27章 军正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7章 军正

第27章 军正

‘军正。’

‘校尉。’

吴懿没想到刘璋会开口招揽,被刘璋给出的官位砸的脑袋有些晕晕的,他可是刘瑁的大舅子。

在刘璋出任益州牧后,他本来都准备在家读书练武,二十年不出头,等待益州时机有变的时候。

突然吴懿眼睛一亮,他想起了刚刚大堂前刘璋和吴苋对视而笑的一幕,心中暗自下了决定,他端正面色,起身走到刘璋正对面,拜服而下。

口中应道:“蒙使君看重,懿愿领命,必当有所作为。”

这也太顺利了,刘璋面露微笑,他还在担心这位吴懿会推辞他的招揽,没想到吴懿一口应了下来。

他对吴懿很是看重,吴懿是兖州陈留人,叔父是吴匡,吴匡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在东汉末年的局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东汉光熹元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但失败被杀,作为何进部将的吴匡联合曹操、袁绍等杀尽宦官,攻杀车骑将军何苗。

因此吴懿作为吴匡的侄子,在东州人里的威名很重,更何况吴懿作为兖州人,让他去约束东州人的军纪,东州人不至于升起逆反的心理,毕竟他们都算外邦人。

刘璋也想过吴懿和刘瑁之间的姻亲关系,但就现在刘瑁的名声,和刚刚吴懿使用的宵小之徒的称呼,只怕两人之间是没有多少情谊了。

眼下他幕府里的人才甚少,文不过王商、黄权和董和,武不过甘宁、杨怀和高沛,帐下司马赵韪和他手下两个校尉庞乐和李异自然排除在外,坐镇汉中的督义司马张鲁更是不用说了。

盘算一下,目前刘璋手下寥寥数人,两只手都能数得清,他只能尽量搜罗历史上现在在益州的名人。

纵使是如吴懿这种关系上有些隔阂的人,亦当收纳到囊中,用其才干,尽量为他所用。再者如果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还谈何天下,如何去翻天覆地,实现他胸中的抱负。

只不过片刻思索,刘璋起身走到吴懿近前,亲手将吴懿扶起,双手相握,开口肯定道:“得子远为军正,璋不复忧东州兵军纪了。”

两相对视,开怀大笑。

“子远,请。”

“使君,请。”

刘璋和吴懿对饮了起来。

酒当真是个好东西,刘璋想到一桩故事,西汉末年,马援受到隗嚣的指派,前往洛阳面见汉光武帝刘秀,察探刘秀的为人。

面见完刘秀的马援回到陇右,对隗嚣说:刘秀的才能勇略,不是别人所能匹敌的,且坦白诚恳,无所隐瞒。胸怀阔达而有大节,大概与高帝刘邦相同,而其经学之渊博,处理政事和文章辞辩,在前世无人可比。”

隗嚣不由的问马援:“刘秀比刘邦怎样?”

马援的回答颇有意思:“刘秀不如刘邦。刘邦无为无不为,而刘秀喜好处理政务,行动符合规矩,又不喜欢饮酒。”

不喜欢喝酒的刘秀自然是比不上喜欢喝酒骂娘的刘邦。

东汉也是不如西汉气势恢宏、仪态万千。

刘璋自然是喜欢饮酒,在这个时代,再陌生的两个人,多喝几杯自然就熟络了。

在这气氛融洽,宾主尽欢的时候,站在吴懿身后的少年按捺不住了,他拱手朝着坐在主座的刘璋发出清醇的声音:“使君,能否与我个武职,我亦想为使君效力。”

不待刘璋反应,吴懿率先开口责备道:“元雄,莫要胡闹。”

随后吴懿朝刘璋解释:“这是族弟吴班,字元雄,平素练得一手好武艺,今日得见使君,不免内心有所希冀,以至于出口冲撞,还请使君恕罪。”

吴懿的话听起来像是替吴班请罪,实际上是在向刘璋推销吴班。

吴班,听到这个名字,刘璋心里乐开了花。

吴班是吴匡的儿子,在吴懿入蜀的时候,被吴懿带着一起进入了蜀地。

同样的吴班在刘璋治下,没有什么动静,在刘备入蜀后担任领军,随刘备参加过伐吴之战。后来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蜀汉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获得魏军首级三千级,铁甲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这个老贼唯有退回营中,继续做缩头乌龟。

最后吴班在蜀汉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

刘璋不由在想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蜀汉后期的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都让他碰上了,而且看样子有机会尽收囊中。

吴懿推销吴班的话,刘璋自然是听懂了的,他摆了摆手说道:“无妨,少年自当意气纵横,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如此方才称得上是少年。”

他来了兴趣,同吴班开着玩笑话:“即是毛遂自荐,元雄当一显本领,不然我又怎么知道给元雄何官何职。”

听到刘璋这话的吴班,知道他求官这件事有戏。

少年喜怒溢于言表,吴班面上挂着微笑,走到大堂中央,拱手朝刘璋道:“禀使君,班虽是年少,但我使得一手好刀盾,拉的一手好弓,七十步内,百发百中。”

使得一手好刀盾是真的,吴班自小苦练,不惧寒暑,刀盾熟稔,但七十步外,百发百中,却是有些虚,他这些日子练箭,十发大概七发能中,但为了得刘璋青眼相加,他赶鸭子上架,给自己鼓了口气。

“哦。”这话让刘璋有些吃惊,一手好刀盾没什么大问题,但七十步外,百发百中,就吴班这个年纪来说,实属难得。

根据《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以六尺为一步。而据考古发现,出土两汉三国时期的尺,长度大致在二十三、二十四厘米左右。所以汉代一步的长度大概一米四,而七十步的距离,则是九十八米左右。

在近百米的距离百发百中,对于一少年来说当属不易。

他来了兴趣:“既如此,那我可要见识见识元雄的箭术。”

为了更稳妥些,他怕吴班是为了面子说出这些话,到时候射箭时一箭不中,大家脸上不好看,于是刘璋朝吴懿投去征询的目光,想听听吴懿这位做兄长的怎么说。

吴懿自然是不能当场驳了吴班的话,他对刘璋拱手道:“元雄确有此等本领,七十步内可中箭垛红心。”

“只是百发百中有些过了,元雄年轻气盛,说的壮胆的话,如是射不好,还请使君勿怪。”

知道吴班根底的吴懿,最后加了一句保险的话,说完后朝他这个口出大言的族弟白了一眼,真是一点都不谦逊,连个后路都不留着。

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