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53章 武都

三国:季汉刘璋 第253章 武都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53章 武都

南郑。

汉中太守黄权仔细的向刘璋禀告着近来汉中的情形:“自从张鲁向东遁去上庸后,汉中多有虔信天师道教的百姓,携老带幼,翻山越岭,向着上庸投奔张鲁而去……我军在东面边境设下的关卡,到现在已经是堵到了几百户的人,至于窜入山林中,避开大道前往上庸的百姓,则是难以统计,不过人数应该不少。”

‘携民渡江?’刘璋听着黄权的通禀,不由皱起了眉头,他想起了刘备,历史上刘皇叔甚是得荆州民心,曹操平定北方后南下荆州,不少荆州百姓一则畏怕曹军屠城,二则感怀刘皇叔的仁德,舍下家业、携老扶幼跟着刘皇叔一起流窜,故而有了携民渡江这一桩美谈之事。

而现如今,张鲁逃窜上庸,汉中不少百姓携老扶幼往张鲁所在的地方而去,这和荆州百姓追随刘备倒是有些相似,都是播仁德恩惠于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刘璋思索了下,他给出了应对手段:“公衡,你去寻一些汉中德高望重的耆老,让他们去劝阻一下,记住要好言相劝,如果有死硬的天师教徒,宁死也不愿留在汉中的话,便随他去吧。”

“明公,这有些不太妥当吧,任此辈百姓自由而去,岂不是平白壮大了张鲁的实力,削弱了我们的实力。”黄权面上露出些惊讶的神色,刘璋的行径实在太过大度了,或者说刘璋的心态着实有些豁然。

刘璋抚着手中略显冰凉的玉如意,他给出了解释:“汉中虔信天师道者,且愿意抛下家业追随张鲁的人,想来不会太多,至多不过千余家,而汉中户口数万,少上千余家算不得什么,再者此辈舍身弃家,一心一意追随张鲁,我们纵使于大道上堵住了他们,他们被堵回去后肯定会想着从山林小道前往上庸,堵是堵不住的……此外汉中少上这些人,说不得是件好事,没了这些天师道的虔信者,治理地方上就顺畅了些,少了些阻力。”

黄权点了点头,似是认可了刘璋的想法,但他有些不甘藏在眉间:“只是这样放任此辈前往上庸,权身为汉中太守,留不住治下之民,实在有些不痛快。”

刘璋见着黄权已经进入了汉中太守的身份状态,为他的治下之民奔走他方感到不甘心、不痛快,刘璋开口宽慰了一句:“公衡何须如此,以你的才干,汉中早晚大治,四野百姓怀德……所谓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到时候今日因为感恩张鲁,跑去上庸追随张鲁的汉中百姓,说不定又扶老携幼,重新回到汉中,想体验下你黄太守的治政。”

“就怕到时候张鲁不会如明公一般大度,放任那些人从上庸回来。”黄权没有谦虚什么,他反而揶揄了一句。

刘璋嗤笑了一句,他肯定着黄权的话道:“这是自然的,我们的张师君走的时候放火焚烧了南郑的府库,一粒米一张布都不愿留给我们,这批汉中百姓到了他那里,他想来是怎么都不会放回来的。”

这里黄权眉间浮起一丝忧色,他有些忧怀在心:“有千余家投奔张鲁的话,张鲁的实力当是会增加不少。”

“增加就增加吧,也轮不到我们来苦恼,该苦恼的是意图拿下西城、上庸的刘荆州,是屯兵在房陵的蔡瑁、张允。”刘璋面露微笑的言谈了一句。

上庸的地理特征是四面群山环抱,与四周的陆上交通十分困难。只在上庸的境内,有一条汉水横贯其中,水路交通十分便利,这就造就了从汉中出发,顺汉水进攻上庸容易。而从上庸出发,逆汉水进攻汉中困难。

历史也有明证,蜀汉孟达反叛后,上庸落入了曹魏的手中,大抵是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可以确切的说,上庸根本对蜀汉的汉中起不到任何威胁作用。只在曹真三路伐蜀时,司马懿从襄阳逆汉水至上庸,打算威胁汉中的东面。可是那一次也因为天气原因,半途而废。此后,汉魏在上庸方向上,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动作。

上庸的地势如此,张鲁的实力再强,刘璋也不会有什么好忧心的,该忧心张鲁的是刘表才是,从上庸顺汉水而下,几天就能到达襄阳,而襄阳目前是荆州的州治。

说实在的,刘璋倒是真想张鲁在上庸站稳脚跟,让居住在襄阳的刘表好生头疼一番,这也是刘璋不打算威逼投靠张鲁的汉中百姓留下来,反而任由这些人前去投靠张鲁,这些人在汉中是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这些人到了上庸,归属到张鲁帐下,能大大加强张鲁的实力,依刘璋料想,就荆兵的战斗力,以及蔡瑁和张允的统帅能力,搞不好荆州同张鲁是个五五开的局面。

黄权一点就通,他嘿然一笑:“明公说的是,该操心的是刘荆州才对,不过荆州户口众多,兵精粮足,张鲁应该不是荆州的敌手,要是张鲁后面不敌,为荆州占据了西城、上庸,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嗯,只是现下汉中的船只都为张鲁带走了,我们眼下手里没有战船,不能顺汉水而下到达上庸,走陆路的话实在不便……先且观望一下张鲁和刘荆州的战况,同时就着这段时间打造一些船只,要是后面张鲁不利,我们就顺汉水而下,趁机拿下西城、上庸,要是荆州不利,就由着刘荆州去头疼。”刘璋一副事不关己,坐山观虎斗的心态。

张鲁逃跑的时候焚烧南郑的府库,令刘璋对张鲁的印象很差,而刘表趁着刘璋攻打汉中的时候,想偷摸着拿下汉中郡治下西城、上庸,从益州的身体上咬下一块肉来,因此刘璋对刘表亦是不喜。

而现下刘表和张鲁交兵,不管哪一方胜利,哪一方失败,刘璋都是开怀的,尤其是他能置身事外,当个吃瓜群众,看上一场好戏。

刘璋主意已定,而黄权沉思了片刻,他给出了个建议:“明公,我想我们可以在前往投靠张鲁的汉中百姓里安插一些间细,以便对上庸的局势更清晰的掌控,后面上庸有了变故,也好应对一些。”

刘璋点头应下,打仗不是打牌,能偷看别人的牌,他当然是要看的,知道了别人的底牌,我方出牌就简单了,胜利也就容易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黑手什么的,他是没有一点道德包袱的。

通禀完消息后的黄权告辞而去,去忙活他汉中太守的工作,黄权一退,刘璋没有得到清闲片刻,中郎将吴懿很快就请求入见了。

“子远,可是有什么事情。”刘璋挂着笑,看着吴懿这位私下里的大舅哥,他和吴苋的事情还没剖露到明面上。

吴懿上前进言,语气里带着股躁动:“明公,汉中虽然已经拿下,可张鲁逃窜到了上庸,元凶未除,懿甚是忧之,愿请命领兵前往上庸,攻杀张鲁,同时为明公拿下西城、上庸,不使这二座城池落入荆州之手。”

刘璋摇了摇头:“子远,你是知道的,汉中的船只大半都被张鲁带走了,剩余的船只或是被凿沉,或是被焚毁了,没有船只就不便顺汉水而下抵达上庸,而走陆路的话道路艰辛难行。”

“明公,懿不畏艰辛,只求为明公厮杀效命。”吴懿豪气万分,表露着对刘璋的忠心。

刘璋似是思索了下,而后他还是摇了摇头:“子远,你的忠心我是知晓的,只是走陆路前往上庸的话,道路难通,运粮不便,能带去的士卒就不多,恐怕上庸未能拿下,反倒为张鲁依仗人多,弄出一些祸事来。”

“明公。”吴懿语气急促,他争辩道:“张鲁败退汉中,如何还有战心,我只需统帅本部精锐,将旌旗扬于上庸,张鲁自然是不战而溃。”

火候还差点,刘璋心中微笑但面上却是露着忧色,他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会,而后依旧回绝了吴懿:“子远,只带本部人马的话,人数略少,却是有些不太妥当,行事还是稳妥一点好……等后面打造好了战船,顺汉水而下,依着一鼓作气的劲头便可拿下张鲁,何必急在一时。”

“明公。”吴懿央求了一声,他的脸上露出急色,更是指着自己的头颅:“懿自当立下军令状,若是事有不顺,愿纳下这颗人头。”

火候差不多了,刘璋打开天窗说起了亮话:“子远,何须如此,凡事还需以稳妥为上,张鲁那边等打造好战船再行攻伐不迟……你若是想效命疆场,有所建树,我近来思虑,倒是有一个去处。”

吴懿听着刘璋的前半段话,他的眼神一下灰暗了,但是等听到刘璋的后半段话,他的眼睛刹时一亮,他不在乎攻打哪里,他只在乎有没有机会立功建勋,为自家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这次汉中之战,他的斩获几可不计,他太需要功业了。

“明公但请吩咐。”吴懿拱手向着刘璋请命攻伐的去处。

刘璋微微一笑,他揭开了谜底:“武都。”(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