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49章 如何不降

三国:季汉刘璋 第249章 如何不降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49章 如何不降

刘璋背对一众手下的文武,手持鱼竿垂钓于汉水,只是他今日的运气有些不佳,许久不见大鱼上钩,尽是些巴掌大的小鱼咬食吞钩。

如此的垂钓下去,刘璋自是不多时就觉得乏了,暗想今天不是他的黄道吉日,估摸着是钓不到什么像样的大鱼,用作今日晚宴的主菜。

主簿黄权,是惟一一个敢于在刘璋垂钓时近前叨扰刘璋的人,他作为主簿典掌机密是一个缘由,而另一个缘由则是黄权盖着刘璋大舅哥的身份印章,故而他行事不会拘谨担忧什么。

黄权来到刘璋身侧,低声向着刘璋禀告道:“上庸方面最新的情况,间细已经递回了消息。”

“怎么说?”刘璋许久不见大鱼咬钩,性子已是大半被磨没了,他收起鱼竿放置到一旁,邀请黄权安坐,二人就于汉水之畔聊了起来。

黄权缓缓道来:“上庸的豪族申氏先是假装败退几场,致使荆州主帅蔡瑁轻敌大意,一味的督促荆兵追杀申氏,而申氏便趁蔡瑁大意之时设下埋伏,蔡瑁中伏来不及应对,弃军而逃,如今荆兵已经败退回了房陵。”

不一样的时空,蔡瑁和张允依旧是菜的抠脚,刘璋摇了摇头,露出一个大大无语的表情,蔡瑁和申氏两方的兵力他是知晓的,蔡瑁有荆兵万余人,而申氏不过五千余人左右,两倍的优势,比起淮海八十万对六十万的优势还要大,蔡瑁竟是这都输了,败给了申氏这种山沟里的小豪强。

不过军事也就是这样,有时候兵力的多寡并不能决定战局的胜负,只能说是略微占据点优势而已,官渡、赤壁皆是明证。

“蔡瑁如此不堪,岂不是要受刘荆州的责罚。”刘璋揶揄了一句,他抱着看戏的态度,前面刘表趁人之危,想趁着他攻打汉中时偷偷拿下西城、上庸,将本属于汉中郡治下的西城、上庸置于荆州治下,居心甚是不良,如今他听到荆州一方面用兵不利,当然是开怀在心的。

黄权却是摇了摇头:“从荆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官面上说这次用兵不利,乃是蔡瑁帐下都尉文聘贪功冒进,故而招致了一场大败,非是蔡瑁之过也。”

“文聘,字仲业的文聘?”抱着奚落心态的刘璋猛的一抬头。

“嗯?”黄权被刘璋问的一愣,像文聘这样的小角色,他不明白刘璋为何问上一句,不过他也没多想,思索了下间细所递来文书的详情,他点了点头:“都尉文聘,他的字的确是仲业,不知明公如何得知的。”

“哦,前面张松出使荆州,回来后谈及荆土人物,和我说到过文聘,言是此人有将才,非同常人。”刘璋随口应付道。

黄权淡然一笑:“张松想来是看走了眼了,荆州那边说文聘贪功冒进,故而招致了一场大败,现下都已将文聘的妻子拘禁了起来,只是暂未刑罚……如文聘这样的人,急功近利,不顾风险,当不是什么良将之属。”

刘璋露出个玩味的表情:“未可知也,张松有言,蔡瑁非是良人,推功诿过的事情是做的出来的……文聘现下在何处,蔡瑁是否将文聘拘押了。”

“这倒没有,不过也不是蔡瑁不想拘押,而是文聘在荆兵大败后不幸被申氏抓住了,我们安插在申氏的间细回禀,说是申氏打算将文聘卖个好价钱,怎么文聘说都是一都尉也,几百金是值当的。”黄权细细的禀告道。

刘璋凝神思考了片刻,转而问起了张鲁的动向:“张鲁顺汉水而下,往上庸而去,张鲁可曾和申氏接触了。”

“张鲁到了西城的地界,但只屯兵西城外,尚未和申氏紧密相连,我们的人说张鲁和申氏还在进行使者往来。”黄权说明了情况,而后推测了下局势:“张鲁是丧家之犬,申氏又受到荆州逼迫,蔡瑁对申氏是恨之入骨,权以为张鲁和申氏两家说不定会联合在一起,合兵对付蔡瑁。”

“有这个可能。”刘璋点头认可道:“且先看看吧,汉中方定,诸多事宜需要料理,就由着张鲁、申氏、蔡瑁在上庸乱斗一通,我等只稳坐钓鱼台。”

“明公说的是,那不知明公今日稳坐钓鱼台,垂钓半晌,可有什么收获。”黄权调笑了一句。

黄权这句话,戳到了刘璋的痛处,他今日垂钓虽说不是空军,但就上了几尾小鱼,和空军的区别也不大,刘璋叹了一声:“汉水的鱼儿实是奸猾,轻易不着我的道,待我令士卒投掷马鞭截断汉水,教这些鱼儿无处可逃。”

刘璋和黄权对视一眼,二人皆是大笑。

……

鱼获不佳的刘璋放弃了钓上一尾大鱼就撤的想法,起身和黄权一并回到了南郑的官寺。

“公衡,汉中太守一职尚且或缺,我暂时没物色到合适的人选,要不你先担着吧。”一边走着,刘璋嘴里一边冒出了一句话。

黄权闻言顿感呼吸有些紧促,汉中太守,两千石的高官,而他可是还不到三十啊,面前的明公竟是这般轻飘飘的将汉中太守的位置递到了他的屁股下。

难得的,黄权没有立即直爽的接下,他斟酌了片刻后道:“既是明公属意,那权便不推辞了。”

“公衡,我就喜欢你这一点,够爽利,和他人大不一样。”刘璋畅快一笑,汉中作为益州的咽喉之地,若是非亲近之人坐镇,他是怎么都不会放心的,其次他日后要兵向关中,汉中作为最近的后方,自当需要良人看管。而论及亲疏和能力,眼下自然是没有比黄权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二人这时走到了官寺的明堂,一前一后的走了进去,而明堂之内,彭羕已是等候多时的样子。

“李休和杨任二人如何?”刘璋安座后问上了一句,被俘虏的军司马李休和祭酒杨任作为被俘的汉中重臣,能力是有一些的,尤其是李休,颇有打灰的才干,不过几月时间就在走马岭上建造了一座坚城新阳平关,故而刘璋存了招降的心思,派遣了彭羕前去招降。

彭羕正等着刘璋问话,他应声而答:“明公,军司马李休是个识时务的,我问他愿不愿意归降,他说‘他即被捉,如何不降。’”彭羕说到这里不免露出笑意,他想到了李休说这句话是甚是理直气壮,似乎改换门庭对李休来说不是一件感到羞耻的事情,而是极为寻常的事情。

刘璋也是被李休的这句话给逗笑了,他笑着摇了摇头:“这李休倒是个妙人,来日我见上一见……祭酒杨任那边如何。”

彭羕凝神,他叹息了一声:“杨任有些小憨,他说在他心中唯有一个师君,那便是张鲁,他却是识不得什么使君、益州牧……而且杨任有言,说是若是要处死他的话,就将他的脸孔朝向置向东面,张鲁在东,他自然也要向东。”

“这杨任倒是有些忠义。”黄权快人快语,夸赞着杨任,并没有因为杨任同他们是敌对方,就对杨任的忠义之举贬斥损伤,更是当着刘璋的面夸赞起了杨任。

彭羕眉头一蹙,对于黄权的话他不是很认同:“天下大忠大义,在于忠义于汉家,杨任身为士人,却是笃信天师道那种鬼道,忘却了先贤近鬼神而远之的戒语,如今更是执迷不悟,想着向张鲁效死,徒惹天下笑……”

说到这里,彭羕拱手向刘璋请命:“明公,杨任冥顽不灵,不如诛杀之,悬其首级于南郑城头,教汉中士民知晓忠于张鲁的下场。”

“且先留着,虽说大忠大义为先,但杨任有如此小忠,也算是个人物。”刘璋一言否定了彭羕的话,打算留杨任一命。——

上庸。

申眈听着蔡瑁使者的话,心中顿时一阵火起,他没想到蔡瑁败了一场后,竟是还如此的骄横,不把他申氏放在眼里,遣来招降的使者话里话外,多少还是带着些威胁的意味。

只是申眈虽是心中有火,但他的父亲申公和兄长申仪居上,他却是不好出声发言。

申公年迈,于人情世故极为通达,他听完蔡瑁使者的话后,脸上依旧是挂着浅浅的笑意,并没有因为蔡瑁使者的话而动怒,他只在蔡瑁使者说完后问上了一句:“前面你们楚人大败,我这里抓到了不少楚人,其中有些有身份的,如都尉文聘、屯长文三等,这些人甚是耗费粮草,但杀俘又是不详之事,我不愿痛下杀手,不知你们的蔡中郎将是否愿意赎回他们……”

蔡瑁使者闻言,脸上不免浮起怒气,申公的话说的好听,说是不忍心杀俘虏,但使者自是听出了申公话里的深意,乃是告诫他你们楚人都已经败了一会了,怎么还敢如此骄横,这是当面打脸了。

但蔡瑁使者似是注意到了什么,他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换做了一副略显讶异的神情,盖因他听到申公的话里有‘都尉文聘’四个字,而都尉文聘在他的中郎将那里已经是个死人了,更是一个背锅的死人。

蔡瑁使者作为蔡瑁的亲信,得知了文聘未死的消息后,立即想着快马加鞭回禀蔡瑁,于是他装作因申公的话发怒的模样:“申公,你若是不想破门灭家,现下就将我楚军的儿郎们释放了,不然……”

蔡瑁使者的话还没有说完,申眈终是按捺不住跳了出来,他讥讽道:“尊使,我和我父商定了个价格,都尉五百金,屯长二百金,士卒十金,就按这个价格,你们早早的将金子递来吧。”

“哼。”蔡瑁使者冷哼了一声,大力挥袖后而去。

申公看着蔡瑁使者远去的背影,他轻叹了一口气:“荆州如此轻薄我等,更是枉顾我等大胜他们的情形,可见荆州非是一个好的归属。”

申仪点了点头,前面他给出先胜上荆州之兵一场,而后拿到优渥条件再归降的计策,但未想到蔡瑁是油盐不进,只一意想将他申氏剿灭。

一念至此,申仪向申公建议道:“父亲,不能迟疑了,当是和师君联盟,共同抵抗荆州之兵。”

……

房陵。

张允双眉深深的皱起,他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直视着刚从申氏处回来的使者:“你是说文聘还活着?”

使者连忙点头:“文都尉确是活着,未曾战死,如今文都尉被申氏羁押,申氏有言,要五百金换文都尉的性命……”

“你且退下。”张允一挥手,让这名使者退下,而使者见着张允的面色不佳,早已是有了退意,他忙不迭的施礼告退,将房间留给了蔡瑁和张允,以及几名二人的亲信。

张允勒紧双眉,转头看向主席的蔡瑁,蔡瑁同他一样,面色亦是有些不太好看。

“中郎将,当是如何应对,要不要把文聘赎回来。”张允试探性的问上了一句,文聘于蔡瑁有救命之恩,如今文聘活着,蔡瑁有报答的机会了。

蔡瑁只是不答,良久,他方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该死,这文聘如何活下来了。”蔡瑁这话说得刻薄,全然忘了文聘让马于他,使他不至于战死沙场的救命之恩,他只想着文聘好死的不死,给他留下了隐患。

要知道前面蔡瑁将战败给申氏的过错全部推到了文聘身上,他原想着文聘战死沙场,死无对证,没想到文聘竟是还活着,这让他有些牙疼了,万一文聘回来将事情抖露出来,他虽是仗着和刘表的姻亲关系,也不怎么畏惧,可多少会坏一二点名声,出来混的,名声臭了可不太妙。

“文聘不能活着,他应当死的,也该死的。”蔡瑁下了决定。

张允面色无奈:“文聘如今在申氏手上,生死却是不为我等操控……而且斥候递回消息,说是张鲁败退汉中,如今到了西城,而张鲁和申氏关系匪浅,恐怕两家会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张鲁不过丧家之犬,申氏不过一个不入流的小豪强,纵使两家合兵,又能奈我何。”蔡瑁不以为意,他阴恻恻的说道:“只待襄阳的援军一到,就大军进发,剿灭申氏,而被俘的都尉文聘,却是不幸死于乱军之中,听起来是多么的顺耳。”

张允闻言眼睛一亮。(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