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35章 各方举动二

三国:季汉刘璋 第235章 各方举动二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35章 各方举动二

荀攸打量着面前的州牧府法曹高柔,高柔称得上青春年少,脸上的稚气还没有完全脱去,嘴角的胡须也是稀稀落落的,就荀攸的第一眼印象,高柔大概是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的年纪。

‘太年轻了。’荀攸感慨了一句。

可就是这么一眼就觉得年纪轻轻,像是不能肩负重担的高柔,在入蜀得见益州牧刘璋后,就被任命为了法曹一职,成为州牧府里的诸曹官之一。

而事实证明益州牧刘璋并没有看错人,高柔少年老成,精通律令,加上前面高柔不畏兵劫路远,从中州冒险到蜀地为其父高靖治丧,可以道一句纯孝之人。

因此不管从品性还是能力来说,高柔都是一等一的,荀攸自认年长一些,过往的岁月里见识过不少才干出众的少年,就比如他那个叔叔荀彧,但高柔在这些少年之中,亦是可以称得上数一数二。

这个时候高柔的兴致有些高,他是兖州陈留郡人,携带了几个同伴来到蜀地,所见所交之人基本都是蜀人,外州之人也有些,但基本上是三辅、南阳的人,而荀攸是豫州颍川人,兖州豫州靠的近,笼统在一起可以说成中州人,二人算是中州老乡,老乡见到老乡,天然就亲近愉快了。

高柔扯起最近他执行的一桩案件,用来作为谈资:“荀公可知,那蜀郡李家的子弟,明明知晓明公颁发律令,不得无故挞杀奴婢,就算奴婢有罪,也要交给官府判刑,万不能像过往一样施以私刑……可李氏偏偏就干犯明公的律令,在自家的坞堡内挞杀了奴婢,还藏匿罪犯不交给官府,实在是罪不可恕,所以我带人清剿了他们……明公在上,岂容此辈肆意妄为。”

荀攸点了点头,李氏干犯律令是死有余辜,蜀地有太多像李氏这样滑头奸诈的豪强,不打击是不行的,滥用私刑的罪过在这些豪强犯过的事里都是轻的,像什么藏匿人口、收容罪犯,严重到抗拒官府,同官府交兵那才是重罪。

不过荀攸觉得一二点不妥,他调笑着试问道:“文惠(高柔字),你这般执法是没什么问题,可你一点情面都不留,就不怕李氏的宾客或者李氏的姻亲中有一二法外狂徒,因你诛灭李氏一事刺杀于你吗?”

正如荀攸所说,地方豪强们仗着在地方上的宗族势力,没有官吏敢登门盘查他们,因此豪强们惯会招揽门客,收留不法分子,更有甚者调教出死士,用于刺杀不顺从他们的地方官吏,如此一来地方官吏更加畏惧地方豪强,循环往复下,豪强不断在地方上坐大。

而高柔不管不顾,无论是蜀地的什么豪强触犯了律令,带着士卒就登门严格执法,甚至破门灭家,这样固然称得上执法公正、不避豪强,但荀攸有些担心,高柔这样的作风容易为高柔招来灾祸。

高柔眉目笔直有如一柄锋锐的宝剑,说话的语气同他工作作风一样,义正言辞道:“柔受明公重托,出任法曹一职,自当竭心尽力,执法严整……若是担心自己的性命就不去执法,那柔还担任什么法曹,又如何去为百姓做主。”

说到这里高柔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当然,柔不至于不顾惜性命,且明公那里早就为我考虑好了,给我加派了二十名青羌护卫,这点荀公不必过于担心。”

“倒是我多虑了。”荀攸面色上露出轻松的笑意,看向高柔的目光像是在看向自家的子侄,他可不想如高柔这般优秀的青年还没完全成长起来就殒落了。

闲聊来闲聊去,二人不免扯起了正在进行的汉中之战,高柔言及汉中之战,他不免叹息了一句,就他目前收到的消息,刘璋还在阳平关攻坚:“都快七月底了,明公还顿兵阳平关前,这米贼还真有两下子。”

“米贼在汉中日久,以鬼道得人心,加之汉中四塞之国,非积年累月之力,实在是不太好拿下的,只怕要拖到明年了。”荀攸眼睛中露出智者独有的光芒,说出了他对局势的判断。

但高柔不这么认为,他对刘璋有着无比的自信:“荀公未免太高看米贼张鲁了,虽是米贼张鲁有那么一两下子,可我的明公不是吃素的,南征叟夷、东平巴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米贼当是活不过年底。”

在话语的最后,高柔给米贼张鲁灭亡定下了个期限。

“没那般轻易的。”荀攸摇了摇头,攻城这回事通常情况下都是旷日持久,半年、一年都是短的,虽是听闻过刘璋的英武事迹,但荀攸不认为刘璋能那么快搞定米贼。——

米仓道北口。

张鲁手下的賨人渠帅杜濩依靠在一块大石头上,他现下大力的喘着粗气,不时趁着呼吸的间隙,往口中灌入一大口的酒水,同时催促着医匠尽快的包扎好他手臂上的刀伤。

“真是一群竖子。”杜濩念及今日如往常一般,向着他所立营垒发起潮水般不息攻势的蜀兵,不由骂骂咧咧了一句。

在杜濩看来,中郎将吴懿、校尉徐猛、袭肃所统帅的蜀兵都是一群疯子,嗯,这里的蜀兵中的‘蜀’字是代指从成都攻来的士卒,并不是说前来攻打他营垒的都是蜀人。

因为据杜濩这段时间盘查蜀兵俘虏的口风,得知吴懿帐下的士卒很多都是东州人,也就是关中三辅之地的人,这群人不过是寓居蜀地,兵字前面还挂不上一个蜀字。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群人是关中人,流离在外的他们过于思念家乡,如今碰上一个愿意带领他们走出蜀地,回归老家的益州牧,虽是不知道刘璋许给他们的诺言是真是假,但也足以让他们疯狂了。更不必提,他们现在的确是在打通回归关中的道路——攻打汉中。

故而这段时间来,杜濩遭受了老罪,他自认作为一名賨人,悍不畏死是他们賨人出行在外的招牌,可碰上这群想要归乡的东州人,杜濩只想感叹一句:‘你们东州兵才是真的悍不畏死,才是真的蛮夷。’

就拿今日来说,在东州兵连日疯狂的攻势下,杜濩的营寨不可避免的被打开了一个小缺口,若不是杜濩眼疾手快,立马领着亲卫上前封堵,险些就被东州兵冲进了营寨,他手臂上的刀伤,就是在同对敌的校尉徐猛对砍时留下的。

想到对敌的校尉徐猛,杜濩轻叹一声何必呢,大家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徐猛竟是在和他对砍时,打着以伤换伤的刀法,若不是徐猛冲进缺口后是在他手下賨人的三面夹击下,心生畏惧的他险些就被徐猛阵斩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杜濩接着灌下一大口酒水,在这一口后,他摇了摇酒囊,发现所剩的酒水寥寥无几,他随手就将酒囊扔到一旁。

杜濩挨着东州兵无畏的攻势都快一个月了,前不久他不得已丢下賨人的面子,向师君张鲁求援,师君张鲁也答应派遣同样是賨人渠帅的朴胡来援助他,可朴胡走到一半路后,竟是又收兵而回。

具体朴胡收兵的缘由杜濩还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失去了援军,只能一个人独自坚守米仓道北口,去堵住发了狂想打进汉中的东州兵。而要是东州兵再来上像今日的攻势几次,他就支撑不下去了。

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杜濩不明所以,好端端的援军朴胡走到一半就撤回,这不像是正常情况下师君张鲁会做出的决策。

难道是阳平关丢了?

杜濩摇了摇脑袋,将这个猜测摇了出去,阳平关丢了的话,米仓道北口就没有坚守的必要了,师君张鲁肯定会唤他回去,整合兵力同蜀兵一决生死。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杜濩想不出来。

……

“子玉,你身为校尉,不可亲身犯险,冲锋陷阵的事情交给士卒去做便是……”中郎将吴懿向着校尉徐猛说着责怪的话,但语气里却是透露着关怀。

‘实在太险了!!!’吴懿于心底发出一声感慨,今日徐猛领着士卒将杜濩营寨打开一处缺口,一马当先的杀了进去,可杜濩那厮甚是奸诈,留着一支生力军握在手上,就等着徐猛杀进去后,队伍前后脱节的时候围杀了过来,徐猛虽是不怕死的挥舞环首刀,但双拳难敌四手,若不是徐猛亲卫给力,徐猛险些折在了那处缺口。

“中郎将,猛身为校尉,若是不以身作则,大步向前,士卒哪肯努力。”徐猛摇了摇头,直是叹息了一句:“可恨今日大好的机会,竟是没有一鼓作气冲进杜濩那厮的营寨,不然,我等来日就能踏入汉中了。”

“连日攻战,士卒虽是为了归乡忘却疲惫,但疲惫总归还是有的,今日突入敌军营寨,打开一个缺口……可杜濩握着一支生力军,养精蓄锐多时,就等着这个时候。”袭肃面色严整的分析着,同时他宽慰了一句:“今天有机会,明日亦当有机会。”

吴懿心中同徐猛一样,也是觉得可惜,不然根据他目前知晓的消息,刘璋一行人还在攻打阳平关,他这边若是有所突破,当能拔得头筹,将当下艰苦的局势打破,拨开云雾见晴天。(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