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22章 法正献计

三国:季汉刘璋 第222章 法正献计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22章 法正献计

第222章 法正献计

法正神色有些落寞,整个人不太得劲,他原本打算献上南渡沔水,占据定军山的反客为主之计,解决刘璋眼下被阻挡在阳平关外的困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一鸣惊人,给刘璋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法正万万没有想到,他前面居于汉中多时,并同汉中的军司马李休交好,得以查探汉中山势地理情形,加之多少个深夜不曾安眠,一番搜肠刮肚下想出的计策,刘璋这边竟是也想到了,而且已经在落实进行中了。

“敢问使君,不知是何人给使君献上的南渡沔水、占据定军的计策。”法正问上了一句,他迫切的想知道究竟是何人给刘璋献上的计策,竟是快他一步,抢占了他的机会。

刘璋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言语也是意味深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刘璋这话说得对,但也不对,对的点在于献计之人的确就在他眼前,不对的点在于献计之人是历史上的这位眼前人,而不是现在的眼前人。

如果要问一声曹操是什么人指挥蜀兵击杀了他的白地将军夏侯渊,并在汉中让他无计可施,只得退兵而还,将汉中丢给刘备。曹操肯定会说是法正法孝直,他决计不会认为刘备有这个智商。

如果问上一句刘备汉中之战是谁指挥的,刘备不会有那么大的脸到处嚷嚷汉中之战是他指挥的,是他抓住机会派遣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只会说是他的小翅膀法正指挥的。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给刘备出谋划策,取下汉中的乃是法正。

因此刘璋没有直言是自己给出的谋略,而是故弄玄虚的道了一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在心底把功劳推给了法正。

窃取了历史上法正出过的谋划,堵了一番眼前看上去有些心高气傲的法正后,刘璋有种捉弄历史人物的快意,也有一种在时空长河里独断万古的傲然。

对于刘璋所言近在眼前,法正自然而然的认为乃是刘璋自己想出来的谋划,而不是刘璋帐下之人给出来的,他不会去狐疑刘璋有窃取他人谋略的可能,毕竟这种事情很难遮掩的下来。

‘真乃聪明睿智之主。’法正在心底感叹了一声,拱手向着刘璋再赞叹了一句:“明公智谋,正不及也,正所言反客为主之计,同明公想的一样,亦是南渡沔水,占领定军山,居高临下,俯视汉中,令米贼张鲁惶惶不得终日,受制于我方……而不是和现在一般,敌军据守阳平,我军无计可施。”

“然也。”刘璋自知过犹不及,他不再继续扯着定军山的事情,而是掉头说起了一桩难处:“只是到时候大军南渡沔水,往定军山一动,动静可能会比较大,恐怕会被张卫、李休等人所遣斥候侦查到,说不得会让张鲁生出戒备之心,抢先派人据守定军山,和如今走马岭上的新阳平一样,成为我军的忧患。”

法正闻言脸上的落寞之色顷刻间消散,眼神直是发亮了起来,他的大脑急速的运转着,将他少时同他祖父‘玄德先生’法真学习到的各类兵法知识运用了起来,同时斟酌着接下来的应对之词。

不待须臾,法正眼神透亮,他站起身来,向着刘璋拱手而道:“使君,此易事尔。”

“哦,孝直可有何见教。”刘璋像是来了兴趣,身形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法正谦逊的露出了个微笑:“使君,见教不敢当,正不过是有一二点想法……其一,当令张卫、李休二人无暇外顾,专心专意的守城,并四散精骑,去猎杀张卫、李休所遣斥候,隔绝其耳目,让张卫、李休对我军动向一无所知。”

“若要令张卫、李休无暇外顾,专心专意守城,那就是需要加大攻城的力度,就现下而言,我已遣万人分作十队,每日日头升起,就轮换着攻打阳平关至日落,力度称得上极大了。”刘璋应了一句。

法正眸子精光湛湛,恍若星河流淌其中:“这只是白昼,夜间当是也让张卫、李休不得安眠……当可遣五百人的鼓吹队伍,夜间潜伏到阳平关前,每隔一二时辰就敲锣打鼓,做出想要夜袭的举动来,惊扰敌军……如此一来,张卫、李休白昼辛苦据守阳平关,晚上又不得安眠,精气自然是不足的,考虑事情就不够全面,就不能轻易察觉到我军的动向。”

“法君说的计策真是大妙,夜间袭扰,灯火晦暗,敌军担忧我军埋伏,当是不敢轻易外出,只能硬着头皮听我军鼓吹,我军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娄七一双招子放的很亮,他在巴郡跟着娄发混的时候,作为江湖中人,不免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当然,他这里主要是去劫富济贫,毕竟穷鬼才有几个钱,哪里比得上为富不仁的豪强一根腿毛。

而娄七劫富济贫时,往往是夜间趁着星月无光,缉捕盗贼的官兵不敢轻易出动时,痛痛快快的洗劫上一场。因此他对法正给出的夜间袭扰的计策十分的感同身受,看向法正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个知己。

刘璋点了点头,他称赞了一声:“未料孝直虽是年少,但腹有良谋,身怀宇宙。”

接着刘璋示意法正继续讲下去,毕竟法正只是说了其一,他想知道其二乃至其三怎么讲。

法正缓缓道来:“其二,大军南渡沔水,当可分批次渡河,先遣一支精锐之师,昼夜奔袭,抢占定军山,而后结营立寨,据守于山头之上,等待我军大众前往接应……这样一来,渡河的队伍人就少了,动静也就小了,就算后面大众动身渡河时,被张卫、李休察觉到,但我军先锋已是占据了定军山,张鲁自然无可奈何,任由我军拿捏。”

“善。”刘璋抚掌赞叹了一句。

在刘璋的帐下,一等一的谋士是或缺的,如黄权、彭羕这些人,虽然都是有智谋在怀,但是比起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的法正,还是稍稍逊上那么一筹。

而刘璋凭借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在某些问题可能有直中准心的见解和判断,如现下攻打汉中,他知道去死磕阳平关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最正确的做法是拿下定军山,一刀砍向张鲁的脉门。

但以后天下的局势纷纷扰扰,刘璋自认他是没有这个智谋去搞定面临到的所有难题,正好需要法正这样的人物在身边为他筹画,为他提供最优雅和最完美的上策,而不是让他沦落到使用中策和下策。

听闻到刘璋称赞,这个时候法正的面色好看了很多,眉目间一股青年的英气蓬勃而发。

在想到一个人后,法正斟酌了片刻,拱手向刘璋接着禀告道:“使君,我有一个同郡之人,姓孟名达,字子敬,亦是心慕使君久已……眼下其人正在新阳平关内,只是碍于家小皆在汉中勉县,不得已同使君交锋,他日若是拿下汉中,还望使君宽恕其罪一二。”

孟达,听到这个名字,刘璋有些意外,但也不过于意外,毕竟史书记载法正和孟达是一起入蜀的,法正前面被阻于汉中,孟达自然也是被阻挡在汉中。而令刘璋意外的是孟达这个人,以及孟达的为人。

子敬,史书记载孟达字子度,和现在孟达的字不一样,不过这点刘璋很是清楚,孟达是因为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子度。

就改字这一事而言,刘璋就觉得孟达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算得上是个圆滑的人,历史上也正是如此,孟达先叛刘璋归降刘备,后叛刘备归降曹魏,接着又叛曹魏想归降蜀汉,同时和吴国也有说不清的关系,整整一个三姓家奴,和吕布比起来,只是少了一个杀义父的壮举。

法正见刘璋沉默了下来,没有立刻回应,他猜想可能是刘璋知道孟达的出身,乃是昔日的凉州刺史孟佗之子。而孟佗的名声是臭大街的,他的凉州刺史一职是通过阿谀宦官张让得来的,在清流士子中是被唾弃的那种人,很少有人会跟孟达交好。

只是法正为人也称不上一个道德君子,不怎么遵循礼教,所以肆无忌惮的和孟达交好往来,而在自身得到刘璋认可的当下,他没有忘记好友孟达,想着在刘璋面上给孟达露了个脸,不过现在看来孟达受其父凉州刺史孟佗的名声所累,于刘璋这里得不到一个好字了。

‘真是坑儿子。’法正心中不免吐槽了一句孟佗,孟佗靠着阿谀宦官,勾结权贵,拿下凉州刺史一职,孟佗一辈子爽是爽了,但拖累遭罪的可是孟达这个儿子。

刘璋面色淡然,他缓缓道:“即是孟君有意,我自是不会拒纳,孝直安心便是……今者孝直献计,甚得我心,我欲以卿为军议校尉,不知孝直是否属意。”

刘璋对孟达不怎么关心,他随口一句应付了,而后抛出钩子钓起了法正,钩子上是鲜美的军议校尉一职。

法正没有第一时间拜谢,而是感到有些震惊,虽然他听闻过刘璋的为人,但是真正见到刘璋出手,他只想说就刘璋给出他的这个价码,他这辈子都是刘璋的人,跟着刘璋任意东西了。

法正出席来到大帐中间的位置,隆重的跪拜而下:“法正多谢明公,此生必为明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璋微笑颔首。——

沔阳。

天师道的领袖张鲁依靠在庭院中的一张胡床上,颇具闲情雅致的观赏起了面前正在蹁跹起舞的双鹤。

鹤,天生有一副优雅的体型,富于完美曲线的脖颈,挺直纤细的长足,一身洁白的羽毛,举足轻盈,一举一动都充满着优雅与和谐,其姿容颇具几分神秘魅力。

张鲁看的有些入迷,鹤形轻盈,有若仙子,这是道家所欲追求的境界,也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就此观赏鹤舞,张鲁自觉仿佛看到了九霄仙界的煌煌景象,于一片半现半隐的迷雾中,亭台楼阁,画楼烟渚,一应俱全。

登时入迷的张鲁,没有察觉到功曹阎圃到了他的身后,而功曹阎圃,在所通传消息不是十分紧要的情况下,没有开口打断张鲁的沉思。

好半晌,张鲁才从如梦如幻的画面中脱离出来,这个时候,他自是察觉到了阎圃的到来,但他没有去问询阎圃带来了什么消息,而是感叹了一句:“不知何日能修得身形似鹤形,脱去这一副臭皮囊,不为尘俗所染。”

“师君道法高深,又于传道立有奇勋,当是早晚的事情。”功曹阎圃恭恭敬敬的奉承了一句。

张鲁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对阎圃的奉承之词表示了轻微的反对,但张鲁也没有多说什么,他转口问起了阎圃:“阳平关战事如何。”

张鲁现在领军屯驻的沔阳,离阳平关甚是接近,一日之内,阳平关便可多次递来消息,以便张鲁做出应对。

阎圃面色轻松,坦然言道:“禀师君,据治头大祭酒(张卫)所言,刘璋还是如过去十余日一样,攻势连绵,但是收效甚微,对我阳平关没有太大的威胁。”

“哼,刘璋小儿顿兵坚城之下,犯了兵家大忌,功曹可做个见证,我早晚大败刘璋小儿。”张鲁面色开怀,前面刘璋还没真正攻打汉中时,他多少有些紧张,但等刘璋被阳平关所阻,无计可施的当下,他对刘璋轻视了起来。

但轻视归轻视,这里张鲁还是耐着性子叮嘱了阎圃一句:“让张卫和李休谨慎一些,小心一些,切不可轻易出城交战,也不要因为当下的局势而放起松来,万事以周全为要。”

“诺。”阎圃恭声领命,接着他通传起了米仓道的消息:“据守米仓道的杜濩守御甚是得当,来犯的中郎将吴懿至今不得在米仓道前进一步……且吴懿欲行激将之法,送给了杜濩妇人的服饰,但杜濩不为所动。”

张鲁的心情大好,他夸赞起了杜濩:“杜濩虽然是个賨人,但品性和民间的奸商有的一比,都是滑不留手,如同一条泥鳅一般……吴懿向杜濩使出激将之法,却是用错了对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