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207章 虔诚的张卫

三国:季汉刘璋 第207章 虔诚的张卫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207章 虔诚的张卫

第207章 虔诚的张卫

成都。

“父亲,已经到了漏夜了,有什么事情,且明日再行处理,亦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这般夜夜劳碌,身体如何吃得消。”王彭一脸的关心,言语上同样是关切无比。

面色敦实,看上去为人很坦诚的王彭,此刻说话的对象乃是他的父亲王商,州牧府的长吏王商。

伏案的王商却是没有回应王彭的话,他的大半心思都汇聚在面前一份白水关递来的文书上,细细读完这份文书,再经过片刻的思虑后,王商提笔在这份文书上批了个准字。

而后王商将这份白水关的文书放置到一旁,从案几的右侧抽出一张绢布放置在面前,又是提笔写了起来。白水关的文书内容事关军机,王商需要通报给他的顶头上司益州牧刘璋。

片刻斟酌后,下笔如龙的王商顷刻间就写好了一封上报给刘璋的文书,接着他放下毛笔,将目光放到案几左侧的一堆案牍上,见今日需要的处理的事情料理完毕,状态紧绷的他这个时候稍稍松懈了一点。

王商从口中呼出一口浊气,眨巴了几下眼睛,伏案料理文书过久,他的眼睛有些酸涩了,同时弯腰亦是过久的他小心的直起身来,舒缓一下略微有点僵硬的腰部。

坐在王商一侧的王彭,察觉到了王商已经料理完了所有事宜,他走近前来,来到王商的身后,小心的给王商按摩着背部,嘴上继续着刚才的劝谏:“父亲,你已年过四旬,精气自半,若是这样夜夜劳累,长久下去,如何吃的消……虽是公事要紧,但亦需注意身体,孩儿还想侍奉你到百岁呐。”

“岂敢望百岁,五十而不称夭,只需能活到六十,为父就心满意足了。”王商摇了摇头,脸上却是露出微微的笑意。

“父亲切不可这么说,岂不见董(扶)公年已八十,身体却是十分的健硕,不亚于壮年之人,而且董公现下担着治中一职,为明公操劳,前日我见到他,竟是不见一点倦色。”王彭搬出了董扶做例子,来给王商竖立榜样。

王商面色和洽,叹了一口气:“董公名列治中,但说到底,其实不过是明公优待老臣,给董公一个名分,免得被人说成苛待老臣,你什么时候见过董公早起上衙,又什么时候见过董公不顾寒暑日日出勤……董公虽是有治中之职,却不掌治中之权,闲暇无事,悠游从容,为父观董公,只怕能活过百岁。”

“父亲,话说如此,孩儿观伱每日料理的事情,其实有一部分可以给诸曹官处置,用不着您这位长吏事事关心……如一些惩罚下吏,仗责二十的处罚,如何需要您这位长吏过问,交给法曹高柔即可……再者您每日操劳案牍,连饭食都少了。孩儿还望您如董公一般长寿,容我于膝下侍奉。”王彭换了一套说辞,殷勤的劝告道。

王商摆了摆手,端正面色道:“为父受明公看重,先是出任别驾,而后明公开府,置为父为长吏,居一人之下,临万人之上,又每每留守成都,担着如萧何的职守……明公见重为父至此,以国士待为父,为父自当以国士报之。”

言至于此,王商语气有些无奈:“惩处下吏,仗责二十,如这等小事,的确用不着为父过问,交于法曹高柔其实就可以了,但为父总是心有戚戚,担心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辜负了明公的恩情,故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想过问一句……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事无大小,一以揽之,多少有些分不清主次,你的话,为父记在心里了,引以为戒,日后当不如此行事了。”

王彭闻言面色上露出喜色,他关切道:“父亲明了就好,夜已深了,还请父亲早点休息。”

“嗯。”王商点了点头,在王彭的搀扶下,他站起身来。

只是起身后的王商,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卧房,他似是想到了什么,附身而下在案几上翻出两份帛书,递给了王彭。

“刘荆州和儒者宋忠各有书信传来,与我谈论经学上的问题,我写好了两份回信,你明日派人往荆州送去,对了,且记得各自抄录一份,留作备案……虽是我和刘荆州、宋忠只是在书信里论及经学,但不可不慎,需要将抄录备份的书信递到明公的案几上,让明公知晓其中的内容。”

“父亲,明公不是那等猜忌之人,何须如此行径。”王彭摇了摇头,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跟随在王商身边,他同刘璋见过不少次面,自认对刘璋的为人大抵有些了解,他不认为刘璋会因为这等小事责问王商。

王商面色沉了下来,他措辞森严:“明公的为人为父自然知晓,可即使明公不在意这等事情,但为父是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本分。我同外邦之人书信往来,更是与刘荆州这样的人物交往,自然一切书信皆需留痕,上报给明公知晓……若是因为明公为人大度,就不去上报,那就失了臣子的本分。”

“孩儿明白。”王彭拱手弯腰,态度敬畏的道了一声。

在面色不虞,又是自家父亲,加之王商担着州牧府长吏,为益州百僚之首,多重身份下的威压下,王彭这个做儿子的,自是没有二话。

见王彭态度乖然的应下,王商的面色稍稍好了一些,他举步向前,同王彭两人一前一后的踏出了书房,来到了宇下。

走在宇下的王彭闲扯了一句:“父亲,明公巡查四方,大抵什么时候返回成都。”

“只在五六日内。今日已有书信递来,言是明公离了临邛,正在往成都行来。”王商答道。——

阳平关。

天师道师君张鲁的弟弟张卫,同时也是天师道独一无二、唯一一位的治头大祭酒,此刻他的面色有些不善,阴沉沉的,像是铅云密布的天空一般。

而令张卫面色不善的是他身前案几上的一份书信,由南郑递来的书信,而书信上的内容是在委婉的责问张卫,故而令张卫很是不爽。

作为虔诚的天师道教教徒的张卫,对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看不太顺眼,亦不会放在眼里。

在汉中和成都即将开战的现下,阳平关是作为汉中的命脉,而汉中是天师道的基业,是唯一一个天师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大郡,是天师道的教派乐土,于张卫心中,是断不容有失的。

因此素来不喜非天师道教人的张卫,将非天师道教的百姓驱赶出了阳平关。于张卫心中,任何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都是汉中的隐患,是处于反叛和不反叛状态之间的人。

天师道若是强盛,汉中非天师道的人自然不会反叛,可天师道若是衰弱或是有如累卵,只怕汉中非天师道的人会怀有二心,起兵造逆。

可张卫这般不经筛选,将所有非天师道的人盖上可能反叛的印章,踢出阳平关的行为,惹来了天师道师君张鲁的不喜。

身处南郑的张鲁多少清醒一点,对于非天师道的人,是打着拉拢和私下威胁的手段,不会明晃晃的将非天师道的人视为叛逆,而张卫的手段过于粗暴,听闻到张卫操作的后的张鲁,自是派遣使者递来书信责问。

虽是书信上没有明里责问,文字上措辞也是很委婉,只是说让张卫收纳非天师道教的人,不要因为有些士人不信仰天师道教,就弃之不用。可张卫看在眼里,却是气愤无比,认为这是对他近来行事的责问。

“我是为了天师道,故而如此行事,遣送非天师道人离开阳平关,使阳平关固若金汤,你说,我有什么错。”张卫以张鲁亲弟的身份,对着张鲁派遣来的使者诘问道。

南郑派遣到阳平关的使者唯唯诺诺,对于张卫这位治头大祭酒,身份在天师道中称得上是师君张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兼之张卫是张鲁的亲弟的身份。

使者作为一个小喽喽,面临张卫的诘问,说也不是,不说也不行,半晌后,他才冒着汗水开口道:“祭酒息怒,师君非是责问,只是请祭酒收纳士人,纳才取异,令此辈为我天师道教所用……如汉中之士,多有不信仰天师道教的人,而南下的关中、凉州之人,对天师道不甚了了,师君考虑若是尽皆弃用,于汉中大局不利。”

“哼。”张卫冷哼一声,言语不善道:“不信教的,能有良善之士吗?……就算汉中以及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有才干的人,可现在这等紧要的关头,岂能轻信这些人。”

使者低声言语,有类自言自语道:“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非天师道教人,也是忠于师君的。”

“对,对,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是非天师道教中人。”张卫言语中虽是赞同,可语气甚是不善。

听在使者的耳中,令这名使者有一种数九严冬时彻骨的寒风刮过身体的感觉,使者不由将身形稍稍收拢了一些,以更稳固的身形去迎接张卫接下来可能释放出来的狂风暴雨。

正如使者料想的一样,张卫在赞同了一句他的话后,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和战立的使者高度平齐了起来,而后张卫咬着牙,切着齿,满脸怒气道:“可那能一样吗?……阎功曹和军司马李休皆是久经考验的,忠心不必言说的,虽是二人未曾加入我天师道教,但比起天师道中人对师君忠诚说不定更胜一筹。”

“而汉中的士人呢,大部分都讲什么经学,左一句夫子曰,右一句之乎者也,视我辈天师道为鬼道,视我辈天师道教中人为愚夫,这些人岂是能轻信的,岂是能放入阳平关的……至于关中、凉州南下的士人,这些人的身份难以溯源,错综复杂,天知道此辈面上或许忠勤,背地里在想着什么勾当,此辈岂是能轻信轻用的,万一有一二人心怀叵测,大战之时爆发出来,到时候我兄长岂能在汉中立足。”

使者战战兢兢,不敢出一言以复,只是唯唯诺诺道:“祭酒说的是,祭酒说的是……只是师君那里,还需回禀一二。”

张卫皱起了眉头,虽是很不爽张鲁的决断,但他还是打算遵从一二,沉思片刻后的他开口了:“你且回禀师君,此事我自会详思。”

“诺,诺。”使者有若逃过大劫,几声应诺后,他拱手向着张卫告辞。——

“这是什么。”刘璋问起了兵曹彭羕,同时他打量起了手上这包彭羕递来的布袋,只见布袋的袋囊口用绳子扎紧着,绳子缠入检齿内,检齿上盖有封口人的印章。

刘璋一目了然,他知晓这是一种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和后世书信纸张上的火漆类似,布袋若是被拆开了,封口的印章就被破坏了,就可知道公文泄密了。

彭羕应声作答:“是王长吏递来的,言是他和刘荆州以及荆州大儒宋忠往来的书信备份,王长吏认为他作为臣子,当是对明公无所隐。”

“哦。”刘璋点了点头,关于王商和刘表、宋忠书信往来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王商的名气很大,荆州有不少人知晓王商的存在,同时想和王商在经学上进行讨论,往往有书信递来,王商自是有书信递到荆州去。

只是现下王商竟是将书信的备份递了过来,未免太过谨慎小心了些,臣子的本分过于恪守了。刘璋摇了摇头,没有去拆开这封王商递来的布袋,他将布袋递给彭羕:“不用拆开,且收起来。”

“诺。”彭羕应了一声,接过了布袋,同时有些暗自诧异,依他看来,就面前明公的性子,大概率是不会拆开布袋的,可他没想到,刘璋竟是没有任何的犹豫,果断至极的将布袋递回给他收着。

“沈(弥)校尉准备的如何了。”料理完王商的书信一事,刘璋问询了一句。

彭羕拱手答道:“沈校尉已是准备妥当了,就待明公前往。”

刘璋点了点头,而后大步踏出营帐,他要去检阅一下属于他的无当飞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