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77章 彭羕画策

三国:季汉刘璋 第177章 彭羕画策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77章 彭羕画策

“彭君,你如何在此处?”领着帐下百余骑,而后登上楼船的张任向彭羕问道。

在看到这位原本随着刘璋南下征讨叟夷的书佐时,张任联想到了其他的东西,一向以稳重著称的他,语气中带着喜悦,踏前一步向彭羕追问道:“莫非明公已经返回成都,却不知明公眼下在何处。”

“明公同我今日早些时候到的成都南门渡口,如今明公应该在州牧府了。”彭羕先是回答了张任最关心的问题。

接着彭羕才对自身为何在沱江上做出了解答:“至于羕为何在此处,是明公察觉到成都有些异动,恐生变故。而成都有明公入城坐镇,自保无虞,此外沱江联通蜀郡和巴郡,称得上是要地,所以让我到了牛鞞,征发刘璝校尉帐下的楼船巡视沱江上下,所以羕才在此处出现。”

道清了自身原由后,彭羕问起了他心中的疑问:“方才渡河的士卒是哪家的,张校尉为何又在此处。”

“乃是和德中郎将赵韪所统的部曲。”张任娓娓道来,将赵韪同刘瑁联合谋逆,一起出奔巴郡的事情详细的讲述了一遍。

闻言彭羕皱眉露出深思的模样,刚才他见张任追赶渡河船只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估摸着有大事发生,如今从张任的嘴里得知了详情,如今身为兵曹参军的他,立即为刘璋思虑了起来,对眼下的局势开始进行分析。

这一向来料理文书往来的彭羕,展露出了他强大的记忆力:“羕记得驻守这处渡口的是都尉李思,看这情形李思怕是俯逆了赵中郎将,不然李思虽然兵力比较少,但只需紧守营寨,赵中郎将一时半会也拿不下这处渡口,可见我们的这位赵中郎将,不愧是积年重臣,上上下下有不少他的暗子。”

“赵中郎将和三公子联合,没有往成都而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往东向巴郡奔走。应该是想在巴郡做一番大动作,如今张鲁所遣的賨贼朴胡、袁约正在巴西郡同安东中郎将高沛抗衡,看赵中郎将动向,估计他和张鲁说不定也有联系……不然不会这么凑巧,一个往东跑,一个派遣賨贼南下犯我巴西郡。”

“依彭君推断和眼下的局势来说,当是有这种可能。”张任认可的应了一声,同时说出了他的看法:“如今之计,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先追上赵中郎将的队伍,不使赵中郎将领着手下部曲到达巴郡,这样一来,就算赵中郎将和米贼张鲁真有什么联络,两方被隔绝开来,也没有什么合谋造逆的机会,赵中郎将此次引发的乱子也就比较小。”

“任有把握,上了岸后定可追上赵中郎将,他手下大部分都是步卒,骑卒甚少,行程速度比较慢,一日不过行二三十里,就算现在情况紧急,行速也不过五六十里,不比我手下的百余名精骑,一日一夜能行上二百余里……只是我眼下只有百余骑,所统的大队骑卒还在后面,赵中郎将手下部曲大约在两千余人,我只能缠斗骚扰赵中郎将的部曲,却难以攻破赵中郎将。”

“无妨,不用冒险去攻打赵中郎将的部曲,只需缠斗住赵中郎将即可。”足智多谋的彭羕给出了谋划:“我这里有楼船之士两千,可以同张君一起追赶赵中郎将,张君只需在前面缠住赵中郎将,我后面赶上后,同张君一并攻杀赵中郎将,为明公灭此祸害。”

“张君追赶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骑士,在马尾处绑上树枝,这样马匹奔跑起来,造成的烟尘就大一些,可以迷惑赵中郎将一二,让赵中郎将心生畏惧,不再不管不顾的往东行军。”

“善。”张任眼前一亮,对于彭羕给出的计策赞了一声,而后拱手道了一句:“彭君所言,任自当照办。”

沱江不比长江,有着宽阔无涯的河道,沱江的河道较为小上一些,在彭羕和张任对话的这段时间,楼船到了沱江的对岸。

率先登岸的是张任和他手下的百余骑,按照彭羕的谋划,他们在马尾处绑上了树枝,用来造作烟尘,显露出一种大队骑兵来袭的样子,安排妥当后,张任领着手下百余骑,循着道路上赵韪部曲的行进踪迹追赶而去。

张任一去,彭羕就指挥着船上的士卒下船,并列成队形,往前同样循着赵韪的动向而去,此外彭羕没有将士卒全部带走,他留下了一部人在船上,并命令他们将船驾驶回对岸,去接载下一波可能到来的追赶赵韪的队伍。

在冷兵器时代,马匹是最重要战略资源,有着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的美誉,骑兵依仗着速度,能在战场上飘忽不定,出现在重要的位置。

就如同现在一样,张任所部骑兵很快就追赶了大部队为步卒的赵韪。

“赵公,敌人追上来了。”刘瑁看着后方的滚滚烟尘,像是不知有凡几的骑兵,言语中带着惊慌,向赵韪说道。

刘瑁很怕,这段时间来的监禁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以前为贵公子、奴仆不敢直视的他,这段时间无论他是走,还是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下贱的奴仆直视,像是在看待罪犯一般的监视着,他怕极了这样的日子,也憎恨厌恶这样的日子。

所以刘瑁同外人赵韪联合在了一起,他不只是单纯的想拿回自认为属于自己的益州牧,更多的他是想摆脱作为囚徒的困境。可眼下事情发展的不太顺利,先是他手下王生没有回来复命,吴苋且不说有没有被杀,而后被派去巡视后方的李异,实实在在的被张任斩杀了。

如今渡过沱河,以为逃脱生天的刘瑁,现在又看到了可能是大队骑兵的追杀,这让他觉得自家怕是要被杀死,就算不被杀,也会被抓回州牧府,而后再也不能如之前监禁时还可出游狩猎一般,只怕要被真正的圈禁起来,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赵韪心中亦是不安,他在想为何追骑来的如此之快,明明渡口的船只都被他所用,追赶而来的骑兵当是只能往下游到牛鞞,从牛鞞渡过沱河,这一来二去,他早就走的远远的了,等到了巴郡,就是鱼入大海,鸟入山林的局面。

只是赵韪心中虽是不安,但作为主帅的他,面色上却是毫无波动,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慌张,没有同刘瑁一样惊恐写在脸上。

“公子勿忧,敌骑声势虽然喧嚣,但局势未明,我先派遣斥候侦查一番。”赵韪宽慰了刘瑁一句后,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弃军而走,这个念头一升起就被赵韪排除掉了,抛弃部曲,带着百余骑而走,的确可以逃出升天,可跟着他的都是赵氏的儿郎,他作为族长,怎么能抛下手下的儿郎而走,再者这些精壮是他的立身之本,舍弃了这些根基,他以后就没有成事的可能了。

回头对敌,这个念头赵韪想了想也排除掉了,他所部大队人马都是步兵,用步兵对抗骑兵,怎么想怎么不明智,骑兵飘忽不定,凭借着马匹的速度,不用和他对阵,只要骚扰他的部曲,他早晚也会落败。

为将之道,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不能走则守,不能守则降,不能降则死。

如今赵韪面临的局面,战和走都被排除掉了,他思索起了守御的可能,至于降和死,他连想都没想过,现下的情况,投降和战死没什么区别,谋逆是夷三族的重罪,投降的话还不如堂堂正正的战死好些,至少还能带着士大夫的荣光而死。

“爹。”一侧的赵熙面带忧色的喊了一声陷入沉思中的赵韪。

赵韪转头看着脸色有些惊慌的独子,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

这时候派去查探后方追骑动静的斥候回来了,只是他们的人数同派遣出去的时候少上了几人,为首的一名斥候向赵韪禀告起了情形:“族长,张任越众而出向我等冲杀而来,其人势不可挡,我等要不是跑的快,只怕会为他所杀。至于追骑数目,远远望去,但见追骑后方烟尘滚滚,少说也有千余骑人。”

‘张任。’赵韪有些牙疼,似张任这样一骑当千的武将,他作为统兵大将多年,竟是没有挖掘出来,收为己用。要是张任在他的手下,他的谋划就能多了一份胜算,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受制于张任。

对于斥候给出的千余骑兵的定论,赵韪坚定了内心的想法,不能走,也不能战,只能找个地方守御。

片刻后,赵韪仰面,心中有谋划,他勒住坐骑,停驻了起来,示意部曲改变行动方向,不再往东而去,而是朝着东北方向行去。

“赵公,这是往何处而去。”刘瑁见状立即追问道,事关他的身家性命,以及他未来的命运,容不得他紧张。

“公子,此处往东北有一坞堡,坞堡方圆一二里,足可以用来据守,我等可以观察一番局势后再做打算。”赵韪给出了解释,他想着先据守一地,观察观察局势,再做打算。另外就是遣使往北向张鲁派遣南下的朴胡、袁约求援,合兵一处,破开眼下的困局。

坞堡离赵韪现在所在的位置不是很远,不多时,赵韪就到了坞堡的近前,坞堡的主人和赵韪是旧相识,见到赵韪这位中郎将前来,立马领着族内的儿郎出迎,想问清赵韪的来意,并准备好好招呼赵韪一番,说不定日后得到赵韪的说项,家里的几个儿郎能出仕一方。

只是坞堡主人的盘算落空了,赵韪不是来做客的,而是打着占据他这座坞堡的想法,轻身迎接赵韪的坞堡主人,被李思擒获,并借此占据了坞堡的门楼,陆陆续续的,赵韪一行人进据了这处坞堡,被追赶的他们稍稍心安了一些。

入据坞堡的赵韪,马不停蹄的派遣了几波使者,有的往巴郡去寻朴胡、袁约,有的往汉中而去求张鲁的援兵,而后赵韪开始视察起了坞堡的守御资源,作为一方豪族的老巢,坞堡内的粮草自然是囤积如山,这让赵韪不由的心中大定,不去担心粮草的问题。

赵韪的手下除了渡口入伙的李思一批人,其他的都是他赵氏的儿郎,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怎么都不会发生变故,内部出现不稳定的情形。

后面他只需观察局势,得了空子就引兵继续往巴郡而去,或者等待张鲁的援军而来。

张任所统的百余骑,循着赵韪部曲行进的踪迹,同样的赶到了这处坞堡。

张任继续着装腔作势的法子,他将手下的百余名骑兵分作四批,分兵在坞堡四周的林地间,马尾绑着树枝煽动起烟尘,做出坞堡四面皆有大批军队的模样,而后静候援军的到来。

但张任过之而犹不及的做法,让站在城头上,心中稍微安定些的赵韪起了疑心,沉下心来,能静心思索的赵韪,此刻在想他是不是中计了,就算骑兵的速度快,可如果真有千余骑兵追赶,渡过沱河也许花上不少时间,哪里能这么快追赶上他的脚程。

赵韪唤来了前面侦查的斥候,详细的向他询问了起来,当听到斥候言明只见追骑后方烟尘滚滚,没有近前真实看清轻追骑数目的时候,他的眉毛拧成了一团麻花。

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太阳已是偏向西山,赵韪放弃了现在出城对敌的想法,他打算明日派人出城对敌,至少要摸清张任所统骑卒数目的底细,不然如现在这般两眼一抹黑,处处受制于人,恐早晚为刘璋所擒。——

蜀郡江原县。

吴懿在和汉嘉县县令杨洪的通力合作下,将汉嘉郡的万余家青羌迁徙到了江原县,九成九的完成了刘璋的命令。

而此刻的江原县的县寺内,吴懿大大咧咧的说道:“我回去后,当向明公言明杨弟你的功绩,与你犍为杨氏增添一把光彩。”

杨洪微笑着摆了摆头,谦虚道:“我寸功未立,得为汉嘉县县令,总是心有戚戚,唯恐负了明公,如今的这些功劳,不过抵了县令一职的超拔,算不得什么。”

再交谈了几句,吴懿朝着杨洪一拱手,道明了今日登门的心意:“剩下的事情,就有劳杨弟你了……我收到文书,明公已是轻身返回成都,只这一两日估计就到了,我现下先回成都向明公复命,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赶在明公的前面,不至于让明公等我。”

“也好,现在无有什么要事,兄请自便,这里有我就行。”和吴懿结交,以兄弟相称的杨洪,自无不可的应下了吴懿的要求。(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