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71章 萌起

三国:季汉刘璋 第171章 萌起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71章 萌起

第171章 萌起

成都的街道上,路人纷纷打量着一支出城游猎的队伍,他们认出了这支队伍的来头,领头的乃是州牧府的三公子刘瑁,刘瑁近来多有出城游猎的举动,因此身份相当好认出来。

只不过除了三公子刘瑁,今日的队伍后方多了一辆辎车,辎车两侧有一队士卒回护,令成都百姓惊讶的是,这队士卒的头目的体型,头目身高近乎一丈,那腰只怕有水缸一般粗壮,如同一位巨人。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名头目在顶盔掼甲,腰间一柄环首刀,手中拿着一杆长矛,负着如此重的挂件的情况下,行动举止全然不受影响,步履甚是轻盈,没有什么吃力的感觉。

百姓们交头接耳,在有见地的人说明下,大家很快知晓了这位巨人的身份,是州牧府的亲卫丈八。

抛开了对巨人身份的疑惑,成都百姓开始想知晓乘坐辎车人的身份,辎车多为贵族女子、名门闺秀所乘,百姓们自然是想一窥大家闺秀的容貌,往后用来当做说词,宣扬一番自家的见识。

可惜辎车如同小屋一般,有帷幕遮挡人眼视线,却是看不到辎车内乘车之人,但很快,百姓们得到了机会,辎车中的人拉开了窗帘,看上去打算浏览一番成都市井的风味,也因此,辎车中人的容貌,显露在了百姓眼前,百姓在看清辎车中人相貌后,纷纷露出目瞪口呆的惊艳表情。

无他,实是车中之人相貌惊艳绝伦,直若天仙一般,以至于有几名浪子,追逐着辎车的行径而去,想多看上几眼天仙,但令这几名浪子失望的是,辎车的窗帘没多久就被拉上了,阻隔了他们猪哥的视线。

因辎车窗帘关上,而失神落魄的浪子,向周围人打听起了辎车中人的身份。

“这你都不知道,那位天仙般的女子,乃是被大儒董扶评价有大贵之相,嫁给了如今刘使君的兄长,吴家的小娘吴苋。”一位知晓吴苋身份的人,带着轻蔑和傲然的语气,对着浪子说道。

浪子闻言更是失神落魄:“我岂不是没有机会了。”

“得了,得了,别说吴家小娘已经出嫁了,就算她没出嫁,你这只癞蛤蟆,估计连吴家的门槛都跳不进去,我说你,就别想吃什么天鹅肉了。”一位屠夫样式的人物直白的打击着浪子,而后他抚着下巴乱糟糟的胡须,脸上有些纳闷,自顾自的说道:“市井里都说三公子和他夫人关系极差,甚至有人诋毁我们那位仁义的刘使君盗嫂,如今看来,都是传谣而已,不然三公子和他夫人怎么会一同出游,这分明关系挺好的,盗嫂一事假的不能再假了。”

接着屠夫像是自说自话的言语,一位华发的老者抚着胡须,开口说道:“依老夫看,就是一些宵小之徒,见不得刘使君好,故而传谣,诋毁刘使君……你说刘使君多好一人,为了我们蜀人南下到南中那种瘟疫横行的地方,去平定那群作乱的夷狗,就这样还有人传谣,污蔑刘使君,真可谓丧尽天良哦。”

居于骑队中,往城外游猎而去的刘瑁,目光没有直视着前方的道路,而是若有若无的不断扫视着道路的两侧,像是在找到什么东西。

不多时,刘瑁找到了他希望看到的目标,道路旁一个身穿青衣,小厮打扮模样的人,半低着头,像是不想被人看清样貌,但这人目光却是往上看去,和刘瑁对上了一眼。

只这一眼对视,刘瑁心情顿时开怀飞扬了起来,他拉住马缰绳的手不由紧了一紧,眼睛里的瞳孔微微放大,身体不自主的颤栗了片刻。

但很快,刘瑁止住了这些看起来略微异常的反应,他和那名小厮的目光交错开来,他的目光不再忽左忽右的往道路两旁扫射,而是直视看向了前方的道路,摆出一副端庄稳重的模样。

‘看来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刘瑁放下了垂悬着的心绪,今日他要做一件大事,夺回本该属于他的益州牧位置。

按理在有朝廷诏令的情况下,他的弟弟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了,不是什么假牌子的益州牧,他的这种行为,是实打实的篡逆,是不占据道义的。

可刘瑁并不这么认为,他不认为自家夺回益州牧位置的行为是篡夺,他认为自家在拨乱反正,自古长幼有序,前面他父亲刘焉一死,在他大兄刘范、二兄刘诞死于李傕、郭汜手中的情况下,他这位老三就合该继承益州牧的位置,怎么也轮不到刘璋这个老四继承益州牧的位置。

‘天下哪有弃长兄,立幼子的情况。’刘瑁在心底冷笑了一声,废长立幼,乃是取祸之道。

除了废长立幼这一条理由,自刘璋出任益州牧这段时间以来,他和刘璋之间发生的事情,也是促使刘瑁下定决心篡逆的缘故。

且不论刘璋为了一个贱婢王姑姑,不顾他这位兄长的颜面,当着他的面指使甘宁杀了州牧府副主事李达,对他这位兄长有不恭敬的地方。其次,刘璋插手他和他夫人吴苋的事情,夫为妻纲,他不管如何对待吴苋,不礼待也好,打骂也罢,都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哪里轮得到刘璋这个弟弟来管教,使他和吴苋分居两院,夫妻不得同居一屋。

更为重要的是,刘璋完全不把他这位兄长看在眼里,竟是有将吴苋纳入房中,盗嫂的传闻,而今就他看来,就他所观察的情形,‘盗嫂’一事称得上证据确凿了。

欺辱兄长,悖逆人伦。

‘你我恩断义绝了,季玉。’刘瑁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刘璋这位弟弟不将他当做兄长来礼遇,他这位兄长也就没有必要爱护刘璋这位弟弟了,弟不恭,兄如何去友。

更何况,这些时日以来,他算是受够了,自家作为堂堂的三公子,父亲刘焉最看重的儿子,被一些低贱的奴仆用着下贱的目光扫视着,看向他这位公子的目光,像是在审视一位犯人,这令他作呕,浑身都不得自在。

为了得到益州牧的位置,为了洗刷戴绿帽子的耻辱,为了日后可能的天子之位,刘瑁下足了十成的决心,弟弟可以不要,或杀或囚都行,但权柄,一定要操持在自家的手上,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失去权柄的日子,是苦的不能再苦的日子,只有拿回了权柄,才能过上好日子。——

“爹,士卒都准备好了,每个人按照计划都带上了五日粮,作为负重所用。”赵熙向他的老子赵韪禀告道。

“动作挺快的。”赵韪赞扬了一句。

赵熙面露微笑,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毕竟都是我们赵家的子弟,这些年操练又是勤快,比起普通士卒自然是强上不少,点将聚兵这种事情,哪里需要花多少时间。”

赵韪颔首,不用赵熙解释的如此清楚,对于帐下部曲的战力,他这位统帅是最了解不过的。

作为和德中郎将的他,有着本部军马三千人,其中最为精锐的是他安汉赵氏出身的两千人,剩下的一千人是调拨到他手下的兵丁,亲疏有别,出身赵氏的两千士卒自然是受到优待,无论是在兵饷和饮食待遇上,不是出身赵氏的千余人,平日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操练也不如赵氏子弟频繁,多是做一些守营和修理营寨劳务之类的苦活。

这也是大多将帅的做法,和将帅关系近的,比较忠心的,在官职升迁方面和平日待遇方面,自然是更受将帅的偏向,官职升迁的快上一些,平日待遇优良一些。

当然,这会导致一些风言风语,说他赵韪任人为亲,不过在赵韪看来,这些是腐儒的片面之言、愚钝之词。他不任人为亲,难道还要去任人为疏不成。

若是上了战场,他人见情势不妙,或许会背叛他,向强敌磕头求饶,但他安汉赵氏的子弟,怎么都会围在他的身侧,不离不弃,就算是情势危急,也不会抛下他这位族长。

其次,赵韪自认为他能得刘焉看重,得以居于重臣的位置,一方面是他弃朝廷太仓令一职,跟随刘焉入蜀的缘故,称得上是一名亲随。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他出身巴郡安汉赵氏,赵氏世为郡望,家中僮仆数以千计,可出披甲战士千余人。这些战力强悍的士卒部曲,才是他在刘焉帐下的立身之本。

“爹,士卒出营锻炼脚力,往何处而出呢?还有我们什么时候去游猎。”赵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道,想知道赵韪的布局,解除他心中的疑惑。

赵韪轻抚着胡须,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淡然的说道:“士卒现在就出发,往沱江的方向去行军,锻炼锻炼一下脚力。”

“那就是往东了?”赵熙带着疑惑的语气说道,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成都在西边,若是赵韪有所想法,不应该将士卒部曲往西而行,趁着城中无备夺下成都。

赵韪点了点头,肯定道:“是往东,往东向沱江方向而行。”

“爹,你莫不是搞混了,成都在西边。”赵熙贴上前去,道出了他心中疑惑,问上了一句。

“为父还没老糊涂呢?就是往东。”一贯独断专行的赵韪,见到他被自家的儿子质疑,面色不和的反问上一句,并再次肯定了赵氏部曲锻炼脚力的方向。

见赵韪即将动怒的样子,赵熙的身子往后缩了一缩,不再纠结部曲拉练的方向,他扯起了其他的话题:“爹,那我们何时去游猎。”

“不急,且再等等。”赵韪拿起一册竹简,面色无有波澜的看起了书来,今天是要办一件大事的时候,他虽然养气多年,但事关家族的存亡、自家的大业,他的心情终归有些激荡,这时候要是不干点什么,只怕会胡思乱想起来,不如将心思转到书上。

赵熙见状,按捺下心中的疑问,转头出了中军大帐,吩咐部曲出营,往东向沱江方向而行,而后他又回到了中军大帐,呆呆的看着目光和注意力皆在竹简上的赵韪,静候他父亲的动静。

四分之一个时辰后,赵熙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动静,随后他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中军大帐的门后,是府中的主事,赵熙认出了来人。

只见赵府的主事正欲施礼,却见上首的赵韪向他招了招手,于是赵府主事放下抬起的手,一边向前走,一边向坐在一旁的赵熙示意见礼,赵府主事走到上首赵韪的身侧,俯下身来,向着赵韪的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后躬身退了下来,站到了下方。

“走吧,今日风高气爽,正宜游猎。”赵韪对着面露疑惑神情的赵熙说道,不待赵熙发问,他率先走了出去,到了中军大帐外。

赵熙放下心中的疑惑,放弃了打探府中主事同他父亲耳语所说的消息,起身忙不迭的跟在赵韪的身后。

不多时,一行百余骑的队伍,从赵韪本部军营中奔出。——

“赵中郎将营中情况如何。”黄权发问道,他此刻正待在成都城外东州兵和蜀兵的驻军大营的中军处,以中领军的身份,调度着各个营寨内的一切事务。

斥候拱手向着黄权道:“禀黄主薄,赵中郎将所统部曲往沱江而去,此外赵中郎将并不在这伙什伍中,而是留在了营中。”

黄权点了点头,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意外,赵韪拉练士卒部曲的事情,昨晚是知会了他的,若是刘璋在的话,倒是可以驳回赵韪的请求,但以他的身份,却是不太好决绝赵韪的,而且就算拒绝,凭赵韪和德中郎将的身份,或许赵韪会自行其是,不遵他的命令,照样派士卒部曲出营拉练,锻炼士卒的脚力。

“这赵中郎将,让自家帐下的儿郎去行军劳苦,自己却是躲在了营中安享。”校尉阴溥吐槽了一句,对赵韪不与士卒同甘共苦的行为,表示了鄙夷。

听到阴溥这话的黄权面上露出微笑,竟是帮赵韪解释了一句:“赵中郎将身份贵重,为明公帐下第一大将,为武官之首,不和士卒部曲一同行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直性子的阴溥闻言,面色上对黄权的解释不以为意,但也没有再开口反驳,去驳斥黄权这番话。面前黄权的妹妹黄婉,可是和他的顶头上司刘璋约了婚姻,眼见得黄权的权势地位一日贵过一日,他虽是性子直,但也知道轻重,和黄权争辩只怕是自讨没趣。

“今日有劳阴校尉巡视诸营,有什么事情尽管报上来。”按照规划,黄权拱手向阴溥道了一句,派遣阴溥前去执行今日份的巡视任务。

“诺。”阴溥拱手应了一声,作为武将的他喜欢四处奔走,倒是不太喜欢在营帐内安座,领命后的他立刻动起身来,直接出了中军营帐。

阴溥出营后,黄权眉头微微皱起,面色上露出一副深思的模样,赵韪拉练部曲的举动有些让他不安,尽管赵韪只是派遣了士卒部曲去拉练,赵韪本人留在了营中,像是过往一样,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一次拉练部曲的行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