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68章 刘第二

三国:季汉刘璋 第168章 刘第二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68章 刘第二

第168章 刘琦第二

僰道县。

东方的天空刚刚翻起鱼肚白,朝阳还没有露出眉目的时候,刘璋已是穿戴整理了,他的面色如日常一般,没有什么波动,益州牧坐久了,使君、明公被人喊久了,他觉得自家似乎有种上位者的气质了,喜怒什么的不会表露到面上,像是在脸上套上了一件古板的面具,以防他人猜中自家的心思。

“明公,一切准备妥当了。”彭羕走上前来,拱手禀告道。

这一声将刘璋从感怀自家心态变化的思考中惊醒,他面色平静如水,没有回应彭羕的话,只是点了点头。

随后,刘璋领着彭羕和吴班,以及百来名亲卫,一行人出了僰道县,向北而去,向成都而去。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抛下大军的刘璋,没有同大军一起行止,而是领着百余人率先急速北归的他,在心中莫名感怀了一句。

南中酣畅淋漓的大胜后,刘璋的头脑依旧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他收到了一封书信,府中主事庞靖传来的书信,书信中讲明,他的好兄长刘瑁,近来游猎的次数多上了一些,很寻常的一件小事,但刘璋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刘瑁增加游猎的频次,或许可以用刘瑁失却本属于他的益州牧的位置,被刘璋压制导致内心苦闷,故而放鹰走马,四处游猎,释放内心的压力来解释。

但刘璋不这么认为,刘瑁的举动让他想起了刘琦,在刘表钟爱幼子刘琮的情况下,刘琦求得诸葛亮出谋划策,出镇江夏避难。

‘看来我这位好兄长,是想做刘琦第二,游猎恐怕不是单纯的游猎。’刘璋往最坏处想着,刘瑁在蜀地日久,辅佐刘焉理政,于蜀地的文武官员里,说不定有几条忠犬,这几条忠犬见到刘瑁失势,搞不好会存着解救刘瑁的心思,在刘瑁游猎的时候,袭杀他派去监视刘瑁举动的武士,将刘瑁从他的魔爪下解救下来。

刘璋这么想,是依据时代给出的想法,汉代人轻死重义,忠孝两个字对汉代人而言,比起生死重要多了。

历史上江东小霸王怎么挂掉的,刘璋可太有印象了,孙策干掉了吴郡太守许贡,但许贡的几名门客感怀许贡的恩情,埋伏狙击重伤了孙策,孙策因此英年早逝。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许贡被杀是在建安二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袭击是在建安五年。

‘藏匿了三年,只为一朝雪仇报怨,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刘璋心中感慨,这汉代的士人脑子有点轴,花上几年时间为主报仇的人大有人在,难保刘瑁的帐下,有这么几个憨憨,一心为刘瑁谋划。

因此,刘璋打算早点回归成都主持大局,镇压那些心怀叵测之徒。虽然他自觉以他眼下在成都的布局,称得上一切尽在掌握中,但多上一道保险终归好些。

刘璋将目光从沉思中抬起,望向北方:‘成都,我特么来了。’——

巴西郡,在靠近米仓道的山林之中,一支像是溃兵的士卒正在林中将息修养,这群人没有在乎形象、不成队列的四处依靠着,或是靠在大石上,或是半坐着靠在大树上,纷纷半咪着眼睛,似睡非睡的步入梦乡中,打算就此卸去一场大战后的疲惫。

“呸。”这群士卒中间的賨人渠帅、朴胡啐了一口,往地上吐出一道带着血丝的浓痰,接着他对着身前的袁约开口,言语中尽是怨恨:“高沛不愧是蜀地的名将,我想过他很难对付,但没想到这么难对付,一点空子都不给我们钻也就罢了,昨日要不是我们手下儿郎死战,只怕你我二人就要魂断巴西,不能回归汉中了。”

“谁说不是呢,这高沛真是如同鬼魅一般,我们出现在哪里,他的部曲就必定贴着我们,忽远忽近的吊着,让人不得安生。”面色黝黑的袁约,摇着头叹着气,附和了朴胡一句:“这次更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你我二人差点没交代在这里,我看我们不如……”

“咳,咳,咳……”朴胡身有不适,只觉有什么东西从胃里翻腾到口腔中,一时间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想着将卡在口腔中的物体吐出。

袁约见状,立马上前给朴胡轻轻拍起的背部,打算帮助朴胡吐出喉咙里的东西,同时他口中慰问道:“朴兄,你胸腹受了重创,切莫多言语,当多多修养,才能早日康复。”

咳了半天的朴胡,始终没有咳出喉腔中的东西,但面色多少好上了一些,只是不免还挂着苦涩,他听到袁约劝告的话语后,一把推开身侧的袁约,伸出手来拍了拍胸前澄亮的玄铠:“一点小伤无妨,不就是长矛撞了一下,我有这件师君赐下的玄铠,那一矛破不了我的防,力道也被这件玄铠卸去了大半,我只不过腹中有些不太舒服而已,身体实际上没什么大碍……再和蜀军大战个三百回合,亦是小事一桩。”

“我知道,我知道。”袁约迎合着朴胡的话,走上前去接着拍起了朴胡的背部,他皱起眉头说道:“话虽如此,等会还需招医匠看一看,免得留下什么隐患,影响了日后为师君效力。”

面对袁约的这个建议,朴胡不置可否,算是默认答应了下来,他虽然表面上一副不在乎胸腹前伤势的样子,但要知道蜀军对着他腹部的那一矛,可不是平地步卒的一击,而是骑卒跃马驰骋的一击,势大力沉,当时直接将他撞飞翻滚了数圈,起身后的他感觉腹腔七倒八癫,浑身都有些不如意,所以袁约招医匠为他诊治的建议,他默然的应了下来。

接着前面被朴胡中断的话,袁约继续说道:“朴兄,要不你我回汉中吧,师君出发前说过,有利则进,无利则退,不必死打猛冲,以保存部曲士卒的实力为上策……再者你现在这个情况,要想如往日一样冲锋陷阵,估计不调养个三五个月,只怕难以痊愈……要是再像昨日一样,被高沛领着手下蜀军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你现在的情况恐难以招架。”

说到这里的袁约,不免心中叹了一口气,这次他和朴胡受到张鲁的托付,从米仓道南下到达巴西郡,想着趁刘璋统领大军征讨南中,巴西郡兵力薄弱,一时间巴西郡不会有什么援力的时候,在巴西郡好好生一番事情,搅的巴地鸡犬不宁。

故而一开始,袁约在想就算在巴西郡闹不起什么比较大的声势,也要打破几家坞堡,攻下几座小城,好好的劫掠杀戮一番,长一长汉中的气焰,打压一下巴蜀的士气。

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镇守巴西郡的安东中郎将高沛是个难对付的主,他和朴胡二人在高沛手上没讨到什么好处,反倒被高沛崩掉了几颗牙齿,战死了不少帐下的儿郎。

袁约一念至此,不免有些心痛,他手下的儿郎都是出身他的部族中的,少有不和他沾亲带故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兄弟子侄,如今死伤了不少,教他心痛万分。

因此袁约现在的想法就是带着手下的儿郎蜷缩回汉中南郑,好好的修养一番,无论是调理伤势,还是重新鼓动手下儿郎颓败的士气,自然是南郑好一些。

盖因南郑有美酒、有佳肴、有美姬,想到这里的袁约舔了舔嘴唇,色中饿鬼的他已是好久没吃到肉味了,他想回到南郑那个温柔乡,好好放松一番,排解掉米仓道艰难行军的困苦和同安东中郎将高沛战败的愁绪。

只是袁约的这个想法,被身体不适的朴胡摇了摇头否决掉了,朴胡目中尽是对安东中郎将高沛的杀意,他作为一名报复心极重的賨人,被高沛直直的抽上了一巴掌,如果不拿到点什么斩获,或者从巴西郡劫掠到一些军资,依托这些东西挽回一点颜面,朴胡是怎么都不甘心就这样回到南郑的。

“袁兄,要是就此你我二人回到南郑,师君仁而爱人,自是不会说什么责备的话,但师君帐下的其他人,如军司马李休,还有其他一票汉儿将校,只怕会耻笑你我二人……我估摸着他们会说‘都言賨人骁勇,看来名不副实啊,天下最能打的还得汉儿,到时候刘璋小儿兵犯汉中,还得师君手下的汉儿出手抵御。’。”

“他们敢……他们要敢这么说,我就当场斩杀他们。”袁约瞪起双眉,一双眼睛好似要从眼眶中突出。

朴胡嗤笑一声:“这些汉儿当然不敢当面这样说我们,但私下里、暗戳戳的,传一些流言蜚语,你能管的到人家嘴里喷什么粪吗?”

袁约眉目间显露出犹豫的神色,如今一身疲倦的他,只想回到南郑好生将息,但听到朴胡所说的话,他有些担心,就像朴胡所说的一样,会被张鲁帐下的汉儿将校小觑了。他的面子倒是小事,若是賨人唯一能仰仗的武勇都被汉儿踩在脚下,那他们这些賨人如何能再得师君张鲁的优待。

不自觉咬着牙的袁约,想到张鲁待他的好酒好肉、歌女美姬,又想到以往他在山里和儿郎过的苦日子,这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岂能走回大山去:“朴兄,你知道的,我这人脑子笨,脑子跟石头一样,不如你聪明,就说怎么干吧,我一切都听你的,刀山火海,我也随你而去,只要能挽回一些我们賨人的颜面。”

“好兄弟。”见袁约被说动后,朴胡口中赞了一声。——

成都,赵府。

“父亲。”明德中郎将赵韪的儿子赵熙,郑重的称呼了赵韪一声,紧接着他说道:“要不我们在刘使君的帐下安安分分待着,以父亲对刘使君的拥立之功,刘使君虽是对父亲有所嫌隙,但以刘使君的为人,自是不会对父亲您做出什么不礼遇的事情……日后父亲再向刘使君表表忠心,做一二件优良的政事,拿到刘使君的欢心,我赵家自然是富贵非常,他人艳羡。”

赵熙话里话外,透露着想收手的意思,他知道,他的父亲赵韪一直存在悖逆的心思,他也一样,对非是蜀人担任益州牧不怎么有好感。

不过刘璋不太一样,赵熙觉得刘璋担任益州牧,能平定祸乱,使百姓安享太平,任用的几个郡守都是清廉正直,不贪腐、不奢侈的良牧。

这样的情况下,大脑简单的赵熙,认为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他和他父亲不必像往日一样,想着将益州的权柄掌握在蜀人的手里,以避免益州落入如大事聚敛、贪婪成风的刺史郤俭这样的人手里,抑或是招抚东州人、屠戮蜀地豪强,以威刑巩固自身权势的州牧刘焉这样的人手里。

面对独生子赵熙的劝告,赵韪却是充耳不闻,他抿着下巴的胡须,嗤笑一声道:“得刘璋小儿的欢心?”

“哈、哈、哈。”赵韪舍去风度,狂笑了一阵后,他半眯着眼睛,有似暗夜里的猫头鹰,一双眼睛敏锐且锋芒毕露:“熙儿,你还年轻,不知道为人臣子,仰他人鼻息的痛苦,你可知晓……昔日刘焉活着的时候,为父虽然得他的看重,甚至为刘焉帐下四大军司马之首,看上去荣耀无比。”

“可实际上呢?”赵韪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愁苦:“为父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刘焉的那张老脸,看他的脸色行事,刘焉笑时,为父跟着笑,刘焉皱眉时,为父跟着皱眉,生怕一个不慎,触怒了刘焉这个老儿,为我们安汉赵家惹来了灭门之祸……巴郡的王咸、李权,犍为太守任歧、从事陈超、校尉贾龙,这几个人,这几家豪族,在刘焉的手上可都是灰飞烟灭,不留遗类。”

赵韪口气坚定,不容反驳:“那样的日子,为父不想再过了,为父要自己当家做主,不受他人指摘,不用看他人眼色行事,为父要做窦融,经营巴蜀一地,使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我安汉赵氏受巴蜀万民拥戴,若是能再进一步,为父难道不能为一白帝乎。”

“至于成败如何,大丈夫不能五鼎食、就当五鼎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