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158章 论策南中

三国:季汉刘璋 第158章 论策南中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158章 论策南中

第158章 论策南中

自认为对两军对垒、调兵遣将没有什么天赋,同时也没有军事交锋争斗的经验,不如高沛这位宿将的巴西郡太守孟彪,因此他老老实实的向面前的安东中郎将请教了起来,想知道高沛对眼下巴西郡局势的看法,以及应对的法子,如何方能万全的保卫巴西郡,不使巴西郡受到汉中米贼的袭扰和破坏。

当前他的明公刘璋在南中征伐叛乱的叟夷,因此成都的重心放在了南中之地,而对于汉中米贼方面,不过是据守而已,等刘璋平定南中后再做对汉中的谋划。

于是正如高沛所说的一样,他们不能拿米贼侵扰的事情去打扰成都方面,当要尽可能的凭借自身的力量去解决自米仓道南下侵扰的米贼,做到不遗忧于成都。

高沛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唤来了一名亲卫,转过头低声嘱咐了亲卫一声,亲卫领命后立即返身离去,接着高沛掉转回头来面向孟彪,示意孟彪稍候一会。

二人并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高沛使唤的那名亲卫很快就折返了回来,同时手上拿着一个长条的木匣,木匣的材质很普通,不过是寻常的枫木罢了,但高沛从亲卫手里接过木匣的面色却很是慎重,可见木匣中装着非凡的宝贝,或者说是高沛看重的宝贝。

在孟彪面前,高沛没有表露出神神秘秘的做作样子,他很是自然的打开了木匣,从中拿出一卷动物皮革制成的地图,同时将地图摊在了孟彪的面前。

他先是讲述了这卷羊皮地图的来源:“沛在故益州牧还在的时候,就领兵来过巴地征讨叛乱的豪族,行军打仗,最要紧的是了解山川地理,溪流河沟,因此当时我专门找人探查了一下巴地的地理,制作了一副简要的地图,不过当时的地图还不够完善,这段时间来我出镇江州,闲着没什么事干,于是我找人将巴地的地图完善了下。”

“孟君是巴地人,可以看看,我绘制的这幅地图有没有什么阙漏的地方,如果有的话可以指出来,我着人更改一下,日后尽善尽美后,献给明公,也算是一桩功劳。”高沛有些憨然的说道,说话时他的目光并没有看向孟彪,而是大半时间盯着摊在案几上的地图,这是他几个月来的心血,是他的一件珍宝。

“且待我看看。”孟彪应了一声后,他同高沛一样,将目光倾注在面前案几上的这幅巴地的山川地图上。

只见地图上,最引人瞩目的,是两条黑色的线条,线条旁分别描绘了文字,从左到右,依次是西汉水、宕渠水,西汉水和宕渠水自南向北的流下,同流经梓潼、广汉的涪水一起,汇聚到垫江城这个三江汇聚之处,三水汇合之后,续而往南,于江州处汇合流入大江。

孟彪在心里细细的盘对着,半晌后,他点了点头,这幅地图上西汉水和宕渠水的走势、曲折,和他年轻时游历巴地所见所得,基本上是一致的。

当然,地图上不只有河流,还有山川,大巴山绵延千里,北临汉水,南接大江,高低起伏皆可见于图上。在河流、山川之间,有方框所框中的文字,以代表城池,巴地的大城名城,阆中、安汉、垫江、汉昌、宕渠、江州等,皆显于卷上。

“一目了然,一目了然。”孟彪连着两个一目了然,语气中带着惊叹的意味,表明了他对这张地图的意见。

“高君绘制的这幅巴土地理图,可谓是一目了然,巴土的山川地图、河流走势,皆是显于卷上,入乎我眼中。依照我的看法,这张地图却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称得上是尽善尽美,不可更易。”

“孟君谬赞了。”高沛语气中透着欣喜,但在孟彪这位名士的面前,他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只是军中磨炼出来的脾性,兼之这幅巴土的地图是他的得意之作,让他不至于太过谦虚:“这幅巴土的地图,有些地方还是不够标明,未曾查探清楚,还需打磨一下,不过现下用用,自是无妨。”

让孟彪帮忙盘查了一番地图后,高沛说起了正事,他指着地图向孟彪说明。

“米仓道自汉中而下,历米仓山,可至巴地。但米仓道是因冷水河、喜神河、白岩河这些源自米仓山的河流自南向北汇入汉水,沿着这几条河道穿越大山所得,所以米仓道南边出口有多个,根据所走河道的不同,到达巴地的位置也不一样……例如自米仓道可以到达我们现在所在的汉昌县,经过汉昌县沿着宕渠水南下,可以到达垫江,这是一条路。其次自米仓道可以到达阆中,自阆中向西,可以通过陆路前往成都。”

高沛神色凝重了起来,他微微眯着眼睛,目光在案几地图上的阆中和汉昌两座城池处来回扫动:“因此,阆中是一紧要之地,可以隔绝米贼西向的道路,但米贼就算攻克阆中,往成都方向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南下米贼的兵力不是很充足,只是阆中不可不防……除却阆中外,汉昌遮蔽宕渠水,阻挡米贼南下的道路,庇佑巴中之地,亦是一紧要之地,需要驻守。此外,依沛的想法,米贼去往阆中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应该会在汉昌一带行动,这里有不少的板楯蛮可以为米贼所诱,成为米贼的助力,想来米贼不会弃易就难,往阆中方向行动。”

“高君言之有理,阆中和汉昌皆是要地,正如高君所言,守住了阆中和汉昌,巴地自然没有什么风波了。”孟彪点了点头,高沛对着地图给他讲解形势,让他对局势有种洞若观火的清晰感和透明感。

孟彪讲出了自己的意见:“若是称量阆中和汉昌的重要性,彪觉得阆中更为重要一些,阆中若有失,只怕成都方面都会有所不安,另外米贼若是拿下阆中,沿西汉水南下,顺流千里,跑到了垫江,恐是巴地大扰,有动摇巴地的风险。”

“确是如此。”高沛应和了一声,阆中之地,四通八达,属于一个交通要道,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远比和板楯蛮杂处的汉昌重要:“沛有个想法,由我驻守汉昌,孟君以府君之重,前往阆中镇守。这一则米贼南下往汉昌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和米贼亲近的板楯蛮都在汉昌附近,到时候肯定会两军对垒,交战一波。二则汉昌居于阆中和不曹水中间,往阆中和不曹水都比较方面,就算米贼真往阆中去了,我可领兵蹑其尾,使米贼有所顾忌,不得肆意妄为。”

闻言孟彪思虑了片刻,对于高沛给出的让他去阆中据守,而高沛留在汉昌对垒的谋划,他点头应了下来,战场交锋他不太在行,但守城他是没什么压力的,可以说高沛作为宿将,思虑的甚是周到:“那就依高君所言,我前往阆中据守城池,留高君坐镇汉昌县,和南下的米贼对垒,兼之镇抚汉昌县周遭的板楯蛮。”

谋划完应对南下的米贼后,孟彪想到了什么,不免叹息上了一声:“巴西境内的板楯蛮全无忠义之心,行事全凭喜好,乐则俯首贴耳,怒则兴兵作乱,难以琢磨。就算我这太守招抚得宜,令其辈恩怀于心,但蛮夷心性难测,实难一直安安分分下去。”

“所以要用夏变夷,只有蛮夷知晓了礼仪,懂得了廉耻,当就不会如现下一般,诡谲难测,心性难定。”高沛给出了解决的法子,关于孟彪对于板楯蛮的心有戚戚,他略微感同身受,刘焉在时,他曾受命南征叟夷,对于蛮夷的心态他是有了解的。——

建宁郡,滇池县。

一场煊赫的赏功大会已然结束,诸多南中的豪族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有吕昌、爨习出任太守,降服的孟仪出任了县长,其他豪族,只要招揽恶夷为部曲,就可以出任郡县官职,而从叟夷手上开拓到的土地,就可以据为己有,世袭为官。

因此,在赏功结束后的宴会,成为了南中豪族们的盛宴,这些南中豪族的族长们眉开眼笑,兴奋异常,在听到刘璋想见识一下南中的舞蹈后,更是纷纷出席,手舞足蹈了起来,发自真心的,为刘璋这位大方豪爽的益州牧表演起了歌舞,更是有人唱起了南中的歌调。

庲降都督高颐看着明堂上这群高兴到有些失态的豪族族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以往南中豪族虽然富贵,但在权势地位上一没有上升通道,二则还会经常受到外来太守的打击。

可现在不一样了,刘璋这位益州牧对南中豪族既宽仁又大方,给了南中豪族上升的通道,让豪族有了出任本郡太守的可能,更是将南中的官位按照降服恶夷的数量为标准,发放给了南中豪族,豪族们开拓土地,不用像往日一样,担心为官府做嫁衣,能在自家开拓的土地上屡世为官,将开拓获得的收益全量的收入囊中。

这是一波给南中豪族的福利大礼包,自然这群南中豪族的族长心情开怀,喜色溢于言表,更是手舞足蹈,有高兴过了头、放声高歌的人了。

居于上首的刘璋面露微笑,看着下方的一众南中豪族的族长为他唱歌演舞,见到氛围如此欢快和浓烈,他拿起象牙制成的骨箸,敲击起了面前的金杯,为一众南中豪族的族长打起了拍子,推动着宴会热烈的氛围走向最**。

直至漏夜,这场盛大的宴会方才散去。

宴会虽然散去,但刘璋并没有离开明堂,他从侍从的手里接过布帛,将浸过热水后拧干的布帛拍打在脸上,借着布帛上的热气,驱散了脑中的酒气,略微清醒了一些。

庲降都督高颐同样没有离去,他在豪族族长散尽的现下,借机向刘璋表明了自己的一些忧虑:“明公,庲降都督长驻南中,大权在握,日久必生祸端,再者置庲降都督一职已是不妥,明公又许诺豪族世官,彼等本就是南中豪族,再掌权势,盘根错节,深根固蒂后,恐生异心,唯己利是图,不尊官府差遣,兼之难以拔除。”

用热布敷面后,精神振奋了些许的刘璋,没有正面回答高颐的忧虑,而是说起了眼下的局势。

“高卿,昔年国贼董卓造逆,虽是天幸有故司徒王允,忠贞为国,设计诛杀了董卓,朝廷有一时之安。但董卓之后,李傕、郭汜之流纷纷起事,故司徒王允不幸被害,天子为李榷、郭汜所获,朝廷大事,尽为凉州贼人所把持……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父亲和征西将军马腾合谋,我大兄刘诞、二兄刘范于朝廷为内应,欲从李傕、郭汜手中解救天子,解朝廷倒悬之急,可惜天不佑我汉家,马腾为李傕、郭汜所败,我二位兄长为国事殒命……我二位兄长遇害的消息传到蜀地,我父亲为之病重,更是不起,哀痛而亡。”

“璋为人臣,又为人子,又是人弟,现下所思者,唯有报效朝廷,领兵襄助王室,解国家忧患,同时杀李傕、郭汜二贼,为父兄报仇。”

刘璋目光灼灼,直是令人不敢对视,但他的言语调子依旧平稳:“今者南中稍定,但如果没有重臣领兵坐镇南中,又无南中豪族帮着稳定局面,只怕我引兵北还成都后,南中又要乱了起来……到时候南中一乱,我又要引兵南下,为南中所累……如此,哪里会有什么空暇襄助王室。”

“如今一则以高卿为庲降都督,领五营士卒坐镇建宁郡,南中若是有什么小的骚动,就不用成都出兵,拖延日月,高卿可自行征伐平定,事后回禀成都即可。二则南中地处叟夷之间,若是没有南中豪族这些地头蛇的帮忙,而是任用外人为官,外人一没有根基,二则和豪族相处日久、必生嫌隙,倒引得南中不稳,索性不如任命豪族为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