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争的味道

抗战之血肉丛林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争的味道

作者:疙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48:34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争的味道

这时代中**队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部队主官的警卫连或者警卫排,甚至于警卫班的士兵,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都是装备的一水的大肚匣子,也就是自动版毛瑟手枪。

这成了这个时代中**队的一个特色,看起来倒是很精神,但是却透着一种无奈。

警卫部队不需要重火力,但是对于近距离火力要求高,中国由于工业能力太差,不能研制或者大批量生产冲锋枪,在抗战之前,也很难进口到冲锋枪,故此为了加强警卫部队的近战火力,各部队主官,都会想方设法的搞一些大肚匣子装备给自己的警卫部队。

有时候大肚匣子难搞,就用普通的半自动毛瑟手枪,形成了一种特色。

而有时候这样的警卫部队,往往也是军中的精锐部队,在战场上关键的时候,会被军队主官拿来当突击力量使用,倒是收到了一些效果。

可是同样这样的装备特点,也成为了一种危险,因为狡猾的鬼子,很快就摸到了这个规律,在战场上一旦要是发现某个地方,有较多人携带驳壳枪,便基本上可以判定出,那里肯定是中**队的重要指挥部所在地。

所以一旦要是让鬼子嗅到了味道,那么日军指挥官便会立即集中兵力对这些地方发动突击,结果往往能取得奇效,在战争开始之初或者战役期间,出其不意的打掉中国部队的指挥部,造成中国的部队失去指挥,最终混乱溃败。

这样的教训在八年抗战之中出现过很多次,可谓是教训深刻,这也凸显出了中国部队的无奈。

但是新六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他们是全军美械,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和卡宾枪,这两种枪的近距离火力都很强悍,而且火力持续性好,携带方便,很受部队的欢迎。

走在中间的是军部的车辆,参谋和军部的勤杂人员坐在两吨半卡车上,电台军帐折叠桌椅等物品都放在卡车上,军部的炊事班也随军部一起行动,锅碗瓢盆都放在卡车上一同随行。

后面则跟着的是新六军的直属105榴弹炮营,这个营是全机械化的炮兵部队,一水的美式m2a1榴弹炮,目前这种火炮,在驻印军装备较多,但是在国内,也只有前期的远征军序列的部队有少量装备。

像新六军这样整建制一个营的炮兵,还是很罕见的,不过接下来情况会好很多,美国人给中国提供了数百门这样的榴弹炮,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炮兵主力。

不过这种炮在美国属于师级火炮,军支援火炮口径是155毫米,可是中国却只能把这种火炮当成军级支援火炮使用。

好在这种火炮,目前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口径压制性火炮,对上小鬼子还是有优势的。

方汉民和他的特务营的车队,就只能走在队伍最后面了,他们算是这个车队里面最苦逼的一支人马了。

六辆两吨半外加一辆中吉普,要拉上他们三百多号人,还要把他们携带的物资也给带上,每辆车上挤得都跟沙丁鱼罐头一般。

原本威风凛凛的特务营官兵,挤上车之后,就变得狼狈了许多,看上去颇有点好笑。

幸好炮兵指挥官罗先致上校看到了特务营的窘境,于是在出发之后,半路停车的时候,请一部分特务营官兵挤到他们的炮车上面,这才让特务营官兵们舒坦了许多。

105榴弹炮营一共装备了二十多辆五吨十**卡车,除了用来拖炮之外,车上还可以装上炮兵们,剩下的则负责运送炮弹,相对松散一些。

警卫连也挺够意思,半路上又给特务营挤出了一辆中吉普,彻底缓解了特务营的车辆不足的问题,让车上的众人总算是松了口气,不用人挤人,屁股坐在人头上了。

在离开贵阳之后,车队的行进速度就快了很多,由于是军部车队,沿途没人敢拦住他们的车队检查,而且当得知是新六军的军部车队之后,正在沿途行军的部队,也会立即让开道路,先让他们通行。

故此离开贵阳以后,他们每天的行军速度比方汉民他们从沾益机场到贵阳这一路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这样一支车队,浩浩荡荡的走在公路上,倒是在这个时代显得是蔚为壮观,但凡所过之处,有人见到,无不驻足观看,特别是老百姓看到一辆辆大卡车,拖曳着一门门榴弹炮绝尘而过的时候,无不大声叫好,为车队呐喊助威,其中也不乏大量的少数民族,在抗战这件事上,现如今中国各民族可以说是同仇敌忾。

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们,也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几乎把能拿出来的粮食,都交给了政府或者军队,支持抗战部队打鬼子,而他们自己,却常常食不果腹。

修筑滇缅公路的时候,沿途各县就征调了大批的民工进行筑路,其中就不乏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同胞,自己带着粮食,到工地上帮助修路,不少人永远的倒在了修路的工地上,尸体只能丢入江水之中。

有些少数民族的小孩子,看到车队之后,跟着车队欢呼着奔跑,对着车上的当兵的挥舞着双臂,用听不懂的语言,向着这些当兵的呼喊着。

车上一些当兵的,不由自主的摸摸口袋,找到一些吃的东西,给这些孩子们丢过去。

因为这一次他们是轻装前进,主力部队在后面跟进,全部是机械化行军,沿途又没有人为干扰,而且沿途兵站也不敢刁难,一路上获取补给也比较及时,所以他们原本计划走五天的路,四天的时间便赶到了芷江机场。

这可是足足有近千里路,而且还是在路况不太好的情况下,可见机械化部队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逆天的存在,平均下来,他们每天行军达到了一二百公里,说起来平均时速不高,但是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当部队进入到湖南境内的时候,这里已经可以嗅到浓浓的战争的味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