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一百零一章 于邦之战

抗战之血肉丛林 第一百零一章 于邦之战

作者:疙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48:34

第一百零一章 于邦之战

放弃于邦说的容易,但是真的要是做的话,田中新一却感到十分为难,这是因为孟拱的地形比较平坦,这里没有险要的山地,可供他们作为防御阵地,只能利用他们的工事,来和中**队死战。

而一旦于邦被放弃,中国驻印军主力部队,便会如同潮水一般的蜂拥而入,进入到了胡康河谷之中,这对于中**队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他们第十八师团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本来他们第十八师团兵力就不足,即便是这段时间缅甸方面军不遗余力的到处搜刮兵力,为他们补充兵员,使得他们目前达到了满员。

可是他们负责防御的区域面积却太大了,不但有胡康河谷、还有大洛河谷、孟拱河谷以及密支那等地。

他现在把114联队放在了孟拱河谷和密支那一带驻防,能调到胡康河谷的只有第55和第56联队和师团直属其它部队,兵力只有两万左右,其中战斗兵种只有一万多人,还分头要驻守在胡康河谷南北二百多公里范围之内各个要点上。

加之道路不畅,让第五十六联队到现在也没有全部赶上来,还有速射炮大队尚未完全运送上来,目前在孟拱跟敌军会战,很显然条件并不成熟,即便是把第五十五联队从于邦一线撤回来,加强孟拱一带的防务,也只能是打成添油战术,并不能起到会战的作用。

孟拱会战是可行的,但是时间上却不是时候,一旦现在放弃于邦,大批支那军便会蜂拥而入,对孟关发动猛攻,这不是田中新一现在想要的结果。

于是他在和濑尾商议了好一阵子之后,最终决定,暂时不放弃于邦一线,把刚刚增援上来的第五十六联队的一个大队,现在派往大洛到孟关的方向据守,一旦要是支那军从大洛绕过来的话,就让这个大队先顶住大洛过来的支那军。

而第55联队现在必须继续坚守于邦一线,不得擅自撤退,务求在于邦一线,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待师团指挥部在孟关一带做好会战准备之后,才可以放弃于邦、班腰上和太白家一线,撤回孟关和支那军在孟关展开会战。

山崎得到了命令之后,于是便暂时稳住军心,加强了于邦的抵抗力度,不许任何人再私自提及撤退之事,在于邦全力阻击支那军的进攻。

而于邦对于第55联队来说,也并不容易防守,他们在于邦加强到了一个大队的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防线,步步为营对新三十八师的进攻进行抵抗。

而且出乎孙立人预料的是,他没想到日军居然能把75山炮给运到了于邦东岸,在于邦东岸构筑起了一个炮兵阵地。

当112团对于邦发动了全面总攻的时候,突然间遭到了日军七五山炮的炮火急袭,顿时就给112团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另外他们还发现了在于邦东岸,居然升起了一个日军的观测气球,这就更加让陈鸣人感到惊讶和震怒了。

日军现在的航空部队被美军的战斗机打的节节后退,已经彻底丧失了对胡康河谷的制空权,所以眼下根本无力为日军炮兵提供校射引导。

于是日军炮兵只能用观测气球来解决为炮兵进行观测校射的问题,但是这种观测气球并不是普通大队规模的日军可以拥有的,只有联队规模的日军炮兵才有可能拥有这样的观测气球。

这就说明日军在于邦渡口的东岸,已经调运上来了一支山炮部队,规模起码在一个大队以上,难怪日军火力这么猛,让进攻部队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于是陈鸣人立即下令停止进攻,撤出战斗,将这个情况向孙立人进行了汇报,孙立人于是立即命令,山地榴弹炮营全部朝前移动,赶往于邦支援112团的作战。

但是这一次陈鸣人却高估了日军炮兵的兵力,实际上日军这次调到于邦前线的炮兵,只是一个中队的兵力,但是却运来了四门41式山炮,并且运来了一个气球观测小队,故此才会导致了陈鸣人的误判。

而陈鸣人这边也没有彻底闲下来,虽然停止了对于邦的进攻,但是却还是分出兵力,向于邦两侧丛林搜索进攻,肃清于邦两翼的日军。

但是日军方面也不打算放弃于邦,抵抗的十分坚决,他们同样也在于邦两翼隐藏有兵力,在112团向于邦两翼发展的时候,在于邦两翼的丛林之中,双方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激战。

日军方面充分发挥出了他们对丛林战经验丰富的优势,因为兵力比中**队少,于是干脆就化整为零,以单兵或者小组的形式散入到了丛林之中,躲在丛林里跟中**队进行周旋,不断的迟滞杀伤进攻的中国官兵。

特别是一些日本兵又故技重施,爬到了树上藏起来,把自己干脆绑在树枝之中,吃喝拉撒睡都在树上解决,躲在繁茂的枝叶之中,向着进入丛林的中国官兵打冷枪,进行自杀式的狙击战。

这么一来对于进攻的中国官兵杀伤很大,很多中国官兵根本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发现,便被突然飞来的子弹击中,而且大多都是命中胸部和头部,当场便被狙杀,等有人中弹之后,其他中国官兵才听到枪声。

但是鬼子使用的三八大盖枪口焰又非常小,故此躲在树枝树叶之间,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没有多少反狙击经验的中国官兵,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他们之中的一些连排一级的军官,更是成为日军狙击的主要目标,死伤更是比起普通士兵要惨重的多。

短短两三天时间,112团仅仅是连排长,就伤亡了十几人,有些连的连长或者是某排的排长,甚至两天之内换了三四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