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757章 狩猎目标——医药巨头(第一更)

第757章 狩猎目标——医药巨头(第一更)

旧金山,又名“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

夏禹的北极星资本,驻地设在旧金山湾区南部。

旧金山湾区位于萨克拉门托河下游的出海口的旧金山湾四周,共九个县、城镇多达101个,主要城市包括旧金山半岛的旧金山、东部的奥克兰和南部的圣河西等,而硅谷就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面。

硅谷现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高科技公司,正是夏禹的狩猎目标,将公司设立在此,再好不过了!

新的公司,一般都一切从简。

但是夏禹根本不差钱,且在旧金山湾区置业也十分划算,因此北极星资本拥有一栋自己的办公大楼,大楼高三十层,暂时启用了两层,剩下二十八层继续对外招租。

这一切,都是夏禹在纽约时,由他派来的下属彼得林奇完成的。

在纽约时,经由雷伊达里奥和朱利安罗伯逊列出华尔街的金融精英名单,夏禹再结合前世记忆,从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挖来了彼得林奇。

这一位1944年出生,此时才36岁的斯文中年,是富达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一支名为麦哲伦基金的经理,刚刚上任两年多,还不是后世全球最著名的十大投资大师之一的牛人,在大鳄扎堆、遍地精英的华尔街只能算小有名气。

前世,彼得林奇是华尔街鼎鼎大名的大师,他从1977年开始,执掌麦哲伦基金13年,从最开始的两千万美元,经营到了一百四十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中最大的基金,且投资效率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九。

只可惜前世1990年时,彼得林奇在最巅峰的时候毅然选择了退休,投入到了教育事业当中。

对于这么一个对金钱不看重的人,为了挖到他,夏禹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好在有着前世的记忆,他对彼得林奇知之甚详,仅仅晚上谈了三次就成功将其挖到手。

挖到之后,他便派彼得林奇率先前往旧金山,建设北极星资本管理公司。

因为彼得林奇也才来不到十天,再加上购买大楼也花了一些时间,所以还没来得及填充公司人员。

当夏禹循着地址来到公司时,办公区还十分空旷,除了摆放整齐的办公桌外,并没有多少个人。

当看到夏禹到来时,一个白人青年人主动走过来询问情况:“你好,请问有什么能为你服务的吗?”

夏禹微笑打量他一番,并未表明身份,而是询问道:“你好,彼得林奇经理呢?我来之前跟他通了电话。”

白人青年一愣,随即说道:“经理在楼上面试应聘者,请跟我来!”

“好的,谢谢!”

很快,夏禹随着白人青年上了楼上那层。

楼上不像楼下那般大面积打通,而是分成了一个个房间,沿着走廊,夏禹路过一间大会议室看到了一群西装革履的应聘者正安静地坐着,但是面试的地方是在斜对面,一位金发白人美女正候在门前。

白人青年走了过去跟金发白人美女说了几句,金发美女面露为难之色,就在这时,旁边的人打开了,从中走出一位应聘的青年。

青年看到外面站着一堆人还吓了一跳,但是夏禹可没心思去理他。

金发美女进去没一会儿,戴着方形眼镜的彼得林奇从里面快步走出,看到夏禹后,立马微微鞠躬问好道:“老板,您来了,很抱歉让您久等了。”

白人青年和金发美女一惊,立马向夏禹问好。

夏禹一一回应后,向彼得林奇问道:“怎么需要你亲自面试,人事部门经理呢?”

彼得林奇说道:“暂时还没招聘到合格的人事部门经理,所以只能我自己来面试。”

夏禹微微颔首,想了想说道:“接下来我跟你说一起面试吧。”

“好的!”彼得林奇应道。

之后,夏禹让跟随着的李武明等人去旁边等候,他则跟彼得林奇返回屋内,金发美女立马去通知下一位应聘者。

整个上午的面试,夏禹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静静地看,几乎没怎么发表过看法,都是让彼得林奇做主,夏禹的这种做法让后者除了一开始的压力外,后面都感觉莫名其妙。

其实夏禹是在观察应聘者的水平。

旧金山周围大学很多,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旧金山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等,在人才培养上没什么短板,因此来应聘者都有一定的水平,但是要说很高就没有。

毕竟北极星资本只是一家新公司,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按照这种进度,想要打造好一个令他满意的团队,无疑会比较困难。

可是现在已经进入1980年的3月,考虑到他要狩猎的目标,时间已经显得紧迫,他现在必须将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

午饭时,夏禹让彼得林奇停止应聘,先随他去一趟洛杉矶。

翌日一早,夏禹带着彼得林奇等人来到了洛杉矶光辉国际总部,这里不仅是全球总部,同样是北美地区第一家办事处。

夏禹运气不错,到来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第一大股东理查德费里,以及第二大股东莱斯特科恩都在公司。

去年莱斯特科恩来亚洲开拓市场时,来过香江,与夏禹见过几面,因此认出了夏禹。

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夏禹开始深入了解光辉国际公司,在一次闲聊中发现了一个机会。

之前他花了两千五百万美元从otc市场买下来了光辉国际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权。

股权是1972年时莱斯特科恩以四百万美元卖出去的,所以夏禹是从其他机构手中接手,这两千五百万美元自然不会进入公司账户。

过去的一年,为了应对来自其他对手的竞争,成立最晚的光辉国际不得不大肆扩张,一口气在全球开设了三十八个办事处,开支甚大,公司资金紧张。

再加上此时美国国内通胀严重,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影响,也影响到了光辉国际的业务。

因此公司陷入两难的窘境,理查德费里和莱斯特科恩正纠结于未来两年要不要暂缓扩张,先度过困难时期再说。

但是光辉国际本就最晚成立,成立以来为了追赶其他同行,做法都是最激进,步子迈的最大。

现在的市场环境,理查德费里考虑到不仅光辉国际会难受,其他同行同样难受,因此认为此时是追赶的好机会,想要趁机弥补差距。

但是莱斯特科恩考虑到资金不够,现实条件已经不允许光辉国际大阔步扩张,认为风险太大。

知道这种情况后,夏禹找到了两人,提出他有足够的资本,可以为光辉国际注资。

理查德费里和莱斯特科恩一开始并未答应,但是两天之后,持股百分之四十九的理查德费里说服了莱斯特科恩,同意夏禹的注资扩股。

考虑到长久的稳定关系才是对他最有力的,所以在商谈时夏禹并未太够苛刻,给出了公司一点三亿美元的高估值。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夏禹在溢价的情况下,光辉国际的估值才一亿美元,现在一年涨个最少百分之三十,绝对不算少了。

夏禹再次注资两千万美元进入公司,再次获得百分之十三点三三的股权比例,加上原本持有股权,他的持股比例增长到了百分之三十八点三三,升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理查德费里的股权降为百分之四十点二九,依旧为第一大股东。

原本第二大股东莱斯特科恩股权比例降至百分之二十一点三八,与夏禹位置互换,变为第三股东。

合同一签,夏禹立马将两千万美元划入光辉国际公司账上。

手握巨额资金,理查德费里心情大好,可以继续扩张公司。

而夏禹也拿出了一张他让彼得林奇列出的岗位名单,交给了理查德费里,让他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猎聘人才。

第二大股东兼大金主的面子确实够大,理查德费里立马召集了一大批公司的资深顾问,集思广益之下,一个个适合的人被推荐出来,然后开始针对性挖人。

夏禹和彼得林奇负责把关。

在这种情况下,北极星资本的人才以高速填充。

夏禹则抽出时间决定了第一个狩猎目标。

这个目标,正是后世市值破千亿美元的生物制药巨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