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723章 捐资助学(第二更求票票)

第723章 捐资助学(第二更求票票)

为夏村找了一条致富的路,已经能够满足夏村大部分方面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方面,让夏禹不得不操心。

那就是教育!

他去过村里的小学,现场确实让他揪心,破旧的教师,修修补补的桌凳,就连黑板都会坑坑洼洼的,条件十分艰苦。

而且上课的老师也是那种年纪比较大的,夏禹在外面听了许久,最终下了一个判断。

学校老师师资质量和数量都很低,而且教材匮乏,硬件设施也落后,这种条件下,孩子们很难学到很好的知识。

而孩子又是夏村的未来,如果在教育阶段都学不好,何谈富国强家?何谈为社会做贡献?

前世夏村的教育水平就十分低,许多孩子小学就开始辍学,夏禹都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

夏禹记得很清楚,他前世读书时,小学一个班有六十个人,到了六年级时,就只有五十二个,其中八个陆陆续续辍学或者嫁人,然后上了初中后,辍学的就更多了,恰逢《古惑仔》电影风靡,带坏了学校的风气,一时间多出了很多小混混,打架斗殴的不在少数,都还出了不少人命。

然后到了高中,又有人辍学,他了解过,原本小学一个人的同学,最后包括他在内,只有三个人上了三本以上的大学。

比例极其低下!

也许这一世,在他的干涉下,夏村的人会更有钱,但是也不见得全是好事,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生出读书无用,即使不读书也可以赚钱生存的想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夏禹想要尽力去避免这种事,其他地方他管不了,但是夏村还有他前世的父亲和叔叔们,以及其他亲戚,他还是希望他们都能够读到书、读好书!

想到就做,夏禹再一次找到了夏安山,跟他提到了想要新建一所小学的想法。

夏禹会出钱修路就让夏安山喜出望外了,现在又要修小学,夏安山高兴不已,当然同意,并且第一时间通知全村,要选址新建小学。

在村里沸反盈天时,夏禹喊来了南石镇的李镇长,跟他提出了需要师资方面的支持。

李镇长当然没话说,只不过师资方面,一直都是县里教科局统一分配,整个南石镇,其他八个村都跟夏村情况差不多。

因此他面露为难之色说道:“夏先生,现在各个村小,包括镇上的初中,都缺老师,而且老师普遍大龄,涉及到老师调动,需要教科局同意,我们是没权干涉的。”

夏禹眉头微皱,没有想到是这个情况,他想了想,叫来车子,让李镇长带路,去各个村和镇上实地了解情况。

一番走访下来,看到的情况让夏禹沉默。

事实却是如李镇长所言,而且情况更加恶劣,不少村子的小学比夏村的还烂,找学生一问,下雨天还会漏雨,虽然一直会修缮,但是因为教室是土坯木梁的,拣瓦难度大,修缮难度也大。

只不过虽然条件很差,但是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不减,那对知识的向往之心,触动了夏禹的心灵。

回来的路上,夏禹全程沉默,一直看着车外的悠悠青山。

李镇长以为是自己让夏禹不满意了,心里惶恐不已,立马向县里报告,希望得到县里的帮助。

这让李县长焦急不已,直接批准调拨年轻老师去夏村,补满夏村老师的编制,然后还特地跑来跟夏禹解释情况。

院子里,看着李县长小心翼翼的样子,夏禹有些哭笑不得。

“李县长,坐下喝口茶吧,让你们担心了,我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看到夏禹这种态度,李县长才暗暗送了一口气,但他刚坐下,还是开始把详情讲述出来。

“夏先生,县里已经讨论决定,将加大对县里和南石镇的教育资源的倾斜……”

夏禹安静地听完,笑着说道:“李县长,因为我的一时想法,让你们操心了。”

“正好你来了,我也跟你说个事,你斟酌一下看看可不可行。”

李县长精神一振,郑重地说道:“夏先生请讲!”

夏禹微微颔首,娓娓道来:“我到南石镇各个村看了一下,也跟李镇长聊过,知道整个县的教育水平都差不多,一番走动下来,我也心有感触。”

“我是一个商人,如果说没有能力就算了,既然有了一点成就,就打算回馈社会,虽然夏村是我的老家,但是往大了说,南石镇,龙丰县,同样是我的老家,所以我打算为家乡做一番事业。”

“我打算捐资助学,为每一个村修建一所小学,为每一个镇修建一所中学,然后为县里再建一所高中!”

李县长猛地站起来,震惊地脱口而出道:“夏先生,您是认真的?您可能不知道,龙丰县有十三个乡镇一百二十六个村。“

他的潜意思很明显,这么庞大的数量,会不会对夏禹造成一定的压力。

夏禹笑着说道:“这也不多,我全建了,并且包含配套的教材,只不过在师资力量上面,只能你们负责。”

就算要建一所高中,十三所初中,一百二十六所小学,按照现在的物价,每所学校配个图书馆,土地要不要钱,顶天了也就五百万人民币,甚至还可能打个六七折!

而且为了保质保量,他也打算让九州实业公司派人过来监工,能够尽可能确保每一分钱落到实处。

李县长面色狂喜,连忙点头,激动地向夏禹深深鞠一躬,有些哽咽地说道:“夏先生,我代表龙丰县人民感谢您的慷慨,您的高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谢谢!”

旁边的李镇长也激动地向夏禹鞠躬致谢。

夏禹笑着将两人扶了起来。

小学到高中有了,剩下的就是大学了,前世赣省确实没有好的大学,一个省就只有一所211,赣省发展不起来,教育方面也有不小的原因。

之后,夏禹又找到了赵市长跟吴思明,提到了想要捐资五千万人民币外汇,在虔州市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直接将赵市长和吴思明给砸晕了,但是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只能继续往上报。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对于夏禹这种慷慨的示好举动,大陆极其高兴,立马派专人对接。

仅仅过了二十天,赣省便批文同意了虔州市关于建设虔州大学的报告,并且上级着令由燕京大学、水木大学、复旦大学、中科大、浙大等国家顶级大学对口支持虔州大学的建设和教学,直接开启了虔州大学的高起点办学之路。

到了未来,虔州大学成了赣省唯一一所双一流大学,虔州市和龙丰县人才辈出。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在决定捐资助学之后,夏禹便派专人对接,他告别了夏村的族人,动身前往鹏城。

在那里,师父李春秋一行人已经在等着,并且大陆也安排了人等待着与他谈武当山风景区的事。

而他将视察完鹏城的公司后,便回归香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