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最强大亨 > 第110章 截李超人的胡(二更)

重生之最强大亨 第110章 截李超人的胡(二更)

作者:黄老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6:37:49

第110章 截李超人的胡(二更)

m.22ff.

“这两亿三千五百万的资金,我会陆陆续续打进这些匿名账户里面去,第一笔五千万等下就会打进来,每个账户一百万资金,你把任务布置下去,资金到了马上动手!”

“好的!”

“去吧!”挥了挥手,夏禹让王奇出去了,他靠在老板椅上,长吐了口气,心思又放回自己制定的计划上面。

李超人的崛起史,夏禹是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前世李超人的崛起被当成了经典案例,许多学者不停地研究分析,随便在网络上一搜,就能找到各种的文章,比如什么“论长江实业的成功之道”、“华人首富的财富传奇李超人”、“最经典商战包宇刚李超人演绎”等等,数不胜数。

1978年初,李超人不动声色地在股市上买了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的股票,待股份达到25%时,他出任了青州英泥公司董事。等股数达到40%以上时,他成功坐上了该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宝座。

而青洲英泥公司在红石勘海一带拥有几十万平方的地皮,到80年代,大有可为,为长江实业在八十年代的腾飞助了很大的一把力。

而据夏禹观察,现在青州英泥公司的股价并没有波动,交易量很正常,这说明李超人还没有动手,这是一个好机会。

夏禹现在是打算先插上一手,偷偷地买入青州英泥公司的股票,等到李超人动手的时候,夏禹便抬高股价,把股票转手卖给李超人,李超人一定会要。

毕竟这次收购青州英泥涉及到了长江实业的发展战略,只要夏禹不狮子大开口,李超人不会轻易放弃的。

而且就算李超人不要,夏禹也有办法把股价炒上去,到时候卖出去依旧稳赚不赔。

其实说实话,即使现在价格被抬高三倍,李超人收购青州英泥依旧是稳赚不亏,如果不是夏禹没有地产公司,他怎么可能会打算只捞一笔呢,他完全会截李超人的胡,直接把青州英泥吞下去。

只可惜夏禹刚刚发家,还没有涉及地产行业,只能便宜李超人。

夏禹还知道,李超人还在暗购和记黄埔的股份,他是在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的,但是为了这次收购,李超人准备了三年,可以说在1976年,他就开始暗中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了,等到后面收购成功,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股价绝对会飞天,这也是为什么夏禹让王奇收购这两家公司的股票的原因所在。

但是因为时间还长,夏禹并不着急,所以把这两家公司排在计划中四家公司的后两位。

而九龙仓排在第二位,也是有原因的,这考虑到了时间先后和股价等问题。

现在九龙仓股市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而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现在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计算,九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

所以李超人看到了机会,也暗购九龙仓的股价,虽然最后因为实力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是他转手把一千万股的九龙仓股票卖给了想要上岸的新晋世界船王包宇刚,转手就赚了几千万,剩下的一千万股更是在后面以三亿多的价格再次转给了包宇刚,可以说一次操作赚了几个亿。

九龙仓收购战可谓轰动一时,铸就了船王的赫赫威名,同样也把李超人的名声打得震天响,夏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这么名利双收的事情,夏禹怎么可能愿意错过呢?要是错过了,绝对要天打雷劈的!

至于说抢了李超人的机遇,夏禹表示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一位合格的商人,是不会在意面皮这种东西的,他何必有心里压力?

更何况,李超人又不是重生者,哪里知道这几次操作能赚这么多钱?就算后面知道夏禹抢先了,也只会在感叹英雄所见略同的同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这一次计划,夏禹是准备十分充足,也严肃对待。

毕竟算算他的资产,总资金加上九鼎证券公司,价值两千六百万。

一家九鼎报业公司,现在如果拿给汇丰银行去估值,估计也就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左右,两家公司加起来也就五千多万。

但是!

只要他这次青州英泥和九龙仓的计划先成功,就会为他赚到以亿为单位的资金,那资本还不是打了滚的往上翻!

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暴富机会,而且操作并不难,夏禹绝对不允许在他面前溜走!

现在,就先要暗中收购,把种子埋下去,等到收获的季节就可以了!

希望一切会如他所愿!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到了小说发售的那天。

五天时间下来,各大书商都已经把拉回了家,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准备赚上一笔。

这五天中,收获也不小。

第一次书商总共订购了8.1万套小说,两册加起来总共有16.2万本,且都已经送到了各大书商的仓库中。

但是接下来几天,又陆陆续续有书商来寻求合作,想要进货,而原本已经进货了的书商在调查之后,发现的热度似乎很高,也调高了销售预期,在还没开售之前又再一次发来订单。

五天下来,还没正式对外开售,但是九鼎报业公司却已经发出去了11.4万套的小说,两册加起来总共22.8万本。

其中,香江本地书商的拿货数量又涨了1万套,加上之前的4.2万套的订单,总共是5.2万套,两册合计10.4万本。

台省则是增加了五千套,总订单达到了每册1.8万本。

增长最多的反而是东南亚,增加了1.8万套,达到了4.4套,两册加起来达到了8.8万本。

东南亚的订单增长量让颜文翰和夏禹都很高兴,虽然这不是读者买的,但是书商并不是傻子,如果不是有把握卖出去,他们怎么可能会囤这么多的货呢?

具体销量,就要看今天开始的销售数量了!

Ps:书友们,我是黄老湿,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