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第106章 收获满满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06章 收获满满

作者:寒塘鸦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5:42:54

第106章 收获满满

说服马钧,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而且马钧开口便是忠心报国,在道义上便落了下乘,在大义面前,诸葛亮连王朗都能骂死,何况一个马均?当刘封让赵博当着马钧的面在院子里使用了一下连弩之后,马钧已经彻底动心了,这么新奇的东西,对他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对于喜欢发明创造的人来说,用机括发射箭矢的连弩压倒了马俊心中本以倾斜

的天平。

马钧归顺之后,刘封其实比诸葛亮还要高兴,这家伙要是在后世可是人人都景仰的科学家啊,不是有伟人说过,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诸葛亮直接排马钧去了工坊,刘封亲自陪同,马钧见两人对自己如此重视,顿时有种遇到伯乐的感觉,心中的隔阂也消失了许多。

而文武大会经过三天的筛选比赛,终于也告一段落,总共有五百多人参加,比预料中的还要好,前五十名的人员都可以直接安排到军中训练。

最后的排名赛中,武将个个实力不俗,出人意料的却是平常不怎么表现的赵统位列第一,关平第二,关索第三,其实令狐宇和秦羽二人与关索不相上下,只是在力量上略逊一筹。

其他人员依次为:邓艾、关兴、李强,梓潼选拔的一名军中校尉葛政科,此人用一杆长枪,也是武艺非凡。

最后还有一位韩斌,长沙人士,一口泼风刀也很有章法,虽然名列最后,但做为评选出来的十大武将,能力自然不凡。文才却大多是些内政人才,名单上比较特殊的都做了标记,刘封看了一遍,标注出来的有魏郡人氏张伟,字伯良,自称是张良之后,因曹丕废汉自立,便想投奔刘备,正好碰到了文武大会,干脆借此来证

明自己的实力。

另外一人名叫冯健字隐轩,是文王毕公高后裔,蒋琬特别标注这人是个内政高手,对于律法颇有见地,这些人都要在以后的表现中才能看出他们的本事,暂时无法定论。

而在军事方面的就更少了,毕竟这可是要靠天赋的,就算马谡这样水平的也没有,不过取得最好成绩的却不是颜琰,而是一个叫徐陵的人。

此人来自琅琊,不仅在内政和辩论方面不错,更是在阵法的军事推演上无人能及,两三个来回便被他杀得片甲不留,在综合能力他比颜琰高了一些!

最后一位特殊的人才是个工匠,名叫李逸,字太玄,江州人氏,祖辈是鲁班弟子,这样的人才现在正是最需要的时候,正好让他跟着马钧。

听完费炜和马良的报告,刘备笑道:“如此一来,我军中人才又充实了不少,依孤看,可先由军师安排到成都各处培养,待来年开春,查明各自身份之后,再做打算。”

费祎领命而去,他还有许多善后工作还要去做,而且这次宣传时间太过仓促,有些人可能还在赶来的路上,刘封建议在文武大会的广场设置招贤馆,长期招纳慕名而来的人员,量才录用。

刘备道:“的确是人才难求啊,这些武将大多也只是勇力过人,充其量也只是一前锋而,却不知是否有大将之才!”

马良答道:“只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假以时日,便可量才而用!”

诸葛亮点头道:“不错,不如就分配到各个军中先行锻炼,等战时再行调动!”

刘备点点头也无异议,又说道:“这颜琰和徐陵两人如何?”

诸葛亮答道:“颜琰之才,擅于内政,明年正要进行农事改革,我观此人颇有才干,可让蒋琬先带着锻炼吧。”

刘备点头道:“日次也好,那徐陵呢?”

诸葛亮看了马良一眼:“此人属后来居上者,我还未来得及观察,还是由季常来说吧。”

马良答道:“此人乃是琅琊人士,军事演练颇有建树,可为军师之才。”

刘备闻言欣喜道:“真有如此人才?一定要着重培养。”

他东奔西走数十年,自然知道一个擅长略的军师型人才有多难得,自从庞统战死,法正病危之后,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了。

正在讨论的时候忽然有士兵前来报告:“有一个自称徐陵的人求见诸葛军师。”

诸葛亮眼神一阵波动,似乎早有预料,问道:“人在何处?”

“正在军师府门口。”

“速速去将人带来此处!”诸葛亮吩咐道。

刘备失笑道:“没想到这人先去找军师了。”

诸葛亮却不置可否,也没有接刘备的话,而是说起了关于皇宫的布置等一系列问题。

不多时徐陵被人带到,是一个年轻的文士,相貌很清秀,略显瘦弱,一双眼睛却很是敏锐,精光闪闪,透着激灵和睿智。

“弟子徐陵,拜见汉中王。”徐陵见面便是跪拜。

刘备一怔,不知道他为何口称弟子,点头道:“免礼,快起来吧。”

徐陵又像一旁的诸葛亮见礼,虽然很年轻,但从容有度,不慌不忙,就在刘备诧异的时候,他又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王爷,在下乃是徐庶弟子,今有老师书信呈上。”

“徐庶?”刘备一怔,一下子站起身来,走到徐陵跟前,“你真是元直的弟子?”

徐陵笑着点点头,把书信地上,刘备颤抖着双手拆开,看来对徐庶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刘封也没想到此人竟然是徐庶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本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等刘备将书信看完,已经是泪流满面,叹道:“没想到荆州一别,元直如今已然隐居于琅琊,不知何时能再见一面。”

徐陵答道:“老师说等日后有机缘,他定会亲自来拜见王爷。”

刘备过去抚着徐陵的肩膀叹道:“元直的弟子如此出色,没想到竟然会用这种方式见面!”

徐陵道:“草民奉命来到成都之时,正好赶上文武大会,所以冒昧先报名参加,未曾觐见王爷,还望恕罪。”诸葛亮在一旁笑道:“我就说前日元直的书信已到,为何还不见他的弟子,今日听到你的名字,便猜了个大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