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783章 可惜了

我的1999 第783章 可惜了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783章 可惜了

第783章 可惜了

现在加入新集团,不只有丰富的发展资金,还有丰厚的利益。

名与利,他都唾手可得。

换了谁都会兴奋。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你还有什么问题?”徐良道。

“徐总,众人拾柴火焰高,火炬集团想要发展起来,只靠我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还需要全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

所以我希望您能拿出一定的股份设立期权池,奖励那些对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徐良赞许道:“难得你还记得自己同事,不错。

至于期权奖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拿出15%放入公司期权池。

具体这部分期权怎么发放?

谁有资格享受?

你回去后充分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拟一份方案过来。

公司会根据你们的方案,制定最终的股权奖励方案。”

“好的。”

“还有其它问题吗?”

“没有了。”

徐良点头后,“公司准备对湘火炬和合金股份内部的蛀虫展开集中清理,你回去后配合一下。”

彭胜宇心中一震,连忙答应。

“另外,你是火炬集团CEO,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并拥有部门总监、分公司总经理以下人员的任命权,以及更高级别管理人员的建议权。

财务方面,2000万以下的投资,不需要总公司审批。”

“谢谢您的信任。”

彭胜宇心中振奋。

在德隆的时候,他连100万的财务权限都没有,人事权更是操于总公司手中。

要不是他颇受唐万新看重,根本不可能带领合金股份走到现在。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彭胜宇迅速站起身,“徐总、姜总,那我就告辞了。”

“时间不早了,吃完午饭再走吧。”

彭胜宇也没拒绝。

一起吃完午饭,在汉华中心参观了一圈后,彭胜宇便急匆匆拿着湘火炬的尽调资料离开了。

“你觉得他能胜任火炬集团CEO这个位置?”

办公室里姜晓阳问道。

“不知道。不过他是我们目前能找到,而且可以放心的唯一人选。”

“黄平呢?”

“他是个优秀的企业家,但他跟德隆和唐氏兄弟牵扯的太深了,很难从这场旋涡中脱身。”徐良叹道。

黄平是德隆入住湘火炬后第一任董事长。

也是德隆内部少见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德隆接手湘火炬后,公司积压了数十万只火花塞。

这批火花塞的质量达到了国内行业标准,但低于公司新制定的质量标准。

扔掉吧,可惜。

销往市场,又怕影响信誉。

怎么办呢?

几個大聪明一合计,干脆打上老的品牌标志,卖给那些对价格更敏感的客户。

这样能给公司减少上百万的损失。

这个办法放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更多商人眼里,恐怕都是千肯万肯,为企业创收,减少损失的优秀案例。

而且还认为一举两得。

但黄平不一样。

并没有为了利润放弃原则。

为了强化质量意识,他组织了一场‘湘火炬3·15特别行动’。

把全厂的人集中到一起,然后用一辆十吨重的压路机,把价值100多万的火花塞碾成了碎片。

这个跟海尔砸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举动,彻底扭转了湘火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把ISO9002标准贯彻了下去。

在他管理湘火炬的三年时间里,产品再也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

不过,

一个成功的管理精英,仅仅是抓好质量,肯定是不够的。

毕竟这是一个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

所以,质量好,还能有市场才是真的成功。

黄平也是这么做的。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他也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98年,湘火炬加入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协会。

这个世界上最有实力、最具权威的机构,在华夏仅有7个成员,湘火炬是其中之一。

可见其珍贵难得。

更重要的是这个举动,彻底打开了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为湘火炬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这只是湘火炬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的措施之一。

在黄平的努力下,湘火炬生产上严格控制支出,大宗原材料就进货价格比上年降低了10%。

技术公关,内部挖潜,节能节耗,让火花塞制造成本下降了9%。

这一进一出,就是20%的毛利润。

1998年,湘火炬的净利润达到史无前例的25.3%,后面也再没有达到过。

到了1999年,湘火炬因为大量并购,拉低了利润率。

但发展依旧稳健。

可惜的是黄平在2000年5月之后就离开了湘火炬。

后续的接任者,虽然有能力,却远不如黄平。

让湘火炬越来越拉,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们找找关系,说不定能让黄平免于牢狱之灾。”姜晓阳道。

徐良想了想,摇了摇头。

“他是德隆战略投资公司的执行总裁,产业基金总裁,持有德隆国际6.7%的股权,是德隆的核心人物。

德隆被查,他注定逃不了,别费力气了。”

整个德隆高层,除了唐万新持有德隆国际13.6%的股权外。

持有6.7%股权的只有七个人。

除了唐万里、唐万平、唐万川三兄弟以及黄平,还有北方证券董事王宏,德恒证券法人代表张业光。

以及沈阳合金法人代表孔清华。

他们是德隆这个庞然大物核心中的核心。

德隆被查,别人可以脱身,他们不可能。

当然,以汉华的能量和姜家的背景,真要下力气帮黄平,确实能保住他,但干涉司法可不是什么好事。

很容易让有心人抓住小辫子。

为了一个外人,不值得。

“伱真不想要?”

徐良肯定道:“我最在意的火炬集团已经有了彭志宇,其它也各有安排,不需要再来一个黄平了。”

德隆旗下诸多资产,整合方案基本上确定了。

老三股,湘火炬和合金股份合并为‘火炬集团’。

老三股之一西域屯河的业务,将被丰收农业和康师傅瓜分。

新三股之一天山股份和中燕控股,前者建材和水泥,后者纺织和服装。

完善管理、人事等制度后,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渐退出。

新三股之一的重庆实业,保留水电业务,其它资产全部卖掉,同样在三五年内退出。

刘强西负责德农集团,整合德隆旗下的农业资产。

他旗下的环球旅游集团负责整合德隆的旅游资产。

除了火炬集团、德农和环球旅游外,天山股份、中燕控股、山城实业三家,都是以中期持有,逐渐卖掉。

德隆再剩下的细枝末节的资产,比如仙童多尼尔飞机公司的项目,湘火炬房地产公司等都会在一年内全部卖掉。

这就是徐良心里对德隆实业资产的整合规划。

“不要就不要吧。”

姜晓阳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关于德隆实业资产的整合,我还有一点想法,你要不要听听?”

“好啊。”

姜晓阳组织了一下语言,“国内机床产业发展的很快,金陵二机床的技术能力也不错。

所以等湘火炬跟合金股份的业务合并后,可以让金陵二机床继承合金股份的上市地位。

后面我们再通过市场逐步退出。”

徐良简单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二机床本身就盈利,所以现在退出也好,以后再慢慢退出也吧,都能赚到钱。

当然,缓几年退出,赚到的钱会更多。

毕竟接下来就是连续三年的大牛市,在这个大背景下,股价肯定涨。

“还有呢?”

“收购魔都欧辰,重新整合后,通过湘火炬的壳上市。”姜晓阳笑道。

徐良有些意外。

湘火炬这个壳他倒是不在乎。

反正短时间内,火炬集团都不打算上市。

但欧辰可不是什么好公司。

欧辰的前身是魔都奥神公司,由唐万平成立于1999年。

为了发展欧辰,唐万平从美的集团电风扇事业部,‘空降’了周冠煊任总经理,并给了他价值950万华夏币的19%的股权。

周也成了魔都第一代打工皇帝。

彼时的欧辰,从华夏原子能研究院买来了‘臭氧消毒’专利技术,并开发出了净水机、直饮机等家庭用水终端。

计划成为‘提供最具健康消费观念的家庭水处理系统’服务商。

应该说,唐万平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随着经济发展,富裕的人们对环境安全越来越重视。

家庭水处理系统,是一个标准的蓝海。

只要做好了,利润肯定丰厚。

而且当时的环境也比较友好。

竞争对手只有东莞蓝电和中山五洲,两个实力和名声都不大的对手。

欧辰在家庭水处理市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大佬们都觉得欧辰要爆。

为了抓住这个市场,在唐万平主导下,欧辰母公司奥神,跟湘火炬合资成立了湘火炬环保公司。

湘火炬以厂房、设备作价1.6亿,其中5100万作为资本金入股。

唐万平打的小算盘是,让湘火炬成为生产基地,同样采用‘臭氧消毒技术’,环保科技除了自己生产‘禹王’牌子的产品外,还未奥神做代工。

一鱼两吃,占尽了便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