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551章 机会难得

我的1999 第551章 机会难得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551章 机会难得

第551章 机会难得

如果不是知道机会难得,如果不是清楚内存芯片未来的价值有多高,他绝对不会碰海力士。

但也正是因为负债太高,再加上半导体行业巨大的远期资本支出需求,南韩政府和南韩外换银行为首的债权人,才开始推动出售海力士。

然而,三星和 LG都拒绝接手这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只有美光想要趁机大赚一笔。

趁火打劫的美光跟海力士总裁的朴培悰达成协议,美光将以价值 3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海力士的整个内存芯片业务与 25%的其他业务,而且还不会接受海力士的 60亿美元债务。

也就是说,美光一分钱不花,只想拿点股票就想吞下海力士最有价值的内存芯片业务。

虽然棒子对主子们很忠诚,但你一点甜头不给,连花带盆全部端走不说,还甩我一脸臭狗屎,谁他娘的也不干啊。

毫无意外,这一计划遭到了海力士董事会的一致反对。

最后美光收购海力士失败,各大 DRAM厂商开始期待海力士倒闭空出的市场。

这就是目前海力士面临的困境。

如果没有徐良乱入的话。

作为海力士最大的债主,南韩外换银行没有选择对‘海力士’进行清算。

而是直接下场,根据《南韩企业重组促进法(CRPA)》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重组计划。

CRPA是南韩旨在帮助本国公司,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国家计划的一部分,该法律使外换银行有权指定海力士的管理层,并借给海力士 12亿美元以完成重建。

于是外换银行成立了债权人委员会取代海力士董事会。

该委员会负责为海力士做出所有关键决定。

而在海力士内部,外换银行设立了一个财务管理团队,专门负责监督海力士的现金收入与支出。

最后,外换银行选出了海力士的董事名单,其中禹义济成为了海力士的 CEO。

这家伙是个能人。

执掌海力士后,为了改善海力士的债务状况并确保其生存,他说服南韩外换银行注销了海力士对自己的80亿美元债务,达到绝对控股,也缓解了海力士的债务压力。

然后,他又促使海力士和很多半导体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了半导体联盟。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与欧洲芯片厂商意法半导体的合作。

当时意法半导体和海力士都瞄准了NAND闪存市场。

但意法半导体的专有设计实力很强,却并不擅长芯片制造。

而海力士虽然芯片制造实力很强,但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设新厂,因此双方提议合资建厂。

此时的华夏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在追求更高的芯片制造工艺,华夏政府提供了非常诱人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国技术投资,而且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拒绝美光的收购报价后,美光于2003年向欧盟和美国起诉海力士。

欧盟和美国因海力士接受南韩政府控制的银行补贴,分别决定对海力士征收34%与45%的进口关税。

在华夏合资建厂可以免交这些高额税款,这也进一步促使海力士选择华夏建厂。

除了开源,海力士又出售了很多非核心业务,把公司运营的关键集中到存储芯片,回笼的资金也减少了一部分债务。

再加上以股份为抵押的现有债务再融资,得到的钱再次偿还了海力士12亿美元的债务。

2006年,随着无锡芯片工厂开业,海力士在腾飞的NAND闪存业务中占到了一大块蛋糕,当年获得了超过20亿美元的净利润,创造了海力士利润新高。

海力士也顺利爬出了破产的泥潭。

但,世界上的事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海力士成功后,掌管海力士的禹义济教授退休了。

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得找个懂产业的,结果南韩的官僚机构任命了一位来自南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的前部长金钟甲为接班人。

金部长大手一挥。

扩张,扩张,再扩张!

思密达要成为全球DRAM领域的No1。

在金部长的指挥下,海力士的大量投资迁移到56、36nm DRAM和48nm NAND闪存生产线上。

虽然金部长野心很大,但他忽视了存储芯片价格的波动。

2007年,存储芯片价格开始下跌。

9月份,标准的512MB DDR2 DRAM芯片的价格,从年初下降了超过70%,原本5.95美元/片的DRAM芯片售价降到了1.75美元/片。

这本应是对海力士投资支出过高的一次警告。

在芯片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海力士几乎无法支付其生产成本与贷款利息,也无法获得更多融资。尽管如此,金钟甲仍在继续其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

海力士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因此越来越不满,他们知道过去的高额债务,几乎毁掉了公司。

他们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海力士的债务水平再次上升。

高级副总裁权伍哲表达了他的担忧。

金部长只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

所以,很快他被另一名前南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官员取代。

另外一名海力士金融专家也曾提出质疑。

金部长的回应也很直接。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所以,2008年因为5亿美元的全球可转换债券再融资失败,他被迫辞职。

可以看出,金部长不愧是当官的,手腕精熟,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手打压下去了,而且还让人找不到借口。

可惜再厉害的权谋也敌不过价值规律。

08年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一落千丈,内存芯片也随之跌入谷底。

之前大幅扩张的海力士损失惨重,不得不削减在南韩扩建工厂的开支,推迟了在无锡扩建工厂的2.6亿美元投资计划,并关闭了位于俄勒冈州尤金的200mm芯片制造工厂。

然后又从南韩政府手里得到了7亿美元的贷款援助,16亿美元债务延期,才好不容易没倒闭。

这个时期的海力士那叫一个惨。

直到2012年,跌跌撞撞徘徊在破产边缘的海力士终于找到了爸爸。

南韩顶尖的大财阀SK集团收购了海力士,有了SK集团这个炼油土豪的支持,海力士终于从资金匮乏的境地中脱离了出来。

之后,2013、2014、2017、2018、2020年,DRAM连续数年成为增幅最大的IC细分领域,SK海力士业绩也逐步上升,公司更是由无人问津的“烂摊子”变成了“香饽饽”。

徐良很清楚海力士是香饽饽。

但他不知道海力士怎么变成的香饽饽。

对他来说知不知道不是重点。

重点是:

第一,他有钱。

第二,他知道华夏人工成本低,熟练劳动力很多,而且市场急速扩大,所以收购海力士后肯定要把南韩的工厂迁到华夏。

第三,次贷危机是个大坑,要提前避开。

第四,次贷危机也是个好机会,完全可以用反周期投资**,超越三星和美光。

放下手里这份已经看了很多次的资料,徐良心里仍旧沉重。

165亿美元的债务,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还有利息。

当然,债务是可以谈的。

如果从小布什那里拿到支持,他就借着老美的虎皮,跟这些债权方好好谈谈,削减债务肯定不可能。

但债务重组,比如延缓还款期限,只还本金的话,还是能谈的。

只要能完成债务充足,海力士就有投资价值,如果南韩不接受他的条件,那就放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