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324章 罗布泊钾盐

我的1999 第324章 罗布泊钾盐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324章 罗布泊钾盐

第324章 罗布泊钾盐

德隆收购汇源51%的股权后,后面两年的时间里,从汇源借走了2.5亿华夏币的资金。

健力宝收购汇源的8亿华夏币,要先扣去这2.5亿华夏币的借款,剩下的5.5亿华夏币,才是德隆真正能拿到手的现金。

唐万新看着手里的资料,片刻后抬起头,目光在对面男女脸上来回巡游片刻后,忽然一笑。

“徐先生和乔小姐还真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真是令人羡慕。”

两个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拿捏的他很难受。

不过他也承认,徐良的资料确实很有威胁。

“您过奖了。”徐良道。

乔玉会笑了笑,并未做声。

唐万新收回目光,拿起笔在乔玉会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汇源他本就打算卖,乔玉会的条件也比朱心礼更优厚,索性就顺水推舟。

乔玉会接过合同,微笑道:“唐总,合作愉快。”

“我们德隆旗下的屯河集团专营农牧业和果业,希望日后可以继续跟健力宝合作。”

“这是当然,西域的水果糖分和口味普遍比内地更好一些,德隆又是这方面的巨头,我们当然会继续跟你们合作。”

唐万新微微一笑,“合作愉快。”

不过当他转头看向徐良的时候,笑容一滞。

后者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了一份新的文件。

徐良笑眯眯的递了过去。

“唐总,我这里还一个跟德隆的合作项目,对你们百利而无一害。”

唐万新本能的感觉到这个家伙不怀好意。

但出于好奇,还是把桌上的资料拿了起来。

看了一眼,脸色变了变。

“徐先生对我们德隆还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是做投资的,想要赚到钱,最重要的就是能拿到准确的消息。”徐良微笑道。

唐万新看了他一眼,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罗布泊钾盐是非卖品。”

罗布泊是世界上著名的“死亡之海”、无人区与“旱极”,是不宜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

提起罗布泊人们总会想到“楼兰”,1700年前,楼兰古国神秘消失。1900年,瑞典、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古城遗址。

这里出土的楼兰美女小河公主至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楼兰国消失原因,全球干旱是大背景,青藏高原隆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很难到达这里,干旱逐步加剧,再加上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截水、过度垦种等等,最终导致整个湖泊干涸。

罗布泊地区气候炎热,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0度,每年只有30多毫米的降水量,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

这里终年风力强劲,6-8月为大风季节,常常引起沙暴天气。狂风突袭时,流动的沙垄、沙丘翻滚向前,沙粒漫天飞舞,天昏地暗,8级以上大风日在罗布泊可长2个多月,气候极端恶劣。

上个世纪中叶,罗布泊完全干涸。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几乎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不断向前推进,罗布泊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了,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被形容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盐壳当屏障,风吹沙石跑”。

对于罗布泊来说,湖泊形成初期,受气候影响,湖泊水源充沛,水域宽阔,湖水含盐度较低,这一时期湖内生物繁盛,周围植被茂密。

随着区域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雨量减少,光照酷烈,蒸发作用增强,湖盆发生了变化,水体蒸发量超过注入量,湖水不断蒸发、收缩,导致湖盆萎缩加剧,湖水含盐度逐渐升高,此时盐湖初步形成。

天长日久,盐度高的表层水因密度大而下沉至底部,盐度低而密度小的水上升至表层,就形成了上部水体咸而重,下部水体更咸、更重的双层结构。

随着湖水盐度升高,盐类按照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析出,在湖泊底部形成同心圆状的沉积现象,盐湖最终形成。

大大小小的盐壳下边是洁白的盐类沉积,晶间蕴藏着丰富的卤水资源!

而卤水中含有宝贵的钾盐矿藏,这一神奇的宝藏缓解了华夏缺钾肥的局面。

钾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氮磷钾三大元素之一。

钾能让植物的根茎强劲,改善果实的质量。如果缺钾植物,就会得软骨病,甚至死亡。

华夏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钾盐使用的第二大国,耕地大范围缺钾,而华夏的钾肥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钾的自给率只有 30%。

为此,国家每年需要的钾肥,高达90%的量必须依靠进口,除了忍气吞声地承受外国垄断者离谱的高价位,还常常被“断顿”。

德国专家宣判了第一道“死刑令”:华夏没有钾盐资源。

为了翻越“缺钾”屏障,华夏人接力奋斗了六七十年,几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当中就有彭加木。

20世纪80年代末,另一支科研队伍深入罗布泊腹地开展工作。

这支队伍是西域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主要任务,是填补罗布泊地区的地质区域调查空白。出队前,总工程师胡金庆说罗布泊中部可能有钾盐,工作时注意。

随后的1992年,地质三队与西域盐务局、巴州矿管局、若羌地矿局组成联合考查队伍,第一次在罗中地区钻打了几个钾盐钻探孔,取得含钾固体和液体样,并在《华夏地质报》进行了公开报道。

1995年,王弭丽及遥感专家李庭奇在地矿部的支持下,将罗布泊项目纳入了国家“305”项目,地科院出钱,地质三队出人出设备,共同迈出了罗布泊钾盐专项普查、科研的第一步。

以彪悍执行力出名的德隆,成为第一个罗布泊钾盐的投资商,并组织由国内顶尖的钾盐开发及钾盐综合利用团队进入罗布泊进行工业化开发。

1998年,为了投资开发罗布泊丰富的钾盐,德隆开始研究化肥产业链,并接触国际肥料工业协会获取全球权威的化肥资讯,从战略上确立了开发罗布泊钾盐。

2000年,西域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7025万元,入股公司有巴州三维矿业(德隆系企业)、西域哈密金矿(代表HM市政府出资)、西域德隆,以及西域自治区勘探局和长沙设计研究院等。

股权穿透,德隆掌握了罗布泊钾盐80%的股份。

2000年开始,创业团队在室内和罗北试验基地对罗布泊卤水进行研究和试验。

仅用了4年时间,就在罗布泊腹地完成了探索性试验、小试、中试和工业性试验,达到了年产5万吨硫酸钾的生产能力,走完了相当于美国犹他州大盐湖15年、青海察尔汗盐湖25年的建设历程,创造了世界钾盐开发史上的奇迹。

当然,现在罗布泊钾盐刚刚完成中试,正准备进行年产2万吨的工业性实验。

那么钾肥生产的利润率有多高?

根据徐良调查,目前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盐湖钾肥公司钾肥项目的毛利率高达60.8%。

仅以目前每吨2000元的国内市场价格和60%的利润率计算,罗布泊3.5亿吨钾盐矿的价值高达7000亿华夏币。

这是2002年的价格,作为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他很清楚化肥未来的价格有多高。

一亩地的成本,一半都在化肥上。

钾肥的价格起码能翻一倍。

可以说,这是一个金疙瘩,不,钻石疙瘩。

罗布泊钾盐虽然在德隆资产目录中,不算起眼,但绝对是价值最高的存在。

徐良看到的时候就盯上了。

这种利润高,风险低,而且收益稳定的矿产项目,比房地产还好。

他绝不想错过。

“唐总,罗布泊钾盐虽好,但德隆恐怕已经没有钱进行开发了。不如把他卖给我,价格保证让你满意……。”

唐万新挥手打断他的话,“徐总不用说了。罗布泊钾盐是德隆的核心资产,绝对不会让给任何人。”

徐良紧盯着对面的矮胖男人,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

略作思索后,徐良一笑。

“既然唐总不卖,那就算了。”

现在的德隆还没到绝境,他还有机会,所以也不打算过分逼迫。

唐万新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也不想跟徐良撕破脸。

但罗布泊钾盐的价值太高了,而且之前投入那么多,眼看就要到收获的时候,怎么可能在这时候让出去?

“唐总,我们汉华在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方面经验丰富,高盛、大摩、花旗、汇丰,国内的李佳成家族,李照基家族等都是我们的客户,你们唐家要不要也投一些?

要知道现在德隆的处境可不太好,唐家总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刚要拒绝的唐万新话到嘴边突然停下了。

眼神中多了一抹思索。

同为金融行业的人,他对最近在国内外私募领域风生水起的汉华资本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