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313章 俞军的发散思维

我的1999 第313章 俞军的发散思维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313章 俞军的发散思维

第313章 俞军的发散思维

“你呀,就是太谦虚了。再好的策略,没有一个优秀的践行者,也一样会变得一文不值。”

顿了一下,徐良笑着继续道。

“我听说,你准备在必应内部开辟第四个主营业务部门?”

俞军点了点头,“多亏您抛砖引玉,才给了必应更多的灵感。……我们打算进军电视广告领域。”

“详细说说。”

“现在国内有397家地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5家教育电视台和2107家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事实上,除了国家和省级电视台,其它广播电台的收视率很低。

他们也很难拿到大品牌的广告。

我们的想法是,跟这些中小电视台合作,充当他们跟广告商之间的桥梁。利用我们的技术进行广告投放。

其中的运行策略也很简单。

一家县电视台,最好节目的收视率可能只有0.01%,但如果我们集合100家电视台,那么汇总起来的收视率将达到1%,堪比一些不错的电视剧。

如果我们能汇总500家电视台,收视率将超过全国最受欢迎的节目。

另外,我们也可以跟卫视台合作,把他们热门电视节目,放到我们的广告联盟平台上招商。我们有数十万家合作商,可以把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的广告价值全部挖掘出来。”

看着俞军兴奋的表情,徐良也不由认同的点了点头。

“你的想法不错。不过想要说服那些顽固的电视台领导,让他们把广告业务全交给你们负责可不容易。”

“万事开头难。全国那么多电视台,总有开明的领导。等我们合作成功,能帮电视台赚到更多的钱,有了实际的例子,再攻略剩下的就容易多了。”俞军显得信心十足。

“你有准备就好。”

徐良也没过多的打击他。

不过业务的开拓,尤其是初期,会格外艰难。如果能熬过去,那么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您同意了?”

“这么好的创意,我为什么不同意?不过,现在我们的技术还很难开发嵌入式广告。”

开发嵌入式广告,首先要明白,什么地方可以插广告,什么地方不能插,中间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权衡。

很多时候,人都做不好,就更别说现在的技术了。

就算徐良重生前,人工智能大模型都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确实有点难。我们会尝试一下,如果实在不行,便暂时放弃。”俞军道。

徐良点了点头。

俞军做广告的思路已经完全打开了,不用他交代,也可以完成的很好,他也放心了。

打了两桌球,徐良便离开了。

没回办公室,离开望京商厦朝旁边的一号店总部走去。

刚进来,徐良便愕然发现,办公区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大部分都不在了。

“徐总。”

看到他进来,值班的员工连忙起身打招呼。

“怎么只有你们几个?其他人呢?”

“物流爆仓了,钱总带着公司里大部分同事去搬仓,只留下我们几个看家。”

徐良了然,转身出了一号店。

让霍刚朝五元桥开去。

一号店半年前在五元桥买了一百亩地,作为京城的物流总基地。

今年1月份就投入使用。

满打满算才两个月就爆仓了。

徐良开车来到物流园的时候,便看到大货车,中型的厢式货车进进出出,几个仓库大厅里人流汹涌。

中间的快递堆积如山。

当徐良找到钱三泰的时候,他正挽着袖子,忙的满头大汗。

徐良在旁边看了一会,便明白了。

他们这是在做邮件分拣。

虽然多年以后从电视上看,这种繁琐的分拣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但现在技术还达不到。分拣工作全部都是人工。

所以一旦来的邮件比较多,忙不过来,就爆仓了。

徐良拿起一个邮件。

用一个黑色的袋子包裹着,表面贴着一个条形码。

上面有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

除此再无其它。

跟后世巴掌大的一张比起来,小了太多。

想要分拣,必须先在旁边的机器上扫一下,显示具体的地址后,才投入对应的筐子里。

这些筐子积累满了,就会推出去发车运走。

徐良皱了皱眉,效率太低了。

不过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挽起袖子,加入分拣大军。

旁边的人看到有人加入进来,也没在意。

今天从总部过来那么多人,他不认识的多了。

新加入进来的肯定也是总部的人,否则谁平白给你出力?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直忙到过了中午,堆积如山的邮件才总算消下去大半。

“徐总?”

没那么忙后,终于有人发现了一边的徐良。

惊讶的声音,让众人瞬间看了过来。

钱三泰也看到了旁边挽起袖子,额头见汗的徐良,显然已经忙了很长时间。

连忙跑过去。

“徐总,您怎么来了?”

“本来是去找你的,听说你们这爆仓了就过来看看。”

顿了一下。

“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吃饭。……我记得你们这有餐厅对吧?”

钱三泰连忙点了点头,“确实有餐厅,但餐厅做饭的厨子水平一般,要不您还是去外面的餐厅吃吧。”

“我可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走吧。”

带着钱三泰来到餐厅。

徐良简单看了看。

基本都是大锅菜,荤素搭配,口味跟外面普通的中餐厅没什么区别。

一块钱三份菜,五毛钱两个馒头。

旁边还提供免费的玉米粥。

一份菜基本就是两勺,够吃了。

徐良点了一份豆腐,一份土豆红烧肉,外加一份土豆丝,要了四个馒头。

找了张干净的桌子坐了下来。

钱三泰坐在他对面。

两人边吃边聊。

“怎么一下子爆仓了?”徐良问道。

“自从决定向B2C转型后,我们先上了衣服。因为之前我们在这方面积累最深厚,所以很顺利。”

一号店周边做的最多的单品就是衣服。

“……衣服之后,我们又上了图书,结果就出问题了。做衣服的时候,男装、女装、童装加起来,每个季节也不过上千个单品。

处理起来很容易。

但图书不一样,各种书籍加起来,足有数十万种。

前期预估不足,我们的系统已经崩溃了一次。好不容易把系统问题解决,这边物流上又爆仓了。不瞒您,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爆仓了。”钱三泰苦笑道。

徐良没有责备他。

企业经营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系统崩溃、爆仓,邮件丢失,甚至内部贪污等等。

即便是他来做,也一样免不了这些。

“后悔做B2C了?”

钱三泰摇了摇头,神色坚定:“垂直电商的前景有限,B2C才是未来。现在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等我们理顺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有信心就好。不过你们的分拣程序太繁琐了,必须简化流程,否则还会爆仓。”

做物流,爆仓是常态。

尤其是节假日。

钱三泰满脸愁苦,“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加人,但这样做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人工成本。”

徐良想了想,“这里有纸笔吗?”

“办公室有。”

徐良点了点头,“先吃饭,吃完饭我有个想法告诉你。”

钱三泰心里期待起来,大老板的商业才华不需要任何质疑。

快速吃完饭后来到物流园的办公室。

“徐总,您看这纸笔合适吗?”

物流园经理一脸讨好。

点头后接过来。

徐良回忆着上一世邮件上的标签,快速画了起来。

作为一个专业美术生,速写是基本功。

唰唰几笔下来,横平竖直,赏心悦目。

“公司邮件上的标签内容太少了,分拣很不方便,送件更不方便。以后把标签扩大,内容除了姓名电话,还要详细的标明收件人地址和发件人地址,以及快递单号。

这样分拣的时候不用扫二维码,简化流程,速度也能快很多。”

钱三泰看着桌上的表格,脸上透着激动和钦佩。

“徐总果然是天才,这小小的一改动,我们的效率绝对能提升数倍。”

“徐总就是厉害。”……

听着他们拍马屁,徐良笑了笑,也没多说。

其实很多小发明,并不是因为多难,而是没想到。

下午徐良又去物流仓库转了一圈。

上一世他没做过物流,也没提出什么耳目一新的建议。

把爆仓的快件处理完后,徐良带着钱三泰回了公司。

“一号店转型B2C快一个季度了,发展的怎么样?”

钱三泰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徐良。

“这是我们刚做好的一季度营收报表,还没来得及报上去。”

徐良点头后接过来。

上面清晰的写着。

一号店一季度总营收8.4亿华夏币,线上营收5.3亿,线下3.1亿华夏币。

净利润方面清晰的写着盈利1300万。

“才1300万?”

“是的。一季度我们建设了京城、魔都、羊城和武昌四个物流总基地,以及148个物流配送站,购买了59辆配送货车,427位物流配送员工,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钱三泰的脸上透着一丝尴尬。

徐良点了点头。

做物流就是砸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