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9 > 第16章 大漏

我的1999 第16章 大漏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2:18

第16章 大漏

第16章 大漏

“十万块钱?卖春联这么赚?”三姨夫满脸惊讶。

“其实赚了不止十万,还有很大一部分工资支出和包车的费用。把这些算进去的话,应该有十五万多。”徐良笑道。

上一世就是小姨夫带着自己卖春联,这一世自己早些把他们引到这个行当,也能多赚点钱。

“良子,你雇了多少人?”小姨好奇道。

“最多的时候,加司机的话正好一百人。”

“一百人?!”

众人皆惊。

“我们家良子真是出息了,才上高二就能干这么大的事业。”大姨夸奖道。

听在耳中,老爹老娘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骄傲。

“我是赚了点,但养着那么多人和车,去了花销,其实也没剩多少。”

徐良连忙跟着进屋。

妇人连忙迎了上去。

“给你水,小心烫。”

“这小伙子看上了咱家电视机旁的罐子,给两千块。”

“我爸就是干这个的,我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就学了点。”

里面插了两个鸡毛掸子,还有一些杂物。

“嗯,民国的精品五彩瓷器,普遍在一千到一万之间,您这个没款,所以便宜点。”

时间不长,一个穿着外套,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急匆匆推门走了进来。

“婶子,我是收旧货的,懂一点古玩收藏?您这罐子不简单。”

“好几千块钱,万一中间出个意外,我们可就赔大了。”

“良子,我们也就赚个零花钱,比不了你,上百人给你干,你肯定赚大了。”

“叔,那你说多少钱?”

“这个数。”

现在一个壮劳力工资也就五十块钱,半个月七百五。

“我城里的,今天专门骑车下来收东西。可惜到现在也就收了几个纸钱。”

“是啊,是啊,你压的货太多了。”

“两千?!”

徐良拿起罐子装模作样的看了看。

他累积的第一桶金也达到了三十二万。——

过了初七后,年味已经淡了。

“听你口音也是我们这片的?”

“一万?”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徐良身上。

听到这个,众人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徐良站在人群中间,虽然年轻却毫不怯场。

“良子,都是乡里乡亲的,你给我们交个实底,今年你赚了多少?”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上下打量徐良几眼。

“看你这小伙子大冬天也不容易,九千五,不能再让了。”

徐良卖春联动静那么大,整个北星村的人都好奇他到底赚了多少钱?

徐良笑了笑,他当然不会傻的说实话。

“小兄弟,你的意思是我这罐子值钱?”

看着霸气四射的老娘,徐良心里暗暗竖大拇指,配合的真好。

议论一番,眼看火候差不多了,先前开口的矮壮汉子继续道。

姥爷在的村跟他们村大约有三四公里远,骑摩托十几分钟就到了。

“不行不行,一万太多了,要是这个价,我肯定赔钱,您再让点。”

“小兄弟,你等等。”

徐良脸上露出殷切的笑容。

众人议论纷纷,眼神闪烁,各自打着主意。

“小兄弟,那您看着它值多少钱?”

说完转过头。

徐良伸出两根手指。

“进来吧。”

徐良附和着笑了笑后。

“我去趟姥爷家,中午就不回来吃了。”

徐良不断砍价,最后讲到八千。

“左右也就半个月,怎么还不能挤出点时间来,实在不行找个人帮忙。反正卖春联赚的更多。”王灵香道。

“当然要卖。”

众人交流了一下眼神,一个矮壮汉子开口道。

“叔,您家里还有其它老物件吗?有的话,一并拿出来看看吧,我肯定给高价。”

这时候该上班的上班,该工作的工作,集市也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他四叔,话可不能这么说。什么叫卖不出去的货?春联这东西再放个两三年也一样卖。”王灵香不满道。

徐良背着背包走了进去。

我和你爸,再加上小梦,我们三个去卖。不就是三万块钱的货吗?一年卖不完两年,我还不信还会压手里。”

这可不是笔小钱。

抬头看了眼门楼上,瓷砖贴出来的‘幸福之家’四字。

几人脸上都有些意动。

看火候被老娘熬的差不多,徐良也不再沉默,否则老娘真生了卖春联的念头,他可就犯难了。

通过这件事,他成功在几位长辈心里增加了一个明事理,知进退的印象。

“婶子,你这个罐子不简单啊。”

众人明显不相信他的话,不过人家不说,谁也不会傻的一直追问。

“大姨、三姨、小姨,明年你们有时间的话,也不妨卖卖春联,年前一个多月下来,多了不敢说,一个月赚一两万还是很轻松。”徐良道。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有人在家吗?”

“谁啊?”

拍了拍手里的包,里面铜钱哗啦哗啦响了几声。

“婶子,您这罐子是民国的东西,到现在起码有七八十年了。”

“各位叔叔婶子,今年卖春联赚了不少钱吧?”徐良笑道。

妇人跟了过来。

接下来又是一轮扯皮,最后在八毛成交了。

“各位叔伯婶子,明年各位还打不打算继续卖春联?”徐良问道。

半个月不到就赚了小一万,啥时候见过这么赚钱的买卖?

中年人脸上露出犹豫。

妇人连忙去打电话。

小姨敏锐的察觉到了他话里的隐意。

徐良连忙把水杯接了过来。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八千就八千。叔,我要了。”

“几位叔伯,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这次我吃点亏,草浆纸春联九毛一个门,铜版纸两块三一个门,你们要是愿意,咱们就按这个交易。你们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小伙子,看你年纪轻轻,也懂收藏?”

“良子,你这可是卖不出去的尾货,价格上是不是便宜点?”

“就是这了。”

但口沿位置破了一些。

有花子上门,不给钱也会给两个玉米,或者几个馒头。

不过他没真的去,而是拐了几个胡同后,来到一个红瓦盖顶,水泥抹面,明显比周围的夯土屋气派数倍的宅院面前。

这破罐子是他十几年从集上买来的地摊货,买的时候是一毛钱,现在卖八千。

如果从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干,肯定赚的更多。

妇人惊叫道。

“您点点。”

徐良点了点头,打开自己的背包,从里面数了八千块钱过去。

“婶子,走到这渴了,给口水喝吧?”

赚大了。

徐良继续道:“各位叔伯都知道,明年我就高三了,为了考个好大学,寒假的时间要拿来复习功课,所以春联就不卖了。”

中年男人竖起右手食指。

“两千。”

罐子表面是缠枝莲纹,两侧有两个耳朵,窄口鼓腹,造型规整。

“良子,听你的语气,明年伱不打算干了?”

进门后徐良四下打量,很快目光停在电视柜旁边一个五彩罐子上。

徐良淡然一笑,他知道这些人不是不想要,而是打算砍价。

“这么多?”

“对了。”

现在虽然钱比以前好赚了,但一两万也是各家半年多的收入,诱惑太大了。

妇人来了兴趣。

“儿子,我看这些货咱们还是留下吧。你不卖春联考大学,我们都支持你。

“你看出啥了?”

“哥,你去哪?”

打电话过去,通过春联赚到钱的几家,吃了晚上饭早早来了。

中年人点了点。

他赚的少,是因为人工和车费开支大,而且时间太短。

但妇人相信啊。

小姨认同的点了点头,“考个好大学是一辈子的事,比赚几万块钱更重要。”

装作肉疼的一咬牙。

“叔,您这罐子卖给我吧,两千块钱一分不少您的。”

“对啊,良子,说说,我们保证不说出去。”……

对着镜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后,拿起早就准备好的背包,在里面塞了两个吃饭的碗,又从抽屉里抓住一些早年不知从哪得来的破铜钱,全部放进背包后,转身走了出去。

妇人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看着年纪轻轻不像坏人,便点了点头。

一个穿着灰色毛衣的中年妇人推开屋门走了出来。

“哎,谢谢婶子。”

“对对,这么好的买卖谁舍得不干了?”……

初八这天,他特意穿上老爹的夹克衫,带上墨镜,配合赶了半个多月集被晒出来的古铜色皮肤,整个人看着成熟了不少。

客厅铺着地板砖,暖气烧的很热,看得出是个殷食人家。

“谢谢婶子。”

说罢,发动摩托车出门。

徐良正月十六才开学,现在还早得很。

初三、初四、初五三天,把家里该走的亲戚走完后,开始着手处理手中的压仓春联。

“能能!”

“两百?”妇人试探道。

“小伙子,这次你可赚大了。”

来到门前推了推,一下子就推开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中年男子一笑,“小伙子,上次来了个收旧货的,要五千我都没卖。你两千就想买我的?”

这个帐大家都会算。

徐家的客厅里挤下十几个人,抽烟喝茶,一派热闹。

说着,徐良走了过去。

“我能先看看吗?”

这年代的农村氛围很朴实,有人上门要水喝,基本都会给。

“良子,你还剩下多少货?”

中年人哈哈大笑,神色极为得意,拍着他的肩膀。

“多是多了点,不过几家一分,一家也就三四千多点。而且,春联这东西坏不了,几年内也不过时,屯点货不算啥。”徐良道。

脑海快速转动,很快有了主意。

随便卖卖春联,这点钱就赚回来了。

“嫂子,你们家两个大棚呢,忙得过来吗?”

“大概三万块左右。”

妇人连忙把鸡毛掸子拿出来,里面的一些针头线脑的东西也全都倒到一边。

把摩托停到一边。

“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些春联剩下,把各位叔伯叫来,就是看看你们有没有兴趣吃下?”

徐良也再次入账两万八千块钱。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这也太多了。”

徐良点了点头,“明年我就高三了,趁着寒假有时间多复习一下功课,争取考个好大学。”

“你先把这件的钱给了。”

徐良根本不懂瓷器,他说的话根本就是胡扯。

“没错,正好八千。”

妇人眼热,凑了过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