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总是有意外
第11章 总是有意外
回到家,父母已经回来了,而且已经从徐梦那里得到了消息。
“儿子,干得不错。”
对于儿女的成绩,王灵香从来不吝啬夸奖。
眼神中满是骄傲。
“多亏老妈支持,要不然我连进货的钱都不够。”
“你是我儿子,妈当然支持你。”
“想回来可以随时回来找我。”
徐良用晚上的时间,把第四个销售队伍要的春联、塑料布等准备好。
“行吧,那你明天就先不用来了。”
第四天成立了第七队和第八队。
徐良没打算急于求成。
“记住了。”
徐良把腰包和高音喇叭递了过去。
徐永培说了很多,王玲香在一旁补充。他们过去四十多年的经验,给了徐良最大的帮助。
不过事情并不总是顺利。
徐梦答应一声。
关上门回到自己房间,大量的春联已经占据了一多半的空间。只留给徐良一个睡觉的地方。
“海兵,你来当第四队的小队长。”
“四队先出发。”
腾腾腾…!
如同打鼓般的声音越来越近。
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送出门外。
“他不想干了。”
不过他也没打算太快扩张,先把开始的几步走稳再说。
目送对方远去后转身回家。
销售额也比昨天多了近三千,不过成本增加了很多,净利润只增长了八百块。
“你打算找几辆?”
徐良拿出纸笔,准备按照时间编写一个表格。
徐林兵松了口气。
徐林兵连忙摆了摆手,神色有些躲闪。
“还有。爸妈,您知道明天咱们村周围有哪些大集吗?三四十公里内的都行。”
因为双方隔得太远,多年下来,关系也渐渐淡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谁还有事?”
徐良点了点头,春联越往后销量越高这是肯定的。
“没有,没有,大家对我都挺好。就是,就是,家里农活太多,我爸妈干不过来,想让我去帮把手。”
“留下找零的钱,其它给我装起来。”
来一辆走一辆,六点半之前基本都出发了。
徐梦正在床上清点着今天的收入。
“今天我去何关集,二队去夏庄集,三队去转盘集,四队去株良集。还是按照昨天的方法来,都记住了吗?”
“先找四辆吧。”
“放心吧,良哥。”
晚上老爹开始给他打电话找车。
“今天人太多,饭就不在家吃了。我给你们每人两块钱的伙食费,到了集上自己买着吃。”
“不干了?他傻啊,一天二十块钱,比桂花婶装菜赚的还多,他为什么不干?”
为了尽可能把多余的人转化为合格的韭菜。
第二天一早。
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这可就多了。”
都一个村住着,谁不知道谁啊。
等把所有的集市按照日期和远近编成表格后,他觉得四辆车太少了。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赶集的过程跟昨天没什么区别。
“行,我这就去给她打。”
销售额也正式超过了一万。
当然载货量也小,等春联销售到了高峰期,他还是需要载货量更大的轻卡。现在能省一点就是一点。
除了一开始的九个人,今天又多来了十二个。
“还有别的吗?”
不过徐良宁愿先花钱培养团队。
看着第一个找上门来辞职的人,徐良并没有生气。
“哥,今天卖了一万四,比昨天又涨了。”
“知道,干嘛?”
“对了,哥。林兵找你干什么?”
四辆车,一天五十包油费,比江铃轻卡便宜了三十块。
“咱们经常赶的集你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明天的话,往西有夏庄、曲屯,往北是转盘、董各庄,东边是何关和马兰,南边是高柳和张庄,都是大集。”徐永培道。
“爸,你知道我们村里谁家里有农用三轮吗?”
“放心,我已经给你们找好车了,应该很快就会到。”
话刚落,就听远处传来农用三轮特有的声音。
看儿子做出了成绩,徐永培也有心支持。
不过谁都好面子,尤其是年轻人,所以他也没揭穿。
他把二十一个人分成了四队,自己负责一队,霍刚负责二队,妹妹徐梦负责三队。
“林兵,是谁欺负你了吗?只要有,你告诉我,我替你收拾他。”
简单跟司机打过招呼后。
徐良笑了笑,目光一转。
他爸整天喝酒打牌没个正型,他妈帮人装菜箱,按件计费,就算他想去帮忙,人家也嫌他年纪小,出不了活,不要。
“当然有,霍家屯、李马……。”
徐良笑了笑,这话也就糊弄糊弄外人。
“谢谢良哥。”
很快在徐家外面停了下来。
“人各有志,不干就不干吧。你同学不是想干嘛,待会给她打个电话,让她明天过来。”
带着眼睛,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徐海兵,学习成绩仅次于徐梦,也是徐良从小一块玩到大的死党。
生活中总有各种意外,一天二十块的工资也只是市场价而已。
“您说。”
看着风风火火推门出去的妹妹,徐良把床上的钱收起来,留下三千用来找零。其余放到一个包里,明天赶集的时候再存银行。
四个销售团队肯定用不了这么多人。
上一世高考,以六百三十分的成绩考上了苏大,后来又考上了复旦的研究生,留在了魔都,创业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听说发展的不错。
“良哥,我…我不想干了。”
“还有,收钱的时候多看看,尤其五十一百的大钱,一定要看清楚。昨天就收了一张二十的假钱。”
第三天他就成立了第五队和第六队。
“谢谢良哥。”
“伱到是考虑的很周到。”
“三轮摩托拉的太少,没办法拉货的同时把人也一块带上。而且早上骑车没遮没挡的,大冬天实在太冷。我想找几辆三轮当货车,而且有三轮也安全些。”
刘强举起手,“良哥,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去啊?”
五点半开始,老徐家门外变得热闹起来。
为了跟上暴涨的销售额,他又去进了五万块钱的货。
现在人多了,每天卖完春联回来的虽然早,但补货需要大量的时间。
银行早就下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