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88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88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88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588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翌日,天刚破晓,江连横便叫上赵国砚和李正西,乘车前往法租界医院。

温廷阁已经可以靠在床头坐着了,双腿也能勉强活动,但还不能下地,离行走自如更是遥不可及。

即便痊愈,也无法完好如初。

翻高头、开天窗的行当,铁定是难以为继了。

一身能耐,砰砰两枪,便废去了十之**,总归是有些可惜。

“这倒没什么,自打跟了东家以后,我也有好多年不指望这行吃饭了。”温廷阁说,“身手没了,经验还在。”

众人见他豁达,看得开,便都稍稍松了口气。

温廷阁又道:“要说可惜,只可惜那天去医院找我的是万游远,如果是张小林,我就一枪把他毙了。”

李正西自觉愧疚,喃喃着说:“咱俩应该换换,那晚要是有你在,没准张小林就死了。”

众人都摆了摆手,劝他别说这种话。

紧接着,江连横就把大讲茶的经过,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

温廷阁默默听着,两腮渐渐隆起一道青筋,得知讲和是上头的意思,不得忤逆,心里终究有些不甘。

他沉默半晌儿,忽然抬起头,眼里迸出光来,说:“东家,让我留在沪上吧。”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家里要在沪上开个铺面,你在这安心养伤,正好也能帮忙维持维持,不过——”

江连横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神情忽然变得很严肃。

“我知道你跟雁声走得近,关系好,所以我得提醒你,别擅自做主。这次讲茶,毕竟是护军使的意思。”

“我明白,我可以等。沪上不可能永远都姓何,总会有机会的,哪怕我身手不够用了,我也会找别人去干。”

温廷阁迈不过心里这道坎儿,言辞难免有些执拗。

江连横没有表态,但也算是默许了。

不说天灾**,就连仇恨本身,也是有保质期的,取决于决心。

江连横摆了摆手,不愿深究,转而却说:“换个话题吧,我有点事儿要问你。”

温廷阁一愣,忙问:“什么事儿?”

“你跟雁声常来常往,你知不知道……雁声的老家在哪?我现在有点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怎么安置他。”

面对江连横的询问,温廷阁略显迟疑,寻思半晌儿,竟忽然有些懊悔。

“这……我倒是问过他,但他说自己是被大师爸拉扯大的,打从记事儿那天起,就走南闯北,居无定所。”

“那他大师爸也不知道?”

“也许知道,但从没跟他讲过。刘兄说他小时候总问,师父不说,后来慢慢地,就干脆不问了。”

如此说来,刘雁声不是被捡来的,就是被买来的,总归不是寻常人家。

众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江湖儿女,四海为家。

这八个字,总是沉甸甸的,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个中滋味,风光背后,难免酸楚。

江连横思忖许久,仍旧是沉默无话。

这件事,原本无需如此纠结,可他心中有愧,又涉及刘雁声的白事,心里便惴惴不安,免不了反复斟酌。

最后,他看了眼时间,见窗外天光大亮,接下来还有不少安排,便匆匆站起身,说:“我先过去看看。”

赵国砚和李正西见状,也跟着站起来,朝温廷阁叮嘱几句,劝他好好休养,便也跟着走了。

…………

离开医院,江连横又回到了老庆云旅馆。

简单吃了顿便饭,不多时,赖春宝便来登门拜访,准备带几人前往北郊义庄,探视刘雁声的遗体。

江连横把自家人全都叫上,或乘汽车,或乘电车,随同粤帮众人,一路朝着城区东北方向远去。

途中难免闲话。

赖春宝主动打开话匣子,说:“江先生,程茂龄死后,我们已经调查过了,吃里扒外的东西,的确该杀。”

江连横摇了摇头,却道:“该不该杀,也杀了,大家都死了弟兄,现在还说这些,有啥用?”

“我的意思是,粤帮和江家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大的矛盾,都是误会,要怪就怪张小林那个扑街吧!”

“扑街?什么意思?”

同“瘪三”一样,“扑街”似乎也是个舶来词。

据说,只是据说,扑街即是Poor Guy——可怜虫、小喽啰、宵小之辈,总归不是什么好词儿。

江连横念叨了几遍,忽然笑道:“在我家那边,这种人就该叫小瘪犊子,小卡拉米,还是没你们洋气啊!”

赖春宝也念叨了几遍,误以为他在玩笑,便说:“粤省开埠早,洋人见多了,难免学两句,江先生见笑了。”

未曾想,江连横却忽然正色道:“没什么见笑的,艺多不压身,学几句洋文也挺好。”

赖春宝见他颇为严肃,便没再搭茬儿。

沪上之行,究竟给江连横带来多少心境变化,又给他对子女的布局带来多少影响,大约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到九点钟,两辆汽车便缓缓停了下来。

众人陆续钻出车厢,赵国砚、李正西和闯虎都已到齐。

余下的江家响子,纷纷乘坐公共电车,到了市区边缘再改步行,速度稍慢,等了一会儿,也都来了。

粤省同乡会馆的义庄挺气派,旧式的院子,显得肃穆庄严。

多少客死异乡的老广,都在同乡会的援助、扶持下,得以落叶归根,重回故土。

“走吧!”

赖春宝领着众人穿过院门,在角落里推开一间小屋的房门,看得出来,应该是得到了特殊照应。

江家的身份得到了护军使署的认可,刘雁声的遗体,自然也被更加妥善照顾起来。

入冬时节,沪上潮湿阴冷。

停棺的房间不大,阴森森的,只有一口棺材,略显孤单。

棺材前面,支着一张简易的供桌,摆放的贡品都是新的,不禁使人有种错觉,仿佛雁声才走没多久。

李正西最先走到屋里,绕过供桌,转头问道:“能看看不?”“能,但我劝你还是别看了。”赖春宝解释道,“已经快有一个月了,这时节沪上又潮湿,不如留个好念想。”

李正西有些迟疑,抬头望向江连横,又看了看赵国砚和闯虎,似是在征求意见,问:“还是看看吧?”

赵国砚点点头,也说:“嗯,道别了,应该看看。”

不看,总归是有些不放心。

赖春宝见状,便吩咐义庄里的人,将棺材盖推开尺长的缝隙。

李正西争先恐后,近乎无礼般地推开众人,探头冲棺材里张望。

然而,只看了一眼,他便触电似地直起身子,转过头,望向房间的角落,胡乱抹擦了一把脸,骂了一句。

赵国砚紧随其后,神情凝重地低下头。

他倒是没有立马躲开,但眉心却是越来越皱,脖子更是粗了一圈儿,沉默了许久,忽地抬手猛扇了自己一嘴巴,便又悻悻地离开了。

接下来,又是闯虎走过去,怯生生的,先瞄了两眼,看不大清楚,便用两只手把住棺材,踮起脚尖儿。

巴巴地看了一眼,脸色“唰”就白了,神情惶恐地连连后退,脑袋里空空荡荡,愣是说不出话来。

随后,其余江家乡子,也都陆续绕着棺材走了一圈儿,看看刘雁声,算是道别。

所有人都看过了,只有江连横还远远的站在门口,犹疑不决。

“哥,你不看看老刘么?”李正西有些讶异。

江连横沉吟半晌儿,终于摇了摇头,说:“算了,我还是别看了。”

“不看了?”

“不看了。”

江连横的语气很坚决,似是无情无义,实则是无颜面对。

赖春宝见状,便说:“江先生,死者为大,如果你真不看的话,那还是赶紧盖棺吧,免得犯忌讳。”

这时候,因为开棺的缘故,屋子里已经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儿。

众人嘴上不说,但却不禁纷纷筋起了鼻子。

江连横应了一声,让义庄的人重新将棺材盖好。

旋即,众人便开始焚香、烧纸,总归是白事上常见的那套流程。

只不过,各地风俗不同,其间的细节,略微有些差别而已。

可江连横却对此很看重,无论义庄的人说什么,他都悉数照办,从来就没这么听人劝过。

待到礼毕,四下里终于渐渐消停下来。

弟兄们陆续离开房间,在院子里各自闲话。

赖春宝则把江连横几人留在屋子里,问:“江先生,刘生的遗体,已经快一个多月了,不能总这样放着,他是你的人,你看看,到底是就地安葬,还是送回粤省老家,还是跟你回奉天?如果不打算就地安葬,我提议还是尽快火化了比较好。”

江连横皱着眉头,犹疑了片刻,正要开口时,却被闯虎抢了先。

“当然是运回奉天去啊!”

他的语气格外坚定,仿佛是刘雁声给他托过梦似的,众人便有些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

闯虎反倒一愣,却说:“这是刘公雁声亲自跟我说的呀!”

“啥?”李正西瞪大了眼睛,“你啥意思,合着老刘知道自己会遭难?”

“那倒没有——”

话说到一半,闯虎忽又皱起眉头,“嘶——诶,不对,他还真有可能知道!”

江连横见他满嘴胡言乱语,立马出言训斥道:“虎子,别他妈拿这事儿开玩笑,雁声到底跟你说啥了?”

赵国砚也有些不满,只觉得这小子平时不太着调,便说:“你别胡说八道啊!”

…………

那时候,我主要负责写稿子,“黄山翁敲山镇双煞,过江龙翻江擒三妖”么。

交稿的时间太紧,我又憋不出来,你就让我去找刘公雁声唠唠,从他那找找灵感。

说来惭愧,那天晚上,我去隔壁找他,他正在写新闻稿。

我跟他说,听说你会算卦,能不能帮我算算姻缘。

他就请我进屋,给我算了一卦,结果保密啊,这事儿涉及到个人**。

算完以后,我好奇问他,你有没有给自己算过?

他说没有,也不想算,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就不错。

我就跟他磨叽了一会儿,说着说着,他也有点儿活心,就给自己也算了一卦。

一开始,我以为他也是在算姻缘,但不知道为啥,他算完了一卦,脸色不太好,就又另算了一卦。

我觉得好奇,就问他为啥非得算两卦?

他的脸色怪怪的,眼神都飘了,很不自然,有种……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莫名其妙。

我连问了他好几遍,他也不解释,只说这些都是一说一乐的东西,是谋生的手段,不能当真。

然后他就开始打岔,跟我扯些有的没的,问我书卖得怎么样,这事儿我爱唠,就跟他聊了很长很长时间。

所以,我就问他,怎么来的奉天,怎么认识的东家,以前在哪,想不想家之类的话。

他说了一大堆,大部分都是关于他大师爸的事儿,唠到鼠疫的时候,话就密了,越说越多。

东家,他跟我说,他一直都很感谢你,说要是没有你,鼠疫那年,还有张大帅上位那年,他可能就死了。

哇啦哇啦说一大堆,会算命的是真能白话呀!

给我整得还挺唏嘘,挺感动。

他寻思了一会儿,摇摇头说,他现在的身价是跟江家得来的,是在奉天得来的,所以留在奉天就挺好。

他说除了吃的差点儿,没什么不习惯的,他今年也就三十来岁,在关外待了十三年,也该算是关外人了。

他说当然,此心安处是吾乡。

…………

闯虎的话说完了,众人便有些潸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