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537章 余波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537章 余波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537章 余波

第537章 余波

英租界,虹口区。

三友会酒楼上,尹抱坤端坐在窗边案前,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桌上只有几碗茶水,并无瓜果点心,老爷子身边还有几个正当盛年的男子,有凶神恶煞的,也有文质彬彬的,一个个衣着光鲜,器宇不凡,算起来都是“粤帮”翘楚,黑白两道、各界亨通的人物。

但老爷子不高兴,这些后生晚辈只好闷着,抽烟儿,望天儿,若有所思,神情各异。

俄顷,一个身穿短打的哥仔“噔噔噔”跑进来,朝众人躬身抱拳:

“坤叔,查到了,带人动手的是‘白马潮生’,张小林的人……”他迟疑了片刻,又补充道,“这件事,杜老板好像并不知情。”

尹抱坤拍桌瞪眼,厉声喝道:“他和张小林两家紧挨着,这么大的事,他不知情?我是老了,不是傻了!”

老爷子大动肝火,气得浑身直犯哆嗦。

那哥仔见状,不敢冒然回话。

众人互相看了看,正要开口时,尹抱坤又劈头盖脸地问:“江生和王生那边怎么样了?”

闻言,那哥仔先是偷瞄了一眼座中的金丝边眼镜,在得到默许以后,方才低声回道:“王老九已经回会馆去了,江先生没找到,现场死了几個人,有刘雁声,还有……”

话没说完,尹抱坤腾地拍案而起,猛觉眼前一黑,先是趔趄了两步,旁人连忙去扶,等站住了,才哆里哆嗦地责备道:“他、他张小林要干什么,还懂不懂江湖规矩,这是……这是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座中有个黑脸膛立马附和道:“他妈的,张小林平时要狂就狂他的好了,拿坤叔做戏算什么意思,真当我们是吃白饭的了?”

“黑哥,话也不能这样讲嘛!”金丝眼镜慢悠悠地说,“兵不厌诈,如果讲讲茶就能万世太平,那大家也不用再养这么多弟兄喽?”

“放屁,他要耍诈,别带上我们!这种事情传出去,坤叔的脸面怎么办,我们以后怎么在道上混?”

“呐,我可是经常劝坤叔的,上了年纪,当个元老就好,理那些后生仔做咩?否则早晚都会有这一天的啦!”

“四眼仔,你到底是我们粤帮人,还是他们青帮人?”

“江湖大同,青红都不分家了嘛,你问这做咩啊?”金丝眼镜咄咄逼问道,“难道你要替那几个北佬出头,同青帮‘三大亨’为敌吗?”

黑脸膛哑然——就算他有这份心,其他“粤帮”头目也绝不会同意打破沪上的平衡现状。

金丝眼镜转而看向老爷子,恭恭敬敬地笑道:“坤叔,据我所知,杜镛对这件事的确不知情。张小林虽然动手,但那也是他和斧头帮的争执,我们何必参与?而且,讲茶讲的是十六铺,现在十六铺风平浪静,也不算坏了规矩。”

尹抱坤扭头瞪眼:“江湖乱道,都像他那么干,还有道义吗?”

金丝眼镜不慌不忙,笑呵呵地说:“坤叔,世道变了,要行道义,也得讲究利弊得失啊!退一步讲,如果张、杜两人能把事情做干净,谁还会替死鬼讲道义呢?”

尹抱坤无话可说。

归根结底,老爷子手上没有实权。

座中这些后生晚辈敬他,便叫他一声“坤叔”;倘若不敬,那他就是个风烛残年的糟老头子。

思来想去,尹抱坤无可奈何,只好摇了摇头说:“别的我不管:第一,刘生是我‘元门兄弟’,懂规矩、知礼节,你们得去衙门里运作运作,把他的尸首接出来;第二,我曾给斧头帮作过保,如今你们不同意替他们出头,至少也要登门谢罪,把来龙去脉给人家解释清楚!”

“那是当然!”众人齐声应道。

金丝眼镜起身拱手,急忙宽慰道:“坤叔放心,我这就叫人去办。”

尹抱坤颓然坐下,拄着脑袋摆了摆手:“行了行了,都走吧,今天谁也不要再来见我。”

众人闻言,各自离席,只留下老爷子在雅间里枯坐,懒懒生厌,若有所思,不知在盘算着什么,似乎是打算帮忙,却又有心无力。

“粤帮”头目离开酒楼,在门口互相客气了几句,便也陆续四散而去。

金丝眼镜走到马路拐角,冲手下几个心腹吩咐道:“我去张公馆知会一声,你们几个去县衙警署找焦队长,把那个叫刘雁声的尸体接出来。”

“那王老九那边呢?”哥仔问道。

金丝眼镜讳莫如深地笑了笑,说:“你们已经去送过信了,但是没见到王老九,因为斧头帮的人没有收。”

见几个心腹不明所以,他便略显失望地摇了摇头,却问:“他王老九是什么人?”

几人互相看了看,悄声议论道:“莽夫做派,谁的面子也不给喽!”

“对啦,亡命徒嘛,他是个急性子。”金丝眼镜忽然扭头望向酒楼窗口,意味深长地说,“坤叔人老心不老啊,也该趁这机会,让老爷子好好歇一歇了。”

众哥仔闻言,忽地一愣,尽管一时间还没缓过味儿来,却也已经隐隐猜出,此乃局中之局!

想来也是,倘若张小林只知道一味埋头蛮干,又岂能轻易跻身于青帮“三大亨”的行列?

一切看似狂妄冲动、不合常规的行为背后,无非是那些肮脏、龌龊的交易尚未大白于天下。

浪荡江湖几十载,没有哪个龙头瓢把子是白给的,张小林也不例外……

……

……

时值上午,秋高气爽。

皖省同乡会馆大门紧闭,王老九端坐在后院里,目光阴鸷地看向跪在面前的两个斧头帮弟兄。

昨天雨夜,正是这两个人冒死扛着温廷阁逃离的闸北火车站。

当晚,他们一行人抵达苏州河后,王老九和陈立宪行至中段,便靠岸将温廷阁抬进了美租界的医院,为避免遭受院方盘问,很快便又寻个机会逃了出来,本打算乘船去苏州河口汇合,不料在途中发现了不少青帮探目,于是只好躲藏了一夜,直到十里洋场渐渐恢复繁忙时,才托拉洋车的斧头帮成员通风报信,接应回馆。

本以为,这两个兄弟肯定凶多吉少,结果没想到,他们俩在苏州河口被青帮探目抓获以后,过了一夜,竟又被毫发无伤地放了回来。

想起昨晚的刺杀,加上十六铺风平浪静,王老九不得不起疑心,觉得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

两个弟兄也是茫然无措,连声赌咒发誓,企图自证清白。

“九爷,我们也不知道青帮为啥把咱俩放了,这里真没我们的事呀,如有半句假话,我们天打五雷轰……”

陈立宪见状,连忙低声劝道:“九爷,他们俩都是最早那批弟兄了,不可能是内鬼,依我看,八成是杜镛和张小林故意放了他们,挑拨离间,乱我兄弟和气。”

王老九沉吟不语。

反间计毒辣,绝不仅仅关乎于眼前这两位兄弟。

相比于“蒋干盗书”,这套反间计更为阴狠,它高就高在对方摆明了告诉王老九,他们就是在用反间计。

而且,刺杀案已经发生,种种迹象表明,斧头帮的确很有可能出现内鬼。

现如今,青帮将这两人放了,任由王老九去猜:他们到底是不是奸细?

无论王老九信或不信,杀或不杀,为了确保谨慎起见,这两名核心骨干以后都很难再被重用。

猜疑心起,则人心离散!

王老九本来就没什么产业,相比于阔绰的青帮弟子,斧头帮会众常常要自力更生,没有利益捆绑,众人只能抱团取暖,心一冷,便要轰然而散。

算来算去,其实也是一招阳谋。

一个小小的帮会,人心尚且浮动不安、一触即散,况乎于国?

王老九深感不易,不禁摇头兴叹,思忖了半晌儿,也没有轻易处置这两位弟兄,转而却问:“你们昨天晚上,一直都没看见江兄弟?”“没有。”两人齐声道,“李正西根本就没上船,我们到苏州河口时,这一路也没看见江老板,不过……”

“有话就讲!”

“不过我们在半路看见一条空船,船上亮着渔灯,但没有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船夫也不在?”

“不在。”

王老九不禁皱起眉头,身子一斜,忽然问:“立宪,有江兄弟和西风的消息吗?”

陈立宪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找到,已经跟黄包车行的兄弟说了,让他们帮忙问问沪上的船夫。”

王老九无奈地点了点头,叹声道:“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多派点人手护送,杜镛和张小林这群下三滥,我他妈就不应该信他们,还有那个什么狗屁老广,我看他就是在装糊涂!”

“九爷,咱们十六铺虽然没丢,但毕竟也死了几个弟兄,这份仇,杜镛和张小林要还,那个尹抱坤也要还!”

陈立宪的话,立刻引起了斧头帮会众的一致认同。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叫嚷道:“九爷,打铁还需自身硬,咱想在沪上立柜,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江老板那些路数,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拳头才是硬道理!”

“对!管他什么青帮、粤帮的,咱谁的面子也不给,先杀了那老头子祭刀,然后荡平杜公馆!”

众人群情激奋,怒火冲天,王老九自然不怂,此情此景,他身为帮主也没有怂的道理,便当即朗声喝令:

“弟兄们,看好自家的场子,连夜准备家伙,先到尹抱坤那里讨个说法!”

却不想,话音刚落,便有斧头帮弟兄从门外急匆匆跑进来,疾声通报道:“九爷,刚刚得到的消息,昨晚车站刺杀案动静太大,县郊驻沪军、法捕房和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人,全都增派了人手,正在沿街巡逻呢!”

众人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儿。

各帮派在码头火并,两界三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闸北火车站爆发枪战,这是严重的治安丑闻,华洋双方都不允许沪上在短时间内,再次爆发骚乱。

兵就是兵,匪就是匪。

尽管王老九浑然无惧,但在这种状况下,他也没法领着一大批人,浩浩荡荡地杀向英租界。

斧头帮会众互相看了看,心里顿生踌躇,略带尴尬地说:“要不……等风声过了再说?”

“等他妈的风声!”王老九拍案而起,怒骂道,“不能火并,老子就他妈的搞刺杀!”

……

……

日暮黄昏,公共租界圣公会下辖医院。

走廊里人来人往,医患相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气味儿。

一个身穿棕色风衣,头戴西洋礼帽的中年男子走进大厅,左右看了看,见无人叨扰,便静悄悄地来到走廊一角,缓步爬上楼梯。

三楼全是重症病房,走廊里安静了不少,偶尔有几个女护士和病患家属,或是端屎端尿,或是送药打针,尽是行色匆匆、窃窃私语的模样。

男人不紧不慢地穿过走廊,在每一扇病房门前稍作逗留,顺着玻璃窗朝里张望片刻,旋即又移步到下一个病房。

少顷,他缓步来到走廊尽头的病房门前。

探头一看,屋内是个单间,此刻正有个患者背对着房门,侧身躺在病床上输液,后背上渗出两点猩红。

风衣男没有犹豫,悄悄转动门把手,推开房门,一股刺鼻的消毒水气味顿时迎面扑来。

窗帘紧闭,又是黄昏时分,屋子里因而显得格外昏暗。

风衣男走到床边,俯视片刻病床上的伤者,而后伸出手,探了探对方的鼻息。

便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呀,侬是他的亲属吗?”

女护士手里端着瓶瓶罐罐的托盘,走过来放在床头柜上,略感讶异地说:“昨天夜头,送他来的那两个人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钱倒是留了不少,就是搞不清楚他是谁,侬是他的亲属,还是朋友?”

风衣男转过身,没有回答,转而却问:“这人的伤势怎么样?”

女护士顿时起了戒心,皱着眉头问:“侬是谁呀,问这干什么?”

“我是巡捕房的包探。”风衣男拿出随身携带的证件。

女护士查验过后,却是心头一惊,忙问:“那他是犯人?”

风衣男笑了笑说:“他是我同事。”

“哦哟,这样啊,吓死我了,怪不得他身上有枪伤的哩,不会是因为昨天晚上闸北车站的事情搞的吧?”

“不好意思,我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太多。”风衣男将证件重新揣进里怀,接着指了指病床,“还能救过来吗?”

“医生说他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不过,到底算不算幸运就很难讲喽!”

“为什么?”

女护士解释道:“一颗子弹打在肩胛骨,一颗打在脊椎上,就因为打在了脊椎上,所以内脏没有受伤,没有造成内出血,所以才能救回来,不过以后很有可能会瘫痪,侬最好叫他的家人赶快过来看看吧。”

“他在沪上没有亲戚。”风衣男淡淡地说,“家里的老人恐怕会接受不了,还是再等等吧。”

“这样啊,那倒也是。”

女护士虽然年轻,但在医院里惯看了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对这种事自然习以为常,有些病患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人抱恙,全家病倒的情况也不鲜见。

风衣男接着又问:“他大概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这种事情,我可不敢乱讲,阿拉今晚要安排他吃流食呢!”女护士提议道,“要不我带侬去找医生,让他来跟侬讲好不啦?”

风衣男摇了摇头,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卡片。

“侬也晓得,阿拉的工作比较特殊,等他醒过来以后,侬就直接打电话到巡捕房找我就好了。”

说着,他忽地顿了顿,语气随之变得严肃起来:“侬晓得阿拉巡捕房是做什么的吧?好好表现,别大意了。”

女护士连忙点了点头,怯生生地说:“侬放心,这边都是我来照顾他的。”

“对了!”风衣男走到房门口时,忽地转过身来,小声提醒道,“在此期间,如果有什么人来探望过他,也要记得随时通知我。”

女护士随行相送,忙说:“好的,我晓得啦!”

风衣男点点头,目光越过女护士的肩膀,又朝病床上的伤者看了两眼,旋即转身离开。

正当两人在门口话别之际,温廷阁背对着房门,侧躺在病床上,紧闭的眼皮忽然轻轻转动了一下,似有若无,几不可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