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95章 二房东梅太太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95章 二房东梅太太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95章 二房东梅太太

第495章 二房东梅太太

听见珠帘响动,江连横等人顿时一怔,起初还真以为是“三大亨”的耳目循声而来,可定睛再看,却又觉得有些不对。

来人一男一女,含笑步入雅间。

小女子年方十五六,擦脂抹粉,身穿翠绿色旗袍,头戴兰花瓣发饰;其后跟着一个中年琴师,面堂黝黑,体格清瘦,一袭长袍马褂,配了顶西洋礼帽,俨然是两个江湖艺人的模样。

“各位老板,听戏不啦?”

小姑娘柔声细语,面带微笑。

刚说完话,身后的琴师便立马呈上来一块白布折子,上面蝇头小楷,写的尽是些地方上的乡谣小调,以及几出常见的折子戏。

石连城眉头一皱,当即不耐烦地挥手轰赶:“走走走,没看见正在这谈事儿呐?”

小姑娘听见是北方口音,便立刻改换国语,操着浓郁的异乡腔调央求道:“老板,听一支嘛,两角钱,不贵的。”

石连城不好再赶,转而看向江连横,等着听他的意见。

小姑娘心明眼亮,见此情形,连忙翩然走到桌前,抚着江连横的肩膀,轻轻摇晃起来。

“老板看着就是做大生意的人,听一支嘛,我给你们助一助谈兴。”

江连横有点困惑。

流动卖唱的江湖艺人,他不是没见过,茶馆酒楼里常有,但人在雅间里坐着,像小姑娘这般堂而皇之地不招自来,倒是头一次碰见。

席文钊笑着说:“老城厢这边常有,见惯不怪了,谁也不当回事儿,江老板要是嫌烦,我就去叫堂倌过来把他们撵走。”

江连横的确没什么兴趣听小曲儿,可这小姑娘嗲声嗲气的,还挺撩人,于是便摆了摆手。

“拉倒吧,跑江湖的不容易,今儿我捧你个场,单子拿来我瞅瞅。”

闻言,那琴师便笑呵呵地将白布折子递了过来。

江连横拿眼一扫,颇有些意外地问:“嗬,京戏也会唱呐?”

“老板,这不是京戏。”小姑娘轻声解释道,“这是‘倒七戏’。”

“这‘倒七戏’是哪的戏?”

“是我们皖省的地方戏,庐剧,老板听过吗?”

“哦,敢情咱们都是外地人呐!”

江连横根本不懂戏曲,平时都是瞎凑热闹,眼下更不是奔着听曲儿来的,于是便随手将白布折子还了回去,吩咐道:“那就整一出《平贵别窑》吧,老爷们儿闭嘴,丫头你自己唱!”

花钱的主说上句。

两人不敢推辞,好端端一出对手戏,便全由了小姑娘独自一人哼唱起来。

“曾记得二月二龙头高照,王三姐站彩楼绣球来抛,实指望绣球打中王孙贵胄,想不到打中平贵花郎一条……”

“三姊不必泪双流,丈夫来言听从头,十担干柴米八斗,你在寒窑度春秋……”

说实话,唱得真不怎么样。

想也知道,要是唱得真好,早就在场子里当角儿了,何必还在这茶馆酒楼里穿梭卖艺呢?

一曲终了,酒席饭毕。

江连横等人起身离开粤菜馆子,又在石连城和席文钊的带领下,横过一条马路,穿过两条弄堂,便来到了一栋小巧精致的三层公寓楼下。

“江老板,哥几位请吧!”

石连城跟在众人身后,迈步走进公寓大楼。

席文钊在前头带路,领着江连横几人爬上楼梯,时不时地回头介绍道:“这栋公寓不错,屋里头宽敞,比法租界那边的鸽子笼强多了,离法租界又不远,我和石大哥就住在楼下,咱见面也方便。”

“对对对。”石连城随声附和道,“江老板,咱俩在三楼帮你们短租了三间房,房东人不错,有事儿好商量。”

“这一栋楼都是房东的产业?”江连横问。

“不太清楚,我接触的都是二房东,承租了三楼,大房东人在法租界里混呐!”

“我倒见过两回大房东。”席文钊回头笑道,“老听他在那埋怨,怪法国佬当初没把租界划大点,不然的话,他这栋公寓的租金就能再翻一倍了。”

众人应声笑了笑。

说话间,便已然相继爬上了公寓三楼。

席文钊领着几人来到走廊尽头,在一间居室门口停下了脚步。

薄薄的一扇木门,外头装着漆绿色的铁栏杆,明明已是深更半夜,屋内却传来一阵阵“稀里哗啦”的麻将牌动静,间或夹杂着几声嬉笑。

“咚咚咚!”

席文钊轻叩了两下房门,屋内的洗牌声倏然停了下来。

少顷,脚步声渐近,紧接着木门拽开半扇,一个三十奔四的妇人从屋内探出头来。

却见这女人身穿深色旗袍,胸前配了条珍珠项链,头上烫着新式发型,浓妆艳抹,风韵犹存,眉目间流光一转,待到瞥见席文钊时,这才连忙推开铁门,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哦哟,是文钊回来啦!”

女人说着国语,但仍旧带有浓重的沪上腔调。

“那侬就是江先生吧,欢迎欢迎,这么晚才到,真是蛮辛苦的哦!”

众人纷纷点头。

席文钊赶忙介绍说:“江老板,这位就是房东梅太太。”

江连横笑了笑,客气道:“梅太太好啊,这么晚还来打扰,真是不好意思。”

“哎呀,小事一桩,江老板不用放在心上。”梅太太打量几眼众人,颇感新奇地赞叹道,“北方人真是不得了,一個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真让人羡——”

话还没说完,梅太太的目光忽然落在闯虎身上,嘴角的笑容顿时一僵,迟疑了。

闯虎眉头紧锁,左右看了两眼,不自觉地挺起胸膛,拔了拔腰杆儿——没用。

梅太太心中暗道:看来凡事都有例外。

尴尬了片刻,她方才摆了摆手,转而笑道:“江先生,侬稍等一下,我给拿钥匙去。”

说罢,转身走回屋内。

闯虎甚是气愤,当即拍了拍江连横,踮起脚尖,咬牙切齿地悄声道:“东家,提前跟你吱一声,头走之前,她那条珍珠项链,我的了!”

“虎啊,太有志气了!”江连横暗中挑起大拇哥。

不多时,屋内的麻将声又重新响了起来,似乎是有人凑局顶替。

梅太太也拿着几串儿钥匙,款步而来,带领江连横等人朝着走廊另一端走去。

“江先生啊,这沪上人来人往,唯独东北人不常见,侬是到这做生意来了?”

“没有,没有。”江连横笑着打趣道,“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来这走走,随便看看。”

“哦哟,怎么这样讲,侬是奉天来的,哪里算是乡下人嘛!”梅太太回过身问,“我猜,是在法租界那边,听见他们瞎七搭八了吧?”

众人互相看看,一齐点了点头。

梅太太忽然流露出厌恶的神情,挥了挥手帕,却说:“哎呀,千万不要理睬他们,沪上是包容的,我是念过书的人,虽然没去过奉天,但也知道那是省城,哪里还算是乡下嘛!”

“梅太太眼界宽了。”众人连声奉承道,“不过,奉天确实不如十里洋场。”

“那倒是了,这里是码头,洋人也多嘛!”

梅太太接着又说:“我跟讲哦,阿拉祖祖辈辈住在老城厢,都是本地人,自从大英法兰西在这里划了租界,江北和宁帮的小瘪三搬进去以后,反过来倒说阿拉是乡下人,想想真是蛮滑稽的哦!”

“那是挺操蛋的。”江连横笑了笑。

穿过昏暗的走廊,梅太太领着众人来到堵头的三间居室,掏出钥匙,推开房门。

“江先生,阿拉进去点一点屋里的东西,看一看满意不满意?”

“好好好。”

江连横等人相继走进居室内,里面清一水都是两间卧室,大约是后来改建的,所以几乎没有客厅,更没有灶台,但是很整洁,挺有情调,走到窗边,可以远眺映衬着都市华灯的黄浦江面。

“江先生,侬好好看看,还满意不啦?”梅太太问。

“挺好,挺好。”江连横点点头,旋即朝西风使了个眼色,“租金一个月多少钱?”

梅太太笑道:“哎呀,不用不用,文钊他们已经把订金付过了,侬要是满意,只管住下就好了。”

“嗯?”江连横转头道,“两位已经挺辛苦了,这多不合适啊!”

石连城和席文钊连忙摆摆手:“别介,江老板,您难得用得着咱们,这点小钱儿就别撕吧了。”

江连横压根也没打算撕吧,心安理得地受享下来,只是说:“以后柜上有事儿,随时过来找我。”

“好好好,有您这话就行了。”石连城和席文钊笑呵呵地回道。

见状,梅太太便说:“江先生,侬要是满意,那我就先走了啊,要是有什么事的话,侬随时去那边敲门找我。”

江连横咂了咂嘴:“呃……梅太太,我这人属夜猫子的,平常不一定啥时候回来,万一真有啥事儿的话,我还是找你家老爷们……咳咳,还是找你先生吧,他不在这?”

“江先生啊,侬还是来找我吧。”梅太太说,“我家先生,那更是早出晚归,连我有时候都找不到他哩,我常在家,侬不用担心。”

“哦?”江连横随口问道,“这么忙呐,那梅先生是干啥营生的呀?”

“吃白相饭的。”

“白相饭?”

江连横眉头一紧,没听明白,心里估摸着可能跟“吃软饭的”是一个意思,便不好再去追问,连忙点了点头,尴尬道:“嗐,是吃白相饭的呀,那想必是挺有能耐,好好好,梅太太慢走啊!”

梅太太走后,几人便开始各自分房。

分来分去,江连横和闯虎一屋,李正西和温廷阁不对付,便跟着刘雁声同住,雅思普生便只好跟温廷阁睡在一间居室。

石连城和席文钊见几人准备歇了,便起身告退道:“江老板,要是没啥事儿的话,咱俩就先回去了,楼上楼下,有啥吩咐您随时吱一声,明天咱们有啥安排?”

“哦,伱们俩白天的时候,该忙生意忙生意,咱几个先随便溜达溜达,等晚上的时候再找你们。”

“那好,那好。”

两人转身要走,江连横却又突然叫住他们,问:“这二房东以前是不是个寡妇啊?”

“诶?江老板,厉害呀,这你都能看出来?”石连城和席文钊倍感惊讶。

“这有啥?”江连横怪道,“不是她自己说的,她家老爷们儿是吃软饭的么?”

瞎猫撞见了死耗子,愣是让他给蒙对了。

席文钊一听,连忙解释道:“不不不,江老板,吃白相饭和吃软饭是两码事儿,不过……梅太太以前确实是个寡妇,娘家还挺有钱,她家老爷们儿也没啥正经差事,瞅着确实像吃软饭的。”

“那到底啥叫吃白相饭的?”

“呃……游手好闲,跟街溜子差不太多。”

“你不是说小瘪三是街溜子么?”

“嗯……那就是有钱的街溜子。”

“公子哥?大少爷?”

“这个么……也不一定。”席文钊立时犯了难,“江老板,这还真不好说,可能有钱,也可能没钱,反正这类人在沪上还挺常见,这个点,法租界的娱乐场就有挺多白相人。”

“线上的人?”江连横问。

“未必。”石连城接过话茬儿,“有些的确是合字,有些纯粹是个空子,说有钱其实也没多少钱,说没钱一身行头还挺立正,有的是茬子,有的是孬种,不好说,真不好说。”

江连横不相信这世上唯独十里洋场才有“白相人”,觉得肯定还有其他称谓可以代替,无奈眼下倦意袭来,没工夫细琢磨南春北点的差异,便摆了摆手,让石连城和席文钊先行离开了。

两人走后,李正西几个便凑过来问:“哥,明天咱什么打算?”

“先办成一样是一样,分头行动吧。”江连横沉吟道,“西风,闯虎,你俩明天陪着雅思普生去沪上的兵工厂挖人。”

三人点了点头。

雅思普生问:“江先生,张大帅需要多少工程师?”

“听过韩信点兵的故事没?”江连横十分肯定地说,“多多益善!老张已经发话了,甭管德国的、美国的、捷克的、还是比利时的,但凡是能造枪造炮的工程师,只要愿意去奉天,包准比他在沪上挣的月钱多,一百块现大洋打底,有能耐的,上不封顶!”

欧洲大战结束以后,德国被解除军备,除了核心人才以外,不少中下层的武器工程师,凭借德军装备的口碑,纷纷远走他乡,谋求生路,远东便是其中的落脚点之一。

这些工程师本来就对远东没什么归属感,当然是谁给的钱多,就愿意为谁效力。

挖墙脚虽然谈不上光明磊落,但也绝对无可厚非,有雅思普生这位“德国老乡”搭线,加上洋人的身份,这份差事并不困难,更谈不上凶险。

“东家,那咱们仨呢?”温廷阁问。

江连横想了想,说:“你刚才说的有道理,到人家的地界儿了,拜个码头不犯毛病,哪怕不跟咱合作,至少也能给咱省点麻烦,行个方便。”

李正西没说话。

他其实并不反对这种做法,先前只是单纯想要呛温廷阁一句。

刘雁声点点头,提议道:“东家,那我这就回去写三份拜帖?”

“嗯。”江连横当即拍板道,“明儿上午,跟我去会会十里洋场那‘三大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