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73章 奉系崛起,异姓兄弟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73章 奉系崛起,异姓兄弟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73章 奉系崛起,异姓兄弟

第473章 奉系崛起,异姓兄弟

三月末的午后,奉天大帅府邸。

窗外阳光正好,张老疙瘩难得清闲,此刻独坐在正厅内,一边嘬饮着茶水,一边哼唱着小曲儿。

只见他举止悠哉,神情淡然,也不知在哪捡了什么便宜,恰是春风得意之际。

俄顷,敲门声忽然响起。

传令兵推门进来,猛地挺了下腰杆儿,朗声通禀道:“大帅,江连横到了。”

“嗯,让他进来吧。”

二人有约在先,张老疙瘩并不意外,当即撂下茶碗儿,并笑呵呵地摆了摆手。

江连横作为奉张的密探顾问,偶尔接到大帅传唤,倒也不算稀奇,只是这次显得有点突然罢了。

从接到消息,到赶来帅府,这一路上,江连横都在暗自揣测其中的原因。

脑海里闪过的头一个念头,便是近期在奉天学林中掀起的舆论风潮。

正如他先前所料,这次舆论,仍旧是关于北方的内战。

随着红方连战连捷,相关言论不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还隐约呈现出要与之效仿的苗头。

张老疙瘩既是关外当权派的魁首,势必要对此事有所过问。

于是,江连横便在途中把江家了解到的情况简略回忆了一遍,有备无患么,毕竟是省城密探顾问了,总不能一问三不知。

但当他迈步进屋,见到张老疙瘩的神态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人逢喜事精神爽!

老张从来都不算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喜怒常形于色,但他放得下身段,能当孙子能当爷,耍赖哭穷最是拿手好戏。

今天不行。

嘴都快咧到耳朵丫子上了,实在是装不出半个“穷”字儿。

见此情形,江连横不禁抱拳作揖,由衷赞道:“大帅今天好气色呀!”

“哟,小江来了?来来来,快坐快坐。”张老疙瘩哈哈一笑,竟破天荒地主动问起了江连横的近况,“家里都挺好?”

江连横颇感意外,连忙笑着回道:“多谢大帅惦记,家里万事都好。”

眼见大帅心情这么好,他也在心里掂量着,到底应不应该开口问问其中的缘由。

没想到,正在迟疑之间,张老疙瘩自己竟主动说了起来。

“小江,你是在线上混的,应该知道‘别梁子’是啥意思吧?”

江连横闻言一愣,心中暗自诧异道:奇了怪了,老张怎么还突然冒出匪话来了,难不成是要跟自己盘道儿?

所谓“别梁子”,即是指剪径劫道的行当。

想到此处,江连横便点了点头,有些迟疑地说:“大帅,省里最近闹匪患?”

张老疙瘩大笑两声,拿手一指自己,却说:“是我别了个梁子!”

“哦,是这样啊!”

江连横跟着笑了笑,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儿聊下去,总不能凑过去问他“兰头海不海”吧?

那不是真把大帅当胡匪了?

好在,张老疙瘩也只是一时兴起,这才团了两句春,毕竟身份摆在这里,总不能满嘴黑话,于是便在三言两语间,把事情的经过简略说了一遍。

究其缘由,事在关内。

京师直皖之争由来已久,为了执掌大权,推行武力统一,冯氏和段氏针尖对麦芒,已然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如今天下各地军阀当中,皖系实力首屈一指,直系紧随其后。

除这两大家以外,其余各路人马,尽是虾兵蟹将,能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还谈什么逐鹿中原,平定四海?

奉系?

奉系根本不值一提。

在直皖两家眼中,所谓“奉系”,不过是一群偏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匪帮罢了。

这话虽然有偏见的成分,但也并非无凭无据。

且不说老张本人就是绿林出身,只说他麾下那帮将士,平日里也是称兄道弟,一身江湖习气,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令人着实堪忧。

直皖两家,那可是大总统当年亲自带出来的,是正儿八经的北洋嫡系。

相比之下,奉张的部队跟北洋毫无关系,虽然受过提携,但最多也只能算作是旁系而已。

可话说回来,大总统当年之所以把老张当盘儿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奉天离京师既近又远。

说近,奉军出关,可以逐鹿中原;说远,封关自治,极易裂土分疆。

大总统尚且如此考量,冯氏和段氏自然也对老张的态度格外重视。

直皖两家都想拉拢奉系站在自己这边,而张老疙瘩是個“实在人”,谁给他的好处多,他就跟谁混。

于是,当皖系的小徐把价值三千万的军火提货单送到奉天时,老张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拍板,“联皖抗直”。

说起来,这批军火原本是直系从海外订购的,结果刚一到岸,就立刻被奉张当场截获,并连夜运回奉天。

这么一出惊天大劫案,当然不可能成为秘密,也根本无需隐瞒。

只不过,眼下军火刚到,奉军还没扩编,除了几个高层以外,大多数人还没缓过神来,因此江连横才没听说。

“三千万的军火!”

张老疙瘩笑得睁不开眼,用手比划着说:“三千万呐,够我扩编七个混成旅了!”

“恭喜大帅鸿运当头!”江连横赶忙拱手贺道,“要我说啊,自古宝剑酬知己,这批军火命里就该着是大帅您的,要是落在了老冯手上,那就好比是青龙偃月刀落在了关兴手上,刀还是那把刀,但换个人来用,就没那个气势了。”

“哈哈哈,你小子会说话啊!”

“没有没有,我只是实话实说。”

张老疙瘩美了,忽然感慨道:“这批军火,还得亏有杨诸葛和小徐帮着忙活,事儿才能办成。对了,杨诸葛你知道吧?”

江连横点了点头,杨诸葛是这两年老张手底下的“大红人儿”,说不知道,太假了。

此人毕业于东洋陆军士官学校,现为督军署参谋长,少将军衔。

杨诸葛为人自视甚高,也确实有点能耐,可动不动就自比诸葛孔明,让人听了难免直嘬牙花子——有点儿吹了吧?

话虽如此,但他给老张献言的经略之策,倒是当真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几分相似之处。

想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看如今,直奉皖争名夺利。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白山黑水,物产丰饶。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南和东洋,北抚白俄,整治三省。

“待天下有变,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趁直皖相争,挥师入关,则逐鹿中原。

尽管不能完全对等,但在大体思路上,却是异曲同工。

虎视京津,进可攻、退可守,除了直皖两家以外,奉张的确比其他各路军阀更有机会问鼎中原。

江连横能怎么说,只能说:“大帅知人善任,不愧是一代明主,未来不可限量,咱们奉天的百姓,以后就靠您的福荫了。”

可是这一次,张老疙瘩却没有笑,而是幽幽地叹了一声:“善任好办,知人难呐!”

江连横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顺势问道:“大帅,你叫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差事要吩咐?”

张老疙瘩却忽然站起身,抬手招呼道:“小江,跟我上后院儿溜达溜达。”

江连横应声跟上。

两人顺着后院儿小门穿出去,来到张府东北角,这边有一大片卫兵把守的空地,预留给日后帅府扩建备用。

家雀在空地上着实,四周的树冠上才发出嫩芽,阳光和煦,一派生机盎然。

张老疙瘩绕着空地,边走边说:“杨诸葛是个人才啊,能当得了大用!”

“是是是,这批军火就能证明大帅的眼光没错。”江连横随声附和了两句。

“但是——”张老疙瘩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我总觉得,这小子跟老段手底下的那个小徐,走得有点太近了。”

伴君如伴虎。

听了这话,江连横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去想那杨诸葛如何如何,而是在心里自问,江家是不是跟军官走得太近,惹得老张不开心了。

好在,老张并未含沙射影,而是很严肃地在谈论此事。

“人多心就杂。”张老疙瘩低声说,“要是想捞点油水,那没什么,我老张心眼儿还没那么小。钱么,谁不稀罕?但拿着我的钱,去给别人办事,吃里扒外可不行。”

“大帅说得对!”江连横深表认同。

“小江,你这两年干得不错。我在这个位置上,精力有限,很多事情注意不到,军营里头有时候上上下下不好开口。我知道你小子会来事儿,跟省府里的人也有联系。往后,你也别光顾着查外人了,我手底下的自己人,你也多留意留意。”

这下真成锦衣卫了。

江连横没资格回绝老张派下来的任何差事,当下便说:“多谢大帅信任,我一定尽力而为。”

张老疙瘩点了点头说:“小江,伱虽然不是官差,但江湖庙堂各有各的门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把自己看低了。要是真查出来了,你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怕报错了消息,我老张的耳根子没那么软,你只管打听风声,决定在我。”

“明白。”

“另外,我给你那个证,你该用就用,谁要说那证不好使,你过来告诉我。”

江连横应声谢过,忍不住斜眼打量着张老疙瘩的神情。

老张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能说出刚才那番话,势必已经听说了一些关于杨诸葛的风言风语,只是目前的情况在他看来无伤大雅,还不到要闹翻脸的地步。

而且,杨诸葛和皖系小徐勾勾搭搭、眉来眼去,也是不争的事实,怨不得大帅起疑心。

不过,虽然疑心,却还愿意重用,倒也足以说明关外人才凋敝,以及张老疙瘩对杨诸葛的器重。

“想争天下,奉天的根基不能乱呐!”交代完了这件差事,张老疙瘩又随口问道,“最近,城里的风,刮得也挺大吧?”

该入正题了。

江连横忙把最近市井中的风情舆论说了一遍。

“总体来说,还是跟年前一样,传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北边的内战。”他说,“尤其是那些留过洋、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小年轻,吵吵得最起劲。这事儿说起来都招笑,人家毛子打内战,咱们这边竟然有人说是他们的胜利。”

张老疙瘩冷哼一声,不屑道:“那帮小年轻,属柴禾垛子的,沾火就着,最容易被煽乎起来的就是他们,一个个毛还没长全呢,净想着指手画脚。什么这主义、那主义的,这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光白话有什么用!”

“是是是。”江连横附和道,“说到底,还是没经过事儿,都以为自己懂得挺多呢。”

“他们掀不起多大风浪,就怕有人在后头给他们撑腰,你得多留意留意,最近没听说有啥结社、游行的苗头吧?”

“那倒没有,多半就是化名在报纸上写点东西。”

“有没有什么秘密刊物?”

“目前没听说,但是有一些从关内私传过来的几份杂志,其中一个人好像挺有影响,但这人不在奉天。”

“嗯?”张老疙瘩低声问道,“谁呀?”

江连横回忆道:“这个人姓陈,好像是秀才出身,当过编辑,办过杂志,笔杆子挺硬,话说得挺大。”

“陈秀才?”张老疙瘩眉头一挑,似乎突然间提起了兴趣。

江连横点点头,解释说:“我看过一次这人在报纸上的照片,嘴唇挺厚,脑门儿挺大……”

话还没说完,却不想张老疙瘩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大帅,你这是……”江连横不解其意地问。

张老疙瘩目光眺望远处,仿佛一时间回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光景,感慨了一会儿,方才开口道:“小江,我认识你说的这个人,他的确不是奉天人,但他在奉天住过好几年呐!”

“是么?”江连横有些惭愧,“这……大帅见谅,可能是因为年头太久了,我没查清楚。”

张老疙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却说:“这个不能怪你,我算算啊,这少说也得是十五六年以前的事儿了。我不光认识这个陈秀才,我跟他的缘分还不浅呐!”

“那么,缘从何来呢?”

“按理来说啊,这个陈秀才,其实算是我的义弟!”

“义弟?”

“对,我以前在新民的时候,跟他们陈家常来常往呢。”

————

P.S.太晚了,羞耻。

发现一个问题,上一个章节有读者反映说没有本章说,奇怪的是,我在后台可以看见大家的评论,只有我回复以后,本章说才能显示出来。麻烦大伙儿帮忙试一下,这章评论有没有本章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