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49章 钱桌子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49章 钱桌子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49章 钱桌子

第449章 钱桌子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翌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的有点阴,但是无风,所以并不太冷。

契丹大街上,小报童怀里捧着厚厚一摞《远东报》,斜挎包拍打着屁股,沿着街面走走停停,叫卖新闻。

城市渐渐苏醒。

马迭尔旅馆,大堂休息区。

江连横刚刚吃过早饭,此刻正同薛应清等人坐在沙发上窃窃私语,周围不时有穿着富贵的华洋旅客来来往往。

谈及盛宝库,他心里始终怀有几分顾虑。

不是怕,而是总觉得此人举止反常,拿不准对方的意图,便难免有些狐疑。

薛应清倒是不当回事儿,只管笑着宽慰道:“哎呀,你就放心吧!信不过他,你还信不过我么?”

一条大道横贯东西,串联出一片人声鼎沸的闹市,到处充斥着烟火气息。

“嗐,咱玩儿咱的,带那小子碍事儿。”盛宝库依然很热情,点点人数,忽然有些诧异,“诶?江老板,昨儿晚上那俩老弟呢?”

闯虎却不在意,只管嘿嘿笑道:“都是我哥,都是我哥。”

“挺好,让你破费了。”江连横朝门外瞄了一眼,却问,“盛老板,咋就你自己一个人来的,昨天那个小跟班儿呢?”

他急切地引领众人离开旅馆,站在门口,抬手叫来一辆马车,谈起今日的计划,整個人显得兴致勃勃。

“什么舞?”

李正西刚下马车,热闹的喧嚣声便如决堤洪水一般,顷刻间扑面而来。

拐弯抹角,抹角拐弯,俄式马车终于缓缓停住。

薛应清也笑着附和起来,对江连横说:“老钱儿这人,贪是贪了点,但还没到挣钱不要命的地步。他听说过你,你让他跟线上的‘横把儿’使腥儿,他没那胆子。”

两侧建筑,尽管同样是巴洛克风,看上去却松散廉价,上手一模——假的!

道里的教堂、旅馆,都是货真价实的砖石结构,外墙是花岗岩浮雕。

盛宝库赶忙摆了摆手,说:“别了,咱总共就这些人,还费那事干啥?要不这样,我跟赶车的在外头挤挤,你们坐里头,上车上车,别客气了。”

说话间,大堂里突然刮来一阵寒风。

一道响鞭,马蹄声渐渐朝南远去。

“毛病!”薛应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再叫一辆不就得了?”

不料,头刀子却冷哼一声,神情颇为不屑。

时隔七年,重回滨江县,闯虎显得格外兴奋。

眼看熟悉又陌生的街区,他便不由得大声感慨:“变化真大,哥,咱走吧?”

“不是信不过。”江连横解释说,“是我总觉得这老小子心思不在生意上。”

他笑眯眯地走过来,脸有点僵,耳朵通红,人中上亮晶晶的,好像赶了很远的路,看上去冻得不轻。

车厢里正反两排座,四个人正好,五个人就挤了。

盛宝库一把叨住他的手腕,却不多加解释,只是神秘兮兮地笑了起来。

江连横闻所未闻。

客随主便,如此辞让了几句,江连横等人总算陆续钻进马车。

“别管什么舞,伱指定爱看!”

“咯哒咯哒……”

“薛掌柜,我可知道你的爱好。咱今儿第一站,哪也不去,直奔秋林洋行,陪你好好逛逛。江老板,待会儿咱在去玩儿两把赛马,晚上去看芭蕾舞,咋样?”

“咋样,昨儿晚上睡得还习惯不?”盛宝库问。

康徵点点头,表示认同:“掌柜的,小心点不犯毛病,毕竟咱跟老钱儿都两三年没见了。”

“哦,闯虎老家在这边,我放他去走走亲戚,今天就不跟咱们一块儿了。”

见状,江连横忙说:“那没什么,我辛苦一点,薛掌柜可以坐我怀里。”

眼前,便是道外滨江县,正阳大街路口。

说罢,他便转过身,正要钻进马车时,却又突然有些迟疑。

“没事,一个钱串子而已,他不敢。”

盛宝库先是一怔,旋即连忙摆手笑道:“应该应该,那……咱们就赶紧走吧?”

“嗬,哥几个起得够早啊!”

“嘎吱嘎吱……”

“别老管我叫哥,你岁数比我大吧?”李正西皱了皱眉。

这时节,不知是居民已经习惯了酷寒,还是正在提前置办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看上去远比道里热闹。

江连横等人纷纷起身,跟他寒暄了几句。

道外是什么?那是模子灌出来的石膏,贴上去的,一敲,空响儿!

街面疏于管理,小商贩随处占地,道里禁行的人力车,在道外也比比皆是。

众人欠起身,朝旅馆门口张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老钱儿”盛宝库。

尽管有些混乱,却是地道的江湖所在。

放眼望去,点痦子的、打把式的、拉洋片的、算卦的、要饭的、摆小赌摊的……恰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正西侧身穿过人潮,转过头问:“你那叫林七的哥们儿,在哪撂地啊?这天光大亮的,能开张么?”

“我也不知道啊,先往里走走看吧!”

闯虎身板儿太小,在人群中穿梭,显得格外吃力。

两人闪转腾挪,费了半天劲,总算穿过了闹市入口,街面也渐渐宽敞起来。

闯虎站在头道街十字路口,环顾四周,眼里显出几分迷茫。

当年,他离开滨江县时,这里还有不少土房,如今却早已无影无踪。

“找不着了?”李正西问。

“能找着,能找着……”闯虎看上去有点逞能,“等我找个脸熟的合字问问吧?”

说得容易,真要找起来可就难了。

江湖卖艺,多半走穴赚米。

虽说眼下临近年关,该回家的都回家了,可毕竟一去七年,滨江县傅家甸物是人非,上哪去找脸熟的合字?

两人在街上乱窜,走了两支烟的工夫,闯虎还是没碰见熟人。

无奈之下,只好走到街边一处卦摊儿,寻思着碰碰运气。

算卦的老头儿五十来岁,下颌一撮山羊胡,戴副眼镜,瞅着挺有学问,身上的棉袄裹得严严实实。

李正西和闯虎走过来时,他刚刚打发走一个小媳妇儿,见俩人过来,匆匆扫了一眼,便立马别过脸去,装作视而不见,端起世外高人的架势。

“大爷——”

“呵,没找着吧?”

金点生意人,最会察言观色。

老先生方才就注意到,这俩人在街上茫然顾盼,眼神是空的,不是找人,便是找物,十之**,准错不了,哪怕错了,他也能用话再找补回来。

如此冷不防问一句:“没找着吧?”

既是“要簧”,也是“诈簧”,换成是空子听了,恐怕当场就要被唬住。

李正西忙把话头打住,径直问:“大爷,外哈线上来的,跟你打听个老合。”

老先生把眼睛往下一拉,瞅瞅两人,试探着问:“同行?”

“不是不是,就是在线上溜达,这人叫林七,唱皮影戏的。”

“无鸣鹃。”闯虎随声补充道。

老先生翻了个白眼,摇摇头说:“没听过,这是城里,唱皮影戏的都少了,你俩往乡下走走,去双城那边看看吧。”

“无鸣鹃你没听过?”闯虎皱起眉头,“他那皮影会下衣裳。”

“没听过,那有什么新鲜的?”老先生有点不耐烦,“哎呀,走吧走吧,我这正忙着呢!”

李正西和闯虎相视一眼,只好起身离开。

如此,两人没头苍蝇似的,在正阳街晃荡了一上午,其间问过不少江湖艺人,可无论是提起“林七”,还是“无鸣鹃”,始终是无人知晓。

日上中天,俩人找了家面馆吃饭。

李正西不禁抱怨:“虎子,你这兄弟也没蔓儿呀!他现在还撂地么,不是真在鼠疫那年病死了吧?”

“不能吧……”

闯虎挠挠头,心里却是愈发没底。

宣统二年,傅家甸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大鼠疫却抢夺了数千条人命。

一座在死人堆里重新站起来的城市,又有流民东躲西逃,往日的熟脉,早已断的断、散的散,茫茫人海,生死未卜,想找个人,谈何容易?

然而,闯虎仍旧不死心。

“你先等等,别着急,我在这肯定还有熟人,不可能全都死了。”

“拉倒吧,等你找这人,黄花菜都凉了。”

李正西性子太急,当即摇了摇头,说:“先别找你那兄弟了,老钱儿以前是做钱桌子的,咱吃完了饭,直接去找钱桌子打听吧。”

“哥,你这样,会不会有点打草惊蛇啊?”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你就算找到林七,他是个唱皮影戏的,能知道老钱儿的生意?我估计,最后还是得找钱桌子,才能问个明白。”

“找到林七,好歹有个保人呐!”

“咱俩满大街扫听‘无鸣鹃’,都没找着,他连个蔓儿都没有,怎么当保人?”

李正西坐不住了,撂下筷子便说:“你快吃,就这么定了。”

闯虎思虑再三,只好点了点头。

“行吧,要是想找钱桌子,那就得去汇兑街了,那边全是干这生意的人,但是……哥,他们那帮人可横,你悠着点,东家不让报号。”

李正西将手按在腰际,却说:“别怂,带着家伙呢。横不能我打听点事儿,他们就当街把我给插了吧?”

“那倒不至于。”

“快吃,吃完了,前头带路!”

闯虎点点头,紧赶慢赶地吃完了面,随即和西风一道走出饭馆。

滨江县本没有汇兑街,因为钱庄子多了,便有了所谓的“汇兑街”。

这地方位于正阳大街的岔路口,南北走向。沿街两侧,虽说也有几家钱庄票号,但大多都是与之毫不相关的生意。

据传,道外共有三百多号钱桌子,其中半数,全都汇聚在这条街上,并渐渐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帮。

这行当本是非法的营生,汇兑从来不按市价合算,而且还要从中克扣获利,假帖、假票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少数趁乱拐骗、明抢,懂行的人稍一讲价,当场就要耍横斗殴,奈何哈埠币制混乱,汇兑行业供不应求,所以官府屡禁不止。

所谓钱桌子,也真的就只是一张桌子。

远远看去,跟个卦摊儿没啥两样。

这样也好,碰见官府突击检查时,毕竟便于及时抬桌子跑路。

桌后摆了两把椅子,桌上码着几排现大洋、铜板儿,用布头盖在上面。除此以外,便只有一个账本,一把算盘而已。

人来人往,闹市之中。

现大洋就这么愣摆在桌面上,不怕偷、不怕抢。想也知道,要是没点小势力,绝做不了这门生意。

这时候,汇兑街格外热闹,问价兑换的相亲络绎不绝。

钱桌子早已沆瀣一气,无论找谁兑换,都是同样的汇价。

李正西和闯虎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找了个空桌,便急急忙忙地走了过去。

这钱桌子四十来岁,见有客人来,却也没个好脸,身旁坐着账房,身后则又站着三四个膀大腰圆的壮汉,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的生意人。

两人走进,那钱桌子抬眼一瞄,爱答不理地问:“换羌帖,还是换金票啊?”

李正西掏出三块大洋,搁在桌面上,说:“我换个消息。”

“哦,是打听行情啊。”钱桌子立刻朝身旁扬了扬下巴。

那账房当即会意,拿起账册,念经似的叨咕道:“今日老帖汇价……”

“等下!”李正西连忙抬手打断,“不是问汇价的行情,我是想在这打听个人。”

钱桌子闻言,脸上露出不悦,可瞥了两眼桌上的现大洋,看在钱的份儿上,到底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问吧,想打听谁?”

“这钱桌子行当里,有个叫老钱儿的人,不知道老哥听没听说过?”

“老钱儿?”

钱桌子的脸色忽然一变,扭头跟身旁几人互相看了看,继而似笑非笑地转过头,却问:“你打听他,来我这干什么呀?没听过那句话?同行是冤家!”

李正西当即笑了笑:“正因为同行是冤家,我才来这边打听消息呢!”

“咋的,你俩有仇?”

没想到,那钱桌子竟开门见山,径直问道:“他——坑你钱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