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47章 开江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47章 开江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47章 开江

第447章 开江

“犹太人?”

江连横眉头紧锁,搜肠刮肚想了半晌,脑海里仍旧毫无印象。

抬眼瞥向薛应清等人,他们似乎也是一知半解的样子,只管怔怔地坐在那里,静候下文。

盛宝库惯于将犹太人称作“大胡子帮”。

尽管他说得咬牙切齿,但真谈起“大胡子帮”的时候,神情中除了忿恨、厌恶,却也有几分嫉妒,甚或敬佩。

这倒有点儿意思了。

江连横不禁好奇地问:“这么说的话,他们那帮人,在这的势力还挺大?”

“不是挺大,而是很大。”盛宝库立刻纠正道,“这话说出来,多少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又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说到此处,他忽地摇头苦笑,并用指尖在桌面上画了两个圈儿,随之讲解起来。

然而,不知什么缘故,在看到众人瞠目结舌的神情以后,盛宝库却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

盛宝库倒挺乐观,自己也跟着笑,却说:“江老板,薛掌柜,哈埠可是块宝地,你们有空儿,常来看看机会,别都便宜了那些‘大胡子帮’了。”

盛宝库拿起桌上的烟盒,在众人眼前晃了晃,接着说:“就连咱们抽的这个老巴夺,最开始也是他们那帮人创办的烟庄。”

“对喽,就是因为没家,所以无论到哪都只认钱,无论到哪都不受待见。”

“那也总得有个来路吧?”

“秋林洋行也是那帮人手里的买卖?”薛应清似乎有点意外。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咋舌称叹:“多少?”

闻言,江连横和薛应清相视一笑,渐渐觉察出这“老钱儿”话里有话。

江连横初来乍到,自然不了解这几家商号在哈埠的份量,于是虚心请教,耐心倾听,趁着传菜的工夫,心里总算对哈埠商界描摹出了个大致的轮廓。

碍于初次见面,江连横没有跟“老钱儿”抬杠。

“呵,几百万?”盛宝库撇了撇嘴,“人家那可是跨国公司,毛子内乱之前,秋林洋行至少三四千万现大洋的资产!”

“那当然了!”盛宝库信誓旦旦地说,“这几個‘大胡子帮’能发家,全都离不开哈埠这块地!”

换言之,谁有本事耍臭赖,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玩家。

两个人争一碗饭,有枪有钱和有枪没钱相比,并无优势可言。

归根结底,还是你死我活,亘古不变的道理。

“哈埠这地界儿,尤其是道里和南岗这两片,至少有一大半的生意买卖,都是在他们‘大胡子帮’的手里头攥着,你说大不大?秋林百货商场、索斯金航运公司、马迭尔宾馆……”

“听你这说法,怎么着也得有个大几百万吧?”

众人笑笑,劝慰他说:“洋鬼子薄情寡义,不用放在心上。”

他翻着白眼儿忆起往事,忽然自嘲道:“别人不说,就说那个索斯金吧。他刚来哈埠那时候,我还跟他做过生意呢。以前,我都叫他毛子;现在,我跟着后屁股叫人家洋大人,他他妈的连个屁都不给我放!”

尽管他对此没有过多更深刻的认识,但有一点却是心知肚明——所谓金融游戏,只在规则之上。

钱庄放贷的生意,他大略有所了解,前两年奉小洋票毛慌,他也算亲历了一场金融动荡。

“那可不,全都是低价收购、低价加工、高价卖出,这里头得多大利润?还有那个秋林洋行的创始人,以前就是在北边儿倒腾皮货的,再看现在人家公司衬多少钱?”

盛宝库却仍在那里兀自感慨:“咱哈埠这块地界儿,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那几个‘大胡子帮’不到十年就发了大财。”

秋林百货商场位于南岗大直街,是整个关外最早的百货大楼,眼下正在道里筹建分店。

“合着他们自己没家啊?”

“毛子?毛子烦他们都来不及呢!这么说吧,除了钱,‘大胡子帮’跟谁都没关系!”盛宝库冷笑了两声。

这家洋行不仅贩售各国流品,而且是“前店后厂,工商并存”,财力极其雄厚、豪横。

索斯金坐拥哈埠最大的航运公司,大小货船一应俱全,开办数家油厂、面粉厂,经营粮食贸易。

“你看看,你们还不信。”盛宝库接着又说,“马迭尔旅馆那老板,以前就是个修手表的,再看看现在怎么样?华英油坊那个‘大胡子’,厂子里一天能加工二十万大豆!”

三四千万现大洋的资产,那意味着真金白银,可当真算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马迭尔旅馆创始人开思普,那也绝不仅仅是经营一家旅馆,同时还号称远东珠宝行业巨头。

江连横不由得点了点头,转而却问:“那他们这帮人是从哪来的,跟毛子到底啥关系?”

盛宝库掰着手指头,挨个儿数道:“老巴夺开葛万那烟庄的时候,都说他是个波兰人,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大胡子帮’;华英油坊,你听着还以为是英国佬吧,其实也是个‘大胡子帮’,那些洋人银行,还有那几家借款公司什么的,归了包堆,其实都他妈的是‘大胡子帮’!”

他都问了,江连横只好象征性地猜了猜。

“哪儿来的都有。”

有多豪横呢?

除了各种食品加工厂以外,这家商号甚至还自建了一座发电厂,供大楼内部照明、取暖。

不过,他心里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诶,江老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盛宝库连忙摆摆手,“他们手里没枪都能吃人不吐骨头渣滓,这要是让他们手里有枪,好家伙,那还得了?”

“光有钱,没有枪?”江连横笑了笑,“那有啥可怕的呀?”

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已深知铁路的意义。

“这么多?”

他笑得极其放肆,仿佛是报了什么血海深仇似的,整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痛快。

见状,江连横和薛应清等人不禁皱起眉头,实在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没啦!”盛宝库捧腹大笑,趁着换气儿的工夫,才勉强挤出一句,“全都没啦!”

“等会儿,全都没了?”众人互相看看,忙问,“这是啥意思?秋林洋行破产了?”

“不是破产,是充公了!”

盛宝库终于喘匀了气息,摆了摆手,却说:“毛子内战,秋林洋行在那边的资产、设备和大楼,全都让人家给抢走了!连他们那个总经理都被关起来了!”

薛应清愣了一下,又问:“那南岗那边的秋林洋行呢?”

“咱们这边没事儿,有白毛守着呢。不过,生意肯定要受影响,那边正在打仗,火车都不咋跑了,幸亏秋林洋行在这有厂子,生意还能维持,现在就剩下个经理,说是死也不敢回去了。”

这话倒勾起了江连横的兴趣。

“那白毛要是输了,不会都退到咱们关外这边来吧?”

“不然还能往哪退?”盛宝库反问道,“他们也就只能往咱们这边退了,要不怎么说现在哈埠的毛子越来越多呢,但凡有点产业的人,拖家带口全都来了,其中就混了不少‘大胡子帮’。”

“哦,所以——”江连横沉吟道,“盛老板,怪不得这边能干倒腾色唐点子的生意呢。”

“嗐,其实那都是副业,平常我压根不碰那生意,可薛掌柜和我的交情摆在这呢,既然都问着我了,我能不帮忙操办操办么?”

说话间,餐桌上已经摆满了酒菜鱼肉。

年轻的服务生走进来,恭恭敬敬地小声说:“盛先生,伱点的菜齐了。”

“好好好,回去告诉你们经理,这桌记我账上。”

服务生应声点点头,转身告退,轻轻地带上房门。

江连横见人走后,便顺势切入正题,问:“盛老板,你也知道我是来干啥的,既然咱都是薛掌柜的朋友,还得麻烦你点拨点拨我,咱哈埠地界儿上的‘洋观音’,现在是什么行情——”

话还没说完,却见盛宝库拿起筷子,大手一挥,哈哈笑道:

“诶,江老板,深冬腊月大冷的天儿,好不容易来一趟,又赶了个大晚上,生意上的事儿不着急谈,咱先吃着喝着,又不着急回去,我先带着你和薛掌柜在哈埠好好玩儿两天再说!”

盛情难却,宾至如归。

眼看着盛宝库如此热情好客,江连横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可就在这时,一向寡言少语的头刀子,乜了一眼“老钱儿”,却突然开了腔。

“老钱儿,别耍花花肠子。”

冷冷的一句警告,雅间里的气氛霎时间有些尴尬。

众人的目光立刻齐刷刷地投向“老钱儿”。

盛宝库面容一僵,手中的筷子蓦地停在半空,如此愣了片刻,才勉强从嘴角里挤出两声干笑。

“呵呵呵,老刀啊老刀……你瞅瞅你,还是一点儿没变,老在那绷着,累不累呀!”

他撂下筷子,端起酒杯,接着说:“你说咱都认识多少年了,也不是头一回做生意了,咋的,我还能憋着坏害你们呐?不是我挑你……你这话,可有点儿让兄弟寒心了啊!”

然而,头刀子却面沉似水,不为所动,转过头,只管闷声回了一句:

“嗯,你最好有心。”

说完,他便闷不吭声地用筷子夹起一片红肠,就着杯中酒,自顾自地吃了起来,不再去理盛宝库,甚至就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这不掀桌子?

没有。

尽管面色难堪,盛宝库还是抿了抿嘴,干笑两声说:“那也行,要是江老板和薛掌柜赶时间,那咱就不玩儿了,直接谈生意。”

薛应清见状,却是眉一舒、眼一弯,连忙举起酒杯,半是赔罪、半是劝慰地说:“别别别,‘老钱儿’,别搭理他,老刀这人你还不知道么,属狼不属狗,谁也养不熟,跟他一般见识干啥!咱玩儿咱的,这哈埠变化挺大,我还正打算好好逛逛呢!”

说罢,她又偷摸朝江连横使了个眼色。

江连横当下会意,赶忙举起酒杯,赔笑道:“对对对,盛老板,你刚才都把我这玩儿心给勾起来了,咱可不能反悔啊!”

盛宝库见有人给台阶下,便立刻皱眉叫苦起来。

“不是……蒋老板,薛掌柜,你们说说……我这好吃好喝招待着,咋还成罪过了?”

“哎呀,多多担待,就当咱俩给你赔个不是了,来来来,都在酒里了。”

叮叮铛铛,三杯两盏浊酒,方才些许不快,便也都尽付于笑谈之中。

头刀子不再说话,其余人等醉意微醺,到了兴头上,交谈声也渐渐重新繁密起来。

一切照旧,恰如初见。

盛宝库没再矫情方才的插曲——起码看上去如此——而是转头介绍起餐桌上的菜品。

除了凉菜热汤、锅包肉、铁锅炖,熟食也有不少,风干香肠、五香酱肉、虾子火腿、松仁小肚、五香熏鱼……

“江老板,吃吧!这都是道外正阳楼里正儿八经的好东西,一般的小馆子都进不着货。想买,你得提前预订,要不我怎么带你来这儿吃呢。”

“这香肠儿确实不错。”众人交口称赞。

“那必须的呀!放心,我都已经给你们订好了,人人都有份儿,等头走的时候,再买点儿秋林的大列巴、红肠儿,带回去给弟妹尝尝。”

“哪有连吃带拿的,这太不好意思了。”江连横摆了摆手。

“这有啥,都是应该的。”盛宝库呵呵笑道,“可惜,你们来的不是时候。”

“这话怎么说?”

盛宝库抬手一指窗外,却说:“你们要是四月份过来,那才是吃的时候呐!要不你们过完年再来一趟,我高低给你们整一桌松花江全鱼宴,三花五罗七十二杂鱼——吃去吧,活活儿美死!”

江连横笑了笑,问:“盛老板,四月份正是‘开江鱼’的时候吧?”

“呀嗬!江老板你还挺懂行!”

“没有没有,我可不咋懂,就是以前听我二叔说过,‘开江鱼,下鸡蛋,回笼觉,二房妻’——”

“哈哈哈,人生四大‘香’!”盛宝库接茬儿笑道,“这话说得确实没毛病,那松花江面上冻了小半年,鱼都在冰面下游着,水清亮,半点儿浊气都没有,那鱼肉又鲜又嫩,甭管是清蒸、红烧,还是油炸、火煎,咋做都好吃!”

“盛老板,你这么一说,我倒还真想过来尝尝了。”江连横忍不住回身看看窗外。

盛宝库接着说:“江老板,你可知道,其实这‘开江鱼’,要是让讲究人细分下来,还得分出个‘文开江’和‘武开江’?”

“那‘文开江’和‘武开江’到底哪个更鲜呐?”

“想也知道呀!这‘文开江’是冰面上一点点化开,慢慢悠悠地往下淌,说是开江,其实在那过程中,江水里就已经进了浊气了。”

江连横把弄酒杯道:“哦?那‘武开江’呢?”

“江老板,‘武开江’可是难能一遇呀,我在哈埠待了二十来年,也就才见过一回,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光绪三十年。”

盛宝库端起酒杯,左右看看,低声沉吟道:“这‘武开江’非得是春风肆虐,陡然乍暖,江面上的冰层纹丝不动,就这么吹它十天半拉月,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上次是在半夜,就听这江面上‘轰隆’一声炸响,跟打雷一样,稀里哗啦,好像千军万马,满城都能听见。”

“那想必,一定很壮观了?”

“当然,当然。”

两人举杯相碰,叮当作响。

盛宝库将杯沿儿递到唇边,忽然抬起眼皮,却问:

“不知道江老板这趟来哈埠,是打算‘文开江’呢,还是打算‘武开江’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