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44章 无鸣鹃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44章 无鸣鹃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44章 无鸣鹃

第444章 无鸣鹃

哈城,一座崭新的城市。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关外铁路,按照毛子当初的规划,主干线呈“丁”字型铺展,其中交汇处,便是哈城所在。

再加上此城临江而建,凭想也知道,必定是个四通八达的地界儿。

江连横当然对此早有耳闻,但却从来不曾去过。

“你不是一直都在辽南混么,怎么北边也有关系?”他问。

薛应清笑了笑,说:“你呀,跑过的地方还是太少,人在线上溜达,谁还没几个朋友?”

江连横无力反驳,只有哑然点头的份儿。

打从光绪二十九年起,他便在奉天落地安根。

哪怕很有必要,他也不愿再亲自操刀动手。

“那你可真是想多了。”江连横不禁笑了笑,“这丫头,心眼儿比马蜂窝都多,她是知道你要是留下来,家里能做好菜。”

薛应清双眸一闪,立刻喜笑颜开。

如此痛快地决定赶赴哈城,并不只是为了生意,更不是为了所谓增长见闻,而是为了监察舆情。

“行,那我就当是陪小姑出去溜达溜达。”江连横问,“你那朋友,单搓渣子行?”

“我看你是心太野,在奉天待不住了吧?”江连横笑着问。

江连横掸了掸衣襟,将夹袄上的褶皱抹平了、捋直了,这才颇为玩味地笑了笑。

薛应清也不讳言,当场坦白道:“都有关系,既是为了生意,也想出去透透气。”

正在这时,薛应清却突然提醒道:“这次可得说好了,咱这趟去哈城,是为了做生意,哪怕生意没做成,咱就当出门玩儿了一趟,可别再带上胡子,整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了。”

江雅恼羞成怒,立马涨红了脸,争辩道:“我没!我告诉我大姑奶去!”

江连横起身将薛应清送到宅院门口,临别之际,忽然开口问:“小顾还没回来呢?”

小伙儿原本挺帅,如今破了相,左侧腮帮子留下弹痕,连带着半边脸都歪了,皮肉更是皱皱巴巴,下巴也不怎么灵,镶了满口假牙,好像完全变了一個人。

“他吃的杂,我先联系联系,你准备好带谁,等过两天事情定下来了,咱就出发,尽快。”

“干妈,伱不在我家吃饭啦?”小江雅突然挽留起来。

江连横连连摆手,神情有些倦怠,似乎随着年岁增长,也渐渐开始厌烦打打杀杀的江湖纷争。

毛子内战,动静太大,学界士林莫名亢奋,而哈城是毛子的聚居之地,当然应该亲自过去看看。

如此说来,便是一举三得,没道理不去了。

江连横本就有意过去蹚蹚水,探探深浅。

薛应清说:“生意都是跑出来的,现在火车又方便,哪怕不为生意,就为玩儿一趟也值了。”

“老山人都已经回东洋了,他要是不爱在旅大继续待下去,就来奉天,我给他找个闲差。”江连横提议道。

“薛掌柜,在商言商,我现在是个生意人。”他忽然调侃起来,“要是往高了说,咱这是救亡图存的民族企业家。”

顾川从去年夏天开始,便在佟三儿等人的协助下,帮江家收尾,同时暗中打探宗社残党的动向。

利在省去半生飘零,弊在难免见闻短浅。

薛应清点点头说:“看他自己吧,有什么事儿等过年以后再定。”

“没问题。”江连横点头应声。

“嗐,小姑,你以为我愿意成天把脑袋别裤腰上晃荡啊?”

老张扶持小江的目的,就是要在市井江湖之中,多睁一只眼,探听省府市井的风闻动向。

任谁都能看出来,张家一匡三省,只是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

江连横应声点了点头。

“看我这闺女,真知道疼人儿!”她一边说,一边穿上大衣,“今儿就不陪你吃饭了,外头雪太大,天黑就不好走了。”

“你都有门路了,我还整‘横把儿’那套干啥?”

“去吧,去吧。”

同时,老张兼并奉、黑两地,如今虎视吉林。

“还没呢。”薛应清说,“估计过年之前能来奉天。”

尽管江连横和薛应清给了不少补偿,小顾还是心有落差,人也难免有些颓丧,但办事仍旧周到。

回答得很干脆,但有一点,他却没有直接挑明。

别看这十几年间,历经种种荒诞离奇,如今生意做的挺大,实际上在老合眼中,却是个线上的“短腿儿”,除了奉省以外,还没走过其他地方。

“拉倒吧,我都替你臊得慌!”薛应清起身去拿貂皮大衣,“行,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薛应清站在马车旁,冻得抱起双臂,赶车送她过来的,自然还是头刀子布拉穆。

“也行。”江连横送小姑上车,“要去哈城的时候,你提前告诉我。”

有利也有弊。

两人摆摆手,头刀子闷声知会了一句,旋即扬鞭策马,缓缓驶出胡同。

……

……

转天午后,日照当空。

省城主干道上的积雪,都已经清扫得差不多了。各家商号的前门后院,纷纷隆起了高高的雪堆。

不过,大片的街区仍旧残余下二指宽的积雪,越踩越瓷实,最终变成白色的冰壳罩在路面上。

满城溜滑,行人寥寥,偶然碰见几个,无不是缩脖端腔,绷着胯骨轴,小碎步紧倒腾,走了小半天,愣是没走多远。

马车车轮也是三番两次打滑,折腾了老长时间,总算赶到了小东关北胡同口。

江连横走下马车,只觉得四周的积雪反射着阳光,格外刺眼。

李正西在旁边指了指北胡同口,说:“哥,风月印书馆就在那里头。”

“这小子,咋找这么个破地方。”江连横撇了撇嘴,嘱咐道,“你们几个在这等我,我过去看看,用不了多长时间。”

说罢,他便迈开脚步,只身踏进北胡同里。

刚走进去没多远,就听见东边那间破瓦房院内,传来一声叫嚷。

“这排版怎么能行?行跟行之间也太密了,我看了都迷糊,还用说别人?”

江连横笑了笑,听声音就知道是闯虎。

“还有这插画,关键地方整得黢黑,这是卖点,把卖点都挡上了,谁还能看见?”

“嘎吱”一声,推开院门,迎头就看见一栋小仓房,旁边挂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的正是:风月印书馆。

江连横无声无息地穿过小院,顺着窗户往里一看。

却见闯虎正站在一台印刷机旁,手里拿着本书,仰着个脑袋,像个猴儿崽子似的,朝屋内仅有的三个伙计吆五喝六。

江连横敲了敲门,进屋笑道:“虎子,行啊,当上老板,知道训人了!”

闯虎应声回过身,眼前一亮,忙说:“东家,你咋来了?快快快,你们几个,赶紧叫东家!”

江连横赶忙摆了摆手,却说:“我来跟你打听点事儿,顺道看看你这生意咋样。”

闯虎拿腔拿调地把三个伙计支出去,旋即笑着将手头上的那本书递到江连横身前。

“哎呀——东家,你来得真是太巧了!今天,啥事儿都没我这事儿重要,这是新鲜出炉的大作,你快来上眼瞅瞅!”

江连横莫名其妙地接过书本,往封面上一扫,不禁皱眉嘀咕起来。

“《旅大夜惊魂》?”

“下面!”闯虎踮起脚尖,指了指书封说,“下面还有小字儿呢!”

“知名黑幕作家……床下罂,继《闺中纪实》、《营口风云》后,又一全新力作?……著名作家客墨游文、豹子头、王大康等联决推荐?”

“哥,你真幽默,那字儿念袂,联袂推荐。故意考我是不是,太坏了。”

江连横尴尬地清了清嗓子,问:“这都他妈谁呀?”

“瞎编的,这样显得我比较有名。”闯虎恬不知耻地说,“再看扉页,扉页还有呢!”

江连横翻过书页,接着念叨:“一个是浪荡游侠,一个是关东妖艳,机缘巧合之下,冥冥注定之中,且看二人盗得天枢宝库,窥见命数玄机,智斗扶桑妖僧,斩绝皇族龙脉……”

“刺激不?”闯虎颇有些得意地问,“这里面还有‘易容术’、‘合欢**’、‘阴阳魔童’……”

“行行行,拉倒拉倒,我没工夫看这个。”

江连横把书还给闯虎,仍有些不放心地问:“这里头没我吧?”

“那肯定没有啊!”闯虎忙说,“东家你放心,规矩我懂,肯定不能提江家的事儿。”

“你以后就打算忙活这些东西了?”江连横走到排满铅字的印刷机旁边,拍了拍问。

闯虎摇了摇头,却说:“这才哪到哪,我以后打算前店后坊,前面卖书,后面印刷,以后再也不用求人了,那多好!”

“总共就仨伙计,你能忙过来么?”

“能啊!前两天,我一晚上就写了七千多字儿,忙得过来!”

“那第二天呢?”

“嘿嘿嘿……”闯虎挠了挠头,“这事儿得分状态……”

江连横摆了摆手,说:“你要是想扩大店面,缺钱了就找我,这都是你应得的那份儿。”

闯虎顿时泪眼婆娑,感慨道:“东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没跟错人呐!”

“行了,别来那套。”江连横切入正题问,“虎子,我没记错的话,你老家在黑龙江?”

“是啊,黑龙江,呼兰。”闯虎看上去有点意外,“咋了,东家,你又要杀谁?”

“什么话!合着我天天净想着插人了!”

“那你问这……”

江连横在排字工的凳子上坐下来,解释说:“过两天,我可能要跟薛掌柜去趟哈城。”

“哈城?”闯虎立刻来了精神头,“那地儿我熟呀,跟我老家紧挨着,过江就是。”

“是么!”江连横感到意外之喜。

“那当然,我就是在那练的手艺,后来让人给轰出去了。”闯虎问,“东家,你去哈城干啥?”

“跑个生意。”江连横左右看了看这间破烂瓦房,接着说,“虎子,我记得上次在大和旅馆的时候,邻桌坐俩毛子,你好像能听懂他们说的是啥?”

闯虎觉出不对劲儿,连忙笑着退缩起来。

“嗐,我那就是搁大道上学了俩词儿,半吊子水平,根本不够看的。东家,你这是要找个翻译?我这水平不行,再者说,你那么有钱,花钱雇一个呗,找我干啥呀。”

“这事儿来得突然,我是干啥的,你也知道,总不能随便找个外人跟我去吧?再者说,光会翻译还不行,得懂咱线上的门道。”

闯虎面露难色。

江连横接着说:“而且,我发现了,你小子是我的福将,跟哥走一趟,回来给你出钱开书店,咋样?”

“东家,你是做生意的,我是搞文艺的,你老拽着我干啥呀!”闯虎推脱道,“再者说,你跟薛掌柜一起去哈城,那还能没门路么?”

“门路归门路,有个熟悉地面儿、会说毛子话的自己人,那不是更放心?”

“其实……其实我对哈城也没那么熟。”闯虎改口道,“我这一身能耐卖不出去,在那边根本立不住。东家,要不这样,我给你推荐个人?”

“谁?”

“这老哥名叫林七,你到了哈城,去旁边的滨江县傅家甸找他,他是我以前的朋友,在地面儿上混得开,下九流……不是,三教九流的事儿,他全都门儿清。”

江连横皱起眉头,却说:“这大老远的,我又没见过,你让我上哪找这么一号人?”

“不用找!”闯虎连忙解释道,“等你到了傅家甸,在大街上随便拽过来个爷们儿,问他,唱皮影戏的林七在哪,只要他还在滨江县,你准能找着他。再不行,你就提他的报号,‘无鸣鹃’。”

按他的说法,这唱皮影戏的林七,大小还是个蔓儿。

此人打小儿在京城学艺,师傅是个“海清”,没有开宗立派的本事,能耐在天桥地界儿卖不出去,于是便带着他“出关”去东北卖艺。

一路卖艺,一路往北走。

然后,师傅就先饿死了。

好在林七有个天生的绝活儿,会模仿别人说话,他就靠着这份儿能耐,配合上半吊子的皮影戏手艺,勉强算是混上了一口饭,并渐渐有了名号。

“我这哥们儿,学别人说话简直绝了,学洋人说话都有模有样!”

闯虎信誓旦旦地说:“东家,等你到了傅家甸,找到这个人,想打听什么只管找他。不过,话得说回来,林七归根结底也就是个卖艺的,真有麻烦,你可千万别指着他。”

“等会儿!”江连横皱起眉头问,“他师傅唱皮影戏,活活把自己饿死了,他咋还唱出角儿了,就因为学别人说话这绝活?”

“东家,他那皮影戏,跟别人不一样。”

“哪不一样?”

“他那皮影,会脱衣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