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39章 江家起局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39章 江家起局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39章 江家起局

第439章 江家起局

满清复国,已成弥天大梦。

北部蒙匪马队节节败退的同时,奉天密探也在全省清扫宗社残党。

江家借此契机,浑水摸鱼,立过多少功劳,造成多少冤案,权且不在话下。

只道是从此以后,“鬼拍门”这诨号,已然渐渐在奉省流传开来。

莫说是江连横,即便是赵国砚等人,再去外地办差,各地面儿上的合字,甚至于衙署官差,也都对其礼遇有加,万事通融,可谓给足了面子。

江家每至一处,保险生意便开在一处。

店面无需多大,有时不过三五个伙计,看上去更像是一处望风踩点的哨站。

纵横货运保险公司,去掉“货运”二字,业务扩展至水险、火险、寿险等等门类。

所谓的保险,其含义也在不断扩大。

单纯的保单生意,当然不曾放弃,但明眼人已经将其视作一种“靠帮”的方式。

当然,即便地面儿上的合字不“靠帮”,那倒也没有关系。

江连横收刀入鞘,讲究以和为贵。

只要不是跟江家争名夺利,便合该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如有告帮求助的地方,江家也都按照江湖规矩,能帮则帮。

不过,人有亲疏远近。

帮多帮少,那就得看江家的心情了。

两家争利,一个“靠帮”,一个不“靠帮”,江家帮谁自然是不言而喻。

至于“靠帮”江家,到底有多大用处,不妨这么说吧!

你只要不是自寻死路的虎逼,没干出往老张兄弟几个门口泼大粪、刨人家祖坟、睡人家姨太太之类的荒唐事;

甭管遇到什么麻烦,只管到省城来,见到了江连横,如实陈述,跪地磕头,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东家”。

然后,你就可以回家了。

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快则三两天,慢则個把月,恍然间便会发现,你那点事儿,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奉天这边,和胜坊改换了职业经理和账房,生意依旧红火。

会芳里在董二娘的代管下,竟也慢慢起死回生,虽说还远远比不上往日的盛况,但整顿的成效却是显而易见。

窑姐儿见了她,仿佛是耗子见了猫。

甭管是做桌面儿的,还是做炕面儿的,全都玩命干活儿。

每日上午,娼馆里必定传来一阵“叮叮铛铛”的声响。

怎么呢?

原来娼馆这行当,也有祖师爷,一说是管仲,一说是吕祖,一说是插花老祖。

别家不论,会芳里供奉的乃是管仲。

窑姐儿怕开不了盘子,挨罚挨打,于是每日上午,便按照老令儿,左手端着尿盆儿,右手拿着棒槌,边敲边嘟囔:

“管仲,管仲,保弟子今天生意兴隆……”

好歹管仲也是一代能臣名相,他若泉下有灵,见了这副场面,也不知道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儿。

总而言之,在这段时日里,江家可谓是顺风顺水,颇有种乘风而上的势头。

斗转星移,山林换色。

转眼间,一夜萧风凋百树,已然是深秋时节。

一场滂沱骤雨过后,江家确定新规,正式开山立柜的仪式也随之开始。

这天傍晚,江家大宅门外的胡同里,众弟兄个个身穿黑色短打,三五成群,说说笑笑,有如百川东归一般,从省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宅院大门紧闭。

袁新法带人守在外头,眼见着众弟兄越聚越多,把整条胡同挤得如同闹市,却始终不曾开门。

原因很简单,现在还轮不到他们进院拜山。

不多时,薛应清带着头刀子等人走进胡同。

袁新法这才侧身推开大门,瓮声瓮气地说:“薛掌柜,请进。”

“你们先在外头等会儿吧!”

薛应清朝自己人知会一声,随即提起裙摆,迈步走进院内,黑漆铁门随之关闭。

紧接着,赵国砚也带了几个弟兄赶过来,照例是孤身走进院内,无人敢有异议。

很快,刘雁声和温廷阁也结伴而来。

“温兄,上桌吃饭不算什么,你得能看见大嫂,那才真正算是江家的门里人呐!”

“原来如此,来来来,刘兄你先请!”

接着,院门最后一次开启。

可黑漆铁门正要关闭的时候,李正西突然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里面马上就开始了,外头都消停点儿!”

众弟兄顿时噤声沉默,连忙换上一副严肃的神情。

李正西点点头,正要转身回到院子里时,却又忽地停下脚步,看向门边站着的一个弟兄,上下打量了两眼,开口问:“你是不是跟温廷阁盯过红楼公馆?”

那弟兄愣了一下,旋即应声道:“是,三哥,怎么了?”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盯梢的?”

“哎哟,这……有点儿记不清了,还没入夏那会儿吧?”

李正西思忖了片刻,又问:“我进号子以前,伱在不在盯梢?”

那弟兄立马点点头,“那肯定在,比那时候早多了。三哥,我、我咋的了?”

李正西的神情忽然有些落寞,“没啥事儿,你们先在外头等一会儿吧!”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转身走进宅院。

这时候,院子里香火具备,看起来十分简朴,却又完全是按照关外的规矩操办。

四周摆着八张圆桌,宅子门口,摆着十把交椅,其中两把紧挨着放在正中间,其余八把交椅,如同雁阵一般左右排开。

寓意不言自明。

为首两个,自是江、胡二人。

其余八个,分别代指:东南西北,薛赵刘温。

尽管赵正北此刻身在军营,而且早已断绝了家里的事务,但胡小妍仍然坚持给他留下一把交椅,用以彰显北风在江家的地位。

仪式开始,江连横和胡小妍分别落座。

众人以茶净口。

薛应清头一个走上前。

按礼来说,拜山入伙,当行跪拜上香,可她是个女人,又是连旗入伙,而且辈分太大,论规矩,江连横受不起她一拜,索性就让她万事从简,只是上前敬了杯茶。

薛应清混迹江湖日久,知道什么场合能开玩笑,什么场合务必严肃认真。

款步上前,她便朝着江、胡二人深施一礼,恭敬道:

“大当家的开山立柜,庇佑一方,薛应清一介女流,承蒙东家开明不弃,容我在此落地安根。请吃了这杯茶,从今往后,我与大当家的一条心,同舟共济,绝不背誓。”

江连横接过茶碗儿,抿了一口,说:“咱们都是一家人,快请坐。”

赵国砚第二个走上前。

他便有些麻烦了。

按“四梁八柱”的匪话来说,赵国砚算是江家的“炮头”。

除去四风口那帮小靠扇的以外,他是最早跟随江连横的人,舍命救主,立过大功,“过堂”试胆虽说免了,但递交拜山的字据、焚香、叩头、起誓,却是样样不少。

关外拜山入伙,不在关公面前盟誓,只在大柜面前叩瓢。

点烛焚香,也不烧三炷半,而是烧十九炷香。

关外“横把儿”奉十八罗汉为祖师,敬香时,按照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摆放。

中间一炷大香,敬的便是大当家。

按说给活人敬香,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但风俗各异,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关外盟誓不对天,大当家的就是天!

誓词也不如老洪门三十六誓那般文雅,都是清一水儿的大白话。

如有背誓之人,不求诸鬼神惩治,只求他日手刃叛徒,方才大快人心。

明晃晃的烛光灯影下,赵国砚一边敬香,一边高声颂念江家的新规誓词:

“大当家的开山立柜,庇佑一方!我赵国砚,祖籍河北沧州,当年幸得大当家的高抬贵手,饶我一命,容我在此落地安根。从今往后,我与大当家的一条心,不计生死,赴汤蹈火,如有半句假话,请大当家的插了我,请众弟兄插了我……”

江连横抬抬手,沉声道:“国砚,你我是过命的交情,快请坐。”

刘雁声紧随其后。

入乡随俗,只见他一边敬香,一边操着南国口音念起誓词:

“大当家的开山立柜,庇佑一方!我刘雁声,宣统元年,随同大师爸由南国来到关东,恰逢乱世,天灾**,瘟疫横行,万幸有大当家的于危难之际,施以援手相助,容我在此落地安根。从今往后,我与大当家的一条心,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如有半句假话,请大当家的插了我,请众弟兄插了我……”

江连横点点头,低声道:“雁声,谭先生于我有赐名之恩,快请坐。”

温廷阁款步上前。

跪身施礼,敬香盟誓:

“大当家的开山立柜,庇佑一方!我温廷阁,祖籍热河承德,辛亥年遭逢大难,飘零关东,好在有大当家的提携帮衬,容我在此落地安根。从今往后,我与大当家的一条心,信守家规,令行禁止,如有半句假话,请大当家的插了我,请众弟兄插了我……”

江连横摆摆手,宽慰道:“廷阁,四海之内皆兄弟,快请坐。”

张正东跪地:

“我祖籍山东,什么地方,让我给忘了,总之大哥大嫂对我恩重如山。今生来世,我都跟大哥大嫂一条心,有窑有片,指哪打哪,要是敢有半分推辞,请大哥大嫂插了我,请弟兄们插了我……”

王正南磕头:

“我知道自己什么样儿,没有大哥大嫂,我活不到今天。今生来世,我都跟大哥大嫂一条心,不争不贪,不求不私,要是有半句假话,请大哥大嫂插了我,请弟兄们插了我……”

李正西含泪:

“大哥大嫂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今生来世,我都跟大哥大嫂一条心,奉行忠义,肝胆相照,要是有半点没做到,请大哥大嫂插了我,请弟兄们插了我……”

胡小妍微微颔首,忙说:“东风、南风、西风——”

说着,她瞥了一眼身旁的空位,“还有北风,咱们不是血亲,胜似血亲,快别跪着了!”

众人各自落座,成雁阵排开。

胡小妍转头看向江连横,推了推他的胳膊,轻声说:“我先上去了。”

“这里没人敢笑话你。”江连横皱眉问道,“非得上去么?”

胡小妍垂下眼眸,强撑起笑颜,却说:“你是家里的面子,我这样……在你身边坐着不好看,还是让小花下来吧。”

“管他们呢!他们爱怎么看怎么看,我不在乎。”

“我在乎。”

胡小妍执意要走,这家里如果江连横劝不下来,那便没人能再劝说下来。

宋妈将她背到二楼书房。

少倾,花姐从宅子里走了出来,怯生生地走到江连横旁边,轻声道:“老爷。”

江连横叹了口气,摆摆手说:“坐吧!”

随后,宅门大开。

一阵“轰隆隆”的脚步声随之响起,却见五十个身穿黑色短打的江家“响子”,蜂拥着走进院子,每人照例递上字据、跪身、磕头、焚香、盟誓……

这些都是有资格配枪的弟兄,不是敢下死手的硬茬儿、就是身怀绝技的小年轻。

“在帮”、“帮外”、“靠帮”之类,并不算在此类。

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比方说:头刀子、康徵、哩哏楞、楞哏哩、老牛、任阿累、常老财、刘梁魁、“薛杰”等等……

按说以闯虎的功劳,足以坐上交椅,自立堂口儿,可有些人偏偏志不在此,只想找个靠山,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反倒是乐在逍遥,自得其所。

待到礼毕之时,天色也早已全黯淡了下来。

院子里黑压压一片,仿佛墨云翻滚。

众人单膝而跪,手捧海碗烈酒,敬拜江家夫妇,以及其麾下诸位头目。

江连横提起酒杯,领着一众头目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朗声喝道:

“各位弟兄!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我江连横能有今时今日,不谢苍天,不谢后土,全仰仗着众位兄弟的成全!哥几个今天干了这碗酒,让我听个响儿,那就是我江某人的结义兄弟,众志成城,同甘共苦!来,干了!”

“干!”

众人仰头酒尽,摔下海碗,“噼里啪啦”地响成一片。

“开席吧!哥几个一块儿吃个饭!”

“多谢东家!”

江连横笑着挥了挥手,可当他俯身坐下时,嘴角的那抹笑容却又倏地消失,换了一副相当严肃,甚至有些阴狠的神情。

少年时,他曾无数次幻想,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情形。

如今,当这一切真的成为现实,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他知道自己刚才说的全是假话,他不可能跟这帮人同甘共苦,但他只能这么说。

早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回头,只会把自己害死,只有“不想”,才不至于疯魔……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了手刃周云甫的那个黄昏,进而有些懊恼,当时为什么没跟那个糟老头子多聊一会儿。

如果换做现在,他大概跟老爷子有说不完的话。

酒菜渐渐被摆上圆桌,江连横突然转头看向小花,却问:

“我儿子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