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422章 痛定思痛,深谋远虑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422章 痛定思痛,深谋远虑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422章 痛定思痛,深谋远虑

第422章 痛定思痛,深谋远虑

夜幕初降,小西关饭庄娼馆地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欢笑声时远时近,飘忽不定。

江连横包下了整个聚香楼。

大堂里的弟兄们早已胡吃海塞、拼酒笑骂起来,而他则是带着家里最受信任、最受重用的头目,单开了一个雅间。

赵国砚、刘雁声、张正东、王正南、李正西,不是过命的交情,就是多年的手足,位置坐得瓷实,在江家都有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荣五爷这段插曲,已经临近尾声;胡匪那批军火,也在南风的多方斡旋下,逐渐出现转机。

桌面上摆满了酒菜鱼肉,江连横却迟迟没有动筷,其他人自然只能坐着干瞪眼。

“道哥!”王正南喝了口茶水,莫名问道,“咱们这是……等谁呢?小北待会儿回来?”

“等个弟兄!”江连横转头看向东风,“应该快来了吧?”

张正东“嗯”了一声,其他人却立时茫然起来:还有哪个弟兄没来?总不可能是在等韩心远和钟遇山吧?

不过三言两语的功夫,雅间里便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江连横呷了口酒,目光越过杯沿儿,扫视一圈儿众人的反应,嘴角隐隐露出微笑……

两口子相对而坐,江连横却出工不出力,显得昏昏欲睡、心不在焉。

如今,温廷阁受邀跟江家头目同桌共饮,尽管江连横尚未明说,提拔重用的意味却已经很明显了。

“仨瓜俩枣儿的烂账,我懒得看!”江连横点燃一支香烟问,“咋的,赔了?”

众人抬头去看,却见温廷阁身穿一袭灰色长衫,风尘仆仆地走进屋内,双手抱拳,逢人便拜,面带愧疚,口中连连道歉:“道哥,各位兄弟,实在不好意思,刚从附属地那边回来,让大伙儿久等了。”

“你做梦去吧!会芳里的生意我宁肯不要了,你也别想去那种地方,想都别想!”

“这倒是,也对!”

“张老疙瘩给你划了两条街,四条胡同,就算默认让伱接手,那也不是白给的,你不得抓紧时间筹钱?”

“理解理解!”刘雁声满不在意地摆摆手,旋即转头看向桌上的主位。

江连横点了点头,淡淡地说:“上桌吧!”

江连横被香烟呛了一下,皱眉诧异地问:“办啥?义学?善堂那种义学?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还真把自己个儿当成慈善家了。”

“温兄!”刘雁声立马站起身来,左右看看,略一思量,当即便猜出個大概,于是连忙笑道,“原来你没走啊!”

“不要可不行,家里还指望着用钱呢!”

江连横便简单解释了几句温廷阁的来路,以及在这段时间里,温廷阁接手的差事——及时除掉赵永才、暗中配合西风盯梢那珉、发现钟、韩二人私下勾结等等……虽说谈不上至关重要,但也绝对不可或缺。

…………

胡小妍忽地叹息一声,在账册上做下批注,字迹歪歪扭扭,很大,像是孩子写的;手边的算盘打得也不快,一顿一顿的,比钟摆还要慢,却比钟摆还要准。

江连横说罢,雅间房门便被应声推开。

温廷阁连忙解释道:“雁声兄别见怪,东家交代的差事,各司其职。”

“咋了?”江连横转过头问,“我破产了?”

“我就说么!”江连横笑道,“你在咱家地库里藏的那些金条和现大洋我都看见了,咋可能破产呐!”

“赔倒是没赔,就算赔也赔不了什么,但不挣钱,一年下来差不多白忙活!”胡小妍再次提议道,“要不你带我去看看吧!我这样的虽然当不了老鸨,至少可以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吧?”

“唉!”

“用什么钱?两千现大洋你不是都已经准备出来了么?”

正午时分,阳光透亮,照得人慵懒困倦。

“进!”

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他在乱世中照顾了自己的家人,不曾让他们忍饥挨饿,不曾让他们蒙难受辱,尽管手段卑鄙凶残,但他不想,并且无愧于他们。

江连横刚刚吃过午饭,正要用茶的时候,就被胡小妍催着来到二楼书房,陪她查清“和胜坊”和“会芳里”的账目。

然而,以江家的名义兴办义学,并非胡小妍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江家此番遭遇危机,以及赵正北单骑救主一事,让她更加坚信了自己三年前的判断——只靠金钱维持而无人情往来的关系,实在不够牢靠。

温廷阁深知这三个字的含义,于是便穿过座椅,冲着江家的大掌柜纳头便拜。

“你定了?败家老娘们儿,想一出是一出,你说办就办?那你把我办了吧!”

江连横见状,立刻抬手制止,却说:“改天再拜吧!今天就是吃个饭!”

王正南和李正西见过几次温廷阁,印象不深,似乎也从未得到过道哥的重用;赵国砚更是只闻其名,连面儿都不曾见过。

胡小妍翻了个白眼,旋即低头去拿另一本账册,口中喃喃自语:“会芳里的生意太差了,实在太差了,我之前怀孕带孩子,你就不能上点儿心?”

楼下院子里传来一双儿女的嬉闹声,小花带着他们玩儿时的游戏,江承业比江雅小一岁,说话晚,眼下正是给姐姐当跟屁虫的时候,让干啥干啥,比当妈的说话还管用——姐姐莫不是弟弟的天敌?妹妹莫不是哥哥的天敌?女人绝对是男人的天敌!

江连横远远地看着俩孩子,眼里有笑,心中暗叹:吃白米饭长大的小孩儿就是漂亮!

他这边刚坐下,其他几人却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另外,我还想给江家办个义学。”

“那倒没有。”

胡小妍放下账册,毫不退让地说:“反正这事儿我已经定了,义学必须得办。”

温廷阁也觉得眼下的情形太过随意,不够正式,想了想便站起身,自知自觉地走到座位末端坐了下来。

酒席开场!

既然都是江家的人,彼此之间便无话不谈。刘雁声自是频频举杯助兴;王正南向来和气,听说温廷阁是热河人,便拉着他打听其当地的风物土产;张正东还是艮啾啾的性格,只管闷头喝酒;赵国砚大概是初次见面的缘故,始终不冷不热地打量着温廷阁;李正西却怔怔发呆,似乎有所困惑。

有利而无恩,无非狐朋狗友;有恩而无利,未免强人所难。

当然,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即便有恩有利,落井下石,反目成仇者也大有人在,可总归是多了几分牵绊。

胡小妍先前已经供了十二个小叫花子,在城里念书。她现在觉得远远不够,要是能再拉上远近穷苦人家的孩子念书,不指望他们能成才,哪怕日后只是个邮差,甚至就为了认两个字儿,保不齐也有用处,江家日后再逢为难,也就多了些闪转腾挪的余地。

“哪怕是养了一群白眼儿狼,一个都不念着咱家的好,单说兴办义学这件事,传出去你面子上也有光,以后再碰上什么事儿,官府上包庇咱们,至少还有个说法。”胡小妍说,“以后父老乡亲说起你,也能有句好话。”

江连横掐灭烟头,沉吟不语。

“而且,办义学也用不了多少钱。”胡小妍接着说,“我都想好了,白国屏的外宅,当年横死的人太多,空着也是空着,卖不出去,不如就腾出来装装,改成教室,再请三五个老先生,没多少挑费。”

“你知道教室长啥样么?”

“长啥样?”

江连横忽然冷嘲道:“天天圈在家里,连教室长啥样都不知道,还兴办义学呢!”

胡小妍一听这话,脸颊立马涨得通红,随即匆匆低下头:“那不办了。”

说着说着,就要掉眼泪。

江连横赶忙改口,说:“哎!跟你开个玩笑,办办办,都按照你说的办,你不都定下来了么!”

胡小妍不吭声,怔怔出神地翻看着账册,明知他没有恶意,可“天天圈在家里”这几个字,一经细想,便觉得委屈、自卑。

“啪嗒”一声,眼泪终究还是掉了下来。

江连横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时不时偷瞄两眼胡小妍的反应,直到听见算盘声又重新响了起来,他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那个……‘和胜坊’和‘会芳里’这两处场子,以后准备分给谁?”

“谁也不给了。”胡小妍头也不抬地说,“以后家里赌档和娼馆的生意,谁也不给了,咱自己拿在手里。”

“那能顾得过来么?”

“花钱请专业的经理、会计,看场子的人好办,东风、南风和西风,轮班倒就够了,而且咱家现在也不用太担心这些。”

江连横皱起眉头,迟疑着说:“那几个弟兄都干啥呀?”

“等着吃分红就行了。”胡小妍说,“可以借他们势力,但家里的生意以后不再分出去了,会芳里可以考虑,和胜坊绝对不行!”

“媳妇儿,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儿因噎废食了——就是有点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你没发现‘和胜坊’总出事儿么?”胡小妍反问道,“周云甫在的时候,第一个反的就是‘和胜坊’的陈万堂,咱家现在才立柜几年,钟遇山就又有了这种苗头?”

归根结底,“蓝道取财如儿戏”!

赌档的生意来钱太快,一副牌、几个骰子,顷刻间叫人倾家荡产,钟遇山拿到和胜坊,短短三五年时间,只靠着江家给的分红,就已经富得流油。

真金白银摆在面前,日夜经手而过,长年累月地同私欲作斗争,难保不会假账贪财,以致于野心膨胀,寻求自立门户。

陈万堂当初能手握赌档的生意,那是因为和胜坊原本就是他的,他带着一整套班子投靠山拜码周云甫,而周家自身有奉省的烟土买卖托底,同时又有“海老鸮”作头马,人脉通达,“串儿红”女流之辈不足为惧,因此直到暮年以前,周云甫都能稳稳压着“穿堂风”。

再一再二不再三,胡小妍不打算把收上来的赌档生意,再分给手下的头目。

不止是赌档,江家日后如有云土买卖,也要牢牢攥在手里。

江家可以给势,可以给钱,但不能给来钱的路子。

“道理是没错。”江连横挠了挠头说,“但孤木不成林,弟兄们都是立过功的人,光给钱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北风都二十……”

“二十一。”胡小妍提醒道。

“可不是么!北风都二十一了,东风二十三,南风、西风二十二,赵国砚他们跟我仿上仿下,总得有点儿差事。”

“四风口不用担心,家里的事儿就够他们忙活了,至于其他人,他们要是想做生意,江家可以借他们钱、帮他们疏通关系,前提是必须经过家里同意。国砚例外,营口猪鬃的生意已经答应让他打理了,他要是愿意,可以继续管着,花红不变。”

说着说着,胡小妍又想起一件事。

“说到大西关开埠,我打算把家里保险公司的‘货运’俩字儿去掉,就叫‘纵横保险公司’。”她说,“过两年,一旦商埠地建起来,不知道又有多少新商号,有商铺,就要交水火险,这是个商机,咱们把那一片的水火险拿下来,不必跟城里的老字号伤了和气。”

江连横觉得头有点大,哼哈答应着,有些顾不过来。

胡小妍接着又说:“还有,昨儿晚上我想了,如果大西关外要开商埠地,工程肯定不小,人力、物力、街灯、路面、盖房子……我打算把家里的钱拿出来一部分,入股砖厂、电灯厂这类生意,如果哪家不让入股,你得去动点手段!”

“我先缓一缓。”

“听我说完,你是东洋工厂那边的总把头儿,我让南风去商埠局通气儿了,开工动土之前,咱家会先得到消息,你得提前让手底下的大小把头儿找好人,把人工的活儿给抢过来。不过,我也想了,这么大的油水,张老疙瘩肯定要摊派给那几个把兄弟,但他们都是营署要员,多半是督办、帮办这类差事,你得多走动,提前打点好关系,老张是老张,他们是他们,到时候指不定哪个能借上力。”

“那个……要不你给我写下来?”江连横只觉得脑袋越来越大。

“我都已经给你写好了。”

胡小妍把轮椅往后挪了挪,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几张纸,递上前问:“你看看,怎么样?”

江连横立马摆了摆手:“呃——我与夫人所见略同,就不用再看了,照你说的办就行。”

胡小妍总算不生气了,笑着问:“我让你看看这字儿写得咋样,有进步没?”

“嗐!你说字儿啊!”江连横松了一口气,接过来看看,撇嘴道,“照我还是差点儿,你这像用脚丫子写——”

话说一半,江连横立刻捂住嘴,偷瞄着胡小妍,干笑道:“挺好挺好!写得不错,要是三叔在,让他给你指点指点,那就更好了。”

胡小妍没再理会,转而又问:“雁声写的那套规矩,你看没看?”

江连横点点头:“大概看了两眼,他那是老洪门的那套规矩。”

“不好?”

“不是不好,是我爹他们以前老跟我说,南春北典,各有不同,南帮有南帮的规矩,北帮有北帮的路数。真要细分下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江湖惯例,咱关外也一样,按他写的那些,生搬硬套,肯定玩儿不转。”

“我也这么觉得,很多事儿叫法都不一样,但有些地方还挺有道理。”

“那肯定,没道理的规矩,怎么可能立得住?”

“江家该把规矩立清楚了。”胡小妍提议道,“要不,你把他写的那些东西拿过来,你看着再改改?”

江连横应声点头,正要起身的时候,忽地听见宅院大门有人声响动。

顺着玻璃窗朝楼下看去,却见闯虎领来三个人,在大门口跟袁新法言语了几句,随后朝院子里走了进来。

“嗬!薛掌柜来了!”江连横喜笑颜开道,“快准备准备,那两千块现大洋搁哪呢?”

言毕,一道锐利的目光顿时刺在脸上。

江连横一怔,扭头却见胡小妍侧过身,正死死地盯着他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