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372章 美人关,军火窑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372章 美人关,军火窑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372章 美人关,军火窑

第372章 美人关,军火窑

这女人,不见不知美人关。

这女人,好似一把钢刀心上悬!

你见她,眸如清潭,风吹涟漪波吻岸;又见她,鬓如烟笼,雾锁寒江秋月天。

她是相思的药,她是杀人的胆!

心不乱,非好汉!心一乱,全因她喜怒哀乐,贪嗔痴怨。

石榴裙下,英雄气短,男儿梦断!

明知她本性轻浮,是个红颜祸端,怎奈天塌地陷在眼前,敌不过四个字——心甘情愿!

英雄不邪,那是死英雄;美人不淫,莫非泥美人?

只可叹,刹那相逢,蓦然回首无所见……

……

餐厅里骤停的小提琴声,渐渐地又响了起来。

江连横按下闯虎,望着空荡荡的楼梯,过了半晌儿,方才转过身来,咧嘴一笑:“这他妈是我前世的冤家呀!”

赵国砚从痴想中惊醒,愣了一下,连忙劝说:“道哥别这样,你咋老瞅别人家的媳妇儿好呢?”

江连横便说:“那就这样,都早点儿睡吧!”

闯虎从未像今天这般兴致冲冲。从赵国砚口中探得那夫妻俩的作息以后,他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

翌日清晨,咸腥的海风在城中肆虐。

“就叫长脸和方头啊?”江连横问。

这座圆形转盘广场,便是城市的心脏。

闯虎撇了撇嘴,却道:“还说别人呢!你眼睛不也直了么!”

再往前走了一会儿,行将走到货物仓储地的时候,路边忽然迎面走来两个年轻人。

一个是赛冬瓜长脸,一个是豆腐乳方头。

“诶,好好好……”江连横怔怔地应声说,“果然是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相,你瞅着脑袋方的,小时候睡砖头长大的吧?”

两人从广场中心出发,一路向东,朝着港口码头的方向行进。

莫说旁人,就连闯虎这般见过大世面的,刚才也照样被人勾走了魂儿。

两人呵呵地笑了笑,只觉得东家诙谐,还挺平易近人。

这也的确难怪江连横。

赵国砚和闯虎一齐应声摇头。

接电话的是西风,简单唠了几句。潜入大连头一天,江家风平浪静,奉天城似是无人察觉。

江连横来此,打算跟胡匪碰头,便问他们认不认识李正。

“叫名显得生分,你叫赛冬瓜和豆腐乳也行。”赵国砚冲他们招呼一声,“你们俩,叫东家!”

尽管如此,江连横还是有点担心。

旅馆对面是横滨正金银行,左边是英国领事馆、警察署,右边是市民政署,再往里便是南铁株式会社总部。

毕竟,旅馆的客房自成一体,是新式的砖混建筑,不同于深宅大院,没有那些腰粗的房梁,也没有彼此连同的院子,更没有飞檐片瓦,想要藏身其中而不被发现,实在是难如登天。

“道哥,这是我带来那俩崽子。”赵国砚介绍道,“这是长脸,这是方头。”

三人吃过早饭,便依照昨晚的计划行事。

江连横摆了摆手,将其支开后,低声说:“国砚,你带来那俩崽子,我先不见了。明儿一早,咱几个先去码头,看看李正他们在不在。闯虎,伱明儿晚上,去听那俩人的动静,有毛病没?”

闯虎不以为意,似乎对此早有经验。

赵国砚继续介绍说,这俩人本来是营口码头上的搬运工,脾气挺愣,又有膀子力气,便将他们招到了身边,偶尔跑跑,平平小事儿。

江连横和赵国砚离开大和旅馆,穿过马路,来到大广场的青铜像前。

三人陆续起身回房,头上楼之前,江连横还不忘到前台要了通电话,给家里报個平安。

这时候,白衬衫服务生走过来,通知三人餐厅即将关闭,问他们还要不要点其他东西。

江连横欣慰道:“闯啊,还是你说话公道。”

俩人为了帮忙查清荣五爷的嫡系,还特意在码头上干了一个月。

闻言,两人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道哥,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赵国砚有点尴尬,连忙解释说,“咱俩一共就出这么两趟活儿,去趟营口,你把乔夫人带回去了;来趟大连,你要是再动心思——嫂子还以为我是啥人呢!”

“东家!”两人齐声喝道。

走到天边开始有海鸟盘旋的时候,远处的几艘钢铁货轮和简易的港口吊机,也随之映入眼帘。

……

“你想得太多了。”

赵国砚在天色微蒙的时候,便早早起身外出,做相应安排,直到六七点钟的时候,才顶着个被风吹乱的鸡窝头回到旅馆,在餐厅里跟江连横和闯虎碰头。

随后,江连横走上楼梯。他的房间明明在三楼,却在二楼走廊里鬼使神差地停了一会儿,左右看看,摸了摸怀里的配枪。

总而言之,整座城市最重要的场所,几乎全部坐落于此地附近。

……

……

码头上的搬运工太多,即便是同一班搭伙儿干过活儿的,也未必记得彼此之间的名字。

江连横提醒道:“他们应该跟其他搬运工不太一样,都是成群成群来的,我没记错的话,是归小鬼子直接管的一帮人。”

赛冬瓜和豆腐乳相视一眼,似乎想起了什么,便争相着说:“是有这么一帮人,还挺多,但平时不跟咱们在一块儿干活。”

赵国砚接话问:“你俩现在还能不能混进去,帮东家问问情况?”

赛冬瓜想了想,说:“应该好使。”

豆腐乳也点头道:“我们虽然是两拨人,但也都在码头上,应该有人认识。”

“那就别在这干杵着了,快去!”江连横催促道,“你就说,‘辣蔓儿到了,喷子等响儿’。”

两人应了一声,旋即转过身,快步朝港口的方向走去。

江连横闲下无事,本打算去货物仓储地去卖卖呆儿。未曾想,鬼子对港口、货运、仓储的管理十分严格,没有票据,竟然连靠近一些都不被允许。

不过,这倒也无伤大雅,因为离此不远,便是专门供运送大宗货物的火车站。

举目远眺,车皮上的许多货物,都能尽收眼底。

黑晶晶发亮的煤炭、堆积如山的铁矿石、还有两三人才能勉强环抱的巨型木料……

一眼望不到头的车皮装得满满登登,再重新装包,运到一艘艘货轮上,调头而去,运往东洋。

江连横咂摸咂摸嘴,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自顾自地呢喃道:“这些货,要是给咱们卖,可得值老钱了。”

“道哥,你说啥?”

海风太大,赵国砚没有听清。

江连横摇了摇头,自己却把话题岔开了问:“这附近有馆子么,找个地儿坐会儿!”

两人走进不远处的一家日料店,一边呷着清酒闲话,一边时不时地看向玻璃窗外。

赵国砚从营口带来的两个崽子,去的时间不短。

江连横酒足饭饱,又抽了三支烟的功夫,两人才从港口那边折返回来。

赵国砚隔着玻璃窗,叫两人进来,问他们有没有找到李正。

豆腐乳坐下来,点了点头说:“问了老半天,才好不容易找着了。”

“那人呢?”江连横问。

赛冬瓜应声回道:“东家,他说他现在走不了,让你等等,他试试天黑的时候能不能流出来。”

“他们现在干活儿呢?”赵国砚不禁皱起眉头。

一帮杀人不眨眼的胡匪,竟活生生被人当成苦力,想想都觉得离奇。

两人摇了摇头,却说:“现在是没干活儿,他们那帮人都歇着呢,说好像是待会儿有条船要来,要让他们卸货,还挺重要,所以不能外出。”

江连横听罢,看了一眼店内的时间。

尽管当下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但估摸着此地到大和旅馆的距离,回去也是折腾,不如直接留下来等着消息。

四人索性在日料店里把晚饭也吃了。

傍晚时分,金灿灿的海浪徐徐翻滚,海鸟在夕阳里盘旋鸣啭。

玻璃窗仿佛成了挂在墙上的一幅画,港口已经不像白天那样繁忙了。

但就在此时,伴随着一阵响亮得有些刺耳的汽笛声,一艘悬挂着膏药旗的东洋货轮,慢悠悠地泊进大连港口。

江连横等人从餐馆里走出来时,海水已经变成了绛紫色,夜幕缓缓垂降下来。

“这应该就是李正说的那条船。”江连横嘟囔了一声。

赵国砚也觉得**不离十,便低声提议问:“道哥,要不再让他俩过去看看?”

“不用了,去也白去,我要见的是李正。”

天色似乎一下子就黑了下来。

江连横沉思了片刻,念叨着说:“再等会儿吧!他要是出不来,其实也相当于是个消息了。”

赵国砚没有多余的表态,只是“嗯”了一声,随后便站在道哥身边,神情戒备地东张西望。

天黑了,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山顶的灯塔忽明忽暗,漆黑的海面上,渐渐浮现出银白色的碎光。

将满未满的盈月悬至中天,风很大,似乎连地上的影子都要被吹散了。

“有人来了。”赛冬瓜和豆腐乳轻喝一声。

江连横点点头,示意两人别多嘴,身边的赵国砚悄无声息地把手摸进内怀。

不远处,有两个人影,正背着月光朝这边走来。

夜色下看不清彼此的脸,双方都很谨慎,互相试探着慢慢靠近。

“李正?”江连横轻喊了一嗓。

声音似乎在大风里飘了片刻,才终于钻进了对方的耳朵里。

“我操!兄弟,你咋才来?”

李正总算放下了戒备,领着二驴快步朝这边赶过来,说:“你要再不来,哥几个就准备卷铺盖跑路了!”

“什么情况?”江连横问。

李正将几人拽到路边的一家渔具店的阴影里,低声骂道:“再他妈不跑,估计就来不及了。”

身旁的二驴也跟着骂骂咧咧:“除了那些大山头当家的,其他人天天净几把在这干活儿,谁能受了?驴操的东洋鬼子担心人跑光了,最近管得严,只要抓到偷跑的,立马枪毙。”

江连横转头看向李正,问:“你带来多少人?”

“还剩十来个。”

“有跑的?”

“那能不跑么?”二驴立刻接茬儿道,“大伙儿是胡子,来这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谁愿意天天在这干苦力呀?老哥,这趟活儿可算把哥几个累毁了,你到底能给多少啊?”

“钱,你不用担心,肯定不会亏了你们。”江连横的声音有点冷。

李正将信将疑地打量了他一眼,说:“兄弟,我手底下的崽子,心里都长草了,你得拿点儿实际的说话。”

闻言,赵国砚不禁皱起眉头:“李正,咱不是头一天认识了,道哥向来是说话算——”

李正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转而看向江连横,却说:“我信你,但那是我自己的事儿,我不能让弟兄们心里没底。当初在山上,那几个老辫子给过咱们钱,但现在还不知道要干多久,我得给弟兄们一个说法。”

“合理!那你是想让我现在给你们钱?”

“兄弟,你知道,钱对我来说,就那么回事儿。”

江连横笑着点了点头:“呵,我知道你稀罕枪,可我现在怎么给你?”

李正用大拇指朝身后的港口指了指:“枪就在里头!”

“刚才那条船上,运的是军火?”

“不确定,但我感觉应该是,刚才那条船上,下来了几个军官,货箱挺沉,听着动静有点像。”

江连横顿时怔住,又想起李正刚才所言,鬼子突然收紧了对胡匪的管控,若是真有军火运抵港口——“宗社党的‘勤王军’要跟张老疙瘩开战了?”

李正点点头:“所以我说,再不跑,估计就来不及了。”

二驴立即附和道:“咱们眼巴前还在码头,想跑还有机会,但要是等到部队集结,想跑也跑不了了。老子可不想给那帮猪尾巴卖命!”

江连横没有理会二驴的抱怨。

他脑子里想的却是,要尽快把这份情报捎回奉天。

这不光是为了张老疙瘩,而是他已经跟宗社党的荣五爷结下了梁子,绝不想看到他们执掌奉天。

“勤王复**”一旦行动,那些潜伏在省城里的宗社党,必定会配合着蠢蠢欲动,而他自己又只身大连,唯恐家中生变。

不过,战事情报非同儿戏,还需进一步确认。

“那批军火,大概有多少?”江连横问。

“至少大两三百箱!”二驴说得言之凿凿。

“不止,最少五百箱往上!”李正摇了摇头道,“但还是那句话,我不确定是不是军火,或者说,我不确定那批货箱里全是军火。”

说着,他转过头,看向江连横问:“兄弟,过去看看?”

“等下!”赵国砚连忙打断道,“要真是军火,那仓库附近,肯定有鬼子把门儿啊!”

“是有,但是很少,看得也不严,而且我知道该怎么走。”李正解释道,“最主要的是,这批货是偷着运来的,就跟我们这帮‘勤王军’一样,不敢明着露面。”

“懂了。”江连横沉吟一声,“他们要是严防死守,就成‘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道哥,有点儿危险。”赵国砚低声劝道,“你要真想探探底,那要不我去,你在这等着?”

“危险?呵呵呵!”

李正斜靠在墙边,莫名其妙地讪笑了两声,随后无视赵国砚,径直朝江连横抬了抬下巴——

“兄弟,耍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