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237章 黑金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237章 黑金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1:34

第237章 黑金

第237章 黑金

堂会一直唱到了傍晚。

江连横陪好了最后一桌酒,送走宾客,便晕晕乎乎地回到屋内,留下满院杯盘狼藉。

小花领着仆从、家丁和护院的小弟,左右操持,收拾残局。

她年岁虽小,但在小妍的悉心调教下,差人办事,可圈可点,众人也是一口一个“花姐”,叫得很亲。

来到一楼客厅,江连横坐在鹅绒沙发上,吸了一支烟,摆弄两下手边台灯的穗花,四处看看屋内的陈设、装潢,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

为建这座大宅,前后共耗时一年,加上添置家具,雇佣下人,操办宴席,花钱自然如流水一般。

具体花了多少,江连横心里也没个数,算盘全由小妍去打,自己从不多问。

他自称这是一种觉悟——刀头舔血,该享受就享受,不能含糊。

其实是扯淡,这厮打小儿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调性,跟刀头舔血,并无多大关系。

吸完了烟,江连横“咕咚咕咚”灌了一杯凉水,抹擦一把脸,缓了缓身上的酒劲儿,站起身,把上下拾掇立正,这才缓步上楼。

到了二楼,先是恭恭敬敬地去给大姑请安,问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有没有啥要买的。

横竖就是那么几句话,日日夜夜,翻来覆去地说,他也从不觉得厌烦。

许如清的情况越来越稳定,在屋里养了一只小白猫,人看上去精神很多,只是不禁吓,时不时总抱着一张照片,怔怔发愣。

问安过后,江连横退出房间,立马换上一副冷脸,大踏步朝主卧房走去。

推开房门,宾客们送来的贺礼,早已堆在屋内。

胡小妍正坐在轮椅上练字,并不抬头看他。

餐桌上的饭菜,早已凉得透透的,果然是一口没动。

“什么意思?”江连横气冲冲地坐在扶手椅上,“还不吃饭?差不多得了!”

“没胃口。”胡小妍淡淡地说,“不饿!”

水火相济,那是对外!

一旦日子安生下来,俩人这就算是针尖对麦芒,咋瞅咋不对付。

江连横一拍桌子,瞪眼骂道:“你以为我稀得管你?你他妈爱死不死,别把我儿子饿着!”

胡小妍嗤笑道:“肚子还没起来,伱咋知道是儿子?要是儿子,生出来我就掐死!”

“敢?”江连横霍然起身,一把薅住媳妇儿的衣领,“我他妈抽你信不信?”

“打!”胡小妍红着眼,却浑然无惧道,“我要是哼唧一声,我跟你一个姓!”

争吵声传到楼下。

四风口正围在厨房的餐桌上吃着便饭。

张正东抬头瞄了一眼棚顶,喃喃道:“哎,咱们不用上去劝劝吧?”

“嗐!不用,吃你的吧!”王正南扶着衣襟,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汤,“道哥要是能打大嫂,除非太阳从西边儿出来!”

“这话属实!”李正西饭菜塞了满嘴,呜呜地说,“别说大嫂现在怀了孩子,就算没怀的时候,道哥也没打过啊!你们忘了去年夏天那回了?”

“记得记得!”赵正北憋笑道,“那回也不因为什么,给道哥气得浑身哆嗦,咔咔扇了自己二十几个耳刮子,脸都抽肿了,愣是没动大嫂一根头发丝儿!”

众人嬉笑一阵,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赵正北靠近门口,侧身探出脑袋:“诶?远哥,你们来啦?”

玄关处,韩心远、赵国砚、钟遇山和刘雁声四人,一身华服,各自备好贺礼、红包,忧心忡忡地看向楼上。

外家的宾客凑完热闹,该是自家的弟马过来表示孝心的时候了。

赵正北领着韩心远等人前去拜见,刚上楼梯,楼上的争吵声立时戛然而止。

推开房门,却见江连横和胡小妍隔着茶桌,各坐一边,面带春风,眼含笑意,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赵正北心里偷笑——真能装啊!

别看俩人平日里呛呛个没完没了,可除了四风口和小花以外,但凡是在弟兄们面前,胡小妍对江连横,向来是给足面子。

道哥一开口,大嫂从没半个“不”字。

当然,待到弟兄们退下,关上房门,该吵还是要吵。

四个人,现如今各司其职。

韩心远照看“会芳里”的场子;钟遇山照看“和胜坊”的生意;赵国砚各处收租以及江宅安保;刘雁声文化最高,算是账房兼军师。

四人放好贺礼,递上红包,照例闲话几句。

众人见桌上摆着饭菜,便问:“嫂子,还没吃呐?得多多照顾身体啊!”

胡小妍含笑点头:“正要吃呢!”

江连横瞥了她一眼,哼哼一声,旋即问起各处生意。

一问之下,钟遇山的话就见大,原因无外乎“和胜坊”的生意恢复得最快,蓝道取财,即便没有“穿堂风”的能耐,也差不了太多。

韩心远稍显郁闷,“会芳里”的生意,虽有恢复,但少了“串儿红”,总是难能更进一步。

生意即是如此——不进则退。

赵国砚各处收租、收保,顶着江家的名号,自然万事亨通,无有阻碍。

刘雁声管的账目,跟韩、钟两家一对,也是四平八稳,挑不出毛病。

可问题便也出在这一个“稳”字上,没有横财,没有新的财路,便无异于原地踏步。

胡小妍默默听完众人汇报,单转过头,看向刘雁声,却说:“雁声,最近生意上的进项,能换现洋,尽量去换现洋,黑钱庄的价差,只要不是太离谱,也都一并换了。”

刘雁声连连点头:“大嫂也听说小洋票要毛慌了?”

胡小妍应声道:“报纸上看见的,以防万一。”

“什么报纸?”江连横想起白天苏文棋的话,便说,“《盛京时报》?那报纸,都是二鬼子写的玩意儿,不能信!官银号倒闭,那还得了?”

胡小妍顾及他的面子,便耐下性子,微笑道:“连横说得也有道理,但真金白银,总是错不了。你们最近,尽量多收现洋,手上的小洋票,能兑的,先兑一些,看看情况再说。”

众人点头领命,又闲话了几句,便起身告退。

屋子里刚一静下来,江连横就扯着嗓门喊道:“小花!把屋里的菜热一热,你嫂子要吃饭了。”

“别喊了,我不饿!”胡小妍冷着脸说。

“刚才你不说正要吃么!”

“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

“啧!媳妇儿,差不多得了!”江连横主动示弱,“我不就叫了个堂会么,花不了几个钱!”

“是就光一个堂会的事儿么?”胡小妍反问,“你也不看看,你这一年花了多少钱!”

“花就花了呗!又不是不能挣!”

“挣,在哪儿挣呢?你知不知道家里现在啥情况?”

“啥情况?”

“我给你拿账本去。”

“我不看!”江连横连忙摆手,“仨瓜俩枣的,没意思!”

胡小妍也不勉强:“好,那我跟你说。”

“行,那你说吧!”江小道一边拆开宾客送的贺礼,一边提醒道,“说完可得吃饭啊!”

于是,胡小妍便开始细说从头。

“盖宅子的钱,我先不跟你算,请了那么多下人,有没有必要,我也先不说。就说咱现在手上看场的崽子,往少了说,也得四五十吧?平均合每人二十元月钱,一月就是一千元,一年就是一万,这还不算年底的红包,国砚他们的分红。”

“那又咋了?人饰衣服马饰鞍,这叫门面,不能省!知道不?”

江小道拆开一个白瓷瓶,小心放在茶桌上,转头又去拆下一个。

“问题是,咱们现在进项少呀!”胡小妍接着说,“门面倒是有了,横不能一年到头白忙活吧?”

“诶!这你就不懂了!”江连横否认道,“咱现在的生意,为啥能四平八稳啊?就是因为这个门面,赌坊、娼馆,那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么?你把门面撤下来,生意他就稳不了。”

“那也太多了。”

“不多!我这四五十人,可不是滥竽充数,都是能打的人。我爹以前说过,周云甫最牛的时候,手下大几百人呢!”

胡小妍冷笑一声,却问:“那周家倒的时候,那大几百人在哪?”

江连横又拆开了一套西餐具,旋即摇了摇头:“你不能这么看。”

其实,两人的说法,都没有错,无非是一内一外,考量的角度不同罢了。

里子上,钱财不够用,是事实。

面子上,一旦声势颓下来,外人便会趁虚而入,这也是事实。

可话又说回来,周云甫当年手下能有大几百人,如今的江连横因何就办不到?

这原因便就复杂了。

一则,周云甫当年最盛之时,恰逢庚子国难以后,盛京将军远遁,地面上权力真空,自是不受官府约束。

二则,周云甫积累数十年,方才达到峰极,江连横草创之初,在奉天响了蔓儿,但还远不到声名远播的地步,更达不到让人倒贴拜门的程度。

三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较之于周云甫当年,江连横缺了一条财路,恰如断腿而行。

掀开礼盒,江连横的目光顿时定住。

礼盒内,是一块巴掌大小、由白纸包裹的物件,如同一份茶饼,封条上写着四个字——硬度土产。

胡小妍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

无需拆开细看,江连横闻着味儿便知,这是走私来的洋土。

巴掌大小的一块,抵得上十亩庄家,一年的收成,难怪烟农抵抗禁烟。

“西风!”江连横忽地喊了一嗓门。

脚步声“咚咚”响起,李正西推开房门:“道哥,什么吩咐?”

“我知道你路子野!”江连横把印烟递给他,“偷摸拿出去卖了,能卖多少钱,看你自个儿本事,可有一点,不管卖多少钱,一律分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五份!”胡小妍强调道,“还有小花呢!”

李正西嘴角乐到了耳根子,忙伸手去接:“嘿!多谢道哥、大嫂!”

江连横忽地又抽回手,喝令道:“你小子,要是敢碰这东西,我就一枪崩了你!”

因为目睹了周云甫暮年的情形,加上老爹和大姑的百般叮咛,他对烟土,向来唯恐避之不及。

李正西知道道哥的脾气,于是连忙点头:“道哥放心,你都说过无数次了。”

江连横一挥手:“行了,走吧!”

房门关上,胡小妍的神思有些飘忽:“小道,烟土的生意,能捡起来,还是得捡起来。这玩意儿,你不干,就会有别人干,一本万利,钱财上来了,肯定会威胁到咱们。”

“啥?媳妇儿,你这是要把我往火坑里推啊!”江连横瞪眼道,“前两天,城里刚毙了四个走私土贩,你还敢顶风作案?”

自前朝新政以来,禁烟力度一再加强。

如今民国当立,总不能越过越回炫吧!

方总统和大炮孙,纵使有一万个不对付,可唯独在禁烟这件事上,俩人难得同在一侧。

老方是行伍出身,对烟土自是深恶痛绝;老孙志存高远,强国强种,对烟土也是恨之入骨。

张老疙瘩如今处处巴结、逢迎老方,当然也要响应方总统的号召。

省城内,除去附属地以外,并无人敢光明正大地售卖烟土。

偶尔若有一两处,甭问——后台堪比山高!

尽管乱世当头,一场倒清风潮,致使许多地方出现“三不管”地段,禁烟力度稍显松弛,但举国上下,目下仍然坚持着前朝的禁烟策略。

起码——此时此刻,确是如此。

不过,禁种、禁烟,并不能完全终止烟土恶习,各地租界与私贩者,仍然屡禁不止。

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多少达官显贵,暗藏私信;多少烟农,私自种植;多少胡子,强迫佃农改稻为罂;何况是些市井流氓?

眼前利益,如此丰饶,各方利益者身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胡小妍的说法,自是有些道理。

贩卖烟土,江连横既是不愿,也是不敢。

顶风作案没有好处,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无异于给张老疙瘩上眼药,求保都难。

可是,胡小妍却另开思路,问:“小道,你知道戒烟丸吗?”

————

月票:530/1000

打赏:111366/120000

加更:1

欠更:8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