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64章 人才稀缺,不能错过!

第64章 人才稀缺,不能错过!

第64章 人才稀缺,不能错过!

“莫非苏先生对我很了解吗?”韦理有些惊讶地说道。

“当然,韦主席的事迹,我还是听说过了,在香江的商界,你可是被商界许多大佬称为“公司医生”,由此可见,你的实力是大家公认的。”苏城笑道。

听到苏城的话,韦理表面虽然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内心还是非常开心的。

1932年出生的韦理,如今也不过是只有46岁,正值中年。

“正好苏先生和张先生第一次来我们和记黄埔总部,那我便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总部大厦吧。”韦理站起来,主动说道。

“那就麻烦韦主席了。”苏城点了点头,他也想了解一下如今的和记黄埔。

两人跟着韦理,从大厦的5楼开始,参观起集团的主要部门。

一路上,许多员工都好奇地看着自家BOOS带着两位华人一边参观一边介绍,顿时大概就知道两人的身份了。

和记黄埔作为英资企业,里面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以洋人为主,在以华人为主的香江,这里的华人员工反而不多。

天元公司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这件事在香江闹得那是沸沸扬扬的,他们作为公司的员工,自然是非常了解。

“和记集团实际上原本属下一共拥有315家公司,但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最严重的是印尼和新嘉坡的投资,其它大部分海外公司情况也都欠佳,所以在我上任之后,便将许多亏损的子公司解散或者出售了,最后只剩下180家子公司,这让和记集团很快就有了喘气的时间,之后我再增持屈臣氏和黄埔船坞这两家优质公司的股权,使这两家联营公司转化为和记集团的附属公司,后来,我和记集团与黄埔船坞合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和记黄埔集团。”

一路上,韦理一边带着苏城两人参观,一边简单介绍起和记黄埔这两三年的历史。

虽然韦理说得非常简单,但是苏城知道,这些可不是一般职业经理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这位和记黄埔目前的大班,是位少有的人才。

他心中突然有了将韦理收为己用的想法。

实际上,就在刚刚,他已经找小艾了解过韦理的资料了。

早年的韦理,和光头强一个职业,只是一名伐木工人。

1951年,年仅19岁的韦理来到了大马,在一家汽车经销公司任职,并且从工程师一路升职为经理。

1964年,韦理应邀前来香江,主持夏巴汽车公司,3年后将该公司发展成庞大企业集团。

1973年,韦理再次应邀接管快要破产的信昌企业,很快便将该公司转亏为盈。

他的职业生涯不复杂,却非常的惊艳,也因此,韦理开始在香江企业界崭露头角,成为“企业奇才”。

这也是为何在1975年的时候韦理会被沈弼邀请到和记国际的原因。

这,真的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商业奇才,他几乎没有失败的战绩。

虽然苏城知道,在另外的平行世界中,被李加诚掌控的和记黄埔,有着数位非常不错的高管,其中又以马世明、霍健宁两人最为出名。

但实际上,霍健宁如今还是个年轻人,根本没有什么管理经验。

而马世明,目前还在怡和洋行工作呢。

作为一手弄出九龙仓收购案的人,怡和对他的态度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想将同为洋人的马世明收入囊中,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等他正式向世人宣布,彻底入主和记黄埔的时候,和记黄埔肯定需要一位能力非常强的高管。

这个年代,想找出拥有这种管理经验的华人高管,实在是太难了,杨朝业那可以说纯属是意外之喜。

所以,韦理是一个管理和记黄埔非常好的选择。

人才稀缺,像韦理这样的人才,不能轻易错过。

他不仅仅有能力,有足够的经验,更是已经管理了和记黄埔三年,这三年来和记黄埔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唯一的难处就是,应该如何说服他。

不过,目前暂时不急,苏城需要暗中继续增持和记黄埔的股票,直到75%的股权时,他就会选择公布出来。

而那时候,韦理只可能有两个选择,要么辞职,要么就留下来继续管理和记黄埔。

“苏先生,以你之见,和记黄埔目前还有什么要整改的吗?”韦理突然问起苏城。

“韦主席,在来之前,我也了解过了和记黄埔的一些情况,在你的管理下,和记黄埔的确变化很大,由一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到如今一年能够数亿港币,但是我觉得,和记黄埔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苏城笑道。

“噢?苏先生有何高见?”韦理好奇地问道。

“和记黄埔应该将连年亏损的海港工程出售,这样的话,和黄的业绩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利润也能够大幅度提高。”苏城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想要征服他,就不能被他小看。

这些,自然是小艾跟他说的。

苏城前世那个世界,在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便将海港工程出售了,而结果便是和记黄埔很快便由年利润4.11亿港元增高到了11.67亿港元,由此可见,海港工程消耗了和记黄埔多少资金!

“不愧是能够当和记黄埔大股东的人,苏先生大才,实际上,我在去年便想将海港工程出售了,可惜的是,董事会上,汇沣银行并不支持我这个决策,只因海港工程是和记黄埔旗下八大上市公司之一。”韦理有些无奈地说道,同时看苏城的眼神也开始变了,变得惊讶起来了。

“韦主席请放心,和记黄埔的事情,我会在董事会上完全支持你,海港工程的出售工作,你放心去做。”苏城笑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韦理点头说道。

韦理之所以如此积极提高和记黄埔的利润,自然也和他签约的合同有关。

韦理在当初加入和记国际董事局的时候,和和记国际签订了一份入职合同,除了拥有固定的底薪之外,还订明了一旦和记恢复盈利,韦理可享受和记国际2.5%的纯利,这点也是他为何如此努力管理好和记黄埔的原因。

能者多得,这点,苏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人家打工可不是为了义务,没有报酬的付出,世间可没多少这种大善人。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