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503章 富豪榜初版

第503章 富豪榜初版

包船王离开后,苏城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去粤省考察的事情要到25号,这件事情并不着急,还有几天时间呢。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两天。

这天上午,苏城正在铜锣湾的和记电讯大厦,与韦理、兰登·穆尔两人商量开拓市场的事情。

说是商量,实际上是韦理、兰登·穆尔两人向苏城汇报有关海外市场的进度。

濠江那边,有濠江总督府的配合加支持,信号塔的选址已经顺利完成,信号塔施工队已经在建设当中了,等移动信号将濠江覆盖,便可以在那边开售移动电话了。

新嘉坡那边,当地通讯部部长前天也来了香江访问,实地考察这个移动信号的情况,考察完之后,新嘉坡果断与和记电讯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签署结果是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内,移动信号将整个新嘉坡覆盖。

湾湾那边,有关部门也将会在后天过来访问,目的和新嘉坡一样。

伦敦那边,路途遥远,虽然说是近期会过来,但是具体时间还未知。

此外,东瀛那边,索尼株式会社的社长亲自打电话给韦理,寻求两家企业之间的合作,希望能够共同在东瀛那边建立合资企业。

南韩那边,三星集团向和记电讯公司申请,希望能得到蜂窝移动电信系统技术的使用授权以及移动电话制造技术的授权,授权费可双方商讨。

……

一切,都向着好的一面发展下去。

不管是韦理,还是兰登·穆尔,对和记电讯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已经是信心十足了。

特别是韦理,他非常庆幸,当初能够留下来,否则的话,可就错过执掌如此有前途的企业了。

和记黄埔集团现在还只是区域性集团,但是韦理相信,再过几年,和记黄埔集团绝对是一家顶级跨国集团。

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和记电讯公司这家子公司,其它子公司如今都在向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着。

别说是过几年了,今年的集团利润,等明年这个时候,必定能惊呆许多人。

正聊着,苏城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

苏城直接按下接听按键。

“老板,你现在有空吗?”打电话的是陈知白,东方报业公司的总经理。

“有空,有事你直说吧。”苏城直接回答道。

“是这样的,我们的香江富豪榜初版已经制定好了,要不你过来看看?”陈知白说出了打电话的来意。

“好,我半个小时后到你那边吧。”苏城点头说道。

他对这个富豪榜的排名,还是比较好奇的。

于是,在挂了电话之后,苏城便与韦理、兰登·穆尔多聊了一会,便与他们告别了。

和记电讯公司这边,有韦理在镇场,基本没什么事情要他操心的。

和记电讯大厦离东方报业公司的总部虽然隔着维多利亚港湾,但是距离不算远,铜锣湾又离红磡海底隧道比较近。

因此,离开和记电讯大厦之后,只花了二十分钟,苏城便出现在了陈知白的办公室里。

“老板,你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初版榜单。”看到苏城进来,陈知白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张富豪榜递给了苏城。

苏城点了点头,拿过榜单之后,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不出意外,苏城排在榜单的第一位,上面显示的资产写着226.85亿港元。

实际上,苏城的资产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数,如果认真统计,现在的苏城资产绝对超过500亿港元。

不过,他当然不可能真的把自己的底细都暴露了,这个数据还是陈知白问过苏城之后,填的一个苏城能够接受的数据。

反正,已经拿第一了。

在苏城的下面,正是赫赫有名的包船王,他的资产在217.69亿港元。

九龙仓刚收购不久,这里并没有为他增加太多的资产。

不过,等过几年九龙仓发展起来之后,包船王的资产甚至能够翻一倍,达到四百亿港元。

除此之外,郭德盛、郑玉彤、李钊基、庄先生、霍先生、罗兰士·嘉道理、李加诚等等苏城所熟知的富豪,都在榜单上面,绝大多数都在名单的前面。

这次,东方报业公司排的是香江富豪百强榜。

因此,能上榜的,最低都是两亿多港元身价以上。

上次苏城通过武哥那边调查到的亿万富翁名单,将近两百位。

也就是说,还有几十位亿万富豪并没能上榜。

这样,富豪榜的关注度才会更高,以后这些富豪都为了上榜而努力。

否则的话,东方报业公司直接排个五百强,别说亿万富翁了,一些千万富翁都能上榜。

不过,没有必要,眼下的香江,只需要一个富豪百强榜单,便足以。

以后,如果排个世界排行榜的话,倒是可以搞个世界五百强富豪榜。

“这个数据的准确率如何?”后面的榜单苏城大概看了一下之后,便放下来,问起陈知白。

“据我们预估,数据的准确率达到**成,许多人得知是由老板你主导的这个排行榜,都非常感兴趣,很多富豪为了让自己在榜单上的名次高一点,基本都不藏着掖着,把家底都暴露了,再经过我们的调查,数据基本吻合。”陈知白汇报道。

苏城点了点头,能达到**成的准确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毕竟,苏城知道,哪怕是后世那个拥有大数据的世界,那些顶尖排行榜也做不到百分百的准确率。

只要这些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有理有据的话,那么便能够让人信服。

苏城的身价虽然看起来报得太少了,但是他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私有产业,财务报表不需要公布,因此大家也猜不透这些企业如苏氏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等的真实价值是多少。

毕竟,上市的话还好说,可以根据股市市值来估算一家企业的价值。

而苏城的许多企业,都不是上市企业,自然无法计算这家企业的市值了。

就如后世的华为,由于它没有上市,因此也就没有市值这一说法。

如果真的要去研究它的市值,就只能估算一个数字了,每个机构所估算的都不一样,自然就无法说它到底值多少市值了。

苏城的私有化企业,也是如此。(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