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1068章 送上门的股份

第1068章 送上门的股份

苏城对于张家这个家族的了解并不深入,仅限于从报纸上读到的那些略显奇特的报道。

两年前,张家的一场轰动性官司更是让这个名字在公众视野中频繁出现,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首先,要求彻底清查张家所有财产,确保张玉龙没有私藏或私吞任何资产;

最后,她主张所有财产应在四房人之间平均分配。

然而,这场豪门恩怨的较量最终以张玉龙的胜利告终,嫂子的诉求未能得到支持。

这场官司不仅剧情曲折,涉及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巨额财产纷争,还展现了豪门内部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矛盾,因此在香江地区引起了巨大轰动,连苏城对此事都略知一二。

张玉龙家族在香江,以其独树一帜的家族特色闻名遐迩,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同居共财”与“家规森严”。

所谓同居共财,即家族成员永不分家,财产共享,共同进退,这种理念超越了传统家族经济管理的范畴,是为了家族高度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历史上,虽不乏家族在初创或困境时采取类似策略,以集中力量、共度时艰,但往往随着家族势力的壮大,成员间便开始追求各自的利益与空间,私产渐生,分家自立成为常态。

然而,张玉龙家族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仅将“同居共财”作为家族长期发展的基石,更将其推向了极致。

家族成员无一例外地需在公司任职,同住一栋屋檐下,消费均摊,彻底摒弃了私房钱的概念,确保了家族内部的绝对公平与透明。

在张家,公平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子们的衣着统一,儿媳妇虽服饰各异,但均遵循同等的价值标准,彰显了家族内部无差别的待遇与尊重。

此外,家族成员被严格规定,除必要的商务活动外,不得在外就餐,这一规定不仅强化了家族成员间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对家族传统与规矩的坚守。

面对偶尔对家中饭菜感到厌倦的渴望,家族成员亦需克制,因为家规的严格与无私房钱的现实,让任何外出就餐的念头都只能作罢。

这种看似苛刻的规定,实则是对家族凝聚力与价值观的深刻体现,让张玉龙家族在香江乃至更广阔的地域内,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存在。

张家的家规多达一百二十余条,条目繁多且要求严苛,尤其针对儿媳妇的规范更是细致入微。

诸如规定儿媳不得因丈夫外出而晚归;除娘家直系亲属外,不得随意至他人家中玩耍或留宿;

每日清晨,必须向婆婆请安,并共同参与拜佛诵经等仪式。

这些家规被精心装裱,悬挂于祖屋一楼祖堂之上,成为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规并非沿袭自祖辈,而是由张家兄弟,尤其是大哥张玉阶与其母郭庚共同商议制定。

他们所居住的祖屋,是1949年后在香港购地自建的,原为一幢两层平房,却因1952年的电线短路火灾而毁于一旦。

为了延续家族共居的传统,张玉阶不惜斥资百万,将其重建为五层铜构楼房,每一细节均彰显其长远规划与匠心独运。

在当时,百万巨资实属罕见,足见张家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这座祖宅不仅规模宏大,更承载了张家的历史与记忆。

在鼎盛时期,这里曾居住着三十余口家族成员,共同维系着同居共财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和谐共处的局面,却因1977年张家老太太的离世而面临挑战。

老太太作为家族的精神支柱,她的逝去让家族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果不其然,随着老太太的离世,家族内部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同居共财的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这一变化,最终引发了家族内部的纷争与官司,而这一切的根源,皆可追溯至那座见证了张家兴衰的祖宅。

张玉龙最终赢下了这场官司,拿下了张家接大多数的财产。

就如张家控制的会德丰集团股份,表面上是由张家管,实际上早已经成为张玉龙的私人财产,所以都是他说了算。

拿下张家大部分财产之后,张玉龙已经有带着妻儿离开香江的想法。

这几年,一直在澳洲那边寻求出路。

苏城带着张玉龙,很快来到了喜悦来酒家。

随后,让酒楼经理给他安排了一个包厢,给包厢中上了茶具茶叶点心这些,两人这才开始聊了起来。

“张先生,不知道你找我所为何事?”苏城的确有些好奇。

他与张玉龙,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此前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过。

就算上一次苏城进入会德丰集团董事会那次,张家的代表也仅仅是张玉龙的一位手下罢了,他并没有亲自过来,那个时候的张玉龙,应该还在澳洲。

“苏先生,不知道您对我手头上的会德丰集团股份有没有兴趣?”张玉龙也没有打算转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玉龙手中拥有会德丰集团23.5%的控股权,这个控股权甚至比约翰·马登的控股权还高。

只不过,张家一直以来都没有插手会德丰集团的管理权罢了。

原本,苏城的股份的确没有张玉龙多,可这一年多以来,他让天元投资公司陆续吸纳会德丰集团的股份,如今已经突破25%的股份了,自然是第一大股东。

如今,会德丰集团连续两年利润大跌,且会德丰船务公司亏损严重,张玉龙终于忍耐不住,这才召开了这场董事会议。

不过,很显然,董事会议的作用不大,就算对约翰·马登发难,也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原本就有撤离香江想法的张玉龙,看到会议结束后就有了这个想法。

全世界谁都知道,苏城拥有的财富难以估算,手头上的资金流更是令人恐怖。

而今,会德丰如此处境,找其他买家,可不一定能出得了手,但是找苏城,说不定就能卖得出。毕竟,苏城不可能无缘无故成为会德丰集团的股东,虽然表面上对会德丰集团不问不管,可暗中说不定对会德丰集团控股权有觊觎之心。

而他如今将张家所掌握的会德丰集团股份卖给苏城,很显然苏城很大概率会要。

在另外一个世界,原本张家会在明年也就是1984年才会将股份卖给包裕刚,从而彻底退出香江,带家人离开香江移民澳洲。

不过,显然这个世界里,香江的许多东西都被苏城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比如如今的他,才是会德丰集团的大股东。

所以,张玉龙想要提前把股份卖出去,也能理解。

毕竟在董事会议上,很显然张家与约翰·马登之间已经不和了,他们之间很难再如同以前那样合作下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将会德丰集团的股份出手,带着资金离开香江,在张玉龙看来很显然是最合适的了。

看着张玉龙那期待的眼神,苏城思考了一下,随后说道:“张先生,你也知道,如今会德丰集团的处境可不好,亏损严重,如果我买下你的股份,势必会对会德丰集团控股,如此大部分的债务可是相当于由我负担了,不知道你出什么价格?如果价格合适,我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苏城直接将问题抛回给张玉龙。

就看你出的价格了,价格合适,我就买,价格不合适,那这笔交易肯定是无法达成的。

当然了,苏城只是这么一说,他的心中自然已经决定收购张玉龙的股份了。

拿下张玉龙的股份,约翰·马登那些股权,已经不够看了,苏城所拥有的股权彻底超越约翰·马登。

这个时候,约翰·马登自然就只能下台了。

不下台也没用了,苏城拥有这么多的股权,可以直接通过董事会议将约翰·马登赶下台,从而自己直接成为会德丰集团的董事长。

会德丰集团,可是原来的英资四大洋行之一,其价值不输和记黄埔。

所以,苏城自然也愿意拿下这家英资大行。

如此一来,他在香江的实力又会更上一层楼。

虽然会德丰集团因为会德丰船务公司而导致业绩不好,可这几年会德丰集团的股价,早已经涨了不少,相比当初从置地那边收购会德丰集团的股份,如今的会德丰集团股份早已经翻了一倍不止。

不仅仅是会德丰集团,其实全香江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如此。

涨得好的,直接翻几倍。

“10亿港元,苏先生如果愿意出10亿港元,我就将我手上所持有的23.5%的股权全部卖给您。”张玉龙思索了许久,最终开出了一个极为公道的价格。

目前,会德丰集团的市值在50亿港元左右,但是交易量不算多,所以股价有点虚。

而张玉龙出价10亿港元,实际上相当于将会德丰集团的总市值放在42.5亿港元左右。

所以,他的确是让步了。

“张先生,8亿港元如何?你也知道,我拿下你的股份之后,还要不断想办法把会德丰船务的债务填平,到时候所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如今会德丰集团的股票交易量不活跃,张先生显然想要通过股市脱手,是走不通的,而现在房地产危机,很多企业都自身难保,就连置地,如果不是我收购了,都差点陷入大危机去。”苏城笑着说道。

虽然2亿港元他不在乎,可能省就省。

张玉龙与他又不熟,无须给面子他。

能省下这2亿港元,何乐不为呢。

“苏先生,我开的10亿港元价格,已经非常有诚意了,这个价格放在一年前,那些华资企业家、英资企业家抢着要,拿下我的股权,可是能够与约翰·马登争夺会德丰集团的控股权,重要性显而易见。”张玉龙不死心地说道。

毕竟,2亿港元对苏城来讲,可能不算什么,可对张玉龙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苏城喝了一杯热茶,吃了一个点心,坐在椅子上思考了起来。

“张先生,这样吧,一人让一步,我出9亿港元买下你手上的股份,毕竟我也是担着很大风险的,虽然能够入主会德丰集团,可入主之后,就是面临着各种的困境,如果张先生连这1亿港元都舍不得,那咱们的交易可能就无缘了,我相信整个香江,除了我之外,如今应该没有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拿出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来做这一笔交易。”苏城直接说道。

既然2亿港元省不了,那省1亿港元也行。

“苏先生,您让我考虑考虑。”张玉龙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如此说道。

“当然,请慢慢考虑。”苏城笑着说道。

接着,他便专心致志地吃起点心。

喜悦来酒家做的点心,的确好吃,苏城每一次过来喜悦来酒家,都会点一些他比较喜欢吃的点心,再慢慢喝茶,多么的惬意。

张玉龙皱着眉头,没有吃任何东西。

此刻的他,自然无心吃东西。

他在考虑,9亿港元将手上的会德丰股票卖掉,到底值不值得。

如今,今年以来,香江的股市已经不如前两年那样了。

甚至可以说,如同心电图一样,一会涨一会跌,根本不知道它的未来会如何。

所以,张玉龙也担心,未来股价会跌回两年前,那样的话,他手头上的股份,别说九亿港元了,能卖个五六亿港元都不错了。

苏城专心致志地吃着东西,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五分钟,也或许是十分钟,终于,张玉龙开口说话了。

“林先生,我答应了,九亿港元,成交!”张玉龙深呼吸一口气,最终说出了这句话。

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他心中压着的石头这一刻仿佛被推开了,心中无比地轻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