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1060章 新怡和洋行大班

第1060章 新怡和洋行大班

在扭壁坚展现其坚定立场并屈服于既定决策后,他顺利接管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进程变得毫无阻碍,一路畅通无阻。

面对这一局势,原怡和集团的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即便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也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撼动既定的变革。

凯瑟克家族虽然长期掌握着怡和集团的一部分控制权,但其持股比例仅维持在个位数至十几的范围内,这在决定集团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显得尤为薄弱。

即便他们试图联合其他小股东共同发声,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些努力最终也未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更为关键的是,怡和大班扭壁坚的“率先叛变”,无疑为这一变革进程添加了决定性的一笔。

他的转变不仅削弱了凯瑟克家族在集团内部的影响力,更为新管理层的顺利接管铺平了道路。

这一转变,使得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也标志着一次重大权力更迭的顺利完成。

次日清晨,整个香江城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市民们普遍感受到,香江的商界格局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这两大巨头,相继被苏城企业成功收购,这一连串的并购动作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

随着这一系列交易的尘埃落定,香江英资财团的势力范围急剧收缩,而华资财团则借此东风,实现了对英资财团的全面超越,成为了香江商界新的主导力量。

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香江经济版图的重新划分,也预示着未来商业竞争的新格局即将展开。

原先,尽管和记黄埔、九龙仓及港灯集团等已相继落入苏城、包裕刚等华资巨头之手,但英资财团仍牢牢掌控着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置地洋行、汇沣集团、会德丰洋行等众多业界巨头,这些企业在香江商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即便苏城作为公认的世界首富,其商业帝国遍布全球,业务范围远不止于香江一地,但这并未能立即改变英资财团在香江商界的领先地位。

在英资财团的视角中,香江商界的天平依旧倾向于他们这一边,华资财团虽势头强劲,却尚未能全面超越。

现如今,随着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相继易主,英资财团在香江商界的势力遭受了重大打击。

华资财团与英资财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天平已彻底倾斜向了华资财团这一边。

这意味着,从即日起,香江商界正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华资财团全面超越英资财团,成为了新的领航者。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社会各界都为之震惊不已,纷纷感叹商界风云变幻之迅速与无常。

众人纷纷议论,苏城再次跃居市民们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此次事件,无疑为香江本土人士增添了无限荣光,让人倍感自豪。

清晨时分,各大时事新闻报纸几乎被抢购一空,市民们急欲了解这一历史性的商业变革。

相比之下,那些往日里颇受欢迎的娱乐花边新闻报纸,此刻却遭遇了销量的滑铁卢,无人问津。

在这个关键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苏城收购怡和、置地的壮举所吸引,这样的商业大戏,远比任何花边新闻都要来得震撼人心。

正当市民们对此事热议不断,沉浸在为本土企业骄傲的情绪中时,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携手在标志性的怡和集团大厦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会上宣布的消息简洁而意义深远:苏城先生正式被任命为怡和集团董事局主席,即怡和大班,同时兼任置地集团大班之职。

此次人事变动中,原怡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扭壁坚先生展现出高风亮节,主动让贤,退居二线担任怡和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继续为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置地集团方面,鲍富达先生的职位维持不变,他本就担任着置地集团的执行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置地集团大班一职历来由怡和大班兼任,因此,随着苏城接任怡和大班之后,他也自然而然地接掌了置地集团大班之重任。

至此,英资商界的四大支柱——港灯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置地集团、怡和集团,已悉数归入苏城麾下。

而会德丰集团与汇沣集团这两大巨头,也在苏城的精心布局下,或者是明面上的持股或者是暗中持股,都已经成为第一大股东了。

在九龙仓的版图上,苏城同样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仅次于包氏家族的第二大股东。

如此一来,香江的英资商业帝国中,除了太古洋行尚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外,其余巨头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苏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可以说,苏城已悄然间掌握了香江商界的半壁江山,一半的顶级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归属于他的商业版图之中。

此刻的香江,无疑可以冠以“苏半城”的美誉,彰显了苏城在商业领域的非凡成就与深远影响。

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重大变动,犹如一场商业风暴席卷香江,甚至引起了总督府的密切关注。

面对英资企业势力的削弱,总督府内部曾有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考虑是否应采取某种措施以维持英资企业在本地的地位。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和全面评估后,总督府最终选择了保持沉默,对此事采取了不干预的态度。

这一决定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量:苏城作为英国当前最重要的外企投资者之一,其苏氏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在欧洲的分公司总部均设立在英国,为英国经济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若此时对苏城采取不利行动,不仅会直接触怒这位商业巨头,更可能导致英国失去一位重要的经济伙伴,对双方的合作与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因此,从维护英国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总督府最终决定保持中立,让市场力量自行决定未来的走向。

在不经意间,苏城的影响力已经攀升至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影响力之深远,以至于连一个大国家层面的决策者在制定外交与经济政策时,都不得不将与他及其企业之间的关系纳入重点考量范畴。

这充分证明了苏城在全球商业版图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他对于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在成功整合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后,表面上看,这两家行业巨擘似乎维持着原有的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内部正经历着不动声色的深刻变革。

苏城巧妙地在这两家企业内部安插了十余名高管,这些高管如同潜藏的棋子,不仅渗透进了怡和洋行的管理层,同样也在置地集团中占据了关键位置。这一布局,无疑为苏城在未来的战略调整与市场竞争中埋下了伏笔。

这些新上任的高管,每位都手握实权,他们如同苏城精心培养的种子,被播撒在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肥沃土壤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逐渐深入了解并掌控这两家企业的核心业务与管理流程。

待时机成熟,苏城将毫不犹豫地提拔他们至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至于扭壁坚与鲍富达,鉴于他们心中始终向着英资财团,难以全心全意投入苏城的战略愿景中,因此,苏城只能遗憾地作出决定,将二人从现有的职位上解聘炒鱿鱼。

这一举措虽显无情,却是为了企业长远发展所必需的果断决策。

此外,苏城还深刻洞察到,尽管扭壁坚与鲍富达在管理能力上尚属可圈可点,但他们在制定企业策略时却显得过于激进。

以九龙仓争夺战的失利为例,他们非但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而选择在市场高位时大肆购入物业、地皮,并加速了对其他企业的收购步伐。

这种不顾市场风险的激进策略,最终在市场环境恶化、股市崩盘时,给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和巨大的亏损。

基于小艾提供的详尽资料,苏城敏锐地意识到,若继续放任当前的领导层主导两家集团,必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构成阻碍。

因此,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定,等时机一到,就果断采取行动,为企业的未来铺设更加稳健的道路。

对于扭壁坚与鲍富达而言,他们或许尚未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尽管苏城的上位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他们或许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种影响并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地位。

然而,他们错了。

苏城已经悄然布下了棋局,他们的任期即将迎来终结。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置地集团深陷亏损泥潭的惨状发生在1982至1983年间,那是一场因过度投资而引发的财务危机。

然而,在这个苏城所处的世界里,幸运的是,时间还停留在1981年。

此时的置地集团尚未进行大规模的激进投资,因此虽然也遭遇了亏损,但相比之下,其程度远远未及那个世界中的惨烈。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间差与现状判断,苏城果断出手,直接掌控了置地集团与怡和洋行。

这一决策无疑是精准而及时的,他充分利用了当前的有利时机,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

如今看来,苏城的选择无疑是最明智的,他拿下的置地,亏损还不算严重。

对于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的未来规划,苏城并未急于求成地要求它们将总部迁移至将军澳。

他非常明白,目前尚非最佳时机,需要等待更为成熟的条件与机遇。

当前,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虽然表面上已被苏城纳入麾下,但实际上仍处于半掌控状态。

苏城清楚,要真正实现对这两家巨无霸公司的全面掌控,关键在于彻底清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鲍富达与扭壁坚这两位仍心怀异志的高管。

因此,苏城正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逐步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寻找合适的时机,将鲍富达与扭壁坚从关键岗位上剔除。

只有到那时,他才能算是真正将这两家具有深厚底蕴与实力的企业,完全收归己有,为未来的战略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成功整合怡和集团与置地集团之后,香江社会对此事的热议如同潮水般汹涌,持续了整整大半个月才逐渐平息。

然而,在这场舆论风暴的中心,苏城本人却保持了异常的低调与沉默。

众多记者闻风而动,纷纷渴望能够独家采访到这位商界巨擘,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与手段,试图接近苏城,但均告失败。

因为苏城早已预料到这一切,他如今所住的别墅,是一个完全由自己势力掌控的高端别墅区,那里戒备森严,外人难以轻易进入。

因此,那些满怀热情的记者们只能望洋兴叹,无法如愿以偿地接触到苏城本人,更别提进行深入的采访了。

而苏城,则在这种近乎隐居的状态下,继续着他那悠闲而舒服的日子。

不仅苏城所居住的别墅区戒备森严,就连将军澳总部基地也同样是固若金汤。

任何试图未经许可进入该区域的人,都会遭到严格的盘查与拒绝。

这里的安保工作由天和保镖公司全权负责,他们以其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态度,确保了基地内部的安全无虞。

对于那些试图接近基地的记者或访客来说,没有上级的特许,他们根本无法跨越这道安全的防线。

天和保镖公司的安保人员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绝不会让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因此,无论是办公还是居住,将军澳总部基地都为苏城及其团队提供了一个极为安全、稳定的环境。

这种高度的安全性不仅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让苏城旗下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