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第1039章 超百万员工

第1039章 超百万员工

未来,内地的生产比例会越来越高,苏城旗下的公司会逐渐将制造业搬出香江。

而香江则是继续发展高端经济业,如总部经济、金融经济、贸易经济等等。

苏城的到来,受到了苏氏集团位于鹏城全体高层的热烈欢迎与接待。

“苏总,我们鹏城总部目前正在市中心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我们的宏伟规划是打造一栋高达218层的大厦,旨在未来成为鹏城乃至整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因此,在建设竣工之前,我们的核心办公团队暂时驻扎在这里,毕竟这里的投资业务最为集中且活跃。”一位手下详细地解释道。

“两年未至,变化竟如此之大,你们的工程进度着实令我欣慰。”苏城环视着工业园区内一座座工业大楼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笑容满面地说。

“是啊,老板,您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来这边了,鹏城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个月都有新的面貌,即便是像我这样曾长期生活在香江的人,也对鹏城如今的迅猛发展感到震撼不已。

这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简直就像是在创造一座新的都市传奇,。我坚信,不久的将来,鹏城定会成为令人瞩目的奇迹之城!”苏氏集团在鹏城的负责人满怀激情地补充道。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眼下的发展态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的体现。我衷心希望这份奇迹能够持续发酵,甚至有那么一天,鹏城能够与香江并肩而立,成为国际性大都市。”苏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鹏城的发展势头强劲,但要说它能完全赶超香江,恐怕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毕竟,香江的基础和底蕴摆在那里,鹏城要迎头赶上,绝非易事,基础太薄弱了。”负责人虽持谨慎态度,但眼神中同样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负责人承认,鹏城当前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瞩目,而且他还亲眼看着鹏城崛起,但要说到与香江比肩,那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甚至听起来有些夸张,基本不可能。

然而,苏城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他非常清楚,在前世的轨迹中,鹏城仅用了四十年时间,其经济便成功追上了香江。而在这个由他参与并推动的世界里,鹏城的发展速度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加速度。

因此,苏城心中暗自盘算,或许鹏城仅需三十年,其GDP便能与香江并驾齐驱,甚至实现超越。

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鹏城所拥有的人口红利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鹏城的人口将不断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加上全国之力的支持,鹏城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反观香江,受限于狭小的地域面积,其人口增长将受到明显制约,未来四十年内,人口规模或许仅能维持在七百多万的水平。

相比之下,鹏城的人口潜力巨大,翻倍增长都不止。

当然,这也意味着在人均经济指标上,鹏城或许会有所不及,但在总量上超越香江,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

不过,苏城并未将这些想法与手下们深入探讨,只是微笑着将话题轻轻带过。他明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变数,而他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定信心,带领苏氏集团以及更多企业,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继续创造新奇迹。

随后,在得力手下的引领下,苏城深入探索了整个工业园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集团发展的蓬勃生机。

苏氏集团在鹏城的布局远不止于此工业园区,其投资触角已延伸至南山、福田、罗湖、宝安等多个区域,核心地段的许多优质资产都已牢牢掌握在苏氏集团手中。

当一行人来到码头区域时,苏城的目光被这座紧邻工业园区的宏大码头深深吸引。

这座码头不仅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更是苏氏集团物流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此时,一艘巨型货轮静静地停泊在岸边,其上的起重机正忙碌地吊装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集装箱,场面壮观而繁忙,展现了鹏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物流能力与贸易活力。

苏城站在码头边,望着这一幕幕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老板,这些都是一些家用电器,如电风扇、冰箱、空调、电视机等等,这批货是运输到欧洲去的,相比在香江生产的电器,我们在这边生产可以节约大约50%的成本,所以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在迁移一部分的制造业过来,争取未来大多数制造业都放在粤省发展。”负责人介绍道。

苏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这里的情况感到满意。

当前内地最迫切的需求便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它不仅能够创造海量的就业机会,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工作的舞台,更能够显著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如此一来,内地的经济就能够逐步提高起来了。

他转而询问起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咱们这个工业园区,目前有多少员工呢?”

“苏总,截至目前,我们这个工业园区已经吸纳了超过二十万名员工。

而苏氏集团的布局远不止于此,我们在其他区域也建立了多个工业园区,比如在鹏城还有三个颇具规模的园区,莞城两个,羊城更是多达五个。

这些园区加起来的员工总数,已经突破了六十万大关。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感到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每天的需求量都极为庞大。”负责人汇报时,言语中难掩自豪之情。

苏城听后,再次点头表示肯定。

这才仅仅是苏氏集团一家的贡献,而像和记黄埔这样的行业巨头,同样在内地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布局,且规模不容小觑。

他估计,和记黄埔那边,很可能也拥有数十万计的员工队伍。

如果将苏氏集团与和记黄埔的贡献相加,那么这两家企业就为内地创造了超过一百万个就业岗位,这对于推动内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而言,无疑是极为重大的贡献。

此刻,他都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一切,可都是他的产业,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