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花开1981 > 第1069章 攘外必先安内

那年花开1981 第1069章 攘外必先安内

作者:风随流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22

第1069章 攘外必先安内

“李厂长您回来啦?”

“嗯嗯,昨天回来的.”

“那您没在家休息几天呀?不过您不在的这段时间,我们就跟没了主心骨似的,您能早一天来上班,我们心里也早踏实一天.”

“呵呵呵呵~”

李野回到单位上班,好多同事都表示了对他的欢迎和想念,只是这个拍马屁的作风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

就算一分厂这种“积极向上”的技术型企业,看来也是不能免俗的。

所以李野时不时的就提醒自己,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会毫无渴求的夸奖你,当别人夸奖你的时候,你最好别完全当真。

不过陆知章的话,李野还是比较当真的。

他看到李野之后,就一边夸奖一边叫苦:“你这出去跑了一个多月,回来一天都不休息,是要跟那几个工人竞争劳动模范吗?

不过你可算回来了呀!我这些天忙的焦头烂额,你要再不回来我的脑子都快炸了”

李野扔给陆知章一个小盒子,笑着道:“先给你点纪念品,压压心里的怨气,咱们厂你可是顶梁柱,千万不要倒下了.”

陆知章一边打开盒子,一边说道:“我以前也以为我是顶梁柱呢!结果你这一走我才知道,我最多算半根柱子,真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的

咦,这是什么?和田玉?”

陆知章打开盒子之后,发现里面是好几块青白相间的玉石。

李野好笑的道:“和田玉?你想什么呢?这是青省玉,不值几个钱的.”

“嗨,什么钱不钱的呀?礼轻人意重嘛!”

陆知章心安理得的把盒子收了起来,然后郑重的跟李野说道:“你走了之后,厂里发生了几件事,我跟你说一下,”

“第一是日笨三菱再次对我们降低了发动机的出售价格,这个我是跟你说了的,但是这两天我打听到消息,好像上面给了马总经理一些指导意见,说什么造不如买”

“第二是老解他们在发动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上产生了分歧,前些天争吵的很厉害,我劝不住,但你不在家也使不上劲儿,所以我就没跟你说,”

“第三,就在大前天,奉天汽车厂公布了他们新车型的价格,刚好比我们计划的上市价格低一点点,我和马经理、老解、吴炎他们仔细分析对比之后,都认为对我们的威胁很大.”

“.”

李野安静的听陆知章说完,然后问道:“你跟我说说老解他们那边怎么回事?谁跟谁吵?是因为技术方案争吵,还是出现了争权夺利的苗头?”

技术人员也不是不玩权谋的,所以李野最关注老解他们的问题,如果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争吵,那就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纯粹是技术争论,那李野还赞成呢!

有争吵,才证明这些技术人员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才有持续进步的可能,大家要是都不争不吵和和气气,那不都成摸鱼大神了吗?

但是陆知章却惊讶的问道:“你最关心的是老解他们吗?”

李野也不解的问道:“要不然呢?咱们一分厂从创立之初,不就是以技术为先吗?技术上的事情不是最要紧吗?”

陆知章看了李野好一会儿,才无奈的笑了。

在他看来,李野的思路总是出人预料,但每一次却都能证明他才是对的。

如果按照陆知章的思路,老解等人的问题不算大,因为“都在掌握之中”,只要他或者李野一声令下,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得乖乖的听话。

但是另外两个问题就不同了,上面给出了“造不如买”的指导意见,跟一分厂的原定计划南辕北辙,那么一分厂是要“抗命”吗?

而奉天那边的海狮大面包,比一分厂的京城牌商务车明显要好一些,定价却比京城牌略低,这个问题更是事关重大,

要知道一分厂这一年多来,在新车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只靠1041的利润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如果商务车项目一炮不响,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缓过劲儿来。

但李野却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因为他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了。

造不如买,是这几年内很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内地有很多技术项目的下马,都跟这个说法有关系。

但一分厂的技术发展路线不依赖外人,谁给出指导意见都没用,我又不需要你审批研发资金,你指导个毛线啊?

而奉天那边.

李野低声道:“老陆,你说的奉天那边新车的定价比我们低.会不会是得到了我们这边的风声?”

陆知章赫然一惊,问道:“得到了风声?你说咱们这边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这年头的通讯远不如后世发达,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密,有些消息的传播非常缓慢不说,而且大家也不懂得这种消息的价值,也没有传递消息的渠道。

而奉天那边给出的定价如此具有针对性,李野自然怀疑有人吃里扒外。

陆知章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意味复杂的道:“那如果真有叛徒,你觉得会是谁?”

一分厂的车还没上市,价格也没有正式公布,只是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会议上,被牛红章强烈要求,李野才被迫提了一下。

看看陆知章复杂的眼神,显然他的心情也有些不好了。

牛红章跟李野意见不同,但终究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如果真是他,那这个事情可就严重了。

“是不是他,咱们试试就知道了。”

李野笑了笑,然后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价格:“咱们新车上市就按这个价格卖,谁反对的最激烈,谁就是心里有鬼。”

陆知章拿过李野写的价格,一看之后震惊的道:“李野,你这是清仓大甩卖吗?”

李野当初给牛红章报的价格,是二十五万到二十八万不等,但是现在他写的价格,最高的才十九万八,一下子降低了差不多十万。

一辆车降低十万,别说牛红章了,就是陆知章也接受不了。

这十万块钱可是纯利润啊!就现在一分厂核算的价格,卖这个价说不定都得赔钱。

但是李野却淡笑着道:“老陆,既然人家出招了,那咱们就不能怂,我早就找人算过了,这个价格只要销量上去了,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陆知章砸吧砸吧嘴,很纠结的道:“但我觉得再贵上五万块也很好卖啊!用不着这么狠吧?”

“呵~”

李野轻笑一声道:“老陆,商业竞争是很残酷的,你不够狠,就成不了领头羊。”

李野不知道二十二三万也可以卖出去吗?但他就是要一刀砍到极限。

在**十年代,内地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汽车品牌,有很多都是仿丰田、仿海狮或者仿造的其他国际品牌,为什么都没有活下来?

他们也不是不懂营销,就比如请本山大叔代言的松辽汽车,就早早的利用了明星效应。

但制造业,规模效应才是大杀器。

为什么后世的种花人在研究出盾构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之后,不以外商价格的九成出售而是以一成价格出售?

因为你降一点,对方也降一点,

对方有品牌优势,你的货就卖不出去。

你一看不行,就再降一点,然后对方再降一点,持续循环个几次之后,人家就不会再跟着你降价了。

因为你的价格连续降,市场已经不信任你家的货了,老客户觉得买你家的东西太坑人,

今年买了,明年亏一波,后年再亏一波,这市场行情很快就崩掉了。

对方只要稳住价格,凭借多年的口碑,反而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所以只要能控制自己的成本,那么打价格战的时候,就是一步到位最能击溃敌人。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一辆纯进口的丰田海狮售价是41万,搭配丰田4Y发动机的型号落地接近二十万,而搭配新晨491Qe发动机的12座标准型落地大概15~16万。

但是现在奉天那边的国产率低的惊人,报价底线必然高于二十万,所以李野喊出十九万八的价格之后,对方根本没办法接招。

而一分厂的零部件除了少部分是进口件,都是这几年文乐渝一直控股的单位在研发,可以用最低的利润保证供应,直到占领市场获得领先地位的那一天。

如果总抱着那仨瓜俩枣的利润不放,折腾几年还是几千辆、几万辆的产量,到最后才会被那些合资品牌给挤死呢!

趁着现在内地的用户包容度够高,赶紧砸出产量来才是王道,要不然等到大家都开始挑剔的时候,你产品差一丁点儿,用户也是不买账的。

等到有了产量之后,才算有了拼技术的基础和资格,根据市场反馈精修产品,精益求精没有止境,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

如果只拼价格,那也只是一条腿走路,人家一个绊子,你就摔到泥水里爬不起来了。

“老陆,今天我们就把价格公布出去,接受所有经销商的预定,另外你动用一下总厂那边的人脉,注意观察老牛的反应.攘外必先安内”

“.”

陆知章看着李野愣了几秒钟,然后忽然说道:“你今天想看老牛的反应怕是不好办了,他还在日光城没回来呢!”

李野一愣,奇怪的说道:“这不对呀!这都多少天了,那些住院的烈士亲属早就该痊愈了吧?”

陆知章哭笑不得的道:“是,老牛照顾的病人是痊愈了,但是老牛感冒住院了.”

“.”

“哈哈哈哈~”

李野憋了好久,最后还是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他现在还记得跟牛红章在山南吵架时候的场景,牛红章说“不就是一个感冒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真是娇贵”

但是现在呢?

有本事你别把感冒当成病啊!

你住院干什么?吃个大青叶不就好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