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花开1981 > 第1018章 两代人的志气

那年花开1981 第1018章 两代人的志气

作者:风随流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22

第1018章 两代人的志气

“我们这种新型商务客车现在有两种配置,分别搭配了三菱的进口发动机和自主改进的国产汽油机.”

“另外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提供九座和十二座两种搭配.

另外我们装配了暖风和冷风,真正的冬暖夏凉,为乘客提供了最舒适的乘坐环境”

一分厂的空地上,摆了十几辆崭新的汽车,马兆先谦虚的给几位部里领导和来宾展开了讲解。

本来马兆先是想让李野来讲解的,因为没有李野,就没有这两条生产线,也没有这两款新车。

但李野却拒绝了。

此时的马兆先比他李野更需要上面的关注,毕竟马兆先现在还是“代总经理”,上面还有某些人不信任他的领导能力。

总厂今年突遭变故,马兆先担任厂长算是临危受命,

因为马兆先不是轻汽公司的嫡系老人,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怎么能让上万工人信服,怎么能一扫轻汽公司的阴霾,带领这家几十年的老厂走出困境?

但是一分厂,就是马兆先能力的证明。

因为马兆先一直在名义上主持一分厂的工作,按照惯例来讲,一分厂的今天离不开马兆先的“英明指导”。

而跟马兆先比起来,起码牛红章在轻汽公司寸功未立,更加难以服众。

“各位领导如果有兴趣可以上车坐坐,或者开一下试试感觉.”

马兆先热情的招呼着薛部等人上了面包车,里面的暖风早就打开了,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内外反差格外的大。

薛部坐上了驾驶座,饶有兴致的开了一圈,然后赞不绝口:“不错不错,比我以前开过的一些轿车都要好开”

马兆先马上说道:“这个驾驶位置是我们根据李野的思路重新修改过的,李野提出了一个驾乘体验的概念,说一辆好车,不应该让司机去适应汽车,而是要让汽车来适应人.”

体验过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李野知道,跟发动机的艰难研发比起来,改善一下驾驶座椅的难度简直就是小问题,而且回报率特别高,

所以李野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持续的加大发动机等机械方面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在某些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专门针对内地人体型调整的驾驶区,肯定会取得良好的口碑效果。

“让汽车来适应人?这话听起来有点意思.”

薛部笑了笑,忽然问道:“你说的那个李野,他人呢?”

“就在这儿呢!就这儿呢!”

马兆先赶忙朝着不远处的李野招手,把他喊了过来。

李野仗义,把马兆先推到薛部等人身前露脸,但马兆先也不是没个逼数的人,文庆盛把他派过来又是晋升又是提拔的,他还真以为是自己能耐了?该干什么自己不知道吗?

李野微笑着走了过来,对着部里的几个人微微鞠躬,既不倨傲,也不谦卑。

薛部伸手点了点李野,笑着道:“刚才听马经理说你的思路不错,你给大家解释解释,为什么要让汽车来适应人?而不是人来适应汽车?”

李野笑着道:“因为让汽车适应人,可以督促我们这些汽车人不断进步,我刚开始开车那会儿,开的是东风140,开一天车就感觉很累,

但我的师傅却说我‘不知足’,说让我开一天老解放之后再说累不累,我就觉得既然汽车能做得更好,能让驾驶员不累,怎么能说驾驶员不知足呢?”

“后来我才理解,这是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站在一个驾驶员的立场上,有什么车就开什么车,他们没有改变的能力,

但是作为一个汽车人,我们却有能力精益求精,有责任让驾驶员更轻松,有义务让乘客更舒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呵呵呵呵,你的志气不小,不过年轻人就是应该有志气.”

薛部摸着方向盘感慨的道:“我开的第一辆车,就是你说的老解放,虽然开一天下来确实很累,但我们那时候可没有叫苦,因为在老解放之前咱们没有自己的卡车,那时候的老解放,就是我们的志气.”

听着薛部的叙说,李野禁不住的立定、站好,谦虚的体会对方的心情。

在进入北大之后,李野曾经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开过几个星期的老解放,那滋味别说多难受了,简直就是工业垃圾。

但是对于薛部这些人来说,那时候的老解放,可是一个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的象征,也是大家努力向前的信念所在。

而现在这个信念,要继续由李野这一代人坚持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部里的另一个人忽然问道:“李野同志,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你们为什么给这种面包车,起了个商务客车的名字呢?”

李野轻轻的笑了笑道:“因为这种车在海外,主要就是用来商务接待的,我第一次坐这种车,就是三菱公司接待我们去他们的工厂参观,

我们其实本来也考虑过叫它公务客车,但是思来想去就觉得太过高调,所以还是决定称呼它为商务客车。”

“哦~”

对方恍然明白了什么。

这款面包车的用户群体,明摆着是大公司、大企业和机关单位,如果再叫公务客车,那就跟普通老百姓拉开距离了,这在某些方面就不太符合原则。

薛部看了看那个人,忽然又对李野道:“我看你们的年终总结上,对另一款微型卡车做了很长篇幅的描述,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李野马上说道:“是的,其实我们一分厂最近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另外那款微型卡车上.”

“这款微型卡车也很有特色,别看它小不点不起眼,但是能驮动两吨重的货物,时速可以达到九十公里.”

李野领着众人来到了微型卡车的样车前面,给大家讲解这款“完全贴近群众”的工业产品。

跟那款商务客车比起来,这玩意儿又小又简陋,真特么的太贴近群众了。

虽然薛部也钻进驾驶室开了一圈,做出了“也不错”的评价,但看看周围人那隐隐的嫌弃眼神,就知道大家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个小不点儿。

京汽摩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入得了他们的眼?

好好的汽车企业,搞个农用车出来,真是太掉价了。

但是李野却耐心的解释道:“我们针对内地的运输市场做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在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

“我回老家的时候,看到很多生产队还是以牛车、拖拉机作为主要运输工具,刮风下雨的时候,拖拉机手只能靠雨衣,冬天下雪的时候,拖拉机手只能靠棉袄,而且拖拉机的速度太慢,一百公里要跑大半天”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研制一款价格不高,但又能遮风挡雨的运输工具,它不需要太高的配置,但一定要皮实耐用,

因为走在脱贫道路上的群众,还承担不起太高的费用,有的时候.廉价也是为了适应人。”

“.”

周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款入不了眼的小车,却占据了很高的道义。

薛部忽然回头指着部里的记者问道:“都记下来了吗?”

记者的手里早就拿出了本子,赶忙答道:“都记着呢!”

薛部严肃的道:“我们既要追求先进,也不能忘了朴素的本分,一个优秀的汽车人,要时刻挂念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群秘书、记者全都掏出小本子,刷刷刷的记录着薛部的话,估计用不了几天,类似的文章就要在各家机械类的报纸上刊登了。

薛部带领大家参观完了样车之后,又参观了一分厂的生产和办公环境,最后逛到了一分厂的研发车间门口。

马兆先介绍道:“一分厂从建厂之初,就非常注重技术研发,现在的研发车间拥有技术人员两百多人,而且还在大力扩建,这也是一分厂一直前进的基础”

薛部回头看着李野笑道:“两百多个技术员?你们这里的规模可不小啊!”

李野谦虚的道:“不怕薛部笑话,我们这个规模跟海外的同行比起来,根本就不够看,人家随随便便一家汽车厂,都有几千甚至上万的技术员,以后还需要部里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好嘛!你这是跟我哭穷来了。”

薛部笑着进了研发车间,后面的人赶忙跟上,但是进去了十几个人之后,李野却很不礼貌的拦住了后面的人。

“真的对不起各位,这里面空间狭小,就不方便请大家参观了,我们在那边安排了其他的参观项目.”

“.”

来访的客人都惊讶了,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而牛红章愤怒的道:“李野你这是做什么?哪有把客人拦在外面的道理?”

我特么是拦客人吗?我是拦那几个日笨人。

李野早就看见木村那些人要跟着进去了,那眼神,分明就是刺探情报的刺客。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参观团是很不当自己是外人的,日笨的参观人员要参观内地的宣纸、丝绸等等项目,结果内地人就真的让他们看了,最后导致这几项世界领先的项目,完全被日笨超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