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761章 叫头起

骗了康熙 第761章 叫头起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761章 叫头起

第761章 叫头起

辰时六刻(八点半),玉柱领着南书房大臣,毕恭毕敬的站在清溪书屋的门前。

张廷玉瞅着玉柱的背影,心说,这位的胆子,可真够肥的啊!

没错,玉柱的胆子贼肥,他带队来觐见老皇帝,竟然是踩着点的来了,完全不怕迟到了挨罚。

老皇帝只要在畅春园里待着,按惯例,每日的辰时四刻(八点)至辰时八刻之间,都会召见相国们。

在早上,皇帝召见宰相们,有个非常有趣的名目:叫起。

叫起,特指老皇帝小范围的召见重臣。

叫大起,则是在正式场合下,接受正四品以上在京官员们的朝贺。

众所周知,在大清,人数越少的会议,越能迅速的拍板定案。

反之,人数越多的会议,越是礼仪性质的务虚会。

老皇帝秉政几十年以来,大清朝的中枢掌权机构,基本分为了三块:议政处、内阁、南书房。

其中,议政处的成员,包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以及固山额真等八旗贵族们,这些人统称为:议政王大臣。

君臣奏对,其实不难。

难就难在,难熬的苦等。

老皇帝的年纪大了,起床的时间,有时很早,有时极晚,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

过了一会儿,王朝庆捧着拂尘出来了,谗媚的凑到玉柱的跟前,奴颜婢膝的说:“万岁爷叫头起,相国,就请随小的进去吧?”

清溪书屋里,老皇帝常待的地方,位置并不大,不可能让二十几位重臣一起进去。

所以,每日的召见重臣,也就是叫起,一般情况下,分为三起到五起之间。

其中,排在第一批的,就是:叫头起。

真相,往往隐藏于细微之处。

千万别小看了“叫头起”这三个字。

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位列“叫头起”之中的臣子,必是朝廷重臣中的柱石之臣,真掌实权!

玉柱瞥了眼对面的嵩祝,发觉他的脸色很难看,便故意问王朝庆:“王大人,汗阿玛没请嵩老中堂一起进去?”

王朝庆一听这话,冷汗立即就淌了下来,心跳急剧加速。

哎哟喂,我的亲娘吔,玉相国啊,您这是故意要挑事儿啊?

是的,玉柱就是想揶揄嵩祝,故意让这位嵩老中堂下不来台。

没办法,玉柱也不想和嵩祝争权夺利,但是,老皇帝硬逼着他掺和了进来呀。

不然的话,老皇帝又何必给玉柱配备八个笔贴式呢?

老皇帝生性多疑,他掌握朝政的手段,从头到尾,就是四个字:异论相搅。

不管是索额图和明珠,还是老二和老八,他们之间的恶斗,本质上,都是老皇帝唆使和纵容的。

老皇帝出的考题,非常清楚:玉柱,你若是斗不过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不如回家种红薯吧!

既然老皇帝纵容恶斗,玉柱有啥可怕的?

斗吧,反正啊,已经是康熙五十九年了,老皇帝还有几年可活?

搞斗争,玉柱的经验,那就太过丰富了!

一般情况下,资历甚深的老官僚,最不能容忍的是,小年轻的当众挑衅权威!

官僚们的地位越高,威望越重要!

说白了,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大多是西瓜靠大边的墙头草。

哪边圣宠牢固,且财雄势大,这些墙头草就倒向那边,免得因站错了队,而被彻底的清算!

老皇帝就在里边,哪怕嵩祝对玉柱再不满,必要的城府,也会抑制住想发难的冲动。

就在王朝庆以为玉柱还会继续追击的时候,却不料,玉柱淡淡的说:“楞着干嘛?前头带路吧?”

后头的张廷玉,望着玉柱独自觐见的背影,心里不由暗暗一叹,打击了嵩祝的威望,却能见好就收,唉,难缠得很呐!

老皇帝也是蔫儿坏,叫头起,故意只喊了玉柱进去,这不是明摆着挑事儿么?

如果,天天如此,次次如此,嵩祝再大的权柄,再高的威望,再老的资历,也架不住圣宠日衰的挫磨。

“臣儿玉柱,恭请圣安!”

“起吧,赐坐。”老皇帝破天荒的赐了座。

要知道,近二十年以来,正式召见宰相的时候,老皇帝已经没有赐过座了。

玉柱既不傻,又不呆,他规规矩矩的谢了恩,却没坐到锦凳上,依旧垂着头,稳稳的立于五尺开外。

“叫你坐,你便坐。”老皇帝看出了玉柱的心思,故意恐吓他,“莫非是想朕亲自替伱搬凳子么?”

玉柱等的就是这个!

既然老皇帝发了话,不坐不行了呀!

玉柱便坐到了锦凳上,侧身望着老皇帝的龙袍下摆,静候垂询。

“嵩祝老了,不擅理财。”老皇帝盯在玉柱的身上,慢吞吞的把嵩祝顶了出来。

玉柱心里明白,老皇帝想大修宫室,嵩祝没本事搞来银子,多少有些失宠的气象了。

说句心里话,玉柱一直想不明白,随着年纪渐老,老皇帝越来越爱广修宫室了。

别的且不说了,单是畅春园里头,哪年不砸进去几百万两银子?

另外,从京城到热河的路上,富丽堂皇的行宫,一座接着一座的拔地而起。

就这,老皇帝还不知足,又惦记上,扩建玉泉山静明园了。

单是从玉泉山上引水下来,就是异常浩大的工程,少说也要耗费千万两白银。

如果,玉柱想当贤相,这个时候,就应该规劝老皇帝,爱惜民力,多多与民休息了。

然而,玉柱的志向是做曹贼。

咳,贤相,滚粗吧!

“回汗阿玛,户部必定会说缺银子,是吧?”玉柱拿捏着老皇帝的心思,故意给嵩祝上眼药。

老四被调去管理工部后,户部的管部大学士,就一直是嵩祝。

众所周知,在大清朝的六部之中,吏、户二部,最有实权。

兵部,管不了八旗兵,只能管绿营兵的军政事务,实权其实很小。

至于,礼部、工部和刑部,都属于是执行性质的衙门,并无决策权。

老皇帝故意往缺银子上边引,就是在等玉柱对户部发难。

对户部发难,就是要斗争嵩祝。

只有,玉柱和嵩祝形成了恶斗的局面,老皇帝晚上才能合眼安寝!

(PS:本月算是比较勤奋了,更了12万字。已是月底最后一天,还留下月票等生崽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