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740章 密旨

骗了康熙 第740章 密旨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740章 密旨

第740章 密旨

客观的说,怀里揣着密旨的玉柱,其实是老四此次南下豫省,最大的绊脚石。

前明时期,不提也罢。

清军入关后,迄今为止,已经快八十年了。

然而,黄河大堤,屡修屡溃,屡溃屡修,不仅耗费钱粮无数,而且收效甚微。

照老四的想法,大堤破溃,必是贪官污吏们偷工减料了。

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

但是,老四的手段太过暴力和血腥了,动辄建议抄家。

甚至,老四经常上折子,提出他自己的独特建议:干脆把官太太和姨太太们,也都一起卖了。

晚年的老皇帝,因年事已高,虚荣心又特别强,一直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说白了,老皇帝惦记着驾崩后,有个仁君的好名声,对贪官污吏们多有放纵。

别人不清楚,玉柱心里门儿清,老皇帝整天念叨着宋仁宗。

站在王侯将相的立场上,总打败仗的宋仁宗,肯定不是好皇帝。

但是,从小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只要不瞎折腾,就是好皇帝。

临出发前,老十三和玉柱达成了秘密协议。但是,老四一直心存疑虑,担心玉柱会出妖蛾子。

毕竟,玉柱打老十那事,老四心里有鬼。

现在,既然玉柱已经看破了棋局,老四再想甩开玉柱,那就要好好儿的考虑一下,回京之后,怎向老皇帝交差的问题了。

身份不同,对策肯定不同。

毕竟,玉柱打了老十,不仅屁事没有,反而更受老皇帝的宠信了。

庙堂之上,实力为王!

要想拿到真实的灾情,不露痕迹的混入卫辉府境内,势在必行。

但是,挡住去路的巡检,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来硬的,咳,条件完全不具备啊。

从台儿庄转陆路的时候,玉柱只带了牛泰、吴江和吴盛等少数几个随从。

老四和老十三身边的带刀护卫,加一起,也就五个人而已。

因为,这个时代,有句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各地的客栈、旅舍和会馆,一直都是官府盘查的重点。

为了掩人耳目,老四和玉柱,提前装扮成了商队,带着拉货的马车赶路。

但是,商人的运输队在这个时代,就是一块超级大肥肉,谁见了都想啃一口。

商队所过之处的关卡差役们,皆需要掏出真金白银的私下打点。

客观的说,商队也是有规矩的。老四他们的随行人员,只要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很容易就惊动了地方官。

老四一筹莫展,玉柱却很淡定的低头喝茶。

皇帝不急,太监何必心急呢?

老四是正钦差,他不急,谁急?

反正吧,老四买通了路,玉柱跟着摸进卫辉府,也就是了。

老四若是一直被堵在了曹县,玉柱也毫无损失。

因为,照老皇帝的吩咐,玉柱的责任,仅仅是盯着老四,不许他乱来而已。

至于,黄河破堤后的灾民们,说句心里话,玉柱暂时爱莫能助。

嗨,就算是老四登基之后,河道上的贪官们都快被杀光了,黄河的洪水依旧不给面子,照样年年破堤。

归根到底,就是治水的理念和技术太过落后了,让老四无法做到:人定胜天!

黄河是个啥性质?

每年海量的泥沙,从黄土高原顺河直下,持续性的淤积在了地势平缓的豫省三府境内。

根子问题是,疏浚河道,让河床低于城市。

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黄土河堤,修的再坚固,也怕管涌。

打通入豫之路,老四责无旁贷,和玉柱没啥关系。

既然来了曹县,玉柱索性领着牛泰和吴江,出了客栈的独院,逛到了县城里大街上。

这个时代的县城,街道两侧的房屋,普遍都是木楼灰瓦的二层小楼。

以玉柱的眼光,全国的县城,基本上大同小异,街景没啥可看的。

而且,逛了几店铺之后,玉柱完全没有购物的心思。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货品的丰富程度,还是货品的价格,都和京城相差甚远。

说句实在话,小农社会之下,不靠大运河的内陆,商品经济并不繁荣。

别说是区区县城了,就算是管辖曹县的曹州府(荷泽),也就那个样子罢了。

逛了一条街后,玉柱找了间还算大气的茶楼,坐进了二楼。

吴江从怀里掏出大帕子,仔细的擦拭了一遍桌椅,整个过程费时极短,动作却如行云流水,令玉柱十分满意。

只是,令玉柱感到诧异的是,茶楼的伙计居然端上来了两碟瓜子。

一碟西瓜子,并不稀奇。另一碟葵瓜子,就极为罕见了。

玉柱立时来了精神,指着那碟葵瓜子,兴致勃勃的问茶楼的伙计,“这是何物?”

“不瞒公子您说,此物名唤丈菊子,乃是鄙号特有之物。凡是磕过的客官,就没有不说好的。”

听伙计这么一介绍,玉柱又涨了见识。

敢情,清初时期的山东,葵瓜子竟然叫作丈菊子?

玉柱能中状元,确实下过苦工夫。

前明的农学家王象晋,在农学专著《群芳谱》里,专门介绍过向日葵: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

玉柱嘴馋,以前一直想磕葵瓜子,却一直没寻找到向日葵的踪影。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吴江立即被委以重任,跑去和茶楼的掌柜,商议购买若干向日葵植株的好买卖。

不管啥时代,在商言商,只要舍得出钱,商人就会心动。

谈妥了买卖之后,吴江兴冲冲回楼上,却冷不丁的和人家撞了个满怀。

“怎么走道的?不看路么?瞎撞什么?”那人张嘴就是厉害的数落,一口纯正无比的京片子。

吴江抬眼一看,情不自禁的揉了揉眼眶,再定神一看,好家伙,这不是京里的老熟人么?

也是下人当惯了,吴江丝毫没敢犹豫的扎下千去,一边拍袖口,一边恭敬的唤道:“请二……”

谁料,被撞的那人,竟然抢过了话头,厉声道:“若敢胡言乱语,就挖了你的眼睛,割了你的舌头。”

(PS:回晚了,又喝多了。吐个槽,你们放假的时候,我的应酬就贼多,很耽误正常码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